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和幸福?

如柳 如柳说 2019-07-10

    请点击上面蓝色如柳说人生"免费关注本公众号


     

                          1

       1938年,哈佛大学进行了一项持续70多年的跟踪研究,跟踪研究一批人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什么因素决定人的最终命运与幸福。这个计划选定的追踪对象,是哈佛大学268名精英本科生,包括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

       

      这些年轻人在当时堪称完美:他们是美国最好的大学里的学生,体格健壮,心理健康,学业优良。这个研究项目被成为格兰特项目。

   


     

     和格兰特研究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一个名为“格鲁克研究”的项目。“格鲁克研究”的项目的研究对象包括456名出生于波士顿附近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住在廉租公寓里,受教育程度不高,父母也没什么文化。

      

      最终,两个项目合并,这724名男性被全面追踪分析,组成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研究之一,The Grant & Glueck Study。至今为止,这个项目,已经持续了70多个年头。相关负责人更替到了第四代。


     研究项目里的724名男性,经历了二战、经济萧条、经济复苏、金融海啸……

    他们结婚、离婚、升职、当选、失败、东山再起、一蹶不振……

     

    有人顺利退休安度晚年,

    

     有人自毁健康早早夭亡。


     这里面包括形形色色的人,


    也记录形形色色的人生。


      其中有不知名的商贩走卒, 有金融界商界巨子或其它领域的成功人士, 也有后来成为民权运动家的领袖, 有的成为国会议员或总统。


     现如今,这群人里面,还有许多人健在,已是90多岁高龄。

  


    

   70年间,相关负责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追访的资料整理成书籍,作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


     经过70年的研究分析和观点提炼,哈佛大学告诉我们:只有好的社会关系,才能让我们幸福、开心。而好的社会关系取决于童年是否获得母爱!

   

      不论是出身良好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还是从贫民窟走出来的贫民百姓,不管你曾经风光无限,还是碌碌无为,最终决定内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和健康。那些跟家庭成员更亲近的人、更爱与朋友邻居交往的人,会比那些不善交际离群索居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

      

     



      那些“被孤立”的人, 等他们人到中年时,健康状况下降更快, 大脑功能下降得更快,也没那么长寿。

    

     人生中的龃龉、争吵和冷战,互相伤害、没有爱情的婚姻,带来的危害会比离婚更加致命。婚姻幸福的人更快乐健康长寿,记忆力更不容易衰退,那些婚姻不幸的人等他们中年以后身体很快会走下坡路

     

     哈佛大学最终的研究结论是:

    当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一个人金钱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与他人的关系水平;


     一个拥有“温暖人际关系”的人,在人生的收入顶峰(一般是55到60岁期间)比平均水平的人每年多赚14万美元;

   

     智力水平在110-115之间的人与150以上的人,在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别;


     儿童时代受到良好母爱关怀的人,平均比没有母亲关怀的人,每年多赚87000美元

 

    孩提时代和母亲关系差的人,年老后更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


    在职业生涯的后期,一个人儿童时代和母亲的关系,与他们的工作效率正相关;


    童年受到父爱关怀的人,成年后的焦虑较少。


    可以说,哈佛大学的研究结论告诉我们,“母爱”才是决定人生最终幸福的基石!

                          


                                     2


      民国四大才女的悲苦人生(参考《民国四大才女的悲苦VS冰心的幸福:理性是女人的护身符》一文),正好反证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结论:童年时期是否获得母爱将影响孩子最终的命运和幸福!

      

     萧红幼时即失去母亲,与父亲继母关系紧张,唯一给她爱的是祖父,萧红既缺乏母爱又缺乏父爱。

     

     童年缺爱的孩子孤独敏感脆弱叛逆,她既没有享受到别人的爱也不懂得如何爱人,所以才有后来糊里糊涂跟表哥私奔、跟自己逃婚的对象汪恩甲同居未婚怀孕、为了抓住萧军这个救命稻草,萧红生了孩子六天都不愿意看孩子一眼,也不愿意喂奶,坚决把孩子送人,后来生第二胎孩子时据说第二天就被她自己杀死了。

      

        萧红与端木蕻良1938年在西安

   

     萧红作为女人作为母亲是不及格的,她对自己生的孩子没有一丝一毫本能的母爱,因为她自己从小没有享受到母爱,她的内心没有爱的萌芽!

  

        内心缺爱的人如何又能获得别人的爱?萧红一次次被男人无情抛弃,短暂一生满是坎坷凄凉也是必然的。缺爱的人内心永远感受不到温暖光亮,正如她自己所写:“孤独的内心,孤独并无所凭据……”这正是她的真实感受;“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这是萧红的人生记忆和感受。

                                

                                

                                           3

    

      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与冰心、林徽因并称福建三大才女的庐隐,她的人生没有冰心林徽因幸运。

     

      庐隐出生的当天正好外祖母去世,被自己的母亲认为是扫把星,母亲极其讨厌她,不愿意抚养她,把她交给奶妈带回乡下抚养,三岁时被父亲接回,因为想念奶妈大哭大闹,被父亲扔到河里,幸亏仆人救起才捡回一命。

     

                                 庐隐

       

      被父亲扔下去的,不单单是她的身体,更是她对家的娟恋。“觉得死了也许比活着好。”这是庐隐最真的感受,庐隐与整个家庭成员都是格格不入的。

   

       庐隐从小被母亲嫌弃厌恶,更何谈母爱。童年缺爱的孩子极端叛逆,所以才有后来成年后越是母亲家人反对的对象,她越是要执着追求,冒着家人众人的指责嫁给有妇之夫郭梦良,因为自己的不理性选择而输的一塌糊涂!

    

     或许并不是真爱对方,仅仅要跟母亲对着干,潜意识里发泄自己内心对母亲不满。庐隐从小缺乏母爱而走向叛逆,因叛逆而使自己命运多舛,在36岁的美好年华因节省费用请助产士在家接生导致大出血而死!

                           

                                

                                             4

       张爱玲虽出身名门,但不论是她自己的性格,还是她的小说人物都是冰冷无爱的。从张爱玲的文字里,我们看不到亲情、温暖、希望,有的只是人心龌龊,世态淡凉。文如其人,文字来自于一个人的主观感觉。    

     


                             张爱玲


       张爱玲四岁时,父亲与母亲离婚。母亲长期远走英国。而父亲,又给予了她无情的暴力和伤害。母亲在时,张爱玲并没有享受过母亲的爱,更何况在她童年形成性格时期母亲长期不在身边。她的母亲是一个冷漠自私不秤职的母亲。 

    

      张爱玲在《私语》中回忆:最初的家里面,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 

   

       她对女儿很冷淡,从无肌肤之爱。过马路时,偶尔碰到她的手,都会让张爱玲有一种“陌生的刺激”。

 

         没有母亲的庇护,父亲也听信后母挑嗦,对张爱玲非打即骂。她的弟弟回忆,姐姐和后母发生冲突,后母骂了她,还打了她一巴掌。父亲不问青红皂白,跑下来对姐姐一阵拳打脚踢,把姐姐打得倒地不起还不罢手。他打姐姐时嘴里一直说着:“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幸亏老佣人把他拉开,姐姐才没有真的被他打死。父亲还把张爱玲软禁,恨不得她死掉。父亲甚至扬言要拿手枪打死她!

     

      

                                     张爱玲与母亲

   

     童年既没享受到母爱的温暖,更缺乏父爱的滋养,张爱玲内心荒漠无爱,形成冷漠、凉薄、悲观、孤独的性格也是必然。性格决定命运,张爱玲后来的人生正好契合了她自己的性格:离群索居,孤独悲凉!


       张爱玲、萧红、庐隐等才女的童年人生经历和后来的悲苦人生结局,深刻印证了“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怎么和世界相处。童年的母爱父爱关系,会内化成潜意识的关系模式,从而决定我们一生的性格命运”。



                                    5

       冰心的童年,正好与上面三位相反。冰心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母亲杨福慈象她的名字一样,慈祥贤惠。冰心是家中的长女,下面有三个弟弟。 

     

      冰心的母亲从不打骂孩子,总是用温言软语劝说孩子,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孩子。因为是家庭唯一的女儿,母亲更视她为掌上明珠。母女俩常常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说着知心话。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甚麽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甚麽,——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冰心与女儿吴青

    

       正是这种只讲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崇高母爱,使冰心姐弟们生活在一个明亮的天空下。在母爱的滋养下,冰心心中永远充满爱,她成年后的写作主题大都是歌颂母爱,赞美大自然,描写童真。

     

     冰心用诗一般的语言歌颂母爱:“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

    


                             冰心与小读者在一起

     

      冰心的作品始终洋溢着一种清新、健康的气息。她的作品,就象她的人生一样,没有冷漠和悲伤。读她的散文和诗,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意和童真。沈从文曾经这样评价过:“十年来在创作方面,给读者的喜悦,在各个作家的作品中,还是无一人能超出冰心女士”。用今天的时髦语说,她的作品都是充满正能量的,给人以美好和希冀!

    

      今天,我们都讲靠近正能量而远离负能量。一个内心充满正能量的人,她一定会吸引正能量的人和事物,所以她的人生必然也是正能量的。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名言,也是她幸福人生的写照!冰心的幸福圆满人生不是偶然的。母爱是冰心获得幸福人生的源泉!

                     

                          

 哈佛大学研究项目负责人说,七十多年的人生研究指向了一个简洁明了的结论:幸福就是爱。


   “有了爱就有一切,”不仅是冰心的名言,更是人生真理!


 (本文除有关哈佛研究资料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注:读者如果能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并在文章后留言指出,有小奖励哦!



          

                    长按 识别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