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陈、杨、武三派看缠丝劲演变

陈沟水 2022-09-14





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独有的功法术语,是陈氏对中国古代武术理论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总结与提炼。在太极拳早期衍生出的杨氏和武氏两派也保留了缠丝劲演化的痕迹,今天特别将三派缠丝劲视频一同呈现,大家可以清晰看出太极拳历史进化脉络。





陈氏太极拳缠丝劲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劲法术语之一,亦名"螺旋缠丝劲,是一种支配肢体作螺旋式的缠绕进退的力,是陈氏太极拳特别强调的一种内劲练法。

 

《陈鑫太极拳类分类语录》:"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此劲皆由心中发,股肱表面似丝缠。"缠丝劲表现在下肢是旋踝转腿,表现在躯干是旋腰转脊,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缠丝劲分为顺缠逆缠两种。上肢顺缠是掌心由内往外翻,其中多含棚劲;上肢逆缠是掌心由外往内翻,其中多含捋劲。下肢顺缠指"膝盖由裆内侧往前转外向下斜缠,或由档外侧往后转内向上斜缠";下肢逆缠指"膝盖由裆外侧往前转内向上斜缠,或由裆内侧往后转外向下斜缠"。

 


陈炳讲解 缠丝功





杨式太极拳缠丝劲风格练法


蚌埠的杨式小架太极拳及传授者崇寿永

刘振忠 《武魂》杂志2007年第12期


    先师崇寿永生于1906年,卒于1981年。在杨澄甫1931年所著《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的传承表中,田兆麟弟子名下就有他。流传于安徽省蚌埠市的杨式小架太极拳就是崇先生传授的。

    崇寿永老师是田兆麟的亲外甥,田兆麟乃杨澄甫之兄杨少侯之大弟子。田师爷生于1891年,13岁从杨健侯老先生学习太极拳,并先后拜杨少侯、杨澄甫两人为师(据传他在杨府内日夜勤练太极神功秘术整整七年)。田兆麟师爷得到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三个人的亲自传授,一身兼谙杨式大、中、小拳架精粹,尤其精于杨少侯所传杨式小架太极拳。据陈微明《太极拳术》一书记载,得杨少侯传者仅田兆麟、尤志学等数人。许禹生亦从杨少侯学过。当时,在北京体育讲习所杨少侯教授杨式小架太极拳,杨澄甫教授杨式大架太极拳。由于杨少侯教授学生时不问对象,搭手即打,而其带喜怒哀乐之神态,功浅者亦难依样划瓢。跟其学者虽爱其技而能坚持下来者寥寥。故杨少侯虽与杨澄甫齐名,而以杨澄甫所传大架为盛,杨少侯所传小架在国内传播范围很小,会此拳者稀少。


蚌埠的杨式小架太极拳及传授者崇寿永


    崇寿永老师八岁起即在杭州从其舅父田兆麟学习杨式小架太极拳,经过十几年刻苦锻炼,深得杨式小架太极拳之精髓。崇寿永老师于1932年二十几岁就离开其舅父田兆麟来到蚌埠教授太极拳。根据蚌埠市市志资料介绍,最早把太极拳引入蚌埠的就是崇寿永老师。他先后在河北同乡会、煤厂、交通兵团、南山公园、大塘公园、体育场等处教授太极拳。崇寿永老师在近五十年的教拳生涯中,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他为太极拳在蚌埠市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一生淡泊名利,因此极少为外界所知。据崇寿永老师讲,他所传习之杨式小架太极拳为杨家早期教授的架子,杨式门内弟子称此架为“老架”,称杨澄甫修定后的架子为“新架”,外界称杨式小架太极拳和杨式大架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继承发展而来,这趟杨式小架太极拳是杨式太极拳从陈式太极拳继承发展而来中间阶段的架子,代表了杨式太极拳早期的风格,在杨式太极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想深入地研究杨式太极拳,搞清杨式太极拳的来龙去脉及其演绎变化过程,必须要研究这趟杨式小架太极拳。

    从这趟拳中,可以看出早期的杨式太极拳明显地保留有陈式太极拳的印记,但同时也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及其独特的风格。杨式小架太极拳继承了陈式太极拳的精华——螺旋缠丝运动,和陈式太极拳一样非常重视缠丝圈的锻炼。此拳行功走架中螺旋缠绕、势势相连、绵绵不断,进退转换、往复折叠、缠丝圈一圈接一圈、圈圈相连、环环相扣、圈多而复杂。但是,发劲已改为隐于内的发劲(俗称二回劲),不像陈式发劲那么明显:速度已趋于均匀柔缓,但是中间仍然有快慢相问的变化。手法更细腻,身法中正、圆转灵活、更趋于柔软。呼吸方面仍然采用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的方法,而不是只单单采用气沉丹田的方法。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更加注重意与气的锻炼,说明杨式太极拳已趋向于向以偏重意与气锻炼为主的方向发展。

蚌埠的杨式小架太极拳及传授者崇寿永


 

    为了纪念崇寿永老师,我们已经着手整理此趟杨式小架太极拳,准备今后发表。希望为热爱杨式太极拳,关心研究杨式太极拳演变历史,深入钻研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以及其他地区研练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同仁,提供一个参考资料(本文图片为崇寿永先生拳照)。

    编者:如果崇寿永先生从田兆麟先生一脉相承下来的这趟拳,真像文中所说的是“可以看出旱期的杨式太极拳明显地保留有陈式太极拳的印记”,那我们就有理由把它视为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活化石”,希望蚌埠的朋友们,能尽早让我们大家见到这趟拳的真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d0639mrrxvy




武式太极拳缠丝劲 练法


网络资料:

李宝玉,(1889-1961年),名景清,字香远,乳名宝玉。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邢台人。父李德恒,中医。李宝玉先生初随任县刘瀛洲镖师习三皇炮捶,经刘瀛洲推荐改在杨兆林门下专习杨式太极。杨兆林去世 后拜郝为真为师改习武派太极拳。因李先生1923年击败过驻军师长胡景翼,后又南下苏州、南京等地教拳,因而名气很大,邢台民间留传有不 少他的轶事, 深得郝氏之真传,并悟其奥妙,刻苦用功,故其功夫纯厚,在南京、苏州、河北、山西等地授拳时获有“太极圣手”之称。   李宝玉先生在山西教拳多年,目前仅发现昔阳县赵壁乡赵壁村和南横山村以及昔阳县城内尚有不少人练武派太极拳。当地拳师乔显峰和胡天俊述说他们的老师是乔洪庆、师祖李万全。李万全的武派太极拳受教于李宝玉先生。


《李宝玉太极阴阳论 》

太极阴阳造化功,身心意气得贯通。 

任他千方和妙计,谁知内转如神灵。 

开合变化少人知,犹需指破于名师。 

既然知晓其中理,尚需数年勤操持。 

阴阳开合变化意,功用无息以无疑。 

心为主宰身为用,知己知彼意成奇。 

功用无息在数年,数年如同一日间。 

自强不息格天地,从心所欲一贯串。 

贯串一气周身通,通开穴妙周身灵。 

玲珑之体常锻炼,时间持久乃神明。 

神明变化有万端,来自数年苦中寒。 

春夏秋冬时常用,贵在日月不间断。 

时间持久是神功,太极武术通神灵。 

神灵不测虚无体,浩然正气在致中。 

致中之气通天地,人身本属三才体。 

不得通灵惟无志,志气昂昂培根基。

 


【缠丝劲练法】

武式太极拳老架 太极蛇形步、打八门、三环套月八卦迷魂阵




陈沟水精华文章导航:


早前:陈沟水@ 文章精华汇总(一)

【2019年4月】陈沟水发文集萃 

【2019年3月】陈沟水发文集萃 

【2019年2月】陈沟水发文集萃 

【2019年1月】陈沟水发文集萃 

【2018年12月】陈沟水发文集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