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进陕北公学?

编者按

校史青年说


你是否好奇

86年前那群陕公青年

那群毛主席笔下的“先锋分子”

是什么样的呢?

过去一段时间

团团通过各种渠道

收集整理校史资料

发现了很多他们的故事

其实

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

一群年龄相仿的青年

有相似的喜怒哀乐

有相似的成长烦恼

只不过

他们在炮火中成长

为拯救民族危亡而读书

他们的青春故事

值得被我们看见


 


由于史料多为繁体字/竖排版

同学们看起来会有困难

为方便同学们阅读

团团特地开辟

“团团和你读校史”专栏

从真实文字中了解真实故事

从真实故事中品读真实情感

让我们一起走进

“先锋分子”们的世界



怎样进陕北公学?

作者:浩中

原文刊载于1938年《新语周刊》

第1卷 第6期,17-18页






因为有很多人注意到陕北入学的情形,我现在把本人来陕北的经过写出一些寄上,不知可否在贵刊宝贵的篇幅上披露出来,借以转告各地朋友。


起初,我只知道延安办有抗日军政大学及陕北公学,专门训练抗战的军事及政治干部人员,但也不知其详。在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我冒昧的,写了一封信给林伯渠先生——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主任,表达我的意志,并请他次日赐见指导。


次日,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谒见了林先生,他穿着灰色制服,发胡皆白,已是一位“老者”了,然而容光焕发,精神矍铄,恐怕有些青年还不及他远甚。林先生虽公事很忙,承他拨冗接见,并且谈话了好久的时间,和蔼的态度,恳切的言词,使我心中万分感佩。承林先生告知,入延安各校受训,是需要相当的人或机关介绍的当我办过介绍手续并填具很详细的调查表,又经过几次谈话之后,才得到了办事处准予入学的介绍信和行路护照,于是我准备到延安去。


从西安到延安,可乘汽车,现在只有军用车来往,客车已很久没有开驶了。没有汽车可乘,只得雇骡车前往,可是因日机连日轰炸西安,城内迁出的人很多,各种交通工具都涨价了,从前独雇一辆骡车到三原,只要二三元,这时非十元以上不办了,独乘骡车雇不起,只好搭上随便拉客的“野鸡骡车”(陕西并无这个名词)。


同车的有五个(三男二女)到云阳(离三原二十余里)青年训练班去的青年,他们都是从济南逃出来的,本来想到延安入学受训,因为找不到介绍人,所以先到云阳受训。其中有位崔女士,已有两个小孩。她这次抛开了爱子,献身抗战,其精神至足钦佩。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


云阳青年训练班,也是由陕北当局主办的,不过训练的期限比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及陕北公学(以下简称陕公)短些,那里的学员,可由学校转送入抗大或陕公。


我们离开西安的那天,正是总理逝世纪念日——三月十二日,我们看到各处悬挂着半旗,想到总理的三大政策,想到今天我又能到延安去受训,在惨痛的回忆中,感到无限的快慰。


在春光和煦的大自然中,我们几个人轮流着坐车,走路,大家都和旧相识一样,谈笑着,歌唱着,不知不觉走了八十里路,到了三原县。


三月十三日我搭上到中部去的军用汽车,同来的五个伴侣,另途到云阳去了。


从三原到中部,中间经过耀县同官宜君三个县城。过耀县后,渐渐走上陕北髙原,一直到延安,汽车路都是在高原及山谷中盘旋,沿路农村很是荒凉,越向北走,越可看出陕北的贫瘠。


十三日住在中部,十四日搭汽车到洛川县,十五日在洛川等候汽车。


从洛川到延安,还有三站路,第一天到茶坊(距鄜县四里)是七十里,第二题到甘泉是九十里,第三天到延安是一百里。


到了茶坊,就是八路军驻防的特区了,这里有特区保安队检查行人,老百姓来往,也要有护照并受极严密的检查,才准通行。我们都带有介绍信和护照,所以能查验放行。(过茶坊后,还要经过好几个检查处,当地农民也时加查询,并验看护照)。


我要附带奉告各地想到延安来的同志们,在你们启行之前必须先到八路军办事处办理介绍手续,取得介绍信和护照后,才能前来,如果贸然奔来,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过去就有很多的同志,在中途被阻转回。


陕北公学入学介绍信


在从甘泉到延安的途中,我们遇见很多迎面南行的八路军战士,其中有不少的女性和未成年的儿童,他们都能和男战士们一样的任苦任劳,背负很多的东西,而行走得很快,使我们不免暗自惭愧。


当这些战士们行军的时候,他们齐声高唱着雄壮的救亡歌曲,他们欢欣鼓舞,迈步前进,虽然他们的服装不甚整齐,可是他们的精神非常饱满,使我们看了,更兴奋地前进,忘记了两腿的酸痛。


我们遇见的八路军战士们,差不多每人身边都带有一支自来水钢笔、一个日记簿和书籍报章杂志等,当他们坐在地上休息的时候,大家就拿出书报来看,没有喧哗吵闹的声音,他们这种好学的精神,绝不是偶然的。


十八日下午我们走到了延安,延安四面皆山,依山为城,延水绕流东北,形势十分雄伟。当我们走进延安城,最初引人注目的,是很多穿灰布制服戴鸭舌帽的男女同志们和各种的合作社,引人动听的,是各处个人之抗战歌声。总之,满城充满着快乐活泼之空气,表现着蓬蓬勃勃的生机。


延安全景


特区的文盲,一天一天的减少,他们的文化水平虽低,而他们的政治水平,却有相当的高,随便问那一个妇人或儿童,都能说出为什么要打日本的道理,他们说:“如果日人打到陕北,我们就和他拼命,我们是不逃亡的”。他们都信任政府,知道如何拥护政府抗战到底,举个例来说,从前劝募救国公债,只有六天工夫,特区的农民就捐了一百万担小米。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是全国同胞所热烈而庆幸的,现在的延安,不是从前一般人所视为神秘之地了,他们的口号是:“抗战高于一切”,“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拥护蒋委员长抗战到底”。


再说到抗大和陕公吧,抗大的校长是林彪先生,陕公的校长是成仿吾先生,两校的教育宗旨,都是造就抗战的干部人员,其不同的地方,在抗大的课程是七分军事,三分政治,陕公则为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抗大的训练期间较长(约半年),陕公则较短(二三月)。


成仿吾老校长为学生授课


这里的教育方法,是自动多于被动,讨论多于上课,我们有各种集会——小组会,讨论会,谈话会,晚会等,来研究各种问题,检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所以虽然上课的时间不多,而同学们都时时刻刻在很紧张地学习。这种教育方法,当然要比注入式的教育好得多。


各处的同学,程度极不一致,但只要检查身体及格,是不会被摒弃于门墙之外的,因为学校里按照考试程度之高低,分别编队学习,没有彼此牵制之弊。


再讲到同学们的生活,我们八个人睡一个炕,每人分到一尺余宽的地位,早晨五时半起身,跑步后洗脸,八人公用一盆洗脸水,每日三顿小米饭,八人共吃一碗菜(天天都是豆芽菜煮萝卜)。这种生活苦吗?不,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苦。我们的饭食,比本地农民已经好些了,更想到前线浴血冲锋的战士们,和流离失所的逃难同胞们,他们几天常常得不到一点食物,那么我们的物质享受,不是已经很富足了吗?何况,我们精神上得到的很好的粮食,更没有人顾念到物质供给的缺乏。


陕公校舍


这里工作人员的待遇很低,外来的技术人员,待遇比较高些,每月有八元十元十几元的,共产党内工作人员待遇较低,毛泽东先生每月只有五元的薪资,他的饭食,比我们还要差些,我们每人每天有五分钱菜钱,(连油盐柴火在内),毛先生每天只有三分钱。


陕北很瘠苦,物质很昂贵,学校的经费很困难,学校的当局,虽愿各地有志来此受训的青年,都能如愿以偿,可是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难以办到。希望全国的同胞多多解囊相助,来巩固并扩大这两个学校。








胸怀坦荡,满腔热血的陕公青年

扎根于延安这片精神热土之上

扛起了拯救华夏民族于水火的重任

鉴往知来,初心永驻

战火纷飞的岁月虽然远去

但革命先辈的身影

将随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校史故事

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学懂校史,走好未来

我们下期见!


来源丨校团委

文字整理|宋文鑫 张夕

史料来源|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

图片来源丨学习强国、人大新闻网、人大校友网

设计丨次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