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思丨人民日报记者金凤:与空军战斗英雄的婚姻波折

丁东 新三届 2020-02-26


  作者档案


丁东


丁东,1951年生,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日谈》等书,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曾任《炎黄春秋》杂志副总编辑,近年致力于民间思想的整理研究和口述史学。


原题

金凤千古




作者:丁东 

原载微信公号丁东小群



金凤老师是7月23日逝世的,享年91岁。她走得很平静,但她的一生却颇不寻常。

金凤本名蒋励君,1928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书香门第,194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学潮后,1947年成为中共地下党员,在上海读书面临风险,又到北京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化名王金凤,1949年到《人民日报》担任记者,以金凤之名行世,撰写过很多有影响的新闻报道。

1952年她与空军战斗英雄赵宝桐自由恋爱,1953年结婚,成为一时佳话。1967年,她到上海空军采访,有人提出要用毛主席语录指挥飞行,她深知飞行指挥术语必须简明扼要,改用语录指挥,飞行员反应不过来,会造成机毁人亡。于是写了一份内参。她触怒了江青、吴法宪,被关进秦城监狱。

金凤坐牢期间,组织向赵宝桐再三施加压力,令其离婚、再婚。1973年金凤平反出狱,又为破镜重圆奔波三年多。此事因江青介入而受困,又因江青倒台而如愿。金凤与赵宝桐复婚后,发现那位女士也值得同情,又请朋友张罗,帮助她重结良缘。


金凤和丈夫赵宝桐

金凤一生留下了多种著作,其中《邓颖超传》被突出强调。其实,这部传记如果金凤不写,其他人也会完成。写法可能不同,但不会成为空白。而有关王申酉的生平事迹,如果没有金凤的发掘和记录,能否保存和流传,就很难说了。

王申酉是一位青年思想家。1945年生于上海,17岁考入华东师范学院物理系。他学的是理科,热心阅读人文社会领域的著作。文革前,他就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独立思考。1963年,他批评“在我们国家里,还存在着革命功臣与与广大平民的不平等”。1964年,他批评思想独裁。1965年,他批评“三面红旗一出,三年困苦降临到六亿人头上”。1966年,他批评“在六万万人民中空前地培植起同封建时代类似的个人迷信、个人崇拜”。1967年,他指出“毛在十年前划了三十万右派分子,他们绝大多数是无权无势的耿真志士”。文革初期,他参与炮打张春桥,文革中一直挨整,不能分配工作。1976年9月,他在给女友写信时表达自己的政见,被监视者告发。被捕后,他于1976年11月18日到23日写了长篇“供词”,全面地反思了建国以来一系列极左思想的恶果,提出了尊重价值规律,打破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等系统改革主张。因为先知先觉,他在1977年4月27日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年仅31岁!

1980年代初,王申酉平反昭雪。当时,新闻界曾计划像宣传张志新、遇罗克那样隆重报道王申酉的事迹。金凤受《人民日报》之命,赴上海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查阅了王申酉的原始案卷,进行了详细摘录。她完成长篇报道之后,送邓力群审阅。邓力群把金凤召到中南海,对她的文章给予肯定,却提出不要发了,“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金凤无奈,只好把稿子保存起来。几年以后,金凤把自己的长篇报道和抄录的王申酉日记、书信、自白编成了一本书,想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当时该社正好赶上《第二种忠诚》风波,没有出成;又后交给湖南人民出版社朱正先生,又赶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风波,朱正下了台,又没出成。

金凤和赵宝桐晚年


转眼到了1996年。我和谢泳写了一篇研究文革中民间思想的文章,钟沛璋看了,说可惜没有关注王申酉。1998年,我请邵燕祥先生为《孙越生文集》作序,提起王申酉的事。他说,可以找金凤。并且当下拿出一本杂志,上有一篇访问金凤的文章。其中提到,有关王申酉的书出不来,成为金凤的一块心病。

于是,我到北京龙潭湖畔,找到了金凤老师家,看到了她已经保存十几年的文稿。金凤说起王申酉十分感慨,她告诉我,书出不来,我好像欠着王申酉一笔债!我和金凤商量,以王申酉的遗作为主,连同金凤的报道和其他人的相关回忆,编成《王申酉文集》。经过三年周旋,多次失败,最后在好友王建国的帮助下,2002年《王申酉文集》终于付梓。


王申酉的弟弟对我表示感谢。我说,更应当感谢的是金凤老师。没有她的抄写、摘录和保存,王申酉的思想遗产可能至今仍然无法与读者见面。

金凤老师千古!


延伸阅读
金凤老师远行了




作者:钱江

原载《新民晚报》



开国年代的人民日报著名女记者、我的老师级前辈金凤走了。今天早晨,我读到她的女儿赵晓东发来的短信:“我妈妈于(美国)洛杉矶时间7月23日凌晨3点25分去世,享年91岁。她是在睡眠之中走的,很平静。”


  说起来,金凤老师还是与我同一个部门的同事。上世纪80年代,她走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讲台授课,我作为学生在座中第一次见到她,没想到很快就在同一部门工作。后来她着手写《邓颖超传》,我开始做周恩来外交研究,曾向她当面请教。在工作中我们接触很多,金凤老师对我多有指教。她的勤奋和在采访中对细节的捕捉、记录能力,给我留下深深印象,受益良多。她有著作出版,其中包括她的自传《命运》,都在油墨飘香之际送给了我,使我增加了对她的了解。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人民日报没有女记者。抗日战争中,《人民日报》的前身——在太行山办报的《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队伍,于1942年5月遭受侵华日军包围,蒙受重大人员伤亡,几位女财务人员壮烈牺牲。随即重建的编辑队伍,特别是外勤采访记者中就没有女性了。

  这种情况在解放战争后期发生改变,1948年12月,金凤经过华北局城工部短期训练后,编入范长江指挥的平津战役前线外勤采访队伍,她和陈泓成为人民日报最早的前线女记者。

  金凤在上海参加革命。她原名蒋励君,1928年出生在宜兴一个有着书香传统的富裕农家。

  1946年,金凤考入上海交大工业管理系,入学后参加了进步社团。1947年5月,她参加进步学生游行被抓进国民党警备司令部关押,后由交大校长吴保丰保释。几个月后,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为避免过于暴露,金凤随即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由党支部书记彭珮云领导。1948年11月,她化名“王金凤”,进入华北解放区。从此,“金凤”一直是她的新闻工作用名。 

  开国年代,(王)金凤和(陈)柏生是人民日报两位最活跃、最知名的女记者,采访范围非常广泛。9月,新的政协会议召开,金凤采访粟裕,与刘伯承不期而遇,金凤根据刘伯承的讲话写了《四战之地、四战之军》的通讯。刘伯承元帅审稿十分认可,亲笔用毛笔写了“刘伯承阅”。

  朝鲜战争爆发后,金凤曾入朝采访。她采访了著名空军战斗英雄赵宝桐,写下报道,后来结为夫妻。1955年,金凤参加了解放一江三岛的前线采访。 

  此后的金凤经历几番跌宕,其中包括“文革”的磨难,她都顽强地经受过来,而且在磨难后更加坚强、更加勤奋。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金凤采写了大量报道,还担任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金凤晚年做客强国论坛


  1987年3月,金凤开始写作《邓颖超传》。她遍行中国,采访600多人。1993年7月,邓颖超逝世一周年之际,77万字传记《邓颖超传》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获国家图书奖。

  金凤老师和我之间还有一档很重要的关系。2008年的一天,我正在重庆出差,接到金凤老师从北京打来电话,很郑重地提出,她已向彭珮云副委员长推荐,撰写她的传记。金凤老师希望我接受这个推荐。这是我感到难以推辞又深感艰巨的任务。

  她在电话那头一听到我这个意思,就肯定地说:“那你就不能推脱了。等你回到北京,我们一起去见彭珮云。”

  这场艰巨的采访和撰写延续到今天。当此金凤老师长辞之际,这项使命将看到最初的结果——《王汉斌和彭珮云的青年时代》(暂名),可能不久后出版,我是彭珮云部分的执笔者。

  谨此向远行的金凤老师致意!

作者档案

钱江


钱江,生于上海,曾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农场插队6年,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1982年到北京《体育报》当记者,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此后任《人民日报》驻云南记者,并很快成为首席记者;1994年到1998年任人民日报华东分社新闻部主任;2000年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主要负责人民日报地方新闻的报道和编辑;2006年11月调海外版任副总编辑。其间曾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做过一年高级访问学者。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新闻圈的追思

杨大明:悼丁望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彭波:悼一群寻梦人的“老板”
"右派"记者朱启平:日本投降的见证者
张宝林: "徐老大"怕给朋友惹麻烦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袁晞:我认识的老范和未完成的书稿
张宝林:大保,永远的学长和老兄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甘惜分先生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斯雄丨 永远温暖的笑:
怀念我的老师画家朱维民先生
何梓华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操风琴:我的同事邵云环
艾丰:改革开放时代的主流报人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