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张伟光:我以“戴罪之身”考上人大新闻系

张伟光 新三届 2021-08-14


作者简历


张伟光,1955年生于北京,中学毕业于北京四中。1974年在燕山石化前进化工当工人,1976年清明因反对“四人帮”入狱一年半。1978年考入人大新闻系,毕业分配到国家经委;后考入北京广播学院读研并留校任教。1990年代初漫游欧洲,定居英伦,阅历与人生故事颇丰。


原题
我的高考历程



作者:张伟光



1976年7月1号,有人过生日,我开始遭罪。因参与1976年的“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我被投进监狱。罪名是“现行反革命”,时年20岁。


我被放出来的时候已是1977年最后一天,77级高考北京考区已于当年12月10号进行完毕,而我压根儿不知道恢复高考这回事儿。


足足吃了一年半的窝头白菜汤,还不管饱,刚出来时身体十分虚弱。一场电影看不下来,在家休息到3月才回厂上班。这期间,仍然不知道高考这回事儿,耽误了两月复习时间。


3月回厂上班,发现一个怪现象。厂里一些青工,下班不回宿舍,分头在办公室,或车间里找个安静平整的地方不打牌,不聊天,都在认真读书。


你们在干嘛?


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


现在能考大学了?


能了。


我这才知道恢复高考这回事儿,自然也想参与。 


就这样,白天上班,晚上复习,准备了四个月,迎来高考。


当年我们78级高考,是在1978年7月20、21、22这3天。后来国家考虑到天气太热,提前了一个半月,真是一项仁政。


我从小就不怵考试,甚至喜欢考试。


我是1963年上的小学,没好好学两年就赶上“文革”。小学基本废了。


1969年刚上初一就接到了一号令,随父母到河南的“五七干校”。在农村中学上初中,到镇里上高中,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1972年6月回北京,就近安排,进入北京四中读高中。1974年底毕业分配到位于北京房山的燕山石化前进化工厂当工人。


刚回北京时就近插班到赫赫有名的四中读高一,那是北京市“文革”后的第一届高中。


别看当时四中是就近入学,不经过考试。但上高中还是要看平时学习成绩的。


虽说教育被“革命”,但四中的校魂不散,给高中学生们上课的尽是北京市的一级教师、特级教师。所以那届高中生,还是很厉害的。


作为一个从外地农村来的插班生,有半年时间我的功课全面追不上,很是奋起直追了一阵儿。直到上高二,才能跟上进度。


张伟光与北京四中同学


当时高考考六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外语是参考分,不计入总分。


因为是化工厂,伴随着考试紧张气氛的,是空气中弥漫的刺鼻化学气味儿。


考完和小伙伴们一起复盘,感觉我比他们犯的错少。估计能有370分左右。感觉有戏。


厂里一位对我印象不错的女科长,知道我参加了高考之后把我的考号要去,说她爱人在招生办,要帮我去查查。


过了好一阵,起码有20多天,一天全厂开大会,大会在大食堂里开,大家围成一个圈儿。女科长在我对面。四目相对的时候,她伸出四个指头。


我马上猜这是什么意思,直接想到四个指头代表400分,但又马上否定,因为太高了。


一散会,我马上跑过去,女科长祝贺我,小伙子真棒,考了400分,全燕山区第三。燕山石化是全国第三大企业,员工10万,青工居多。各厂考生加起来,少说有两三千。


五门成绩如果要400分,平均每门就得80分。我数学不及格,才56分,但地理考了97分,把数学的亏空给弥补了。


复盘的时候,可能比较谨慎,所以估分不很高。事后得知,当年北京文科录取分数线是340。但当时已经觉得光凭成绩,上大学有望。


知道考了400分后,当时我的心里乐开花,但马上心头黑云翻滚,一块巨石压上心头。


因为我当时还是戴罪之身。



1976年北京因“四五运动”被捕入狱的共有300多人,包括王君涛、党史大咖杨奎松,还有当时名噪一时的韩志雄、贺延光等。


“四人帮”10月6号被粉碎,他们这批没问题或问题轻微的,在11月份之内就都给放了,有的出去后成了英雄。我则没那么幸运,继续当狗熊。


因为他们只是反“四人帮”,而我还反其他人。当时还是华汪主导中国政局,绝不容砍旗。


当时的北京市公安局长叫刘传新,在一次会议上专门点我的名,说我十分年轻但思想极为反动。


被捕以后,家也被抄。我的一本日记,被他们缴获。打开一看不要紧,发现不光思想反动,写诗词发演讲,居然还行凶打人,触犯刑律。


日记里完整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4月4号晚上,广场上花海人潮。在纪念碑不远处,放着一个悼念周恩来的花圈,上有一个条幅,写着陈毅的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其中含义,明眼人一看便知,并能立刻引起共鸣。


偏偏这时,一个灰衣鸭舌帽口中振振有词,说这是一首反诗,什么叫“待到雪化时”,雪早已经化了嘛,这是对中央不满。


周围群众有人开骂,他也还嘴,说着说着就动起了手,一大帮人追打他一个,我身强力壮,自然一马当先。很快把他打翻在地。而这一切,都记录在我的日记中,抵赖无门。


反这反那,加上动手行凶,使我不但未被尽早释放,反而又多关了一年多。


尤其严重的是,当最后把我放出来的,不是无罪释放,而是有罪释放。教育释放,监督劳动,以观后效。结论上留了一条又粗又长的大尾巴。


如此情况,即使考分够了,能通过政审吗?



1978年8月的一天,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敲开了人民大学招生办的大门。


屋里只坐着一位老师,五十岁上下,圆脸谢顶。面相斯文和善。


我战战兢兢说,我是咱校考生,想找负责同志汇报点儿情况。


我也多少负点儿责,能跟我说说吗。


我把考分呈上,老师接过去看。


现在还没发榜,你这成绩哪来的?准确吗?


我托关系查出来的,应该准确。


托关系?未入校门,先走后门,你这是搞不正之风。


这一句话,对我不啻当头一棒,顿觉今天凶多吉少。


分数如果属实,你考的还真不错。


此话一出,气氛有所缓和。


我还有一件事必须向组织汇报,我犯过严重的政治错误。


你个小年轻,居然犯过政治错误,还严重的?不是刑事问题?


这明显是歧视。


我把北京市公安局给我做的结论的抄件,呈给老师过目。


老师看几眼结论,扫一眼我,目光犀利,令我胆寒。


阅毕,老师起身说让我稍等,推门进了里屋。我猜想,可能里屋坐着招生办主任,他进去请示。


过了不到五分钟,老师出来了。


刚才我进去核实了你的考分,准确无误,达到人大新闻系录取标准。


当年所以报考人大新闻系,因为我自认就是当记者,当大记者、大作家的料,而新闻系,北京只有人大有,而且全国第一。


那我的政审有问题吗?我紧接着问。


你了解人民大学的历史吗?


不了解。


你这是答非所问,问非所答。我心想,没敢说出口。


人民大学是一所我们党自己创办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其前身是延安鲁艺、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多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战斗在各级领导岗位上。


人大的历史确实是我应该知道的,日后我一定努力学习,但现在我想知道的不是这个。


老师丝毫不考虑我的感受,继续滔滔不绝。



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人大被林彪“四人帮”解散达8年之久,广大教职员工受尽迫害。轻者被关进牛棚,重者被迫害致死。


我心急如焚的时候,顾不上对死难者的同情。


粉碎了“四人帮”,人大迎来了第二次解放,广大教职员工决心在党的新时期方针指引下,重新把人大办成一所又红又专的现代化大学。


我已经快到忍耐的极限了。心烦意乱,已经听不进去他在说什么。


但他接下来的几句话,真是石破天惊,振聋发聩。


因此,对于你这样的好青年,我们有一个收一个,有两个收一双。求之不得,多多益善。你不要有任何顾虑,不要背任何包袱,你也不要骄傲。


都这会了,老师还不忘批评我一句,这是什么水平,这是何等清晰的思维。


你要继续努力学习,站好工作上的最后一班岗,等候录取通知,我下班了。


言毕,起身,送客,锁门,走了。


他走后,被他最后几句话打懵的我,坐在招生办门外的台阶上发呆。


难道心中的如山巨石就这么轻易的被老师碾为齑粉?


他究竟是什么人,说话可算数?


我发呆良久,直到天快黑了才起身离去。虽然还不敢全信,但心情已经放晴,觉得希望就在眼前。


果然,过了没多久,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工厂,打开一看,新闻系几个大字令我目眩。


入学后,为了致谢,我打听到了那位谢顶老师姓吴,是人大招生办副主任。


一个招生办副主任,也就是个副处级干部,管儿不算大,却敢把“两个凡是”不放在眼里,什么板都敢拍。


张伟光陪同人大党委书记靳诺拜谒伦敦马克思墓(2016年)


多少年后,我在英国陪同时任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时,跟他讲了这段经历。我说,换个学校,人家或许中规中矩,打个官腔。


“你先回去,你的问题,组织上要开会研究一下,请示一下有关领导再做决定”。绝不会像吴老师回答的这么斩钉截铁,掷地作金石声。


碰上胆小怕事的,只讲政治正确的,敢不敢录取都很难说。


陈校长说,对,人大的老师、干部有这个特点,气魄雄伟,勇于任事,敢于担当。



补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四五运动”平反后,人民大学出面找北京市公安局协商,将我结论中的尾巴割掉了。


2021年6月7日



张伟光专列

张伟光:那一年耀邦出镜

我也帮了一点儿忙

张伟光:林立果给我当司机

张伟光:成仿吾校长为我题字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倒爷岁月

张伟光:罗马尼亚边境小镇的一夜

张伟光:我在伦敦送快递

张伟光:伦敦住院记

张伟光:我好想好想有个女儿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人大新三届

孟国治: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尹俊骅:高三那年废除高考,
我们连夜致电毛主席表忠心
张小雪:圆梦,路遥遥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