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四次“未遂”的留学

李肇星 走近外交 2023-12-06

作者:李肇星 


曾任外交部发言人、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部长等职务,著有诗集《青春中国》、散文集《远行的诗情》等作品。


音频



正文

留学,对我是一个刺激神经的话题。我至少有四次机会被派出国留学,但用家乡土话说,都是差一点儿没留成,或差一点儿留成,总之都没成。

第一次

留学苏联的机会

1959年暮春的一天,山东胶南一中的领导颇为神秘地通知我和我同班同学马林(我的入团介绍人,后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03年非典期间病逝),准备进北京外国语学院留学预备部。

我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向往苏联!我个人更对培养出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等大科学家的莫斯科大学十分钦佩。但后来,留苏的事终因中苏关系出了毛病未能落实。

第二次

留学英国的机会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回访胶南一中

胶南一中的老校长后来教导我:“留苏不成就去考清华或北大吧,你们是这个穷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批高中毕业生,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助学金,怎么可能!好好拼去吧!每每念及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前辈的话,我都会热泪盈眶。我中学六年级一直喜欢代数,但几何学得较差,思来想去没报清华。

同年晚秋某日,北大西方语言文学系领导通知我和同班同学刘立炎(来自湖南,曾任驻尼泊尔使馆一秘,益阳师专教授,诗人),准备次年留英。

 李肇星(后排左二)等同朝鲜留学生

举行篮球比赛后合影


我刚到北大不到半年,听到这消息既惊喜又茫然。北大是第一个把我从“自以为是”迅速改变成能“自以为非”的圣地,不大舍得匆匆离去。好在第二学期碰上的饥荒解决了这个难题。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自然而然地取消了派我们这批学生出国留学的计划。

第三次

留学法国的机会

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后,据传,周恩来总理指示,为方便工作,可选几个会英文的干部再学法文。

1965年7月的一天,外交部教育司(后来合并到干部司)丛文滋同志通知我和应谦等人赶快去北外法语系突击学法文,准备于次年夏到日内瓦国际翻译学院留学。


当年没有想过不听组织分配的问题,我们几个愉快地开始从头学法语,不拿工资,但每月享受42.75元研究生助学金。记得我每月都能省下些钱往老家寄。

有一条学习纪律是,从早上6:00起床到晚10:00熄灯,都不说中文或英文。我们共有五个学生、四位老师——两位中国老师、两位外教。其中一位外教是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侄女,她教课爱同时嚼口香糖,但对学生要求很严,注重实效。

次年5月16日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留学一事自然不会再议。

第四次

留学美国的机会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中国年轻人赴美留学成为可能,但我不再年轻。我从江西农村调到非洲工作了七年之后,到了部新闻司,先后在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真三位司长领导下工作,他们对我帮助都很大。

忘了哪一天马司长问我,愿不愿到美国弗莱切学校进修一年半载。我想,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留学机会了!我答应回去想想。

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发言人李肇星语言生动幽默、充满激情。

可没过两天,他告诉我:“别想了,可能让你留下做副司长、发言人。”借用一下发言人术语,当时我欣然同意马司的“立场”,没想什么,我已经逐步适应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四次留学“未遂”的体验是: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意义上,祖国和民族的历史积累就是你的机遇、挑战,就是你的大性格、大命运。爱自己的祖国,并尽力把这种爱转化为报效人民的学识、能力和有效劳动。


- END -

文字 | 摘自作者为《还我一个真剑桥》一书所写的序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霖霖




推荐阅读 /


尼克松最后一次访华

第一个支持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国家

礼宾枪为何总是“咔咔”响?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