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通院张蔚敏:构建AIIA RPA评估体系,为RPA生态发展保驾护航

RPA中国 RPA全球生态 2022-08-02


5月1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主办,RPA中国联合中国信通院、高效运维社区、金智维、达观数据、安永、中国建设银行、海通证券、华为、Avantify等多家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的“RPA技术分享沙龙”成功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师张蔚敏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此次大会,并详细介绍了在AIIA评估工作组下发起的关于RPA的评估评测工作内容。


张蔚敏主要介绍了AIIA 已经搭建的RPA评估体系以及后续的工作计划。针对当前RPA项目的实施交付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AIIA希望通过构建完整的RPA评估生态来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RPA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



01.                             

评估体系概述


AIIA RPA评估体系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六大规范:第一部分面向RPA的项目过程,包含《RPA业务流程评估规范》,《RPA项目交付管理规范》和《RPA项目实施运营规范》;第二部分是《安全以及风险管理》系列规范;第三部分聚焦RPA产品和服务能力,包含《RPA产品能力规范》以及《RPA服务能力规范》。



02.  

RPA的发展概述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即通过使用用户界面层中的技术,模拟人类手动操作,执行基于一定规则的可重复任务的软件解决方案。其特点为可将基于明确规则、重复、机械性的软件劳作自动化。RPA的优势主要包括:快速部署、灵活调整、按需扩展、提升效率等方面。目前RPA已经被应用在多个领域,如银行、制造业、地产、教育、物流、电信和医疗等;同时也在多个职能场景当中有应用,如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审计与风控等应用场景。

 

同时为了扩大RPA的自动化范围打破技术壁垒,越来越多的厂商将AI与RPA相结合,这也被誉为是“RPA 4.0”的主流发展方向。通过与A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转换,借助认知性的RPA,决策过程全部由机器人来执行,从而才可以将所有漫长而复杂的工作流程实现自动化。



03.  

搭建AIIA RPA评估体系的初衷


一个典型的RPA流程,以客户视角看来,主要包括:技术适用性评估与产品选型,试点项目,推广、管理与交付体系设计,企业级规模化建设和运营与维护等环节。在整个的项目周期过程中,RPA服务商会根据流程的各个环节,提供流程评估与商业规划,项目开发测试,培训与能力建设和持续运维等服务,工具则主要基于RPA厂商的产品工具,以及提供的培训与能力建设。



张蔚敏认为,在RPA项目实施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缺乏行业实施交付的规范,以及对厂商和代理商的交付能力的认定,这将导致项目实施是否成功以及充满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例如:产品能力、厂商技术和服务支撑能力、交付团队实施能力、后期项目管理维护升级保障能力等。在此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希望通过联合相关RPA技术的单位,包括各厂商、AI技术、软件服务和云计算服务商等,在AIIA评估组下发起RPA的评估测试工作。以帮助用户在实施和应用RPA过程中,少踩“雷区”提高整体成功率,这也是搭建“AIIA RPA评估体系”的初衷。



04.  

“AIIA RPA评估体系”建设的后续工作计划


联盟于2020年第一季度开展相关筹备工作,4月份,在AIIA评估组立项“AIIA RPA评估体系”,希望通过5月13号举办的“AIIA RPA技术沙龙活动”征集更多的合作单位,同期,AIIA评估组将筹备建立RPA项目组,计划6月启动评估规范的制定工作,并于下半年启动相关的评测工作。后续,AIIA 将会完成体系评估规范内容,同时随着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在当前评估体系基础之上,AIIA 将会推动完善评估体系,增加制定新的评估规范。




公众号后台回复【RPA】
可受邀加入【中国RPA应用与发展】交流群
行业知识交流分享
结识扩展人脉圈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