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与交友(上)“德国好人”

苏惠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苏惠民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河南省孟津县人;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先后四次任我驻德国大使馆高级外交官,在德工作长达十六七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出版译著30余部,其中有近300万字的《人类文明编年纪事》《施特劳斯回忆录》《昂纳克回忆录》,翻译19世纪初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十券本军事遗著;参与撰写了《大国战略》《世界外交大辞典》等,新作是《德国好人》。


音频



正文


我是外交战线上的一名退休老兵,从事外交工作40年,近一半时间常驻德国,交了许多德国朋友,其中不少至交。他们的故事或催人泪下,或发人深省。

1

我有一位有产者朋友,以人民币计,她的家产也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但是她与绝大多数富有者不同,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人折服的崇高理想。

长话短说,由于她对人类现行社会形态的深入研究和细心观察,以及我们之间几十年的真诚交往,她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大方向满怀信心,千方百计想为中国的发展尽点力。

早在我们认识之前,她就在家乡克雷菲尔德市组织了德中友好协会,宣传中国,甚至出巨资邀请中国作家代表团访德,切望中国人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社会。

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中国还很拮据,她提出要为中国政府分忧,想在中国建孤儿村。为此,她前后奔波了近一年,终因不许她直接把钱捐给中国而作罢。

内蒙古乌兰布赫沙漠压制的草方格沙障

1998年,她因担心中国人口多耕地少,有可能某一天遭它国粮食禁运而陷入困难境地,提出捐资120万人民币在内蒙乌兰布赫沙漠建治沙农场。

绿意盎然的穿沙公路(摄影/李鹏)

迄今十年过去了,这个由中国林业科学院内蒙磴口县沙漠中心负责的200公顷治沙农场到处郁郁葱葱、瓜果飘香,新移民家家有存款,有的甚至花几十万元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内蒙的治沙人没有忘记这位德国友人,他们在农场里为她修了一座纪念碑,让后人永远记住她的恩泽。

2000年某天一大早,她从德国打电话过来,说她从晚间电视新闻中得知道孟加拉国有个“穷人银行”,专为农村妇女发放小额低息贷款。这是她多年来的理想,想以这种形式帮助中国农村妇女走上自立之路,要我们“帮忙”。

经我和老伴实地考察和书面报告,她决定赠给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60万人民币作小额贷款启动资金。经由中国社科院农村所杜教授的精心组织,现在已很有效益,这笔资金又在四川发挥作用。

仪陇县朱德纪念馆

此后不久,她又赠给朱德同志家乡仪陇县75万人民币。几年来,在高向军女士的努力下,仪陇的农村小额贷款模式被国务院定为农村小额贷款范例。

2001年12月,赫尔玛·阿·赛德尔老人向河南省孟津县王良希望小学捐款。

当我们试探她愿不愿意捐所希望小学时,她喜出望外地说:“这么好的主意,怎么不早说?”当时她正好在北京,要我们陪她去河南孟津县王良看看。时值年底寒冬,我们提出等天暖和时再说。谁知她听后生气地对我们说:“我从来没有批评过你们,你们不就是担心我的身体吗?你们说说看,是期待救助的孩子们重要,还是我这个80多岁的老太太重要?”我们只好陪她去河南

希望小学开学时,她不仅出资为学校购买图书,还把她多年收集的海贝捐给学校,希望引起山里孩子们对大海的兴趣。

2001年4月18日,中央编译局文献信息部收到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负责托运而至的一批较为珍贵的外文图书,从而了却了赫尔玛·阿·赛德尔老人的高尚心愿。

读者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她是钱太多了!殊不知,为了有更多的钱来帮助中国,她卖掉了漂亮的别墅,住进了一套不足80平米的房子里。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在中国扶贫,她又卖掉了这套房子,拖着患绝症的身子搬进租来的一室一套的小屋里。最后老人就是病逝在这间斗室里。她为了什么?不为名,不为利!

我请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采访她,她批评我的做法像“政治家”,做点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为了“人类理想的社会尽点绵薄之力”。

她1986年写过一首寄希望予中国的诗,诗文是这样的:

奇特的人们令我陌生,

你们犹如来自火星,

外表举止分不清李四张三,

彬彬有礼反使我们之间竖起栅栏。

你们眼见西方的狂癜痴蠢,

金玉之表难遮败絮之身。

没落的文化像瘟疫,

却要世界陪葬自己。

陌生的人们啊,

时代呼唤你们强盛,

高举哲人的新思想,

拯救我们这颗新行星。

自重就是救自己,

莫被外来的病菌偷袭。

坚持自己的路莫三心二意,

你们是世界希望所系。

她对中国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天,我们收到传真,说她被查出患了癌症,医生要她立即住院治疗,并告诉她换血可保她恢复健康。谁也想不到,在这生死攸关时刻她竟然做出这种泣鬼神的决定:

“我思来想去,为了保住我这把老骨头花那么多钱,不如把钱省下来捐给中国穷人。现在,我决定请医生再给我半年时间,我再去趟北京,把我的扶贫项目安排一下,我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我把这份传真拿给懂德文的同事杨成绪看,也是为了证明这位德国友人无限中国情。

值得庆幸的是,她在中国的所有扶贫、治沙、助教项目都卓有成效,可以慰藉她的在天之灵。

苏惠民、龚荷花所著《德国好人》

中华民族是知恩图报的,就在她逝世一年多后,在中国林业科学院领导和有关同志的努力下,中国政府破例地追授中国给外国友人的最高奖项——友谊金奖。为让我们的人民永远记住她对中国人的深情,我和老伴把她的经历和事迹写成了一本书,取名《德国好人》。这位德国好人,就是1920年5月29日出生在德国克雷菲尔德市——商业望族之家的赫尔玛·阿·赛德尔。

- 未完待续 -


文字 | 《盛世中华,脊梁风采》    作者 | 苏惠民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美国人看中国

外交官的“秘密武器”

外事工作的榜样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交与交友(上)“德国好人”

苏惠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