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艰难时世的社会文明

于振起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于振起


1988年7月,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2005年8月,中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大使;2005年10月-2007年10月,中国驻保加利亚共和国大使。


音频



正文


苏联解体之后,尽管莫斯科人被经济困难、时局动荡所困扰,但在各个方面仍表现出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文明修养,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排队文明。由于商品短缺,排队购物已成为当时莫斯科一景,但人们排队时都很规矩,几乎看不到“夹塞儿”的现象,更没见过因排队购物而争执吵闹的情况。

排队购物的莫斯科市民


至于排队候车更是很自然的事情,见不到一哄而上挤着上车的现象,人们也没有抢占座位的念头。“老人、儿童优先” “女士优先”是公认的准则,年轻人为老人、儿童让座,男士为女士让座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提醒。

二是服务文明。有一次我到一家修理店为冰鞋安装冰刀,交货后我问修理工什么时候可以取。没想到他反问我:“您什么时候方便?”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以为自己没听清楚,又问了一句:“您说什么?”他又重复了一遍:“您什么时候方便?”我这才说了个时间。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顾客是上帝”的感觉。此前我在国内从未受到过这样的待遇。也正因为如此,这件“小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再有就是讲究服务信誉。莫斯科有许多专门修改衣服的服务店,顾客取回修改好的衣服时,店里会给你一张保修单,一般是一个月之内如发现修改的有问题,可以送回免费重新修改。到医院补牙,也会给一张保修单,一年之内如所补的牙出了问题,可以免费重新补。

三是剧院文明。莫斯科的剧院都设有存衣间,方便观众存放外套。那里的人们把去剧院当作一项高雅社交活动对待,都很注意着装,特别是男士,一般都穿比较正式的服装。

俄罗斯人冬天离不开衣帽间


我刚到莫斯科不久曾去剧院看芭蕾舞《天鹅湖》,由于事先不了解这个社会习惯,穿着皮夹克就入场了。进去才发现周围的男士都穿的正装,我立刻感到汗颜。虽然《天鹅湖》很美,我坐在座位上却很不自在,巴不得演出早点结束。

那里的剧院还有一个规矩:演出开始后迟到的观众不允许进场,只能等幕间短暂休息时才能进去,以免影响演员表演和观众观看。如果有人想中途退场,也都会自觉等到幕间,不会在演员正在台上演出时离席,因为那样是对演员的不尊重,也会影响其他人观看演出。所以,在演出过程中没有观众进进出出的情况。

保持剧场肃静也是观众的自觉行为,没有人交头接耳地说话,更不会大声喧哗。你可以全神贯注地观看演出,不会受到别人干扰。

演出结束后演员都要出来谢幕,此时观众会热情鼓掌向演员表示感谢。精彩的演出一般谢幕往往多达两三次,观众也会一次一次地鼓掌,只有等演员谢幕最后结束,观众才会退场,以示对演员的尊重。

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国家大剧院


四是交通文明。司机照章行驶、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是莫斯科交通文明的核心内容。此外,司机和行人对行人优先的原则有着高度共识。当行人根据绿灯沿人行横道线过街时,拐弯的汽车都会在线外自觉停下来,只有等最后一个行人过去以后,才会穿过人行横道线。

在那里,你只要按照规则走人行横道线,安全绝对有保障,不用担心会有汽车与你抢行。与此相对应的一条规则是,行人过街如果不走人行横道线,随意穿行,一旦被车辆撞着,责任由行人自负。这样的规则既加强了对行人的约束,也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由于行人和司机大都能遵守交通规则,那里的司机一般不需要按喇叭,而且,随意按喇叭在那里被视为不文明的举止。因此,当你在街上行走时,几乎听不到令人生厌的汽车喇叭声。

1995年,苏联解体后的街道场景。


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彼此以礼相待,这也是让我欣赏的一点。我在列宁大街的住处附近是个繁华的十字路口,有一次路过此地,正好看到一辆卡车和一辆小客车相撞。我下意识地想,该有好戏看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完全出乎意料:只见两个司机从车上下来后,朝对方走去,相互握手、彼此道歉。这样的交通事故场景以前真是闻所未闻,让我大开眼界。当时我想:如果国人都能以此种心态对待交通事故,警察的工作就会轻松多了。

莫斯科人的好奇心也不强,发生交通事故时,没有人围观。

说到交通,不能不谈莫斯科的地铁。1935年,莫斯科建成第一条全长11.6公里的地铁线路,如今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善的地铁之一,全长超过200公里。

莫斯科地铁设计为网状布局,共有12条线路172个站点,遍及全市各地。只要你乘坐地铁便可以到达市区各个地方,真可谓四通八达。

莫斯科地铁线路图


为了方便乘客乘车,地铁各站都有非常详细的路线图,即使第一次到莫斯科的人,也可以按照路线图顺利到达目的地。不足之处是,路线图只有俄文一种文字说明,对于不懂俄文的人来说,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车速最快的,每小时达到120公里。更重要的是,经站列车非常频繁,高峰时每90秒就有1趟车经过。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车站乘客聚集过多的现象,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时候,也不会出现上车拥挤的情况。

由于方便快捷,莫斯科市民出行一般都选择乘坐地铁。我的一位在苏联外交部工作的朋友跟我说过,他虽然有私人汽车,但每天上下班都乘地铁,因为很方便,时间也有保证。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乘客最多的地铁系统,每日运送大约820万乘客,承担了全市大部分公共交通运量。这也是莫斯科市地面交通不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

俄罗斯地铁的人来人往


莫斯科地铁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华丽的建筑风格。各个站台的设计风格各异,根据车站所处地理位置特点布置不同内容的壁画或浮雕,是集建筑、雕塑、美术、照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佳作。当你经过这些华丽的车站时,仿佛置身于丰富多彩的艺术博物馆,让人赏心悦目。

上图:1号线共青团站;下图:位于莫斯科的心脏红场地下的革命广场站, 开通于1938年3月13日, 设计师在每个门廊入口都设置了一对2人高的铜像,共72尊。


五是公共卫生文明。在莫斯科,无论是漫步街头,还是到公园、剧院等公共场所,都会发现环境非常整洁,这与莫斯科人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分不开。那里几乎看不到人们随意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的现象。我经常看到人们郊游时,会把自己用过的水瓶、啤酒瓶、塑料袋等垃圾收拾起来,放到自己车上带走,连小孩子也知道这样做,所以那里的绿地总是非常干净。

有一次乘地铁时,我曾看到两个年轻人把瓜子皮吐在车厢地上,当场受到一位老人的严厉批评。两个年轻人一句话没说,乖乖地把瓜子皮捡了起来。

不在公共场所随便吸烟也是莫斯科人的社会生活准则之一。在火车上,烟民都自觉地到车厢连接处的过道吸烟,而不会在包厢里吸。在社交场合,烟民会自觉到室外吸烟,甚至在家中聚会也是如此。

公共场所特别配备的吸烟区


在剧院,烟民都是到靠近卫生间的地方过瘾。餐厅一般允许吸烟,但吸烟者如果想过瘾,都会事先征得同桌人特别是女士的同意。总之,烟民都很自律,注意吸烟时“不扰民”。

六是崇尚知识。莫斯科的地铁十分发达,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那里的地铁乘客爱读书也是有名的。当你进入地铁车厢后,总会看到不少人坐在座位上埋头看书或看报,堪称莫斯科一道独特风景。更有意思的是,那里的人们排队购物时也常拿本书看,真称得上是文化式购物。

莫斯科地铁里的读书人


为了查阅资料方便,我曾到列宁图书馆(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去申办借阅证。图书馆工作人员看了我的个人证件后,发现我是博士,对我非常客气。

列宁图书馆


她告诉我,在列宁图书馆博士和教授可以办理专门的红皮借阅证,凭此证能够享受特殊的优待,包括到条件优越的专门阅览室阅览,存衣服不用排队(莫斯科冬天很冷,故存取外套的人很多,为此排队要花费一些时间)等。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个意外的惊喜,更有一种被尊重的感动。

我随后来到存衣服务台前,发现那里有许多人在排队等候,而在服务台最里侧是专门为红皮借阅证持有者服务的,那里没有人排队。我出示了刚领到的特殊借阅证后,服务员很快把我的衣服存好。

然后我按照服务员指点来到专门阅览室,那是一个很宽敞的房间,摆放着几十排宽大的书桌,每个位子都有一盏台灯。这样舒适的条件的确适合看书。自从拿到博士学位后,我在国内的公共场合还从未受到过这样的礼遇。

莫斯科列宁图书馆借阅证


从列宁图书馆的这种做法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好风气。我至今仍珍藏着这个有特殊意义的红皮借阅证。

在莫斯科耳闻目睹了这些社会文明现象之后,我对俄罗斯民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平添了一份尊重。尽管苏联的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危机,国家前途未卜,但这样一个有着良好素养的民族是不会没落的,是有再生希望的。

有了这段经历后,我常想,物质文明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精神文明具有更深层的作用,而且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对一个国家、—个民族的发展有着更具根本性的意义。这是我们在观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应该加以注意的。



- END -

文字 | 《驻外札记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段》 

作者 | 于振起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我主持的第一个国庆招待会

翻译不是“传声的机器”

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艰难时世的社会文明

于振起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