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刊动态 | 阅读的陪伴——2022年度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阅读书单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01-09

海报设计|陆澜


编者按


2023伊始,万象更新,我们的阅读书单活动也迎来了第四期。从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始,学科阅读书单来到我们身边,一本本来自于信息资源和数据管理专家和学者推荐的传世佳作或最新畅销书、研究感悟或理论专著,在这艰难的三年里给了我们最安静、也是最温暖的陪伴。

今年,我们精选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近两年的研究热点,即,数字治理与数据主权、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市场、智慧健康与智慧城市、舆情监测与应急管理、元宇宙与人工智能、数字人文与数字记忆,邀请每个主题的两位专家推荐他们研究中的重点关注图书,希望能为关注这些主题的学者和学子们提供参考。

在乍暖还寒的微风里,一起坐下来,打开我们的书单吧……





主题一:数字治理与数据主权



阅读人:段尧清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数据治理之论

作    者:

梅宏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年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和重要基础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价值巨大。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有赖于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数据治理体系。本书从数据治理的起源和现状、数据治理的体系框架进行了探讨,尤其是从不同学科视角对数据治理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思考。内容分为两篇:第一篇介绍数据危机的概念,数据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现状,以及数据治理的基本思路和体系框架;第二篇分别从信息资源管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数据科学五个学科来讨论数据治理,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数据治理面临的挑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数据治理的方案。该书的亮点是从多学科视角探讨数据治理问题,将法学、经济学、数据科学、信息资源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融入数据治理,不仅促进数据治理发展,也促使多学科发展、衍生新的结论和观点。

主编梅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该书是数据治理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和构建数据治理的框架体系。数据治理系列丛书中其他两册《数据治理之路》《数据治理之法》,则重点研究数据治理的实践路径和工具方法,并以贵州作为主要案例进行剖析和论证。


所有权的终结:数字时代的财产保护

作    者:

[美]亚伦·普赞诺斯基,

[美]杰森·舒尔茨 著;

赵精武 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及5G等数字技术成熟运用,标志着人类社会已步入数字时代。数据及其运用对经济发展、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在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需要在理论层面的概念重组和制度重塑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数据法治实践,支撑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这本书在企业数据权益和个人数据权益的博弈中,选择了从数字时代的个人财产权切入,审视其概念危机和内容异化。该书通过向读者描述所有权的演进历史,揭示数字经济创新背后权利义务关系的实质性变化,为数字社会的财产权、所有权、产权等基础概念带来新的制度生机,也为社会在“制度重构”和“理论释义”两条道路的选择中提供更为直接的参考要素。

该书作者亚伦·普赞诺斯基(Aaron Perzanowski)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知识产权法教授,于2022年5月正式被推举为该校法学院John Homer Kapp主席教授。杰森·舒尔茨(Jason Schultz)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时任科技法与政策中心主任。




阅读人:冉从敬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隐私即信任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隐私

作    者:

[美] Ari Ezra Waldman 著;

张璐 译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

一百多年来,关于隐私的探讨横跨哲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应对数字社会的各种信息挑战,隐私学者们不断丰富和扩展隐私的内涵,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更是贡献了多种理论与学说。美国是隐私权的起源国,其隐私权制度独具特色,相关研究发展丰富。不过,长久以来学界对隐私的认识通常是将隐私与独立、分离、亲密、秘密等概念相关联,而如今,公开、共享通常是开展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乃至获得合法权利的必要条件。在基于信息共享的条件下,本书提出隐私是基于信任的社会规范,信息隐私实际上是社会共享者之间、个人与网络中介之间、在线和离线交互的人群之间的基于信任的社交结构。隐私不是与社会分离,而是基于信任的互动。与传统判断隐私侵权的法律要件(公开、侵扰)不同,本书强调保护和修复信任关系应该成为未来隐私研究的重点,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数据信托议题研究的新视野。“隐私即信任”理论可以说是美国学者关于隐私的最新理论和发展,将重新定位我们对信息隐私的思考方式。


数据交易:法律·政策·工具

作    者:

[德] 赛巴斯蒂安·洛塞等    编;

曹博    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1年

数据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资源,数字化应用也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我们的经济与社会,其中,作为底层基础的数据交易是必须明确规制的关键内容。2022年12月,国务院“数据二十条”提出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更是明确了数据交易的重要意义。本书是“第三届明斯特欧盟法与数字经济研讨会”的论文集,旨在讨论欧盟法律如何应对数字经济的需求与挑战,梳理了欧盟有关数据交易问题的前沿动态,探讨了通过知识产权、财产权、强制许可、合同等概念与工具应对数据交易难题的可能性与正当性,提供了法律、经济、政策、产业等不同视角的观察。该书还集中探讨了争议较大的数据权属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了发展合同法的可能,为我们国家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域外经验。目前数据交易在实践中面临着隐私保护、安全等多方面约束条件,如何实现数据来源可确认、使用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安全风险可防范,是未来我们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主题二: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市场



阅读人:裴雷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数权法1.0/2.0/3.0

作    者: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著;

连玉明    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8年;2020年;2021年

贵州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编著的《数权法》三卷本,是由连玉明教授主编的“数字文明三部曲”系列专著的组成部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分别于2018年、2020年和2021年出版,副标题分别为《数权的理论基础》《数权的制度建构》以及《数权的立法前瞻》。整套图书分别从数据要素确权的理论基础、制度体系以及立法实践的核心议题展开,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数据要素确权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数据要素确权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数权法1.0——数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作者从数据与有序化分析着手,提出了混沌与秩序共生对立、相互转化的重混过程,并将重混作为数据创新的主要模式和手段,数据通过重混创造了价值以及数据、经济和文明的增长。因而,秩序作为数据治理目标与重混作为数据价值目标之间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以此为基础,作者进而提出了人权、物权与数权的三分体系,并将数权定位为人格权与财产权的综合体,进而提出了数权观的四种基本解释:新型人格权说、知识产权说、商业秘密说和数据财产权说,并推广到公民数据权利与国家数据主权加以讨论。在数据产权的形成过程中,则提出了应然数权与实然数权的二分准则以及数权法定的制度框架,从数据所有权、用益数权、公益数权等角度讨论了数智文明的新秩序。

在《数权法2.0——数权的制度建构》一书中,作者围绕数据的三大权益:数据权、共享权和数据主权,提出了“数据人假设”的逻辑概念。“数据人”是一种与自然人对应的生存状态,是依托数据技术的数字社会中广泛存在的、被数据化的自然人、机器人或基因人。而数据人带来的超越传统法律的伦理性、经济性的“数据人格”成为传统法律体系规范数据治理的最大挑战。而在数据权力一章中,作者借用德姆塞茨的权利束理论,提出了数据权的占有权、排他权、使用权、管理权、资本权、收益权、保障权、共享权、无限期限制权、终止有害使用权、剩余性权利、拒绝政府索取权、跨境传输权、损害赔偿权等权利束,进而提出了个人数据权、企业数据权、政府数据权等分类定义模式,并将数据保护拓展到私权视野下的数据权利和公权视野下的数据权力。而共享权则是针对“一数多权”现象的法理解读,数据主权是对国家主权“第五疆域”理论的表述,并将数据主权纳入国家核心利益范畴,将数据力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在《数权法3.0——数权的立法前瞻》一书中,作者进一步针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发布的300余部隐私、信息或数据相关法律制度,通过对域外数权制度相关条款行溯源、梳理、比照、分析,研究了我国数权立法的前瞻性问题。比如在核心议题中讨论了数据市场与配置、数据确权与权能、数据开放与共享、数据流通与交易、数据安全与合规等热点问题,在关键制度环节则讨论了数据分类、数据权益、数据证据以及数据伦理等核心议题。

正如连玉明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所提及的,“数权法是法律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引领和推动法律全球化和法学全球化。特别是数权法系列专著的多语种翻译与出版,在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中展现中国思想、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是中国法律崛起并正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标志,是数字文明时代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法理重器和提供全球治理公共产品的里程碑式事件。”

鉴于作品本身的理论开创性与体系性,特予以推荐。


Infonomics:How to Monetize, Manage and Measure Information as an Asse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作    者:

Douglas B. Laney

出版社:

Routledge

出版年:

2017年

在信息经济学领域,有两本书一直在纠结:一本是一位青年教师孙毅在2022年出版的《数字经济学》教材,体例完整、语言优美、内容前沿,横跨信息管理与技术经济学,有200多篇最新研究文献的梳理,也用心地配套开发了在线教学资源,是这个学期开设《信息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参考来源,非常值得点赞,但作为教材似乎不足以作为专著推荐;一本是道格拉斯.莱尼(Douglas B. Laney)著、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作序的《Infonomics:How to Monetize, Manage and Measure Information as an Asse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国内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中文翻译版《信息经济学——如何对信息资产进行定价、管理与度量》。

首先,个人非常喜欢“Infonomics”这个创造的词汇,可直接理解为“可经济化信息”,它将信息资产及其变现运营作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的“Economics of Information”和“Information Economics”等信息经济学二分法,更加聚焦于信息价值本身,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运营和管理视角的信息资产管理。

其次,中译本初读会觉得凌乱,但认真读下来会发现:Douglas B. Laney作为Gartner首席数据官,以及研究和咨询团队的副总裁和分析师,对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思考。比如作者会关注:信息资产是否应该计入资产负债表?应该如何保护信息的安全性以及信息持续的价值创造?如何评估信息的价值?信息分析技术如何提升信息变现能力?如何通过信息供应链的打造提升信息价值的稳健性与成熟性?信息资产管理标准应该如何确立?总之,作者试图将本书作为一个Gartner报告的合集呈现给读者,其中大量的数据框图和示意图保持了Gartner报告的简洁凝练与高水准,对于理解企业关心的信息资产操作性问题,具有参考价值。正如书评所讲,“这本书为企业提供了将信息作为实际资产进行货币化、管理和度量的框架”。

总体来讲,这本书可能也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学术性作品,但还是推荐阅读原文,对于理解信息资产在企业管理中要点、难点与已有的成熟方案,会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阅读人:夏义堃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The Elements of Big Data Value

作    者:

Edward Curry, Andreas Metzger, Sonja Zillner, Jean Christophe Pazzaglia, Ana García Robles 

出版社:

Springer Cham

出版年:

2021年

数据的规模、速度、种类及其社会、经济价值的显性化标志着数据驱动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转变,理解数据的价值内涵、价值构成、价值实现机理对于理解数据经济、促进数据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书以开阔的视野、系统的思维,深入梳理了有关数据价值问题的前期研究成果,并聚合提炼为生态系统要素,研究和创新要素,商业、政策和社会要素以及其他新兴要素四种类型,进而对数据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加以铺陈展开。例如生态系统要素部分讨论了如何激励利益相关者参与数据经济、降低负外部性问题,继而探讨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对数据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研究和创新要素则聚焦于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分析等生命周期环节,强调培育新技术以提高数据及其产品价值的重要性,既包括关键技术发展、通用模型开发等技术手段,也包括卓越中心、创新空间等组织管理方式的应用;商业、政策和社会要素偏重于可持续经济模式对于数据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讨论了商业模式、数据技能培养、数据标准、数据监管等系列问题;新兴要素从数据经济发展趋势角度指出人工智能和数据空间的内在关系与应用前景。

对于数据经济发展的安全底线和价值实现两难问题,本书采用系统、发展的视角梳理数据价值的关键要素,始终强调基于个人利益的公共利益、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向发展,无论是技术发展、商业模式还是人才培育、监管政策,也为读者在相关要素的深入研究方面提供了思考空间。


Tools for Activating Data Marketplace 

作    者:

Teruaki Hayashi, Yukio Ohsawa 

出版社: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出版年:

2022年

数据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石油”,数据交易平台充当中介链接两个或多个市场参与者,为数据交换提供基础设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商品交换。尽管数据交易平台被寄予厚望,但具体方案仍有待探索试验。2010年前后海外兴起的Infochimps、Azure、xDayta等交易难以为继,截至2021年,我国挂牌成立的多家数据交易中心(所)的实际运行也是举步维艰。

本书聚焦于市场“阿罗信息悖论”,即数据一经披露则其价值受损,数据未经披露则买家无法确定其价值和购买价格,探索性回答如何确定公平的买卖价格以合理揭示数据的价值。为此,创造性提出一套数据市场平台的系统设计方法——基于数据保护套的创新者市场(Innovators’ Marketplace on Data Jackets,IMDJ)及其实践案例,核心是“数据保护套(DataJackets,DJ)”框架,该框架包括了标题、数量、参与者背景条件、业务需求等知识元素的可视化。为进一步解决买家检索挑战,本书介绍了DJStore,VariableQuest,TEEDA,基于Web的IMDJ和人力资源查找器(Human Resource Finder,HRF)五个应用程序,以此弥合不同主体数据利用的知识落差,促进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从而推进数据价值的发现和创新。最后,作者强调通过领域知识库、数据利用日志等数据交换过程结构化知识来进一步了解数据、主体和市场平台各方面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分析总体数据结构特征、潜在需求和高需求数据。

简言之,作者提供了“场景化与需求导向”的数据描述框架,不仅从技术、管理等视角实现数据内容不可见、价值可感知,也能够激活利益相关者需求,提高互信、促进高价值数据产品的生产、识别与交易。与此同时,本书还引导读者思考“针对数据商品的特殊性,如何构建数据市场平台?”等现实问题,仍旧有市场负外部性、可信度等问题亟待探索。




主题三:智慧健康与智慧城市



阅读人:沙勇忠


兰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数字世界的智慧城市

作    者:

[加] 文森特·莫斯可    著;

徐偲骕    译

出版社: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1年

尽管智慧城市概念诞生于西方,但中国在智慧城市的发展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全球大约有1000个智慧城市项目处于规划或开发阶段,其中一半位于中国。因此,中国的专家和学者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一个城市变得智慧?徐偲骕翻译的《数字世界中的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经典丛书中的一册,该书以世界各地的城市案例研究为基础,记录了新城的诞生或旧城的再造,为数字世界中的城市未来提供了指南。

“智慧城市”运动始于2008年,当时正值全球金融灾难,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兜售技术,收集有价值的数据,并帮助管理迅速扩张的城市地区。他们与政府合作,为城市居民提供看似纯粹的福利,比如安全的街道、清洁的空气、便捷的交通、覆盖全民的即时通讯以及高效的灾害应急处置等。然而,智慧城市的故事并不总是美好的。技术驱动的智慧城市容易将城市治理的主动权转向私营企业,这种对科技的依赖导致了一系列的新矛盾和新风险。因此,批评人士认为智慧城市发展中人的治理至关重要,只有人才能让城市变得更智慧。《数字世界中的智慧城市》的作者文森特·莫斯可坚持认为,真正智慧的城市必须从一种充满活力的民主,对公共空间的支持以及对市民控制技术的承诺开始。本书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点:(1)真正智慧的城市是关于人的;(2)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目标,是帮助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能力,而不是为了扩大企业的利润或权力;(3)智慧城市需要共享数据,也应保护隐私,智慧城市的数据收集和信息决策需要受到公众监督。

本书是仅有的几本从批判社会科学角度思考智慧城市的著作之一。在系统总结全球智慧城市运动的历史、主要特征和意义基础上,本书还着重分析了智慧城市运动对城市治理的意义。在当前科技公司日益登堂入“市”的背景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避免被技术裹挟,坚持以人为本的初心,在本书中可以找到灵感和答案。


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

作    者:

李纲,叶光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

应急决策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是突发事件精准处置与有效救援的关键,而情报资源则是应急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应急决策必须依赖于情报和情报体系支撑以保证其科学性。因此,探索建立一个情报灵、判断准、反应快的决策情报支持体系对我国应急管理而言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实践意义。李纲教授编写的《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从情报视角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为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

《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诞生于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应急管理等大背景下,该书准确整合了突发事件信息流和业务流,系统阐释了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的理论、方法与策略。作者希望通过科学高效的情报支持,解决决策信息不完备、共享信息不协调等问题,以提升我国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本书的研究内容聚焦于以下四点:(1)从城市突发事件情景演化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基于情景演化生命周期的城市突发事件演化模型和框架,研究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规律及面向应急决策的情报需求;(2)从智慧城市语境出发,构建以情报支持为核心的突发事件信息采集与组织框架,探析面向应急决策的信息采集与组织;(3)系统分析智慧应急决策多知识库构建的理论和实践,构建面向应急决策的知识库;(4)设计了基于数据融合的专家发现流程,以细粒度方式探究面向应急决策的专家智慧支持形式。

面向未来,智慧应急决策体系建设前途光明但任重道远。《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一书为智慧应急决策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前瞻性指导,值得应急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人员、硕博研究生阅读、学习、讨论和思考。




阅读人:周晓英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教授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

作    者:

许利群    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16年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是未来健康医疗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也是现阶段我国解决健康医疗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该书作者许利群博士是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大学客座教授,他以30年计算机与通信行业的前瞻技术研究和战略管理经验作为积淀,历经2年撰写了这本著作,2016年出版时著作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谭铁牛,全国政协委员何伟以及多名国内外医疗专家和信息通信专家共同推荐。该书聚焦互联网+医疗,从健康医疗迎来跨界融合新机遇、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服务重定义谈起,谈及互联网+下的医疗健康服务实现的问题包括可穿戴及便携式设备、移动健康APP、移动健康云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再论及移动健康医疗产业各方的战略布局和商业模式等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理论方法到系统实现、再到商业模式设计层层递进,不仅对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的意义、概念、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及产业发展等进行诠释,而且体现了对该领域发展战略的深刻洞察和国际化视野。本书对医疗健康行业的从业人士、健康信息从业人士、互联网技术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帮助,全书附有的多个应用实践案例,每章附有的24-387份参考文献均提供了丰富的拓展学习的资料和机会。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

作    者:

[美] 纳迪尼亚·戴维斯,[美] 梅丽莎·拉库尔    著;

文滔,任峰,孙建辉    译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年

纳迪尼亚·戴维斯是新泽西州医疗信息管理协会前任会长、新泽西州肯恩联合大学医疗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梅丽莎·拉库尔是泛新奥尔良医学信息管理协会前任会长、路易斯安那州医疗卫生信息管理协会主席。两位作者2002年因合写的《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第一版双双获得了美国健康信息管理协会AMIHA的传承奖,2013年出版的第二版书更是经过十年磨砺,内容得到更好地提炼和升华,其由来自高校教师、医疗卫生信息管理计划参与人士等领域17名编审组成的编审委员会的阵容也充分证明了该书作为教材的规范性。该书阅读使用对象广,可作为高等院校医疗专业、医疗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作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信息技术工程师,卫生行政机关、医疗保险机构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或培训参考书。该书分为四大模块,首先由健康行业的环境分析开始,讲述了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支付、健康数据采集的问题;其次分析健康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处理问题,讨论了急诊医护记录、健康信息管理流程、编码集和医保补偿、健康信息管理的交互性设置;第三研究了健康信息的维护和分析问题,讨论了存储、统计、医疗健康信息的质量和用途问题;第四研究了健康信息的立法监督问题,讨论保密性和合规性、电子病历、健康信息管理部的管理、培训和自我发展问题。作为一本教材,该书非常好地囊括了健康信息管理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虽然名字叫作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内容却不是空对空地说技术,而是围绕着健康信息的核心问题来阐述技术问题,书中附有多种医疗文书样本、各种病历系统截图,提供了相关的思考题供练习使用,是致力于学习和开展健康信息管理专业人士的入门好书。




主题四:舆情监测与应急管理



阅读人:安璐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作    者:

范维澄    闪淳昌    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年

各类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频发为人类安全与社会稳定带来极大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极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具备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基本国情。党中央、国务院已做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将我国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非常规突发事件作为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出发点,迫切需要应急管理领域的创新学术思想与科研成果。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一书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是一本内容新颖、案例丰富的跨学科前沿著作。该书内容涵盖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基础理论、情境构建、应急状态下的行为与决策、应急大数据、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平行应急管理、综合应急的集成方法与平台等,涉及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对应急管理的一系列前沿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书语言深入浅出,具备易读性与很高的学术价值。读者能够从中全面了解近年来国家对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重要政策方针,学习应急管理领域的一系列基本概念、重要理论与前沿研究成果,了解该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与模型,从而快速、全方位地建立起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认知体系,为今后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创新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本书由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范维澄院士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前局长闪淳昌教授总体构思设计,汇集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的重大研究计划和最新研究成果,值得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深入阅读。


Application of Social Mediain Crisis Management Advanced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for Security Applications 

作    者:

Babak Akhgar, Andrew Staniforth, David Waddington

出版社:

Springer Nature

出版年:

2017年

本书以一个为公众和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处理危机所需情报的ATHENA系统为例,探讨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和个人通信技术来提升危机和灾难管理,以及在危机和灾难期间如何基于公众的反应来实现在线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

如今,社交媒体在具有重大安全影响的灾难和危机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供、寻求和传播信息,将与事件有关的人联系起来,使公众能够参与到危机事件中,对非正式和正式的响应工作产生影响。社交媒体已被证明有能力告知、参与和安抚公众,并在发生紧急危机和灾难时协助有关部门。例如,在线社交媒体技术被人们用于寻找失踪的朋友和亲戚,提供启示和建议,以及来自受灾地区群众亲眼目睹的描述,从而促进广泛的情景感知,并向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

作者认为,社交媒体并不是万能的。社交媒体信息可能包含有害的谣言和误导信息。社交媒体中未经检查和未加以监测的信息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危及生命。除此之外,在线社交媒体技术还有许多实际问题,包括互操作性、覆盖面以及隐私和数据保护问题。

本书对ATHENA系统进行了概述和讨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欧洲警察部队和其他紧急服务提供者在危机管理期间使用社交媒体,挖掘了使用此类技术和程序的干预有关的最佳实践原则;第二部分涉及ATHENA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各个方面;第三部分是相关的法律思考,虽然在整部著作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涉及影响ATHENA系统的重要法律因素;第四部分对ATHENA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阐述评估过程的性质和结果。

此书对于有志于从事应急情报研究的科研人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其蕴含的思想和理念引人深思,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著作。




阅读人:王晰巍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教授

中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比较研究

作    者:

周松青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

2020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世界各国在复杂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如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火灾和大型事故灾害等的危机影响下,网络舆情传播和应急管理成为很多国家和跨学科学者关注的重要国家安全问题。

中美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具有世界量级的国家,都在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各自面临不同的复杂安全威胁,同时两国也都具有强大的互联网安全监控能力。中美两国的国情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使两国在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安全威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法律、制度和措施等方面,也体现在安全关切的重点上。本书荐读理由如下:

第一,中美学术界和实物界在话语体系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方学术文献很少使用网络舆情这个概念,多使用网络信息和集体行动、社会运动等概念。通过本书可了解中美两国在此领域学术话语体系上的差异,并从中美两国政治体系、法律制度、实践环境不同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围绕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机制三个关键点进行跨学科的学理分析。

第二,可了解中美两国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宪法特征和安全环境的差异,使两国在社交媒体监控、网络舆情监控、生物特征数据库监控三个方面,构建网络舆情应急机制的异同。美国以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将情报、安全、警察机构整合在一起,编织了严密的技术监测网络,建立起有力的国家安全屏障。中国以人力和技术的结合,形成独特的舆情监测体系,在国家安全保障上同样出色。

第三,在舆情监测和国家安全中,该书分析了美国建立的生物特征识别发展战略和建立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并通过生物特征数据库的整合与共享促进和实现美国情报体系整合。目前,相关舆情研究成果中较少开展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对舆情监测及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这部分的内容对推动舆情研究的纵深化和国家安全体系的跨学科协同研究可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舆情观察(第16期)

作    者:

暨南大学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20年

《舆情观察》(第16期)聚焦娱乐与舆情的主题,挖掘新媒体与社会化媒体时代,娱乐舆情与国际舆论生态、粉丝社群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捕捉网络直播等新媒介形态下的自我建构与社会价值,分析社会热点事件背后的传播机制,从国内外观察、行业前沿、社会热点及高校舆情等不同角度,对娱乐与舆情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呈现。本书荐读理由如下:

第一,娱乐舆情往往容易直击公众心中的“痛点”,煽动起广泛而汹涌的社会情绪。娱乐舆论与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和文化等广泛的社会议题相联系,在互联网的发酵之下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属性。娱乐舆情无论是形式、符号还是其形成文化,都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由于粉丝群体存在高度的内部认同和协同能力,在参与舆情事件时也存在着引发激励的非理性群体行为的风险,如网络暴力和隐私威胁等,因此是舆情研究中关注的重点领域。

第二,从发展趋势看,娱乐舆情还表现出明显的快速更新和迭代特点。伴随着网络成长的“Z世代”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其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不断扩大。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如粉丝文化、二次元文化、IP文化等。今天的“粉丝”和“饭圈”不仅是某一圈层的固化标签,还可以参与到政治表达、爱国运动之中,体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Z世代”是舆情研究关注的重要群体。

第三,娱乐舆情对新媒体时代的舆情治理和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娱乐舆情涉及个体情绪体验通过媒介平台传播扩散形成社会化情绪,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复杂的心里动因,与个体心理、群体社会心态、亚文化相关联。娱乐舆情又可能形塑青少年的认知和观念。因此,未来舆情疏导中需要重视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工作,本书结合大量舆情实例进行了分析,为舆论生态治理、舆论话语权的引导指明了方向。




主题五:元宇宙与人工智能



阅读人:夏翠娟


上海图书馆    研究员 

元宇宙改变一切

作    者:

[加] 马修·鲍尔    著;

岑格蓝,赵奥博, 王小桐    译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

本书的作者马修·鲍尔被誉为“元宇宙商业之父”,据称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杰夫·贝佐斯等元宇宙的积极布局者都受到了他的影响。这本书读完,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如何实现、何时会实现,现在处于什么位置、距离还有多远等基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并不像标题那样有哗众取宠和言之无物之嫌,而是以丰富的事实、数据和细节,引导读者穿越新兴技术、商业竞争、经济布局、治理政策交织而生的迷雾,更好地透视在这波元宇宙大潮中涌现的纷繁概念和现象背后的本质和逻辑,从而更清醒地审视我们自身和行业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要往何处去。

本书的主体由三大部分构成:什么是元宇宙、如何构建元宇宙、元宇宙如何彻底改变一切。

在回答什么是元宇宙时,作者层层剥去加诸于元宇宙这个概念之上的文学的、想象的、激进的、偏见的、甚至是矛盾的、混淆的因素,试图给出一个精确的、务实的定义:即元宇宙是“大规模、可互操作的网络,能够实时渲染3D虚拟世界,借助大量连续性数据,如身份、历史、权利、对象、通信和支付等,可以让无限数量的用户体验实时同步和持续有效的在场感。”作者逐步解释了这个定义中包含8个重要元素,但笔者认为,如果要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最关键的是“可互操作”“能够实时渲染”“连续性”“无限数量的用户”“实时同步和持续有效”这几个修饰限定词,因为它们决定了人们愿景中和技术发展趋势推导的元宇宙应该是什么样子,而现实的差距在哪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定义否定了元宇宙是Web3,认为二者都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互联网的“继承者”,前者强调3D虚拟世界、实时渲染和同步体验,后者强调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和区块链,但二者有可能会同步出现。

在回答如何构建元宇宙时,作者从网络、计算、虚拟世界引擎、互操作性、硬件、支付方式、区块链这9个自底向上、从必要到充分的元宇宙实现条件分别剖析,试图回答如何构建元宇宙的问题。作者认为网络带宽的局限导致的延迟难题需要破解,去中心化计算是充分利用所有闲置计算资源满足实时渲染和同步体验所需算力的途径,而没有相互连接的虚拟平台和引擎都不是元宇宙,而虚拟平台和引擎的互操作性以及3D格式的标准化将成为用户在元宇宙中无界通行的通行证。AR和VR硬件设备有更多计算能力做更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渲染更多像素,且应该像手机那样易于携带和广泛普及。支付方式是元宇宙的中心战场,而现有的主流支付方式并不完美。区块链是元宇宙最大化的驱动力,是颠覆当今平台范式的关键,本质上是实现元宇宙的必要条件。

在回答元宇宙如何彻底改变一切时,作者通过回顾互联网和计算机相互交织的历史,预测了元宇宙何时到来以及它在一系列行业(教育、生活、娱乐、广告、工业)中的面貌。作者认为元宇宙至少要在10年后才会到来,却是不可预测的、循序渐进的,而且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个观点和笔者认为元宇宙的发展应该是一个类似生物和社会一样的“演化”过程不谋而合。但作者对元宇宙一定会到来充满了信心,分析了三个驱动因素。在元宇宙新经济中,在数字化经济和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的科技巨头如何布局元宇宙,其发展前景如何,哪些公司将引领元宇宙时代?作者回顾了以GAFAM的发展历史和在关键节点上的选择,认为Facebook是元宇宙领域最激进的投资者,谷歌最保守,亚马逊处于中间位置,苹果公司因其产品是通往元宇宙的门户因而成为受益者,而在移动时代失去主导地位的微软有可能在元宇宙时代扳回一局,作者非常看好Epic Games、Unity Technologies和Roblox等规模不大但拥有玩家、开发者、虚拟世界管道的公司,认为可以看到颠覆者的特征。

这本书的编排对没有时间阅读全本的人非常友好,每一节后面都有一页提纲挈领的要点总结,可为全书纲目。


元宇宙陷阱

作    者:

刘永谋,李曈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

本书的作者刘永谋作为长期从事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针对近年来在学术界兴起的元宇宙热,批判了“学术媒体化”的倾向,从人文视角和哲学层面反思元宇宙可能存在的陷阱,聚焦于技术与人的关系,除了对元宇宙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等常规问题的思考,还提出了元宇宙是否能造福普通人、人类在元宇宙中能否实现“数字永生”、元宇宙的感官至上是否会带来虚无主义的胜利、元宇宙是民主自由的绿洲还是规训社会的圆形监狱、元宇宙艺术是否会陷入娱乐至死的消费主义泥潭、元宇宙游戏是否会过渡入侵人类的社会生活、在元宇宙中是否还有人类是否还有真实的大自然?等等发人深省的问题。作者自称此书是在元宇宙热中的冷思考,但作者认为元宇宙相关的ICT技术将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超过人文学者的预期,并相信元宇宙注定会成为人类的未来,但对其可能的陷阱仍然存在着忧虑,主张要对元宇宙的发展进行控制,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主动避开元宇宙陷阱、积极应对元宇宙风险。

本书与其说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不如说是一部思想散文集,引介各种元宇宙相关的电影、游戏和思想实验,让读者跳出元宇宙各项高大上的技术细节和业界巨头各出奇招的商业布局和市场竞争,跟随作者一起思考技术进步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以及人和技术之间纠缠不清的主客体之争。作为哲学家,作者的思考并不能替代读者的思考,也未必能给出确定性的答案,有时只能提供几个选项,帮助读者了解自己曾经确信无疑的主张只是众多选项中的一个,从而打开读者的思维,帮助读者睁开第三只眼睛,这就是哲学家的成功之处。在回答“元宇宙会失控吗”这个问题时,作者介绍了当今流行的技术自主性观念中的不同观点,讨论了人类要不要控制技术以及如何才能控制技术的问题。但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直接给出了自己的主张:元宇宙不会失控,如果真的失控,一定是因为我们放弃了它的努力。由此可见作者思想深处的理性主义色彩。但这个问题显然有不同的答案,读者可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




阅读人:赵星


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    教授

终极智能:

感知机器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作    者:

[美] 阿米尔·侯赛因;

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译

出版社:

中信前沿出版社

出版年:

2018年

在21世纪,如果说还有哪一项技术能够与历次工业革命的先导技术相提并论的,一定是人工智能技术。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也引发了各界的担忧。诸如:人工智能是否要取代人类?人工智能是否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是否能到达“人机共生”的终极状态?之类的讨论层出不穷。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甚至将人工智能称为人类“最大的生存威胁”。

阿米尔·侯赛因则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与马斯克、霍金等人不同的观点: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来说并非威胁,甚至可以将其比喻为思想中的虫洞,帮助我们探索宇宙中隐藏得最深的知识。正如本书题目所言:我们正迈入“终极智能”时代。

全文的丰富之处在于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大量的案例来描述了在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如:医疗领域中疾病的预测、网络环境下针对病毒的反恶意软件、军事战争中的自动防御系统、金融市场中投资策略及时自动的生成等;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改变着当今世界,以及一些具有“自我意识”的全自动设备,在决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本书不只讨论技术本身,而是放眼整个社会发展乃至人类进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技术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冲突甚至伦理道德问题,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能力阻止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甚至根本没有选择,能做的只能是利用人工智能来对抗人工智能。也许正如阿米尔·侯赛因为我们所描绘的那样:“自出现的那一天起,宇宙就一直等待更多的智能生命去感知它,今天,我们即将进入一种感知机器的未来,这一等待终于要结束了。”


元宇宙改变一切

作    者:

[加] 马修·鲍尔    著;

岑格蓝,赵奥博,王小桐    译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


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雪崩》中写道:“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而其所描述的虚拟空间便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近几年当之无愧的最热门概念之一,但是斯蒂芬森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给出元宇宙的明确定义。大多数人还是会疑惑: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它是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虚幻场景、或是商业公司推出的营销噱头、还是一次能够颠覆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真正的全方位的时代革命,这本书将给出一个答案。

被誉为“元宇宙商业之父”的马修·鲍尔,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历和敏锐的商业嗅觉,立足于元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写下这本开创之作。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作者追溯元宇宙的起源,回顾历史,将其成长过程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相比较,给读者一个具象的想象空间。同时层层分析,抽丝剥茧,用8个元素精确定义并阐明了元宇宙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作者一一讨论在现如今的技术和商业背景下,构建元宇宙世界我们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元宇宙如何深入到每一个人身边,在各行各业中颠覆人类的生活方式。

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使本书既包罗万象又便于理解。作者结合了大量的游戏产品以及科技公司的商业化案例来阐述元宇宙产生的充分性和必要性。从熟知的案例中引发新角度的思考,读起来酣畅淋漓,时常有恍然大悟之感。全书结构清晰,浑然一体,内容翔实却不冗杂,不仅涵盖了大量元宇宙备受关注的话题,并对每一个问题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对于初识元宇宙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将会是一段愉悦的“破冰之旅”。而对于从业者而言,本书也能够带来更多启发性的思考。

元宇宙并不遥远,改变已在我们周围悄然发生,正如作者所言:“未来已来,起初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会变成我们周边至关重要的东西,并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改变世界”。




主题六:数字人文与数字记忆



阅读人:蔡迎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研究馆员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作    者:

欧阳剑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



自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但数字化古籍文献的利用依然遵循于“读”的模式,并未真正改变使用者利用文献的模式,依然难以满足人文学者研究的需要,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随着数字人文研究理念的出现,古籍文献的利用方式也开始从“读”古籍转变为“分析”古籍,颠覆了数字化古籍文献的传统使用模式,拓宽了古籍文献的利用渠道,《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正是立足于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开发与应用,侧重于分析古籍文献的基础数据建设与应用模式,以及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开发及应用模式。

全书共八章,不仅从数字人文的一般研究方法入手,分析了数字人文研究中数据的获取、标注、比较、取样、阐释与表现方式,也从理论层面探究了基于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研究的一般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应用模式,明确了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开发与应用构成要素与理论。全书通过研究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数据建设理论、模式及方法,提出了有关古籍文献文本化、数据化及知识化建设模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应用场景实证研究,并从古籍阅读、计量分析、文本挖掘、知识服务等几种应用场景出发,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研究、应用模式,按古籍文本化、数据化、知识化、工具及平台化的古籍文献数字人文开发与应用路径,从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基础数据建设、典籍知识图谱、古籍文本分析与挖掘等几个方面进行应用场景实证研究。此外,也从机构支持和人才、制度保障等角度进行分析,构建了符合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开发与应用可持续性的保障体系。

本书以研究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为基础,探索古籍文献基础数据建设、工具及平台开发应用模式,为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古籍文献开发与应用为出发点,立足于人文学者的古籍文献数字人文研究的需要,分析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利用现实需求,探索古籍文献数字人文开发及应用场景,为古籍文献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实践指导。该书应用图书情报学、语言学、文献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和技术,以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开发与应用为核心开展跨学科研究,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为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是本书的特点和创新点。


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

作    者:

[美]安妮·伯迪克,[美]约翰逊·德 鲁克,[美]彼得 · 伦恩费尔德,[美] 托德·普雷斯纳,[美]杰弗里·施纳普    著;

马林青,韩若画    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年

该著作由安妮·伯迪克等5位数字人文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撰写,马林青、韩若画翻译出版该书时,加上了画龙点睛的副标题——“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准确地揭示了作者对数字人文深入的认识和独到的思考。在同类著作中,该书最具穿透力和前瞻性,是首本系统解读何为数字人文的中文译著,颠覆传统人文研究方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书思维活跃,视角开阔,跳出了传统思维和写作框架,直面当下数字环境,对数字人文领域及其新兴的方法和社会特征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阐述,提出了可能符合未来数字人文及更广范围的人文科学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命题。同时,以思想实验的方式设计了若干研究案例,并为初学者提供了简明指南。该书充分讨论了数字人文的缘起、发展和问题,以简要的篇幅介绍了复杂而抽象的新兴领域,有助于了解当下最新的研究趋势,掌握数字人文的基本范畴,是一本数字人文入门的普及性读物,对于初学数字人文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必读的经典。

数字人文将人文科学重新诠释为生产性事业: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是在进行生产,不仅生产文本(以分析、评论、叙述、批判的形式),而且生产图像、互动、跨媒介语料库、软件和平台。这中间也有不少人担忧弱化了人文科学的学术性,作者就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同时,该书就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多人进行联合创作的产物,作者希望这种创作方式给读者带来更多元的视角。希望该书可以促成全新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出现,使新的研究思维摆脱传统的束缚,真正发挥其在人文学术领域的潜力和作用。




阅读人:梁继红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教授 

Macroanalysis: Digital Methods and  Literary History

作    者:

Matthew L. Jockers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出版年:

2013年

本书中译名为《大分析:数字方法与文学史》,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数字人文主题丛书”之一。此书出版时作者为内布拉斯加大学英语助理教授和人文科学数字研究中心研究员。此前他在斯坦福大学有长达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并与弗兰克·莫莱蒂(Franco Moretti)合作创建斯坦福大学文学实验室。2011年,数字人文联合机构(AHDO)年会在斯坦福大学举行,作为年会组织者之一,乔克斯与同事为这次年会选择“大帐篷数字人文”主题。“大帐篷”其后成为数字人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隐喻。作者所受的学术训练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爱尔兰与美籍爱尔兰裔文学研究,但他对计算机技术很感兴趣,自学成才,积极从事文学研究的计算文本分析。《纽约时报》有文章称他是人文学科数字进步的代表性人物。《大分析:数字方法与文学史》是作者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是将大数据分析应用于文学研究的开创性基础著作。全书结构简明,由“基础”“分析”和“展望”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第二个部分占去了全书主要篇幅,展示作者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文学(主要是小说)阐释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主题、风格、国别、影响等分析。它突破文学史研究中面向少量经典文本的诠释传统,以大宗文本为对象,利用数字方法,计算和统计分析文本中的言语模式,以之与作品的文类、出版时间,以及作者的性别、国别等传记数据相结合作整体分析。作者主张通过大数据方法获得的“事实”结果仍然需要研究者的诠释,这些结果将为个别作品的理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情景化”(Contextualization)依据。这部著作的主旨是向传统秉承细读范式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种大数据分析的新方法论。书中关于“大分析”(Macroanalysis)的概念,受到了莫莱蒂“远读”(Distant Reading)的影响,但作者以“Analysis”代替“Reading”,并冠以“Macro“的命名方式,强调了对数据的系统检查和可量化分析的方法论,体现了作者有意赋予大数据分析以普遍性的意义。这部著作还记录了与数字人文相契最早的文学融入数字人文方法论的曲折过程,对于非文学作品的计算文本分析而言,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基础参考价值。 


Big Digital Humanities: Imagining a  Meeting Plac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the Digital

作    者:

Patrick Svensson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出版年:

2016年

作者斯文森的专业背景为语言学、语言学习、语文学和语料库方法论,研究领域涵盖信息技术与学习、研究基础设施、屏幕文化与数字人文等。此书出版时作者为瑞典于默奥大学人文与信息技术教授和UCLA数字人文访问教授。从2000年到2014年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他担任于默奥大学HUMlab主任,其学术兴趣转向如何实现人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他领导下的HUMlab被设计为人文学科、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开放会议场所。2009年到2012年,他为《数字人文季刊》撰写4篇系列论文——《作为数字人文的人文计算》《数字人文景观》《从光纤到概念网络基础设施》《展望数字人文》;他还为《数字人文中的论辩》(Matthew K.Gold编辑,2012年出版)一书撰写独立章节《超越大帐篷》。这是他长期致力于HUMlab实践工作与早年语料库语言学、学习与信息技术等研究相结合的成果。《大数字人文:设想人文与数字的聚会所》正是在这些理论探索和丰富实践基础上,熔铸而成的颇为体系化和逻辑严密的专门著作。作者立足于人文与技术的交叉,审视数字人文尚为“学术领域”而非“学科”的现状,理清从人文计算转型为数字人文所承载的认识论承诺,倡议摆脱虽包容但仍有内外区隔的数字人文“大帐篷”隐喻,提出“大数字人文”模型,使数字人文成为具有不同认识论传统的学科间接合的“贸易区”和“聚会所”。正如作者所言,任何学术领域都是有历史的、处在某一现实情境中的且动态变化着的。数字人文的历史虽短,但它的起源、路径和传统一时间如繁花入眼。作者着迷于此,以乐观而切实的态度阐释历史、总结现状并描绘愿景,为数字人文建制作层进式运思谋划,其中提出的“大数字人文”模型是数字人文可否最终实现学科化的实验中介。总之,除了历史的与学理分析的参考价值外,这是一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数字人文专著。



(收稿日期  2023-01-21)


往期 · 推荐

当期目录 | 2022年第6期

网络首发 | 基于研究主题和引文分析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探究

网络首发 | 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往期书单 | 思想的越野——2021年度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阅读书单

往期书单 | 阅读者的力量——2020年度信息资源与数据管理阅读书单


▲点击访问信息资源管理学报小程序



制版编辑 | 王伊杨

审核 | 于阿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微信号

xxzyglxb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朋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