查看原文
其他

闲话秘书

杨新军 酌月楼002 2023-10-04

秘书这个岗位,很培养人,很考验人。很多经过秘书岗位锻炼的人,成为享誉一时的名家、专家、大家。

记得很多年前,一位省领导对参加秘书轮训班的我们语重心长的说,秘书是一个高尚的岗位,男的不能当家奴,女的不能当花瓶。

是的,在我们共同的事业中,领导与秘书,是同志关系,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彼此分工不同,任务不同罢了。革命队伍,人人平等,原本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而领导挑选秘书,德才兼备是第一原则,德为先,才为主。歪才不行,小才不行,成事成人非大才不可。没有大才,只会害人害己。

在叶子龙、田家英等一众毛泽东秘书里,林克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从20多岁起,默默无闻地给毛主席当了12年秘书,至今很少人知道他。(现在,很多秘书却比领导的名号还响。)

1954年10月,北平正是金秋时节,人们仿佛还沉浸在国庆欢乐中,林克就怀抱着一种忐忑的心情踏进了中南海的大门。林克之所忐忑不安,主要是因为两个字:害怕,害怕自己捅漏子,害怕给毛主席惹麻烦。

田家英坦率地对林克说:“你要有思想准备,要有决心坐冷板凳,要刻苦钻研,否则可能三五年内,在工作上帮不上主席的忙。”

毛主席64岁时,白天要参加诸多会议,还要接受记者采访,晚上再看许多晦涩难懂的英语文章或书籍,他很快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有一次毛主席对林克开玩笑说,学习英语真是“到处碰石头,很麻烦。”为了鼓励自己,他还当即定下了一个学习目标:能够独立阅读英语版的政治、经济和哲学类文章。看到年逾花甲的毛主席依然保持如此高昂的学习热情,林克感到深深的佩服。

也许是年轻的缘故,林克常常受到毛主席的特殊“关照”——他常被毛主席叫到菊香书屋,给他聊家常,讲历史故事、讲人生哲理。

1958年10月23日,在看完一本自然科学书籍后,毛主席深有感触,又主动与林克聊起了读书心得,“你看细菌是多么小啊,但它就是有那么一种从容不迫、坚决进攻毫不在乎的精神...不管是厚厚的陶瓷、坚硬的钢铁,还是在沸水里、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它都不死,能够生存。我们是人,是万物之灵,难道还不如这小小的生物吗?”当时中苏关系陷入紧张,毛主席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他举细菌的例子,既是鼓励林克也是鼓舞自己。

除了历史故事和科学常识,还有一个人也常常被毛主席提起,毛主席当时三番五次给林克讲述这个人的故事,甚至还强制要求林克去学习这个人的思想。这个人就是中国佛教里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慧能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大师的这篇名作,曾无数次被毛主席诵读。毛主席告诉林克,当年惠能大师是在三岁丧父、家境贫寒、目不识丁的情况下,凭借这首诗偈获得师父的垂青,最终艰难成就了一番大业。这是一个破茧重生的过程,毛主席对慧能大师非常敬重,期望林克能学习这种奋斗的精神,这也是他对中国青年的期望。

事实上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不仅享受不到什么特权,反而会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1960年12月25日,是林克终生难忘的一天。

这天中午,他被邀请到了毛主席家里吃饭。当时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饭桌上没有任何荤菜,只有几个素菜和馒头,以及一大碗厨房专门为毛主席做的长寿面,因为第二天就是毛主席67岁的生日。

林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国家经济困难,人民缺粮吃,毛主席就带头降薪资,降餐标,勤俭节约,哪怕是自己过生日,也舍不得做顿肉吃。当时这顿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席间毛主席提出了想让林克等几名秘书下乡锻炼的想法,“林克,高智、小封等几位同志下放到农村去锻炼,你们看怎么样?”

林克当然无条件接受,毛主席见状又忧心地说:“现在下去苦得很啊,一天只有很少几两粮食吃....”1986年,61岁的林克从社科院离休,1996年12月因病去世,终年71岁。

虽然,对于林克这几位年轻人,后来并没当大官,发大财,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主席不仅把他们当下属,更是当作晚辈和亲人待。很多年以后,他们都把此生能给毛主席当秘书,当成人生最光荣最荣耀的事,都把要给老人家争光,不给老人家抹黑,当成人生信条来一辈子恪守。

其实,老人家在很多方面,很多事上,给我们今天作了楷模,打了样。

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秘书这个高尚岗位,被世俗化、庸俗化了。

有的人一当上秘书,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仗着与领导的特殊关系而自视甚高,对下面的人颐指气使,拿架摆谱。有的秘书位置屁股没坐热,就不停的换岗培养,甚至一年几个台阶,半年几个位置的折腾。

当秘书,遇上廉洁正派、宽厚大度的好领导,是你三生有幸。遇上腐败狭隘,颐指气使的坏领导,算你上了贼船。

特别是遇上某些作风不正、性情怪戾的女领导,绝对够你喝一壶的。不仅让你身心俱疲,而且让你肝胆俱裂,三观破碎,甚至怀疑人生。你看看那些被查女官员的风流史,再仔细琢磨琢磨他们的所作所为,就知道她们的秘书的日子都是怎么过的了。

秘书,是领导的一面镜子。人们看到如此折腾倒腾的秘书,对领导的印象就大打折扣。于是,上行下效,搞小圈子,培植自己的势力,还美其名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把整个单位搞成了自家庭院,鸡飞狗跳,乌烟瘴气,风气败坏。

前些年,亲眼所见,一些被领导带上去的秘书,又被领导拖下水,领导与秘书关系,从同志沦为同事,最后沦为同伙。秘书与领导,从主从关系沦为主仆关系,影响和带动全体部属搞人身依附,政治投靠。如此,只要领导出事,鲜有秘书不栽跟头的。更有甚者,有的领导出事,正是秘书们挖坑、装袋的直接结果。

当下,秘书绝对是受到世人普遍关注的一个阶层。原因之一,在于秘书们活跃在权力中心,原因二,秘书这个特殊阶层已经并正在成为登堂入室进入仕途的捷径之一。放眼当今官场,各个层次的官员,秘书出身的不在少数,许多高官出自秘书阶层。这种现象,党和国家已开始重视和关注。

针对秘书问题,各级相应做出了一些改革调整,比如减少配备数量,定期轮换,任职时间不宜过长,等等。这些举措,为纯洁风气,端正官念,发挥了特定作用。

但我觉得,最根本还是返璞归真,正本清源,彻底纠治“家天下”、“官本位”的顽固思想和黑恶势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