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兆瑞 2018-05-29


作者简介

        苏兆瑞,196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曾在大中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任教任职,已退休。从2005年起,坚持步行健身13年。


步行健身的感觉真好

 

2005年8月,我从国外旅游探亲归来。我惦记着,出国半年没化验血糖了,不知近期情况如何?几天之后,便请医生开了化验单。


退休的我为什么这样关注自己的血糖?因为我有一位近亲患有糖尿病,我目睹了她生病的痛苦和治病的麻烦,所以对它特别地警惕,经常定期化验血糖。


这次化验的结果是,餐后两小时血糖为8.25 mmol/L。几天以后又化验了一次,8.17mmol/L。我的血糖以往一直都保持在5.0~6.0mmol/L之间,看来这段时间血糖水平已明显地升高了。


以我的医学知识判断,觉得情况有点不妙:我现在是“糖耐量低减”,糖尿病的阴影正在向我靠近,我可能很快就要成为糖尿病大军中的一员了。


我知道,糖尿病目前还无法根治,一旦得了此病,就得终身服药,还要受到种种并发症的威胁。而糖耐量低减的人,如果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运动措施,进行“干预”,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可以逃脱糖尿病的魔掌的。

作者近照


我意识到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狙击糖尿病!


首先是要控制饮食。我的食欲一向旺盛,消化功能很好,以往餐餐都是“放开肚皮吃饱饭”,不加限制,加之运动又少,因此身体超重(身高1.70米,体重80公斤),颇有点大腹便便的样子。


现在要把食量减下来。每餐只吃一平碗饭,每天食用大米350克左右。副食少荤多素,油盐限量(食盐5克/天,食油25毫升/天,不是每天称量,而是通过控制一月、一周耗用的总量来掌握)。糖果、糕点、含糖量高的水果、肥肉、瓜子、动物内脏一概不吃。我平素饮食比较随便,不大讲究,以上这些做起来没有什么困难。


至于选择那一种运动为好,在查阅了许多资料,请教了一些友人之后,我选定了步行健身这种方式。


健身走起源于美国,后来很快地风行于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曾几次去美国小住,到过不少地方,亲眼目睹了美国人的健身走之热。


这是一种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有氧运动,其要领是“跨大步,摆双臂,抬头挺胸,快速行走”。它的运动强度低于长跑,更适合于普通人乃至老年人、体弱者和某些慢性病人,有相当好的康复和健身功效。


健身走十分安全,地点选择要求低,便于推广。

这条名叫“西横河”的小河边的绿化带,是作者近几年步行健身的地方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运动和减肥方法。


美国医学博士史塔曼就写了一本名为《走路!不要跑步》的书,提倡步行健身。美国名校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医学中心的研究者,经过实际试验证明,步行可以和慢跑获得同样的健身效果。  


健身走被人们誉为有氧健身“第一”运动。有很多人就是通过健身走,走好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走掉了超重和肥胖,走掉了疲劳,走出了好心情。


在我国,健身走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点推广项目。


于是从2005年9月初起,我就开始了“日行万步”的健身运动。在这之前,我特地先请医生给我作了体检,他们说我的身体情况是完全适合于从事这项运动的。


每天上午10点左右,我从家里出发步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秋冬时节早上气温低,又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时段,对老年人的锻炼不合适,而且一天之中的空气质量以上午九十点钟以后为好。


步行时,我先走到所在小城的步行街,在步行街往返二三次,然后从街的南端登上曹娥江大堤,沿江堤走去。



在步行街,我是边走边观街景,感受沸腾的社会生活,若遇见熟人就停下来说说话。


到登上了绿化极好的江堤景观带之后,我边走,边俯瞰江景,眺望远方,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遥看火车穿桥而过,令人心旷神怡。


这一路上,大部分路段没有车流,十分安全。


我随身挎一个小包,内装手机、速效救心丸、饮用水之类备用。


全程将近四五公里,步行完毕大约需时不到1小时。脚步要稍快一点,约130步/分,使微微出汗。此时脉搏保持在105次/分上下,符合“170减去年龄”的要求。


等走到离家不远处,我便下堤改为缓步走回家。到踏进家门时,家中早已是饭熟菜香,稍事休息等候,便可与老伴共进午餐了。


一个多月以后我去化验空腹血糖,结果是5.48mmol/L,糖化血红蛋白5.4%,第二天又化验餐后两小时血糖,为5.43mmol/L。真太好了,没想到血糖的水平这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

国外老人散步


初战告捷,大大地鼓舞了我,从那时候起,我的饮食控制和步行健身一直坚持了下来。只不过走的路径常有改变,否则老走一条路线难免会感到单调乏味。


但我仍不敢马虎大意,对于血糖,我依然严密地监测,除定期上医院化验外,更多、更方便、更及时的就是使用血糖仪在家自测。


随着体力的增长,我的步行又变成上下午各一次,距离也不断增加,根据当日的天气和体力情况,掌握在每天走5~7公里。


到了炎热的夏天,自然不可能再顶着烈日去走路,我就在时间安排上作相应的调整,改为趁早晚凉快,到邻近的体育场跑道上去“转圈”。


我虽然已经退休,但还常常会有一些“事”要做,要外出参加一些活动,这时我总是尽量以步代车,把办事同健身“合二而一”,做到了两不误。比如,家中要买粮油,我就推着自行车(不骑它),有意走到较远的一家超市去买,这样东西买回来了,步行健身的任务也同时完成了。

国外老人散步


有一段时间股市情况很好,我也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下,少量地炒股玩玩。有时上午我步行走到股市,看一看大盘,委托一单,就出来继续走路去了;下午等午睡醒了,可能再去股市一趟。这样一天往返几公里,不但没影响健身,在股市竟还小有收获,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这一年半来,我的空腹血糖水平始终稳定在5.4~5.8mmol/L的正常范围内。可以说,糖尿病的威胁已被我击退了。


不仅如此,步行还使我在其它许多方面也取得了极好的健身效果。


在开始步行的一年多中我的体重慢慢下降,后来稳定在70公斤左右,腰围的皮带缩小了四扣,以前穿的裤子都显得十分宽大了。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坚持步行竟有这么好的减肥效果,自己有朝一日会变得如此“苗条”,以致一些朋友见到我,都问:你是不是得了什么要命的病?

国外老人散步


多年来我患有脂肪肝、高脂血症,但不痛不痒,自己也就一直不拿它当回事。开始步行后,在每隔两三个月一次的化验和B超检查中发现,情况是一次比一次好。肝里脂肪堆积的程度越来越轻,甘油三脂率先降到正常范围,胆固醇也不断下降。


我觉得体力大增,人变得有力气了。刚开始“走路”时,觉得相当吃力,渐渐地就轻松起来了,几里路走下来,颇有“脚骨屁轻”之感。以前回家上四楼,难免气喘吁吁,后来就不觉得吃力了。


到2007年1 月,本地安排退休教师作了一次全面体检。我的检查结果是:心肺膈未见病变,肝肾功能完全正常,脂肪肝已消失,空腹血糖是5.27mmol/L,胆固醇4.86mmol/L、甘油三脂1.17mmol/L,其它项目也都在正常范围内。


这一年多时间,我一直服用降压药(波依定)控制血压。我也断断续续地吃点卵磷脂和“善存”(Centrum,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此外未吃过其他保健品。


这就是说,一年多的步行健身,不但有效地阻止了糖尿病的发生,增强了我的心肺功能,还摘掉了我十多年来身体超重、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帽子,战胜了我的整整一个“代谢综合征”,真是令人高兴啊。


我起初只是为狙击糖尿病而开始步行健身的,后来的许多收获是我原先根本没有料到的。仔细想想,其实毫不奇怪,步行运动的健身作用应该是全方位的,我的多方面的收获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前面说的是我刚开始步行健身后一两年的情况。


那么,后来呢?

这些美国小学生放学不坐校车,而是步行回家。老师举行“stop”小旗,护送他们穿过马路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从开始步行健身至今已有整整13年了,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健身走已是我每天的必修科目,已成为我的习惯。即使是下雨天,只要不是倾盆大雨,我仍坚持。下雨的时候,空气格外清爽,负离子多,于健康有益。而且在江南的蒙蒙细雨中举伞迈步,是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只不过步子要稳一些,防止路滑摔跌。若遇暴雨、大风或大雾,就在时间上作一下变动。


2007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那天,全国各地都举行了步行健身迎奥运的活动。


我从那天起重新累计每日的行程。我的所在地距北京大约1300公里,按一年中步行330天,每天4公里计算,在这年之中,我提前完成了这一距离,在2008年8月“走到”了北京,迎接了奥运盛会的隆重举行。那年,我的一篇健身体会文章还在一次征文中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套福娃。


在多年的步行健身中,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榜样,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他也是我们的“老五届”学友(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在他早已超过了退休年龄,不但还在上班,仍坚持每天步行一万步。他每天的工作之忙可想而知,他都能做到,我怎么能做不到呢?


现在我国各地参加健身走活动的人非常多。媒体曾报道,国务院某部有三位司长、两位正处级干部,每天就从8 公里外的住处走着去部里上班,这几位同志身材越来越苗条,身体越来越健康,使同事们羡慕不已。

2013年媒体报道,德国人有半数步行上下班


前几年,某报驻德国记者报道,德国有一半人上班时不开汽车,而是走着去单位。美国的中小学生通常是乘校车上学的,现在有不少学生改为步行去上下学。这些都鼓励了我要把步行健身坚持下去。


随着年纪的增大,近年来我每天步行掌握在6000步左右。我知道,凡事都有个“度”的问题,并不是走路走得越多越好。常听到有的人每天走一两万步甚至更多,结果非但达不到健身的目的,反而得了滑膜炎等病症。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早已不再到步行街或大街的人行道上“走路”了,那里的灰尘和汽车尾气对健康不利。近几年,我选择了一条小河两岸的绿化带作为走路的地点。这个地段花红柳绿,空气清新,小路平坦,人迹稀少,路旁有不少供路人休息的椅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河滨公园。一路上又有保洁人员巡视,如我万一感到身体不适会有人救助,真是个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眼下已是初夏时节,天气已热,我安排每天从早饭后开始步行,在9时左右完成。我每天乘公交车到这里,然后开始一边走路,一边做手指操,一边观赏四周的风景。等到走到一家超市附近时,正好就是六千多步。于是完成“任务”,进入超市,按照老伴事先的交待,买些东西,就上公交车“打道回府”了。


最近我作了一次化验检查,空腹血糖是5.79mmol/L,依然很正常,肝肾功能都好。由于服用了他汀,低密度蛋白胆固醇保持低于1.80mmol/L,符合对高龄高血压的“极高危”人员的要求。近几年我对饮食的限制有所放开,心想,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该吃吃点,别太严苛了,现在体重在75公斤左右。


我虽已到望八之年,但腰干挺拔,身体也很灵便,一天活动下来并不感到吃力。只要还走得动,我的步行健身项目还要一天天继续走下去。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健康系列

美国公布第三版癌症预防报告: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饮食、营养、运动建议

这种肥肉入选世界十大营养食物

中国最好医院排名,分享可以救命!

一张图测痴呆、脑梗、视力,太实用了

长寿秘诀到底是什么?

丈夫突发心梗,妻子60分钟急救跑赢死神

特朗普求教比尔盖茨HPV癌症疫苗

三位院士警告:99%的血栓无征兆

60岁小心"微肿瘤"! 警惕这15个癌症信号

肩周炎,运动治疗比吃药管用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命交给医生?

见证美国的膝关节置换手术

一个杭州人在美国治疗癌症的经历

104岁澳洲科学家如愿安乐死

相恋73年,这对老夫妻在去世前几天,

做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

琼瑶: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

最新《膝盖使用说明书》,照着做70岁健步如飞

据说人老了,就得过"半称心"的生活!

震惊:中国平均每分钟7人确诊患癌

最适合老年人的17种运动方法

我们怎样才能有尊严的告别这个世界?

陈小鲁:亲身经历让我决心推动生前预嘱

陈老师最后一课:如何面对老年与死亡

空巢老人:没料到身体会垮得这么快

钢琴上87岁的资中筠,年轻得不像话

张国华:阎肃去世给老年人的警示

身体的健康指标对照表来了,如何成为老寿星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到底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教训:厕所是家中高危险地

陈小鲁猝死的警示:学点心梗的急救常识

骗人的长寿村!想长寿还是要在北上广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