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话也就吴敬琏敢说

吴敬琏 少数派文选
2024-09-13



92岁高龄的吴敬琏先生为其著作《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最新修订版作序,再论中国改革的历史智慧与当下启发,找到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祝开卷有得!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一本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首版于2018年的作品。转眼4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国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国内也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还没有走出延续多年的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等“三期叠加”困境,又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朝野上下都集中注意力于如何应对现实问题,政府也正在采取一系列“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挑战的当下,重印讲述40年改革开放历史的这本旧著的意义何在呢?


在我看来,在当前的形势下,采取应急性的应对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因为现实情况是由过往的历史造成的。就拿我们当前遇到的困难来说,除却某些带有偶然性的突发因素,例如新冠疫情,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大量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果受制于轻视甚至蔑视理论思维的传统,热衷于追逐五光十色和千变万化的表面现象,对所谓“热点问题”做出表面的回答,或者采取并非针对病因、而是针对症状的“对症治疗”措施来缓解矛盾,而不能透过变动不居的现象去把握具有恒定性的事物本质和长期驻留的事物运动规律,触及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就难免陷入扬汤止沸的误区,而无法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是两大基本问题:第一个是如何从过去那种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效率驱动的增长方式,以便实现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第二个是怎样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落后体制,建立起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体制。《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于从20世纪70年中期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与这两大基本问题相关的理论争论和政策演变的系统梳理。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内页展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实质在于选择由市场-价格机制支配的资源配置方式还是由行政命令和国家计划支配的资源配置方式;要言不烦,就是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经历过多次博弈。《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对其中五次起死回生的博弈以及这些博弈背后的思想交锋做了简明扼要的历史叙述,并对之作出自己的历史评论。在我们为如何应对克服当前问题寻求解法的时候,仍然可以从对改革开放历程的观察和思考中汲取经验教训。


例如,拿当前“三重压力”的关键“预期转弱”来说,“预期转弱”问题的发生固然与疫情等近期突发的因素有关,但显然是由来已久,逐渐积累起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它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企业家们对良好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信心的缺失。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当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在2013年开始落实的时候,各类市场主体的心气何等炽热。那时民营企业踊跃投资,开办新的企业和扩大原有企业的规模,从2014-2019年的五年间,我国市场主体(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数量翻了一番,达到1.18亿户。他们为强劲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很快地,与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背道而驰的声音逐渐兴起,2018年一开年,就有一位名牌大学的著名教授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现象,不能凝固化、永恒化”。“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的每一项措施,应当都是朝着共产主义迈进的”,“逐步消灭私有制”。后来,一位金融界的资深人士还就此论证说,“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


虽然“离场论”遭到主流报刊的否定,但是这类反对市场化改革思潮并没有收敛和停止他们的攻势。在讨伐资本、贬抑私有企业的氛围下,不少企业家焦虑迷惘、缺乏投资和创业的动力。


为了恢复企业家的信心,给企业家吃“定心丸”和抚慰他们,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功效不一定很大。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迈开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步子,撤消政府机构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能够自主经营的营商环境和非禁即入、保持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除此而外,以放松信贷、增加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短期措施,也需要汲取过去简单地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增长、结果造成了杠杆率过度提高和酿成资产负债表危机的教训。


综上所述,如果《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一书中对改革开放历史过程的观察和对所涉基本问题的思考能够为读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和探讨克服当前困难的路径提供一些参考,这本旧著重印便可算达到了预期目标。作为作者的我也会感到十分欣慰。


2022年6月



吴敬琏以直谏敢言著称,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他融胆识、学问、实践于一身,多次参与高层决策,对中国政治、经济运转中的潜规则,各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思想博弈、利益博弈,比局外人理解更为深刻。他心中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深思,冷静得令人不敢直视。


一个年过耄耋的经济学大家、理性爱国者,在目睹当下中国经济遭遇的种种危机后,用他一生的思索和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国过去40多年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这本书提供的智慧远不止于当下。


吴老写历史,并非泛泛而谈,也不止是只有框架和结论,而是将大量的细节融入其中,既增加可信度,也让读者知道每场变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看到历史关键时刻的众生相。这是吴老作为改革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独有的优势。


这样的写作,往往能把读者拉回历史现场,从细节中发现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玄机,让被遮蔽的“魔鬼”一个个复活、现身......难怪很多读者感叹:一本经济改革史,竟读出了强烈的“沉浸感”“现场感”,既过瘾,又贴近、感知了真实历史。


这本书有极重要的镜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吴老不是就经济谈经济,而是从政治决策、体制运转的角度,自上而下地看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变化,在这样的高度下,很多今天的经济问题,其根本症结也可从历史中一览无余。


吴老已92岁高龄,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吴敬琏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学家的职业范围。他的学识,他的操守,他的社会责任感,汇集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他周围的人,而每多一个被他感染的人,中国走向“好的市场经济”就多一份希望。


为此,我们诚挚推荐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最新修订版),此书是理解当下中国绕不开的作品。先知书店经与出版社多次协商,获得吴老独家签章版授权,数量不多,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吴敬琏的焦虑和不安

越是股市暴跌、财富清零的时候,越需要重读吴敬琏

吴敬琏的五句话,一句比一句真实

吴敬琏:直面基本问题,重树良性预期

93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吴敬琏:国家养那些只会“整词儿”的专家有何用!(祝贺吴老荣获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