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会更难吗?

樱桃团队 樱桃小财女 2023-01-03

前言:明天下午4点,视频号直播武汉光谷的投资项目,大家可以在先在视频号上预约,否则不会受到提醒。

最近,大家对2023年的经济都很悲观。
再过两天就要结束这过分的2022年了,年末,看看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先用几个关键事件回顾一下2022年。
俄乌战争
俄乌冲突,可以说这事对全球经济和政治影响,排在首位、影响最大的事情。
俄乌战争进一步推高了全世界的大宗商品价格,让欧洲陷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也让老美的液化天然气赚的盆满钵满。
这场战争看目前的形势已经短期内无法结束了,将进入长期的持久战。
全球通胀
从2020年疫情开始,各国开启了刺激的政策,各国在20~21年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2021年需求激增,产品供应不上,供应紧张,以及前面提到的能源危机,海外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欧美发达国家通胀飙到了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8%,9%,甚至11%都是有的。
这波通胀很可能在明年进一步恶化欧洲的经济。
美元加息
2022年3月至11月,美联储在9个月内连续6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高达375个基点。 美元指数在2022年走势非常强劲,由年初的96左右一度攀升至2022年9月下旬的114左右,升值幅度高达19%,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的汇率均达到20多年以来的新高。
不止美元加息,英国,欧元,韩国,澳大利亚等等各个国家都开始齐刷刷加息。
历史上的最强美元导致了各国货币兑美元出现大幅贬值,资产流失的情况。
股市大跌 
A股从年初开始大跌,此后用了一年的时间,我大A经历了“大落”到“大起”再到“大落”,现在正在经历“大起”,整个过程近乎是一个“W”型的走势。 
2022年,美股结束了此前三年连涨,而且下跌幅度超过2011年、2016年和2019年的回撤幅度,仅次于金融危机爆发时的2009年。
二级市场的萎靡 ,流动性的快速枯竭,也影响新股发行。
今年港股在11月份之前一直是全球市场垫底的状态,但一到11月份,就开始反弹逆袭一度逼近20000点关口。 
 
裁员优化
从行业来看,如果说21年的关键词是“监管”,那22年关键词就是“裁员”,多个行业在今年开启大规模裁员,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大厂们,他们通过裁员的达到缩减开支的目的。
不仅是国内,全球科技大厂都在裁员,今年,全球上千家大型科技公司的约15万名员工被解雇。
“关店”&“倒闭” 
除了裁员,还有“关店”,“倒闭”。 
这一年,实体经济越发艰难,大量企业倒闭。
今年的关店潮可以说是疫情这三年来最严重的一年了。截止到22年的11月28号,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了49.5万家,仅仅上半年统计到的注销,吊销数据就已经超过了2020年的全年。
除了餐饮,还有像电影院、超市、民营医院等等都在今年掀起了一波倒闭潮。 
防疫放开 
到了年底,形势突变,“核酸码”退出历史舞台,国外来的也不用隔离了。
以前国家守护我们三年,以后就是要我们自己为自己负责了。
防疫放开后,没等到报复性出游,先来了一波感染高峰期。
全国各地的人,纷纷加入“羊圈”,囤药囤试剂盒囤口罩,医疗资源挤兑,殡仪馆排队成为了2022年的句点。

看看过去这一年,海外这个危机那个冲突,国内也照样不平静,看着就觉得这一年过得很不容易。
2022已经很难了,现在看2023可能更难。
IMF和世界银行都发出2023年经济衰退的预警:
 
外部环境 
各国加息步伐还在继续,至少到23年上半年美元还得继续加息。这样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抑制了经济,利率上去了,大家都不贷款不消费了,外需就会变弱了。
还有,之前美国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大手笔补贴在美国设厂的一些新能源产业等。
大家看到新闻说台积电搬去美国建厂,美国不仅搬走了台积电,还“搬空”了韩国和欧洲制造业。韩国五大财阀之一的LG,突然宣布要斥巨资70多亿美元。还有大众、宝马、西门子等等都在扎堆往美国跑。
不难看出来,本身还陷在能源危机和高通胀窘境里面的欧洲,再加上美国这么致命一击,制造业产值下跌,都加大了欧洲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的难度。
 对我们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高端制造业的流失,以及海外经济衰退,外国消费者的口袋没钱了,带来的需求减弱,简单说明年想靠外贸来拉动经济估计很难了。
说完外部,再说说内部的两个挑战:
①、疫情的挑战:
防疫放开后,大家都对经济恢复抱有很大的希望,想象着大家报复性消费,就能把一切拉回疫情前。
但我们参考了其它地区放开后的情况,实际上也只迎来了经济“短暂”的回暖。 
比如香港,今年4月份放开,放开后中国香港经济短期内有所恢复。二季度,中国香港GDP增速为-1.3%,增速较上季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但随后滑落。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香港GDP同比-4.5%,较二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
韩国放开疫情管控后,短期有一定的经济复苏,但随着报复式的消费和被压抑的消费情绪释放完之后,增长势头还是降下了。
还有欧洲一些国家,英国放开后经济短暂修复,但这对经济的刺激远远不及预期
德国放开后也是呈现短暂恢复后下行趋势。 
不要希望放开后,经济就能一下起来。
市场经济是否能复苏,还得综合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防疫放开并不会对经济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反而要考虑到防疫放开,对大家生活的影响,正如这次放开之后,我们迎来了一次感染高峰期,街上真的人影都没见几个,很多人觉得好像是短期,其实远远不是如此简单。
这个病毒比想象中可怕难缠N倍,并不是感染一次就会变好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感染,这会让人很没有安全感。
比如隔壁日本,开放以后,2022年就有3波大流行,每波都是新变异株,重复感染概率肯定是大的,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今年冬天的数据还不全,但很可能会超过8月。 
就是像国内这段时间这样的感染高峰期,后面还会发生,每一次的高峰期对社会和个人的阵痛都是在所难免的。
②、扩内需的挑战: 
现在大家都知道,内需是经济的抓手。
最近这段时间,国家推出了很多提振内需的信心,促消费的信号。不可否认,在海外经济衰退,外需不足的时候,促消费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我们之前也说过,消费信心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提振起来的。
消费反映的是人民对生活美好的信心,这个信心越高,就越愿意消费。
举债消费,超前消费都是建立在信心上。
反观目前,大家都被这几年的状况吓得有点后怕,由于收入的锐减和不稳定,大部分人都会砍掉一切不必要的消费,导致经济不流动。
经济是要循环的,如果消费循环变窄,流动变小变少,那势必影响同一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的收入,从而扩大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
总的来说,年年喊难已经是每年展望的基调,2022年的确是很难的一年,不过,差不多能确认的是,2023年一定会比2022年要边际改善。
越是这样的年份,越需要对投资保持敏感度,因为这意味着底部已经接近,只有反人性去投资,才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当然,普通人首先要守好自己的饭碗,保持好身体健康最重要,这毕竟是基本盘。


明天下午4点年末最后一次的团购,首付25万即可上车光谷核心地段,上车门槛和政策,也是过去武汉光谷十年难遇的一次机会。
视频号上饼妈会在光谷现场给大伙直播,看产业,看项目,介绍武汉光谷的投资机会,饼妈有十几年的房产配置经验,是实战专家,任何问题大家可以去直播间问她。
大家可以点击视频号预约上,否则不会受到提醒。

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