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记独家丨新闻学者何以不亲近传媒

陈媛媛 青年记者杂志 2023-06-22

导  读

  新闻学界教师与传媒业界交往匮乏,双方互动不够常态化,带来学界与业界鸿沟日益拉大、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新闻学子专业信念不足、学术研究脱实向虚等问题。

新闻教育的发展需要新闻学界与传媒业界紧密合作,双方应该有一种水乳交融、互相促进的联系[1]。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是推动新闻教育发展和深化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和举措。双方的交往互动包括官方和个体两个层面,官方层面是指各大高校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主体单位与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或传媒企业建立联系,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个体层面是指新闻传播院系专业教师与宣传部门、传媒业界人士交往互动,是教师个体为更好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积极主动与业界沟通联络,服务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行为。近年来,官方层面开展校媒校企合作是新闻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教师个体层面与业界的交往互动情况鲜有人专门讨论,而相较而言后者更能呈现校媒合作的现实状况。当下新闻学者与传媒关系如何?学界与业界交往过程中是否存在沟通障碍和现实隔阂?给新闻教育带来何种影响?如何构建双方良性互动关系,推动校媒校企深度合作?这都是关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

新闻学界与业界交往现状

为了解新闻学界教师与传媒业界交往状况,本研究选取汇聚全国新闻专业教师的4个微信群(第二届中国高校网络与新媒体论坛、中国高校新媒体提升论坛群、《新闻采写》马工程培训班、马工程《新闻编辑》培训班)开展问卷调查,微信群所有成员身份均经过主办方审核。共收集有效问卷105份,其中来自985和211高校27份,省属高校65份,民办高校13份,调查有以下发现。

(一)教师业界经历匮乏,实务经验不足。受调查教师大多承担新闻业务课程教学工作,理应具有一定的新闻实务部门工作经验,但有正式媒体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只有28.6%,其中90%供职于纸媒、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75.2%的教师表示只是在学生时代有在媒体实习的经历,24.8%的教师新闻业务经验为零。85%的教师认为实务工作经历对教学“发挥很大作用”或“发挥部分作用”,15%的教师认为以往少量的新闻实务工作经验“已经过时,发挥作用有限”。面对传媒生态剧变,82%的教师认为教学中“遇到困难”,困难主要包括“新技术应用能力欠缺,跨学科知识积累不足”“新媒体时代来临,对行业前沿了解不够”“自身新闻业务能力亟待增强”等。41%的教师承认教学“有点吃力”或“非常吃力”,“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落后于时代”,学界面临本领恐慌。

(二)学界与业界交往动力不足,互动不够常态化。学界教师高度认可与业界交往的必要性,77%的教师认为校媒合作有利于“促进教师对传媒业界的了解,对媒体前沿动态保持敏锐感知”“引入业界的实务操作经验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解决新闻教育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学界与业界的合作方式包括邀请业界人士进课堂传授经验、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在实践教学环节担当指导教师或参与学生作业评价、合作教学科研项目等。教师自认在双方的交往中是更加主动的一方,65%的教师“非常愿意与传媒业界人士联络,并会主动联系”,16%的教师表示“愿意联系,但没有时间”。

纵然学界认识到与业界交往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层面学界动力不足。62%的教师认为“双方有一定交往,但联系不够频繁,根据情况时有时无”,16%的教师表示“有较少交往,曾经联络过,后来联系中断”,只有20%的教师表示在每个教学周期都和业界保持联络。有教师表示,与业界交往主要是通过教师私人资源,并不固定和常态化,双方联系不够紧密,互动零星松散、随机性强、缺乏持续性。调查发现,学界与业界交往中高校往往是更为主动的一方,媒体企业参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60%的教师认为“传媒人士虽然愿意与学界交往,但不会主动与高校教师联系”,“愿意交往并主动联系高校”的只占26%,还有15%的教师认为媒体人士“不太愿意交往,勉强配合或不配合”。

(三)互聘交流实施遇难题。教师到媒体挂职锻炼一直是学界加强与业界交流的重要方式。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实施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本次调查中有34名(占比32%)教师参加过所在省份“千人计划”,或在媒体有挂职经历。教师到媒体挂职普遍难以融入工作环境、适应媒体工作节奏。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教师“脱产挂职”,部分高校以“教学任务不好安排”“同城挂职不影响教学”为由不同意教师脱产挂职,导致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媒体工作。调查中只有6名(占比18%)教师表示学校和学院“有较大支持,挂职期间减免工作量,脱产到新闻单位全职锻炼”,44%的教师表示学校和学院“缺乏实质性支持,挂职期间校内教学科研工作量不减,无法脱产到新闻单位锻炼”。高校支持力度不够,配套措施不足,影响了教师到媒体挂职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12名(占比35%)教师表示“挂职基本流于形式,没有条件深度投入到挂职工作”,8名(占比24%)教师认为“勉强完成工作,挂职期间不太适应,收获一般”。

原因分析:

新闻学者何以不亲近传媒

(一)学界与业界“圈层隔阂”。美国传播学者约翰·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中列举了林林总总的不可交流性,“对话”存在困境,交流鸿沟不可逾越,完美交流是乌托邦。[2]在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有一道鸿沟”[3]。学术圈和媒体圈是两个区隔性较大而各自独立的利益群体,属于典型的异质系统,分属不同的“场域”或“圈层”。圈层之间有明显的群体类别意识和边界意识,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旨趣,交流各自为阵,各说各话。

学界对业界关注话题、思维方式不够了解,双方交流难以同频。调查显示,54.3%的教师承认“与传媒人士交往中存在沟通交流障碍”,29.8%的教师认为双方“旨趣不同,话不投机,话语体系不一样”,近半数的调查者(49%)认为“业界对学界不太认同,对新闻传播教育失望”,有学者直言“整个新闻学界还不够活跃,不足以和整个新闻行业保持对话和沟通”[4]。另一边,业界批评新闻传播教育与实践脱节,或指摘学界的道义冷漠,在公共事件发生或业界遭逢“艰难时刻”,学界“集体失语”[5]。在边界隔阂形成的专业地盘内,学界和业界之间缺乏“应有的知识交往和融合”。

(二)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削弱学界与业界交往动力。对于学界而言,与业界交往最直接的益处是获得实践教学资源助力人才培养,但教学工作在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并不占据重要的权重。当下对教师的评价过分注重刚性标准、强调数量导向、强调科研忽视教学。[6]本次调查中59%的教师认为“在所在的高校,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比不太重要,教师考评和职称评审主要看科研成果”。学术导向考评晋升机制直接影响教师的精力分配,教师更愿意把时间精力放在投入产出比更高的科研上,缺乏与业界交往的内生动力,教学成为“良心活”。

“渐行渐远”:

学界与业界疏离的困局

首先,学界与业界鸿沟日益加大,成为困扰新闻教育的结构性问题。新闻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颇受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但新闻教育备受质疑,新闻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学者直言,“新闻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业界需求,业界实践已经远远抛离了教育界”[7]。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生态急剧变革对新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行业认知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自我充电和续航,而新闻教育与新闻业态的鸿沟进一步拉大,成为新闻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学界无法为业界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而业界的资源不能顺畅地回流学界,反哺于人才培养。

其次,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新闻学的知识更新对实践经验的依附性很强,媒体是教师教学科研采之不竭的富矿。学界与业界的沟通不畅,教师对新技术、新变化反应迟钝,对传媒圈的变化不能感同身受,教学内容无法呈现行业发展前沿成果,课堂对学生吸引力有限。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在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层面并没有具备应有的水准,业界人士抱怨“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确没有新闻专业老师们吹嘘的那样优秀”,学界也认识到“传媒教育的要害是不能满足媒体转型发展和文化产业所需的优秀人才”[8]。

再次,学术研究脱实向虚,缺乏实践资源滋养。新闻学是一门实践之学,业界是学界之根,学术研究需要从媒体实践中吸收充足养分。当下中国传播系统的内涵、结构、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来自实践层面的困惑日益增多,要求“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能够跟进新闻传播实践的深刻变革,有力回应来自实践一线的挑战,迎面破解重大难题”[9]。学界在静态和动态上与业界隔绝,失去与业界的对话和知识上的勾连,对业界的兴奋点和痛点缺乏真切的把握和感同身受,凌空蹈虚生产出来的专业知识对实践影响不大。“理论研究对实践中的重大问题鲜有正面、有力的回应”,新闻学研究有‘脱实向虚’的趋向”[10]。 

相携相长:

 学界与业界良性互动关系建构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学界业界深度合作。新闻传播教育目前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源于高等学校与社会系统的疏离,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互动融合。2001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启全国“部校共建”先河,2013年在总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部校共建经验基础上,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正式发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倡议。2021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二十周年之际,复旦大学总结部校共建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共建工作应该向“纵深推进”,促进学界业界深度融合。

2018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明确提出“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加大力度、拓宽广度、发掘深度”。近年来学界业界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双方互动合作的新形式,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邀请全国18家媒体单位的32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担任主讲人,作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必修课覆盖到全国719所新闻传播院系,该活动受到中宣部、中国记协、人民日报等的大力支持。

(二)强化“专业共同体”意识促进包容共鉴。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一方面解释存在于现代西方社会中妨碍人与人交流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则设计了一套如何消除障碍,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实现沟通的合理化方案。[11]学界和业界“在知识社会学意义上有共同的知识结构和血统,分享共同的专业主义追求”,是不能分割的“专业共同体”。要打破两个体系之间厚重壁垒和认知隔阂,双方应加强对话和沟通,增进了解和认同,少些“打棍子”式的指摘和批评,多些理解和宽容,在相互承认和尊重的交互主体性中强化“共同体意识”[12]。

对学界而言,与业界沟通少些功利性,应放下身架、主动沉潜,融入新闻业转型实践体系中,了解新媒体行业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解决途径,在教学、科研、育人多方面与业界展开实质性合作。对业界而言,多关注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报告,寻求学界的智力支持,将业界的最新成果萃取、提炼、总结和完善,形成宝贵的实践资源促进媒体行业不断革新进步。

(三)激发学界业界交往合作内生动力。在新闻学子的成长过程中,学界和业界发挥的作用都不可或缺,学界提供知识滋养和理论熏陶,把握业界创新规律和发展方向,业界提供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训平台,磨砺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本领。新闻传播学院应沿着开门办学、校企协同育人路径,疏通新闻课堂与新闻业界的通道,营造有利于校媒校企合作的环境氛围,采取切实举措支持和帮助教师与传媒企业对接,让校媒校企合作成为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导向,正向引导并激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协同[13]。

另外,激发媒体企业与学界合作的积极性,让业界看到校媒合作不仅仅是单方面给予和奉献,还有切实的回报和收获。业界与学界加强交流符合媒介变革转型的迫切需求,业界遇到的现实困境亟待寻求学界的理论指导,出谋划策。除了智力支持,业界参与校媒合作的重要考量还有人才收益,当下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较大,业界与其虚左以待,不如主动出击,向学界反哺实践资源,输送实践养分,为培养适应媒体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承担更多的责任。

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合作日益紧密,形式日益多样化,合作模式以学界为主导,业界独立自主地介入新闻教育、参与人才培养的行为比较鲜见,学界业界双主导合作模式、以业界为主导合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双方只有携手并进、取长补短、互相渗透、互相滋养,走出一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之路,才能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教研项目“智能媒体时代培养全媒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020)、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编号:20ZD07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海萍.徐泓:打通学界和业界的一堵墙[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762eb7d0102v42z.html.

[2]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

[3]张涛甫.传播新业态倒逼新闻传播教育转型[J].青年记者,2017(21):4-5.

[4]贺蓓.谁是张志安?国内最年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EB/OL].http://tech.ifeng.com/a/20141105/40857934_0.shtml

[5]张涛甫.想象的共同体[J].青年记者,2015(10):92.

[6]李立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态面临深刻变革[N].人民日报,2019-12-24(13).

[7]张昆.一流大学传媒教育定位的困惑与思考[J].新闻记者,2016(09):54-59.

[8]高有祥,张西静.大学与媒体协同育人:朝向一流本科传媒教育之路[J].现代传播,2018(12):163-166.

[9]张涛甫.新闻传播理论的结构性贫困[J].新闻记者,2014(9):48-53.

[10]曹林.从“业界中心主义”走向教育共同体[J].青年记者,2022(03):23-26.

[11]李欣人.传媒互动观念的重塑: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探赜[J].国际新闻界,2010(06):37-42.

[12]曹林,张涛甫.关于新闻传播共同体构建的对话[J].新闻大学,2020(04):1-18.

[13]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1):62-65.



(作者为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陈媛媛.新闻学者何以不亲近传媒——新闻学界与业界良性互动关系建构[J].青年记者,2023(01):81-83.

编辑:小青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刻订阅《青年记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