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训机构爆雷凸显法律规制的滞后

焦景收律师团队 刑民交叉法律圈 2022-03-24

又有一家著名培训机构爆雷了!!!家长们的钱又打水漂了!!!为了孩子,家长们接着报课续费!!!很多家长都有上述遭遇,并且周而复始…… 
焦律师身边,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朋友。预付的学费怎么要回来?还能不能要回来?焦律师面对他们周而复始的提问,愈发感到家长们面对跑路的培训机构,显得那么的无助和无奈。而更为残酷和尴尬的是,法律好像对跑路的培训机构没有太多办法,显得那么的无力。

焦律师点评过“韦博英语”、“水孩子”等教育培训机构,今天我们说说家长眼中已经爆雷的“优胜教育”。

无论创始人陈昊在直播中如何承诺,优胜教育大量门店关停、课程无法继续、预付费赎回难度大这一事实,则是无可辩驳。 

疫情不是培训机构甩锅的理由
直播中,陈昊先生将优胜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归结于疫情。在我看来,疫情只是外部原因,而优胜教育的运营模式才是本次危机的真正原因。

分析爆雷的案例,很多教育培训机构把自己当成了资金运作的平台,快速的跑马圈钱。家长们支付的这些预付费,除了填充教育培训机构的人员成本、租金成本等运营成本,还要支付大量的宣传费用。如果这种商业模式不盈利,亏空在所难免。而教育培训机构的实际控制人一旦将这些预付费挥霍或者挪作他用,爆雷跑路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濒临倒闭仍忽悠家长续费涉嫌诈骗犯罪
一些市场主体或新型创业公司,因为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问题,会出现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的情况。这种因为经营不善而对外负债,进而资不抵债,最后倒闭破产,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所以,经营不善而出现的债务,按照民事法律关系解决即可,大家无需过多的去解读。

如果培训机构已经出现拖欠房租、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却仍大肆宣传并忽悠家长续费,那就是隐瞒真相甚至是存在虚假宣传。最重要的是,之后又关门撤店,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涉嫌合同诈骗。没有合同履行能力,却隐瞒真相、虚假宣传,引诱家长去充值续费,进而非法占有续费款项,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针对此类情形,我们检索了一些刑事案例,发现多个法院做了有罪判决。

鼓励消费者交钱入股涉嫌非法吸存
最近几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层出不穷,但只要一爆雷,机构跑路,投资人遭殃,血本无归。

我们看到,一些培训机构忽悠让家长入股,来实现吸收公众资金的目的,之后却将款项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再投资或干脆挥霍了。只要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不特定的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都会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如果忽悠家长交钱入股后,教育培训机构跑路,这就存在非法占有的情况,已经不再是非法吸存这么简单了,我们认为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

行业风清气正 自律监管尤为重要
根据2018年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课外培训机构需拿到有培训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其中,办学许可证的办理对场地的面积、安全、消防均有严格规定。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但实际上,很多培训机构,为了稳定生源,或是拓展业务,大都以优惠的幌子诱惑家长支付超长周期的学费,甚至是跨年预交学费。

作为市场主体,大多数培训机构一定是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但培训机构既然和教育挂钩,在盈利的同时还应加强自律,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而教育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加大入门审查以及资质审批的力度,提高准入门槛,对违规违法的培训机构进行整治、查处,甚至列入经营黑名单。

培训机构跑路怎么办?
首先,如果一家培训机构已经跑路,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任何承诺,这种承诺可能仅仅是托辞,这种承诺也许是为彻底跑路做掩护。其次,尽快到消协、工商、教委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行政机关对培训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再次,如果我们的证据足够充分,应当尽快采取法律动作,申请人民法院对他的财产进行保全冻结,并尽快提起民事诉讼。当然,到法院进行诉讼很可能遇到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培训机构已经跑路,最后赢了官司,却没钱可供执行。

所以,在我们采取法律行动时,要仔细分析案情。根据不同案情,来选择是民事诉讼,还是选择刑事报案。如果教育培训机构资金链已经断裂、拖欠房租、员工工资,但仍然对外虚假宣传,欺骗家长们充值续费,之后撤店跑路,我们认为这种行为已经涉嫌合同诈骗。如果培训机构通过家长入股、收取较长周期预付费来吸收公众资金,之后将这些钱用于其他地方,那么这个行为已经涉嫌非法集资。我们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刑事报案。

我们或许无法预测教育培训机构何时跑路,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他们跑路的成本。比如参照旅游行业,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建立保证金制度,要求培训机构必须把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存入指定账号。培训机构一旦跑路,保证金就可以用于赔付客户的损失。教育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加大入门审查以及资质审批的力度,提高准入门槛。消费者应避免支付大额度、长周期的预付款项,要充分了解教育培训机构的背景信息,在订立合同时认真审查合同条款,注意保留缴费凭证、发票等证据材料,一旦发生纠纷,做到有据可依。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一般意义上,恶意违约或违法者不仅仅是输掉诚信,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对于不断涌现的教育培训机构跑路事件,我们期望从前端加强市场的监管,事后处理上让他们无法利用违约或违法行为获利,让违约方或违法者知晓违约或违法成本的巨大。唯此,方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