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上)

范承祚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范承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7年毕业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人文学院;同年入外交部工作,曾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的阿尔巴尼亚语主要译员,是新中国授予和表彰的首批50名“资深翻译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先后任中国驻阿、希腊使馆参赞和驻阿尔巴尼亚特命全权大使,中华诗词学会首届理事。


音频

正文


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一个亚洲大国和一个欧洲小国,地理上相距遥远,历史上素无往来,彼此间从未发生过恩怨纠葛和利害冲突。

可是从本世纪的50年代末到70年代后期,中阿间曾有过一段长达近20年迥非寻常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一度被中方称之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阿方比喻为“坚如钢铁,纯若水晶”;被双方形容为“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这种关系在两国间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在世界上罕见鲜闻、令人瞩目。

阿尔巴尼亚的地理位置


我作为一名新中国培养的职业外交官,从50年代中期步入外交领域,直到70、80年代成长为使馆参赞和驻阿大使,大部分外交生涯是同这个被称为“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打交道的。

我把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从建立、密切、冷淡到破裂,称之为政治上的“春、夏、秋、冬”。其中的“炎炎盛夏”,即特殊关系的时间持续最长,笔者几乎经历了这四个“温期”的全过程。

/

/

新中国成立后,中阿于1949年11月23日建立外交关系。以后,差不多整个50年代是两国关系的“春季”。

在这期间,总的来说,中阿相处友好、关系融洽,在各自国内遇到困难时相互同情,在国际共同斗争中相互支持,几乎未发生过龃龉。

由于我国从建国时起就主张世界上一切国家、政党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稍后又提出反对大国主义,反对“老子党”,这在对阿关系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赢得阿尔巴尼亚的信任。

特别是1954年,中阿两国在对方首都建立使馆后,双方政治关系发展顺利,经济关系不断增加,文教、科技交流进展正常,相互派出了留学生到对方高等院校学习。

1954年至1957年间在阿尔巴尼亚留学时,范承祚同阿青年在一起。


我方力所能及地满足阿方比较实事求是的援助要求,给阿提供为数不多的无息贷款和赠送一些急需的物资,如农畜产品、文教用品等。通过科技合作,我方向阿传授淡水养鱼、制作粉笔等技术。我方还为阿方访华的各种代表团、组和人员提供往返的国际旅费。

对此,阿方表示满意,一再感谢我方对阿处境的理解,感谢我国在自己经济尚处于比较落后和困难的情况下给阿“雪中送炭”。

阿尔巴尼亚主要领导人曾来京参加中共“八大”,许多领导成员先后访华。我国的一些领导同志亦曾访阿。

/

/

50年代中后期,由于苏联推行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它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越来越不正常,进而在60年代开始对阿尔巴尼亚不断施压,导致1961年阿苏断交。这时候,以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斗争中相互支持为特点的中阿关系得到了迅速、持续的发展。

1959年5月13日,毛主席在会见阿劳动党代表团后,送别卡博团长等人。范承祚(左二)担任翻译。


它在跨整个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较长岁月里,堪称两国关系的“夏季”。其间,中阿双方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问题,对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有着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看法,彼此关系日趋密切。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在苏联断援后,迫切要求得到中国的大量援助。

1960年代,我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拖拉机。


在此情况下,中方从60年代开始,不仅把原先苏联全部的援阿项目统统包了下来,而且随着稍后几年友好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中方对阿援助不断扩大、增多,使双边关系在一切领域获得全面发展。

1966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谢胡访华。


尤其是在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因此退出华沙条约和中国文化大革命处于高潮之际的1968年,中阿在政治上一再加温,党、政、军高级互访更加频繁。双方都以高礼遇和超规格接待对方到访的领导人和代表团,出席对方的国庆招待会和其他活动。

中阿两国关系蜜月期


中国对阿援助数量剧增,几乎有求必应。这一年秋天,中方一次就向阿提供30个成套项目,其数几占前后近20年间(50年代末至70年代后期)中国援阿项目总数的四分之一。中阿关系“从一个高峰发展到又一个高峰”。

中国为阿尔巴尼亚援建的纺织厂


在这个“盛夏”期间,阿尔巴尼亚对中国也有过人们所熟悉的“三大支持”——比任何国家都坚决支持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在各国中,独家支持中国“文化大革命”;自始至终不懈地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这后者,一直是值得中国人民深表谢忱和不可忘记的真正宝贵的支持。阿尔巴尼亚是当年历届联合国大会这项提案的主要发起国之一。它同阿尔及利亚等国一道,多年一贯站在这场斗争的最前列,同中方密切配合,团结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其他主持正义的友好国家,长期努力,共同奋斗,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大最终取得胜利,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


- 未完待续 -

出处 | 《外交风云——外交官海外秘闻》(1995年4月出版)

作者 | 范承祚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多姿多彩的拉美人过年(上)

多姿多彩的拉美人过年(下)

我的留学二三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上)

范承祚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