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付宝、微信、度小满、京东……互联网存款全部下架!或因涉“非法金融活动"

行家理财 券业行家 2023-03-24

支付宝、微信、度小满、京东……互联网存款全部下架!或因涉“非法金融活动"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说冬至一阳生,是个寓意吉祥的日子。然而,行家深感遗憾的发现,你的钱袋子可能会“缩水”了。


为何这么说?


此前各家平台随时可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如今已难觅踪影。监管方面更是传出口风,称其为“非法金融活动”。


对于还没有买过此类产品的朋友们,或许永远的失去了机会。


互联网存款“集体下架”


此前因“收益较高”“存款保险”两大卖点而被追捧,互联网存款产品,近期遭遇了“集体下架”。


行家梳理资讯信息发现,支付宝下架速度最快。

早在12月18日,便有媒体报道称,支付宝理财页面对对银行存款产品进行了下线处理。此外,已持有银行存款产品的用户可以看到此前购买的产品。


就在12月18日上午,腾讯理财通直销银行销售专区曾推荐了某家互联网银行的存款产品,而在当天晚上,该页面显示“更多产品正在路上”。


据悉,腾讯理财通现已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其稳健理财中不再有银行产品这一选项。


12月19日,百度旗下度小满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据悉,产品下架后将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已购买相关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

行家亲测发现,截至目前,对于没有购买过产品的产品的用户,度小满平台不再列示银行存款产品。但已购买产品的用户,还能看到同类产品在售。


继BAT之后,更多互联网巨头旗下金融平台“下架”。


12月20日,滴滴金融旗下滴滴理财已停止新增银行存款产品,新客已不能购买银行存款类产品。


陆金所称,为响应互联网存款行业相关监管精神,陆金所平台已停止上架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已购买产品不受影响。

同日,京东金融也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业务。据悉,相关产品将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已购买相关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

由此看来,包括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携程金融APP、京东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在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App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都消失了。


行家忽然有一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感觉。


曾经对普通人“友好”


作为普通投资者,行家曾经在多家平台发现了“互联网存款产品”。亲力亲为的发现,“真香”。


据报道,近两年来,多家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了存款产品,加大揽存力度,拓宽获客渠道。


这种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从全国吸收存款,而这也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


对于投资者个人来说,互联网银行存款产品的优点较多。


首先,50万以内的存款有保障,不少投资者看中这一点。


其次,收益率普遍不错。以某平台为例,爆款产品的收益率“秒杀”同期限存款。

第三,起存门槛非常低,部分产品甚至低至50元就可以购买。


第四,操作便捷。基于互联网属性,包括首次开户在内的操作,均可以在手机端进行。对于忙于工作分身无术的投资者来说,“一键购买”的模式极为方便。


或与监管“发话”有关


当然,在门槛低、利率高、存取灵活……这一系列的优点之外,互联网存款可能也隐藏着风险。


12月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发表了题为《线上平台存款: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的一个产品案例》的演讲。


正是这篇广为传播的演讲,提到了互联网存款的一些风险问题:


首先,互联网平台没有相关业务的金融牌照,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实质是“无照驾驶”开展金融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而其集中展示存款产品信息,并采取利率奖励、发放购物券等营销手段,实质是通过第三方中介吸收存款的存款营销行为。


其次,通过分段付息等方式变相抬高存款利率,扰乱存款利率市场机制。


部分银行通过缩短付息周期或发放加息券、现金奖励等方式变相提高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利率,直接突破利率自律定价机制上限。


如某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每3个月为一个付息周期,利率高达4.1%,而3个月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仅1.1%。同时,营销中有意突出存款保险保障的宣传,在显著位置向客户强调相关产品在50万元限额内受到存款保险全额保障。


第三,地方法人银行偏离业务发展定位,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存款业务拓展至全国,已成为全国性银行。部分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的规模已超过其风险管理能力。


第四,高风险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饮鸠止渴,流动性隐患突出。


这些高风险银行用貌似稳定的不稳定资金来源维持其高风险资产运营,进一步加剧自身风险。同时,平台存款的跨地域属性增加了风险的外溢性,加大了处置难度。


第五,中小银行高息吸收存款必然追求高收益资产,匹配高风险项目,导致资产端风险增加。


第六,互联网平台存款的特有属性,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挑战,提出了风险应对的新课题。


第七,账户管理、资金出入等方面可能存在合规性风险。


第八,在个人信息保护、产品宣传等方面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在未取得客户充分授权的情况下,一些互联网平台实际接触了客户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和财务信息,相关信息可能被平台与银行共享,侵犯客户隐私。


此外,部分平台的产品分类展示不规范,存在宣传误导。如某平台界面使用“定期精选”分类用语,实际上相关栏目中除了定期存款外,还包括理财、基金、保险等投资类产品,使用“定期”这类存款产品的常用语,并将存款与其他投资类产品混同展示,普通消费者极容易混淆。


监管的“风声”收紧,互联网巨头们想必早已感到了危机。以“下架”的方式,遵守相关政策规定及监管要求。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几乎是唯一的一条低风险的理财渠道被封上了。手头的闲钱,还能往哪里去?


券商同仁们不妨将联系方式放在留言区内,以方便每位投资者!

这里提供券商合作广告位


券业行家,服务券商二十年,携手业内顶尖精英,汇聚国内一流商务智慧,与您共同:


探讨财富管理行业格局变化

解析未来券商业务转型“新赛道”

探索打造差异化优势“新机遇”

来源:Beta理财经理家园、中国基金报、每日经济新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d07520uwuq2  

券业行家上海交大高金财富论坛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精彩回顾

总经理董秘双双辞任,谁来执掌申万宏源?

券业行家·热文

券商最强律师天团,热衷于状告“国信”?

券业行家·涉诉

地天板之后再跌停,券商“伤害”几多何?

券业行家·热文

状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金证券这是为啥?

券业行家·热文

“骚扰电话”惊动工信部?这两家头部券商被投诉!

券业行家·数据

保代C类名单,哪些券商挨罚最多?

券业行家·数据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戳这里,与券业行家一起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