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这里,听潘鲁生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潘鲁生民艺馆 Author 潘鲁生

“艺术是奇妙的,超越时空,带来共鸣和感动”


——潘鲁生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

正于深圳市当代艺术和城市规划馆

一楼综合展厅

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出中!

来“走进田野”

听听潘鲁生对田野与艺术的阐释吧~



《走进田野》深圳特展,是国家博物馆《到民间去》展览的姊妹篇。在延续民间、田野与艺术、设计主题的同时,进一步充实了艺术作品、丰富了田野文献、增加了衍生设计。从国家博物馆宏大的文化空间到深圳充满活力的全新场域,展览是一种回顾与诉说,更是对话和交流。个体的艺术创作、文化实践与时代的发展脚步、民族的文脉演进交织共鸣,不同空间的展览对话又使之进一步丰富,并得到新的阐释。





自小习画,如今已过甲子。数十载岁月沧桑,一路走来,求学、工作,教学、调研,人生的步履总是匆匆,有一些坚持源自事业的责任和使命,有一些探索源于内心的热情和渴望,还有一些作为收获或称作成果的存在积淀着岁月的绵长的力量,但绘画不同



画画于“我”而言,不是一种目标的追求,没有可衡量的高度,也不能称作坚守或践行,它不是责任般的存在,对“我”来说,甚至是一种休憩的方式。画画就是日常,是繁忙的工作间隙里遥望远山、凝视草木、感知风露、倾听鸟鸣似的最平常的过程,是生活里难免烦忧时一个平静、自如的所在,是差旅行程中一闪而过的感悟、会心一笑的瞬间被记录和表达的可能。



画画哪里需要坚持?也难以想象没有画的日子。画画就是生活,儿时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做活儿,“我”习画;求学时采风的渔村里,同学少年一起写生,画的是风物还有感动;工作中视野渐广,心境愈醇,画画是写意,经历和体验新的境界。画画怎么会有目标?它是随心的,从容的,动情的,像泉源自然涌现,像草木自然生长,滋润着每一个寻常的日子,记录每一段奔波的行程。


画画是惬意而自如、自在的,不拘于一定的主题、材料、技法和风格,眼中的风景、景中的故事、心中的感动、最契合彼时情感和意趣的表达等等,都可入画成为作品,它们是悄然相遇又在画的世界中得以显现。



回想这些年,异域的风景、敦煌的造像、云冈的纹饰、大湾区的街景、民俗的影像,还有种种看似意象的表现、抽象的符号或完全具象的景象等,成为不同阶段倾心表现的题材;水墨、绳墨、彩墨、大漆、陶瓷、纤维都是信手取用的材料,不为了求新和突破,只是材料和主题、意象和韵味,总有一种相互契合的吸引力,从中发现并加以表达;还有那看似玄妙的“个人风格”,往往是艺术家们桀骜不羁的追求吧,其实恰恰是水到渠成的印记,当传统的符号、民间的话语、生活的景象、古老文明中岁月蚀刻出的纹饰印记等等,因感动、体悟和再创作的冲动得到新的阐释时,就会自然而然成为自己作品的面貌,在观者的共鸣中成为最独特、鲜明的风格。或许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原动力。



画画是一种对话,会见自己,观照生活,探究思想,在大大小小的展览中也面向观者展开心灵的交流。若干年前,在意大利著名策展人桑弗先生的动议下,“我”曾远赴欧洲诸国举办了系列名为“与毕加索对话”的展览,收获满满。艺术是奇妙的,超越时空,带来共鸣和感动。如今,再次在深圳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呈现“我”的作品,透过画的凝视,展开属于田野、来自生活、带着民间和久远文明律动的又一次对话。




现代中国学人倡导走出书斋,走向田野,将书桌搬到田野大地中,做面向中国现实的学问,尤其成就了社会学等学科的进一步与发展。



“田野”与“文献”也往往是一组相对的范畴,“田野”意味着生活的现场,动态、多元,包含复杂的因素,也时刻发生着变化;“文献”则是凝固的,文字的记载或物品的留存,它们是文化真实的载体,带来特定时空的信息。“我”所从事的民间文艺研究就是这样一个艺术与社会、作品物品与社会人生交汇的领域,“我们”往往需要深入田野,长期地、反复地、深入地投身于乡村生活之中,去观察、倾听、体验民间文艺孕育生成的过程,去采集、记录、留存民间文艺的作品和经验档案,因此形成了种种来自田野的文献。它们是朴素的、真实的,甚至在社会变迁、生活方式演进中已经成为记忆中的存在,但是透过它们,我们能够得到不同于文字记载、语言信息的直观体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记忆的大门或由此回溯一种生动的生活历史。



这些田野的文献,是中国当代日常生活史的文献,是生活之“物”的体系,它们不仅面向专业的研究者具有学术的价值,更面向每一个普通观者,即使是网络时代城市生活的孩子们,总有一种共通的维系,一种唤醒,让我们生活得更扎实,在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的洪流中,让人不孤独、不飘零、不迷茫。



这些来自田野的文献,就像一部时代的日记。作为日记的记录者,“我”和“我”的团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四十年来走遍了大江南北平原山村,访谈记录,采集整理,抢救保护。



“我”不是民艺的拾荒者,而是民间文化的淘金人。那些在工业化、商品化的浪潮冲击下被遗弃的老手艺、老物件何其宝贵,它们不只是一种文化的遗留物,而是生活历史、造物智慧、人生诗学的一种诉说。“我”将它们捐赠给博物馆美术馆,创建民艺的博物馆,编纂成图书出版物,撰写成研究心得和理论著述,用以文化传播、研讨和交流。正如此次展览再次进行系统地展示,因为这些田野文献将带我们走进一个深沉而广阔的天地,重新感知生活与生活的美。




设计不是无根的浮萍,仅随技术或市场的潮流涌动;设计不是刺激消费的工具,而要承担更广更深的社会责任;设计也不只是审美装饰的途径,需要在形式的表象之外通达更恒久的意义。因此,设计需要回溯文脉,植根生活,实现其于当代社会民生的价值。可以说,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自身艺术创作中衍生的设计,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使传统的、人文的、艺术的存在经由设计融入今天的生活,使设计的根扎在文化与生活的深处。



艺术可以衍生出新的创意,传统可以在传承中更新,我们因此需要报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不断探索更多交织融会、碰撞发展的可能。传统生活中积淀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纵然生活习俗变迁,物质形态变化,那些生活之中美的形象、美的理念、美的精神仍然可以在新的载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代际人群中传续,这是设计衍生的必要,也是衍生设计的渊源和意义。



维特根斯坦曾言:“事物对我们最重要的方面由于其简单和熟悉而被隐藏起来”。衍生设计是一次新的发现和创造,发现生活日用与艺术的联系,发现那些被熟悉感隐藏的意义和美这些从传统的图像、从民艺的田野、从艺术创作中衍生的设计,就像一个个文化的触点,说明对过去的传承,宣告在当下的存在,寓示在未来的潜能。虽然今天的生活不断呈现出碎片化、同质化、层次结构化的特点,“我们”仍希望通过艺术和设计实现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突围,不断拓展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正如此次展览中呈现的衍生设计产品,它们是设计之“物”,更是探索之“路”,通向最广阔的、充满生机的——生活的田野。





展览讯息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



展览地点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一楼综合展厅


展览时间

2023.12.31-2024.02.25

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

(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


免费观展

可通过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服务号预约


指导单位

深圳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承办单位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支持单位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学术主持

王鲁湘


策展人

颜为昕


展览统筹

惠岩、杨坤、李可淳、桑慧


策展助理

彭宝玉、陈思睿


展览执行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林  斌、黑晨爽、廖丹瑀

曹言悦、程  艳、张俊荣

张晨曦、张  筠、索梦倩

李晓瑜、杜雨潇(实习)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赵  屹、沈  汀、张光帅

韩  明、张传寿、高瑞彤

李  炎、王小珲、张丽丽


展陈设计

大羽营造


平面设计

深圳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展览搭建

深圳市如雅堂环境艺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立森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潘鲁生作品设计衍生团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团队

张培源、邹  渊、高瑞彤

薛  坤、张  焱、刘江南

杨奇军、俞杰星等


山东大学交互设计实验室

云冈纹饰应用设计团队

刘  燕、胡雯彧、黄金铭

徐婧蕾、乔治等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文创设计团队

董朝君、周利群、刘  君

詹培明、付卫华、周汉新

金淑芳、谢  卉、郝雅莉

宋海燕、陈琪莎、谢莉娜

庞东明、张钟方、孙  昕

卢  喜、蔡树周、郑柱等


服装展演团队

沈  汀、苏可欣、刘  欢

秦小越、周慧敏、刘佳等


特别鸣谢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深圳金证文体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工当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复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深圳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

西冶工坊

济南市花剪子服饰有限公司

山东迪尚职业工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儒释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浙江中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泉州市大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在深圳,“走进田野”,去看展→

即将开展!与我们一起“走进田野”

开幕现场 | 周力个展“光之玫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