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必看装置攻略

ADCNews 建日筑闻 2023-04-11


archdaily.cn/2022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啤酒酿造工业的历史,伴随着城市兴起的需求而诞生,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属性,远如巴伐利亚的奥丁格,阿姆斯特丹的海尼根,近如青岛的青岛啤酒,北京的燕京啤酒,都承托着城市发展的脉络。而位于深圳罗湖区金威啤酒厂,同样见证了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后万众瞩目的蓬勃旅程。本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城市生息”正设立在金威啤酒厂的旧址上,回应着“城市”这一主题。几百件展品散布在保留啤酒厂特征元素、如迷宫般充满可能性的场馆中,来自不同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对于城市和未来的思考,在这些曾装载啤酒的容器下,慢慢酿造着,等待在未来的某一刻酿制出炉,推动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今年这已经是深圳举办的第九届深双,如今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已远不止于展览,实际上也成为了城市发展新思想的试验田。深双使深圳在应对我们的城市和时代面临的诸多挑战中走在了最前沿。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到蛇口工业区,再到南头古城、城中村,往届的深双穿梭在最具深圳特色的工业区、大街小巷,而这一次,是工业代表金威啤酒厂接过了这一使命。




oo0
/
零号作品-金啤坊
由 URBANUS 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主导的金威啤酒厂重生策划与改造设计,是本次深双的第零号作品。金威啤酒厂所在地,深圳中心城区罗湖,曾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发展成熟的片区闻名于世。金威啤酒是深圳人的共同记忆,它陪伴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第一批建设者,在这个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挥洒青春,追逐梦想。啤酒厂拥有独特的工业建筑空间体验,然而其零散的厂房遗存在场地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整合公共文化生活的城市装置 © 都市实践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市实践采用整合、插接、介入性的改造策略,将场地与东西两侧约 3 米的高差形成的底座转化为空间叙事的基座,统合原本散落的体量;以整体的力量与周围大尺度的新城市环境取得平衡;基座重新组织交通成为文化空间的节点及展示工业建筑的舞台;顶部为室外展区串联各建筑;内部结合现状开挖一系列下沉庭院,创造出一条空间叙事主线。

© 都市实践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辨识度很高的入口处塔楼是场馆的“迎宾“建筑,也是改造中唯一一座新建建筑;整齐排列的啤酒发酵罐、水处理池等保留了下来,成为展厅本身,通过楼梯、廊道、下沉台阶等串联,在有限的空间中组织出多种探访路径,每一次巡游的感受都与上一次不尽相同,因此在欣赏展品之外,逛展还会得到奇妙而丰富的空间体验。

© UABB 摄影:胡康榆

© 都市实践



oo1
/
城市生息·五大板块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于 2022 年 12 月 10 日开幕,由鲁安东、王子耕和陈伯康(Aric Chen)策展,共有来自十五个国家的数百位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参展,展览持续三个第九届深双的主题是“城市生息”。“生息”这一概念既包含着空间上的多元共生,也体现了时间上的生命节律。它既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宇宙观,也富有中国文明的传统智慧。“生息的城市”是一个共生之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场主入口 - A塔楼 © UABB 摄影:胡康榆

策展人鲁安东介绍道,生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观念,策展团队认为,当前需要引入生命的观点,来重新理解城市,即是时间上的节奏性,也是空间上的重叠,而主题的英文则是 Urban Cosmologies,并非中文的逐字译意,是从宇宙观着手,对此主题进行的另一层解读,Cosmologies的复数意为城市应该由多重宇宙共同享有,新的原点,重新理解,再次出发。

展览包括五大板块,经过介绍历届深双的品牌馆,首先进入的是本次展览的序幕“何以共栖”,这一板块以平面和数字艺术为主,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整场展览的主题;接下来经过廊道,来到“物灵之旅”,这一板块位于室外,通过楼梯、坡道、下沉广场串联,有多种可能性可供探索,充满了惊喜;“寰宇对话”再次回到室内,这里充分利用了啤酒厂的装置,展品匍匐在巨大的发酵罐之下,积极以自己的方式和工业历史产生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位于整个展场唯一的传统展厅内,对问题做出付诸行动的收尾。




oo2
/
建筑师的场所回应


D-39 在地铸造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
 URBANUS 都市实践设计的位于 C 栋屋顶的城市空间装置。C 栋是原金威啤酒厂生产线上的曝气池,建筑改造通过重构流线,将这里变为工遗地块漫游路线中的一个核心。为了回应原有水池空间特征及金威啤酒的历史故事,装置使用了工业金属材料“铸铝”,通过定制铸铝杆件的拼接,形成上千个沙漏状的单元模块,在 C 栋屋顶组合形成一个通透的云雾状的立体构筑物,在下方形成漏斗状空间。整个构筑物采取了工厂预制铸铝物件,现场拼装单体框架,吊装单体框架组的建造流程,几乎零变形地实现了由小构件拼接构成大跨度框架的创造性建构。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C-09 一人 众灵 呼吸
田川,吕植,刘阳,姜建华,马岩松,刘通,徐海东,颜石林,孙海霆

设计师以中国“最后的秘境”墨脱为切入点,通过三个设置,探索两个目的,做一场个体的游戏。首先,架高的设置顺势而为,将神秘遥远、值得敬畏的“墨脱”架高在空间的结构梁上,每件作品看似独立,实则被生态网络般的梁连接在一起;其次,梯子的设置。每个作品和地面之间由一把灵感源自当地人的独木梯连接,隐喻对待脆弱敏感的自然时应有的谨慎小心;最后,行为的设置。通过攀爬,触及自然,关照内心,来一场每次每人每件作品的专属相遇,“攀”与“不攀”都是与自然相处的一种选择。由此探索并反思,人类该如何与每一个似墨脱般美丽且独特的自然之秘境相处 ?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C-01 众镜塔
何哲,沈海恩,臧峰 / 众建筑
众镜塔为上下镜像的两个三角锥体组合而成,锚固于 UABB 位于金威啤酒厂一处 U 型露天空间。正置的三角锥体高出墙体,可以从街道被看见, 晚间成为发光的城市雕塑体;倒置悬挂的三角锥体为墙体所围合,可以坐在下部的圆环充气座椅向上观看。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看似稳固, 但实际极其脆弱, 需要我们每 个人的努力去保护。众镜塔采用了这样一个矛盾的隐喻, 用充气 PVC 这种最空薄的方式来搭建三角锥体这种最稳固的空间结构,以 及看似金属般坚固的外观。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C-02 反方向的构筑
陆轶辰 / Link-Arc 建筑事务所
这是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装置,通过引用倒置金字塔的形状,使其作为一个基础且象征性的建筑语言形式,最大限度地在其顶部收集雨水,同时为下部提供了充足的遮阴面。这个倒金字塔是由悬挂在柱子和横梁上的体块组成的一种空心的多孔结构。体块由透明且内含培育基的聚碳酸酯材料制成,通过多孔结构可以使蘑菇在其侧面的空隙中生长。这个过程将展示自然作物如何繁茂生长并取代原有培育结构形成新的自然结构。当展览结束,这个培育基块将会被重新加工并利用作为自然形成的建筑材料。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戴乐


C-06 城市寄生家居计划
青山周平 /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师以城市家具的形式将个体生活与城市空间结合, 以满足丰富多元的生活需求。这些寄生在现代城市空间中、具有多元功能的构件, 设计师称之为“城市寄生家具”。通过创造这样的“城市寄生家具”,原本消失的生活从私密空间向城市中延展开来,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再现原本看不见的“家”。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戴乐


D-30 钢草
董功 x 李怒 / 直向建筑 x 合作艺术家

装置思考的起点始于建筑师董功和艺术家李怒之间一次关于空间知觉的对话。装置通过在现有空间边界基础上进行平面与顶面的内向偏移的操作,建立起一个可以被感知的空间实体。这个新的空间实体由 36 根 7 米高的螺纹钢筋矩阵组成。通过对每一根钢筋的长细比和顶部负重的设置,使得钢材本身受拉的结构性能在与观者的互动过程中被感知,钢筋因此拥有了生物般的“韧性”。观者可以自由步入钢筋矩阵,并沿行走路径触碰,晃动钢筋,顶端的重锤将延长这一动态的过程,直至钢筋再次恢复静止。人和物,时间和空间的对话也将蕴藏于其中。

© 戴乐

© 戴乐


SP-08 三角的剖面关系
张永和 / 非常建筑

该空间装置是对三角形剖面的构成、体验及多个三角形的关联方式的一次实验。在矩形展示空间内植入两片倾斜墙面,形成了三个依次贯穿的三角形空间。三角形增强空间的透视性;透视延长线通过墙面上的门窗洞口投影到墙、顶面形成的色块,呈现出空间内偶然性对视关系。通过黑白色块对隔墙立面进行平面划分,促成透视与空间变化,使参观者从展厅入口行进到瞭望台的过程成为一段丰富的多维度体验。三角形在满足人对空间需求的同时,顶部空间逐步减少,更加符合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希望使参观者认识到空间设计也是被动式控制排碳的重要手段之一。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32 可食用材料的新应用 媒介探索
胡方 / Atelier Fang 食物设计工作室
泡泡,和烟花一样绚烂,转瞬即逝,梦幻童真。当我们用一种可食用材料将泡泡们固定下来,成为半永久的材料,它会是什么样子?泡泡吹制法成为就传统编织、现代数字编程之外,一种天然的薄膜肌理成型方式,瞬间消逝的气泡被轻巧保留,浪漫的游戏把原为食材的有限时间变得永久,让空间更有张力。Atelier Fang 食物设计工作室探索了这种可食用泡泡材料的成型方式,以及它作为新的媒介载体在空间的构建可能。目前这种材料可以实现定制,泡泡大小可控。同时它绿色环保可降解。在地创作加强了人们与之的互动,同时也减少了材料的碳足迹。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oo3
/
建筑师的宇宙观

ArchDaily 特别推荐版块

寰宇城市-展厅分布

展览的灵感来自于伊塔诺·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寰宇城市”将占据 D4 首层展场中十个空间单元。九组受邀建筑师将会根据对深圳的理解和研究,在这个空间矩阵中呈现对应的微观宇宙。策展团队根据九个微观宇宙创作了一个空间谜语,每座寰宇城市都将占据一个结构单元。有些单元有遗留的发酵罐,有些单元则有天光,有些单元有过滤管线穿过,策展团队鼓励建筑师将自己的宇宙观与这些建筑元素相结合。
本届深双特别鼓励跨学科的交流,鼓励建筑与城市话题走出固有的边界探寻更多元的可能性。“寰宇城市”单元采用 “1+1+1”的对谈模式,为参展者安排一位学者、作家、 艺术家、科学家、记者和一位深圳本地的普通民众进行对话,鼓励建筑师通过对话产生新的创造力,将对话的内容反映到设计中。以下是他们的答卷。


D-14 太空宇宙观:宇宙

马岩松 / MAD 建筑事务所

这是一个空间和光的装置。没有人知道宇宙的边界在哪儿,所以建筑师希望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一个无限的场景,在桶腔内部运用灯光和反射材质,吊起来形成无限反射的空间。人可以从下面的楼梯走进来,再从上面的门走出去,形成了这样一个没有边界的气氛。今年深双在金威啤酒厂,关于每个建筑师心目中的寰宇城市,这个腔体可能是很好的空间,以建筑师如何利用这个“无”,来给每个人制造在缤纷的寂静中与自己对话的感知和体验。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15 植物宇宙观:可食用城市

张斌 / 致正建筑工作室

我们探讨在高密度城市中引入分布式的蔬菜种植技,形成一种新型的可食用绿色基础设施,从而彻底打通传统规模农业中被分离的生产端与使用端,让蔬菜农业进入城市日常生活的个体空间与社区空间。传统城市的新鲜蔬果,依赖于高度全球化分工布局的农业基地与冷链物流供应。“蔬果气球”是一种不依赖于土地、可移动的、个体互助的蔬菜种植 - 食用终端。它分布于未来的居所、社区与街道,通过与手机应用的结合,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形成全新的基础设施与都市景观。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16 声音宇宙观:声圳
柳亦春,殷漪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深圳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选择声音作为一种可以描述水的形态与运动的介质。“声圳”,意在通过水的声音,重塑小渔村与大都市的时间城市。以水的流动意象为核心,在空间装置中,用水的声音来串联出一条水流动的路线,也是观众走动的路线。独立空间内将会含有一种形态的水的声音。从城市日常生活中的饮水,到城市中的水系,层层扩展至海洋、冰川。创作声音聆听实体作品。以实地录音作为对待声音的美学态度,使用水声音为创作主体。该作品在装置作品外围供观众聆听。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17 空气宇宙观:恍惚之城

华黎 / 迹·建筑事务所 TAO

恍惚之城包罗了物质的种种万象,但其形其质从不确定下来,正如这里弥漫的气。气的机遇来自于土和水的边际状态,也来自于两种时间的碰撞。碰撞产生了能量。在碰撞中这里上演着一幕幕的转化与更迭,膨胀与吞没、升腾与下降、流动与改变,永不停歇,幻化出一派混沌的生机勃勃与气象万千。正如老子在《道德经》所言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18 能源宇宙观:呼吸城市
陈忱 / reMIX 临界工作室

一个中国人平均每天产生 22.5 kg 二氧化碳排放,而一棵大树需要整整一年才能从大气中吸收等量的碳。以能源的宇宙观为出发点,装置利用呼气和吸气两种模式的不断交替,以可视化的方式来探讨碳这个话题。吸气模式下,每个气球将达到 11.5 立方米,相当于人均每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体积,占据了展厅内整个空间,将参观者“困”在其中。碳密集型的人类活动短片,被投影呈现在气球柱的表面上呼气模式下,展厅处于半黑暗状态,气球缩小,人们可以在展厅中自由移动。壁上外光显示了深圳地图上的不同植被区域,根据它们不同的固碳能力,呈现出不同的紫外光强度。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19 垃圾宇宙观:(垃圾时空)时间介质
孟岩,李睿 /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

以“时效性”为依据,失去时效的事物,人们视之为“垃圾”。但垃圾不总以讨人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时空中。本展旨在展示时空对价值判断的影响。与其说垃圾是一种结局,不如将这种价值判断的偶然性通过空间放大。通过限定既有的展览空间,控制观展人的视角,选定同一时空下若干个场景展现价值判断的差异性。若视展览空间为“正空间”,本展品将在展览空间中折叠一个附生的“负空间”:禁止观展人踏入,但仍可通过视窗观看,从中展示价值的主观判断与交织并游离在其中的客观价值。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20 土壤宇宙观:与土相会
王澍,陆文宇 / 业余建筑工作室
“土”是这个世界上最基本、最生态的建筑材料。我们需要再次认识“土”。以生态的名义,我们需要一个更“土”的生存环境,一个更“土”的宇宙。建筑师带来了一些杭州的“土”,并想知道深圳有多少种土?有多少人会有兴趣来收集“土”,认识“土”?还有意外的“土”吗?请来参观的人携带一捧土,无论取自深圳何处。在展厅将土放入任何一个空格,在盒中取出一个小标签,写上取土地点和取土者姓名,把标签插在土上。“与土相会”这个作品希望能与观众互动,通过这样的展览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21 水宇宙观:雨房子
李天颖,张昊天 / FrankanLisa
现代建筑就像潜水艇,将雨水拒之门外。建筑无力左右室外的惊涛骇浪,但可以在室内保留一方舒适的天地。雨房子呈现的是一个墙体的内部,一个向内看的家。建筑的外部被卷进了建筑“内部的内部”:水包裹在塑料膜内,流淌在建筑的空腔中。现场有一台除湿机从展厅内部吸水,汇集的水被过滤和储存,再被蒸发成水蒸气吐出蒸腾,又凝结回落。这些水沿着透明的管道流动,以机械化的方式在装置里循环。塑料墙内同时封装着若干屏幕,它们是建筑中央的窗户。装置希望呈现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建筑的边界像塑料膜一样一戳就破。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D-22 家用电器宇宙观:家用电器城
绘造社 

当我们探讨机器的时候,通常会谈到建筑史里非常乌托邦式的设想。而这里的机器特指三轮车、电动车、代步车等,家庭用于代步或改造之后变成经营生产的工具,最常见的是夜市里卖小吃或百货的小车。所有者用这些相对廉价普通的机器,对属性进行了微调,给自己在庞大的城市里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原本只作为交通工具的家用机器被改造为城市中的“随身建筑”,但又逃脱了为建筑而设立的规则。个体的生存智慧充分利用这些“随身建筑”的伪装性,以一种游击式的轻盈姿态,最大限度达成了个体对公共空间的有效实践。对这些家用机器的转化和使用,是无法享用宏大资源的个体对自己手中有限资源的最优解应用。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 UABB 摄影:胡康榆


延续深双“城市即展场,展览是实践”的原则,本届深双设置上述介绍的“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五大主板块之外,还有由“万籁之迹”“图书策展”“寰宇制服”“循环共创”“流浪动物之家”“美术馆联动计划”六个单元组成的特别板块,“UABB品牌馆”“香港馆”“罗湖馆”三个专题馆,以及常设展“即地制造”,从认知、方法和行动三个维度重点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编辑:戴乐,嵇瑞雪

*本文内容、标题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转载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 ArchDaily


点亮“在看”和“点赞”,

将创意灵感放在第一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