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 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融合产业与科技构建创新之路

北大创新评论 RPA全球生态 2023-08-03

点击图片,即刻报名

导语





2020年,中国产业创新发展面对数字经济动能下的新趋势、新挑战、新周期,随着结构性的升级提速,产业发展必然会不断自适应并加速裂变,本届”INNO CHINA  中国产业创新大会“由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者及创新者汇聚一堂,集合“政产学研资”核心动能,共同培育更具战略高度、综合能力、市场韧性的“产业创新力量”。


2020“INNO CHINA 中国产业创新大会"于2020年11月28日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盛大开幕,本次年度大会以“产业创新、生态突围”为主题,聚焦科技和创新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共设置北大创新评论年度论坛、中国信创产业发展峰会、中国流程自动化产业峰会及中国产业服务生态峰会。将中国新兴科技、热门赛道、专题峰会、创新成果展示融于一体,齐聚学术、产业、科技、资本等百位专业嘉宾,共超过1500人参会,为年度中国产业创新界最具规模高规格年度盛会。

2020“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盛况
大会重磅发布《 “从创新,到未来”—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2019-2020)》,案例库分为“智能科技”、“数据变革”、“产业协同”、“数字经济”、“智慧管理”五大篇章,从众多的参选案例中选择了30个典型企业代表,从创新模型当中汲取能量与读者们去交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与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谢艳老师共同启动发布仪式。

左: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 谢艳  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曹和平教授/《 “从创新,到未来”—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2019-2020)》发布

本次大会北大创新评论年度论坛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王金照先生为大会致辞。王金照老师深度解读信息化培育经济新动能,并提到数字化技术平台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配置平台,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强调要把创新放到更加核心的位置上,科技要自立自强,对信息化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王老师提出我们在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制度体系都比别人先走一步,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也要对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提前反应,尤其是信息化转型要做出表率,成为实现大国崛起的中流砥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王金照先生/《十四五信息化培育经济新动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对新基建下的产业结构化变革做系统分析。曹教授提到,数字经济由“数字替代经济”及“数字创造经济”构成,前者来自于存量产业数字化,后者来自于数字产业化。同时曹老师生动诠释数字新兴基础设施如何从三个群落全景式扫描、智能互动,人类经济最活跃单元将穿透并形成立体的平台经济,由此制造经济将上升到创新数字经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新基建浪潮下的产业数字化变革》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鲁嫚女士就“打造科技创新生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做主题发言,她表示国家从经济的高速增长发展阶段走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动能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产业创新。智能时代的来临,各种外部的环境变化,使得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产业必须需要向其它维度进行跨界、整合,才能让这个产业发展的更好。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鲁嫚/《打造科技创新生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校友创新企业代表、明略科技集团创始合伙人姜平先生,从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与行业实践为大家带来“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重塑”主题分享。姜平先生提出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不可大干快上,需要按部就班,从数字在线、探索分析、知识积累和智能决策分步骤开展,并落实在人才、文化和组织建设上。

明略科技集团创始合伙人、总裁姜平先生/《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重塑》

信创企业代表、麒麟软件副总经理李震宁先生就中国行业信息化领域应用技术创新做主题分享。李震宁先生提到从电子政务信息化开始,信息化产品和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各行各业按需出发,基于国产软硬件进行大量的适配工作后开展业务和数据迁移,并最终完成大规模替代,实现全面创新。

麒麟软件副总经理李震宁/《中国行业信息化领域应用技术创新的思考》

本次大会邀请到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CTO马达先生、浪潮集团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恒先生、国联股份高级副总裁潘勇先生、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赵亮先生、智唐科技创始人朱垒磊先生共同就“创新进化,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与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谢艳老师展开思创者对话。
从左至右: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谢艳、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CTO马达、浪潮集团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恒、国联股份高级副总裁潘勇、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赵亮、智唐科技创始人朱垒磊
谢艳老师提出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之一,将基于通信网络基础、技术基础、算力基础,创造新一轮的产业价值升级,信息技术产业将具备怎样的创新机遇,各位专家作为产业中的核心代表对产业生态有怎样的建议,如何理解产业的最佳市场价值点所在。
马达先生认为应用创新、体系能力创新、文化创新是三个重要层次,在行业水平整合、垂直整合两个方向都大有可为,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算法将迎来为产业作出关键贡献的黄金期。

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CTO马达

周恒先生提出数字化才刚刚开始,数字化和智能化相互交融发展,市场空间巨大,新基建、新产业互联企业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同时在新基建结合新动能的融合改造上将诞生众多产品类、服务类的行业机会。

浪潮集团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恒

潘勇先生表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在于人才体系建设,除了技术创新人才,行业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帮助信息化技术在不同行业场景落地。同时创新机会存在于细节点切入,可规避与巨头直接竞争。

国联股份高级副总裁潘勇

赵亮先生认为信息化不是支撑和辅助作用,而是要发挥平台和引擎的作用,用户积淀、用户场景、用户的最佳实践将帮助信创产业的“巨无霸“诞生。数字定义世界,一定要跟大数据、人工智能做更深度的一体化顶层设计和开发,这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赵亮

朱垒磊先生提出信创产业以及泛信创产业都在发展,中国庞大市场将催生多样化产品。目前阶段,基于信息化、智能化之间阶段的“自动化”领域将具备很好的市场活力,如工业自动化、软件如RPA流程自动化等,产品创新是值得万千企业都去耕耘的方向。

智唐科技创始人朱垒磊

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谢艳老师就大会主题“产业创新、生态突围”深度解读“2021产业创新范式”,提出“开放、共生、进化”创新三要素,同时创新需要把握“底层科学生产力”及“智能组织优势”两大核心动能。运用创新驱动方式去理解今天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并用创新驱动方式去构建智能世界的最小单元,帮助我们获得新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市场价值直至社会价值的提升。

北大创新评论执行主编谢艳《2021产业创新范式》

本次大会北大创新评论发起“产业创新城市行动计划”,同时联合企业服务平台、产业地产、产业智库、产业金融、产业互联网、商学社群和科技服务商等领域单位筹建企智产业服务联盟,全力支持行动计划开展。“产业创新城市行动计划”将由北大创新评论学术委员会学术专家、行业专家及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创新企业,与全国各地领导、产投平台、服务平台、园区负责人开展交流活动,同时将“INNO CHINA产业创新大会”系列开展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及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助力产城融合、推动产业升级、驱动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平稳运行中创造新的价值空间。

产业创新城市行动计划启动仪式

公众号后台回复【RPA】
可受邀加入【RPA&AI商业智能】交流群
行业知识交流分享
结识扩展人脉圈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