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军官兵中,闻名遐迩的陆航团长

陈辉 晨晖点兵 2022-07-19


超低空那只陆战雄鹰(五)

作者 | 陈辉


写在前面

新华社北京1988年1月8日电:“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陆军集团军直升机大队今天在华北某机械化集团军成立。” 它的成立,标志着陆军的作战能力开始实现由“地面合成”向“立体合成”的飞跃,标志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又向前跨出新的步伐。

31年过去了。今天,我军集团军第一支直升机大队——原38集团军直升机大队,已发展成陆航团、陆航旅,在陆军家族中百炼成钢,功勋卓著。它的成长在陆航部队中独树一帜。然而,这支在世界陆航家族中异军突起的劲旅,经历了怎样的成长经历?本文作者跟踪采访这支劲旅31年之久,为我们揭开谜底——


航团长承担了国产武装直升机投产前的最后一次发动机负载极限试飞,他以一系列惊险多变的战术动作,检测出战机的近百个性能数据——


陆航团长闻名遐迩


全军有许许多多的陆航团长,但闻名遐迩的只有一个,他就是中宣部指明大力宣传的我军第一个陆航团时任团长、一等功荣立者孙凤阳。


    原38集团军陆航团团长孙凤阳(右一)带领团队从蓝天训练归来


作为特级直升机飞行员,中国精锐陆军部队的武装直升机团团长,孙凤阳有着3800多个小时飞行历险,他的人生航迹也像他的惊险飞行表演一样,充满着一个接一个的挑战和突破,砥砺着中国陆军钢铁的翅膀。


“莱韦斯曼”——以飞行家名字命名的惊险动作。这套70度大俯角、大仰角来回俯冲跃升的飞行动作的危险性在于,稍有疏忽便会导致直升机失控。


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的一次试飞中,孙凤阳被试飞员张么年表演的“莱韦斯曼”深深吸引,决心把这套表演动作改造为实战动作。


从40度角开始,孙凤阳向“莱韦斯曼”发起了挑战:50度,60度……,经过一次次炼狱般的剧烈俯冲和腾空拉起……3个月后,孙凤阳把这个一级风险科目由70度刷新到80度,实现了我军直升机飞行史上的一次艰难跨越。倒飞盘旋、悬停点头、翘翘板、水平梅花、U型起飞、O型着陆……凭着一股超越自己,更超越别人的勇气,孙风阳一连飞出了陆军航空兵的34项第一。


当几家航空公司的试飞员都不愿承担国产武装直升机投产前的最后一次发动机负载极限试飞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孙凤阳主动请缨:“我来飞!”


这是以生命做代价的试飞——飞行员必须在直升机发动机最低最高极限之间转换状态,才能检验出直升机“心脏”的承受性能。一旦发生意外,直升机就会瞬间解体。对于孙凤阳这样的资深飞行员,当然明白这种玩命飞行意味着什么?


机声轰鸣,直升机在一片焦虑的目光中起飞。孙凤阳猛然将发动机拉到最大功率,以极限速度刺向苍穹,无边的云彩迎面爆炸——


直升机像脱缰的野马穿云破雾,在3000米高空,孙风阳来了个紧急刹车,窗外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巨大的压力从四面挤来,孙凤阳只觉得呼吸困难,手脚被牢牢吸住,每动一下都十分吃力。他眼冒金星,视线开始模糊。


“黑视”,这种令飞行员胆寒的现象同样没有吓住孙凤阳,他将手腕轻轻一抖,发动机功率瞬间又降至最低,任凭直升机在几乎失控的状态向下坠去……


这是真正超越极限飞行。孙凤阳使出浑身的解数,一直将速度猛提到超过最高设计时速20公里,武装直升机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在蓝天大地间上下穿越,孙风阳以一系列惊险多变的战术动作,检测出战机的近百个性能数据。


猎鹰飞过,一次次的超越与突破,溶进了中国陆航的奋飞之路:他创造的“指标训练法”、“超越训练法”,使飞行员的训练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二;他撰写的“陆军航空兵发展趋势”、“陆军航空兵与多兵种联合作战中应把握的问题”等20篇论文,引起上级关注;他主持制定、编写的16种军事训练法规和飞行训练教材,已开始在全军陆航部队推行试用。在他创办的个人网页上,储存着30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和80多种型号的直升机图片。飞行天地、外军研究、凤阳论兵等充满前沿知识、独到见解、超前思维的8个栏目,每天都吸引着全团的官兵。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众智互通



系列连载


连载一丨陆航部队,“陆军家族”中迅猛发展的后起之秀

连载二丨“陆空”战场上,陆航部队在雄鹰展翅

连载三丨陆航部队里,熠熠生辉的国产装备

连载四丨抢险救灾时,屡建奇功的陆战雄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