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2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弃婴的感人故事

园地耕耘者 一枚园地6 2021-08-21



那些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弃婴的感人故事

于无声|文


前一段时间,有一组照片在互联网上热传,是一个女孩两岁和七岁时的照片。应该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个女孩,5年前也就是2016年,她刚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


第一张是她两岁时的照片。就是当初办理收养手续时拍的,当时才两岁的她被父母遗弃,拍照时露出怯懦得眼神,让见者心疼,我见犹怜。后面的几张是前不久她过七岁生日时,她的美国父母晒出的照片。



如果不是文中提醒,你能一眼看出上述照片中的女孩是同一个人吗?后面的几张照片里,女孩脸上洋溢的自信快乐和幸福,跟两岁时那怯怯的、弱弱的形象简直天壤之别。

女孩现在有一个漂亮的美国名字:塞拉(Selah)。这个出生在贵州的小姑娘,2016年,在她两岁的时候被美国妈妈黎贝卡收养。

黎贝卡为了收养她很不容易,因为要缴纳3.4万美元的领养费,他们夫妻在网上卖二手商品来赚钱,还在业余时间承包了别人的家庭院保养,花了足足一年时间才筹到这笔钱,然后他们亲自来到贵州,办理领养手续,把塞拉领回美国的家。

黎贝卡已经有两个儿子,塞拉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塞拉也在这样温暖得家庭环境下成长。

黎贝卡用心记录了塞拉的成长历程,还把她生活和成长的点点滴滴上传到了视频网站youtobe,让全世界更多人一起分享他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说起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弃婴,塞拉只不过是万千幸运儿中的一个。事实上,中国是美国人领养外国孤儿最多的国家。

据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17年,共有80162个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收养,其中85%是女孩。

而如果要从开始有相关报道的1992年算起,至今已经有超过10万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收养,其中相当比例是残疾儿童,还有很大部分是性别上的原因,是女孩。

对于普通的美国家庭来说,收养一个中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

文中的塞拉父母就是一对普通的美国夫妇。大约在2015年,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他们决定到中国收养一个孩子,当年2月份他们递交了收养孩子的申请。

要收养中国孩子,首先费用就是一个问题,领养一个中国孩子的“领养费”通常在2-3万美金,对工薪阶层的美国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这中间还要准备繁琐的材料并进行“排队”等待。这足够考验他们的耐心。因为领养一个中国儿童,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文件很多,相关的申请手续也很繁琐,我相信任何一个和政府打过交道的人都深有体会。

大多数被收养的中国孩子都和塞拉一样,在美国的家庭里过着普通但又幸福的生活,这些美国的父母在最初收养这些孩子的时候,也只是想要孩子健康快乐平安地成长,并没有任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想法。

但也有极个别的中国孩子因为命运的安排成为某个行业的骄子。

下面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她叫摩根·赫德。


2001年7月18日,一名女婴在中国广西梧州出生,父母为其取名“吴颖思”,然后不久就将她遗弃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最后她被送到当地的社会福利院。

2017年10月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47届体操世锦赛中,美国16岁小将赫德一鸣惊人、力压群芳,获得女子全能项目的冠军,延续了美国人在该项目上的统治地位。

这位全能冠军,赫德,她就是那个叫“吴颖思”的中国弃婴。

她这非同一般的命运转变,源自一名叫雪莉的女人。2001年7月,远在13000公里之外的美国特拉华州,38岁的雪莉正焦急地等待着Adoptions from the Heart领养中心的回复。

她生育困难,7年前主动与丈夫离婚。在一个牙医诊所做助理时,有一天,她听说一位病人通过在中国领养了一个婴儿而顺利成为单身妈妈。“我一直很想要个孩子。”像是某种灵感被激发了,她决心尝试收养一个中国小孩。

终于,在2002年初夏,雪莉收到了来自领养中心的一封快递:一张6个月大的女婴照片,一些背景资料,和一份出发去中国广西“接孩子”的邀请。

就这样,雪莉与另外11个收养家庭一同踏上了飞往香港,再转机南宁的航班。

几经辗转,他们最终被安顿进南宁一座酒店。十几分钟后,一群人推着12辆婴儿车走出了电梯,整个楼道瞬间被刺耳的哭叫声包裹。

慌乱中,雪莉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她的名字。她走上前去,一个名叫海伦的广西当地接待把怀里一名不足周岁的女婴递给她:“这是你的孩子。”

雪莉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接过了属于自己的孩子,匆忙把孩子抱回了房间。

房间里的安静并没有让孩子停止哭喊。没有经验,初为人母的雪莉笨拙地尝试了所有抱姿,想尽了一切办法——喂牛奶、喂果汁、扔玩具、举高高……全部宣告失败。

直到当晚8点,她把自己带来当早餐的Cheerios (美国知名谷物麦片品牌) 倒在了桌面上,无意间触动了宝宝敏锐的听觉,哭声突然间停止了。雪莉赶忙拿起了几片甜麦片喂到她的嘴里。嚼着嚼着,小颖思睡着了。

从那时起,专属于赫德和雪莉的亲情开始联结。

回到美国后,雪莉需要不厌其烦地跟身边的人解释赫德的来历。但当被追问“准备何时跟女儿坦白”时,她常常感到不解,“这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好隐藏的呢?”

从赫德咿呀学语时起,中国之旅就成了雪莉最爱为她讲述的床边故事。几年后,渐渐长大的赫德从倾听者变成了发问者。她开始好奇她的“中国妈妈去哪儿了”。

雪莉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她对于赫德的亲生父母实在知之甚少, 也不想妄加揣测。

“我不知道她是谁,但我知道她把你放在了医院门口的台阶上,她希望你能尽快被人发现、好好得到照顾。她一定非常爱你,但是肯定有不得不放弃你的苦衷。”

15年之后,那个爱哭闹的小颖思成长为一名体操全能世界冠军。


国内的网友都说她“命好”,“要是没被美国妈妈收养,留在中国肯定成不了材”,可她的美国妈妈雪莉却语气坚决地反驳道:

“如果赫德没有成为我的孩子,她可能不会练体操,不会成为世界冠军,但她也一定会有别的成就。”

赫德或许未曾想到,自己身后这份无条件地支持其实浸满了母亲全部的、毫无保留的爱和汗水。

3岁时,赫德被养母送去练习体操,当时只是希望她能享受到体操的乐趣。没想到,她在训练中展现了出色得体操天赋,9岁时就达到美国的业余体操等级4级,2014年时便达到了最高级的10级。

雪莉说:

“她也曾学习过滑冰、垒球、足球等运动,但最终还是对体操情有独钟。她身材比同龄人瘦小,体操也更适合她。她踢足球时虽然很卖力,但是身材很吃亏,要费好大力气才能抢到球。”

虽说成为单身妈妈是雪莉自己的选择,这意味着她早就做足了独自面对困难的准备。可职业体操运动员的花销依然超出了她的想象:每年仅训练与网络文化课程的费用就超过12000美金。在赫德入选国家队之前,雪莉还需要承担女儿所有医疗、交通、保险支出。

几年前周转不灵时,她不得不背着赫德在网上发起众筹,希望可以借好心人之力渡过难关。

今年55岁的雪莉个子不高,体态丰腴。她穿着素色的帽衫、藏青色的运动裤,头戴一顶黑色棒球帽,爱笑,说自己难得朴素一回,其实“很爱打扮”,“家里有数不清的耳钉和吊坠”。

她曾经在一家牙科诊所作为助理工作了30年。赫德开始正式训练的头两年,由于体操馆、诊所和赫德当时的学校之间分别有近40分钟的车程,当地公共交通又不甚发达,为了兼顾工作和女儿,雪莉每天要在纽瓦克和米德尔敦两市之间往返3次。

通常,雪莉会在5点左右起床,7点准时出发,将女儿送到家附近的学校后,去不远处的Wawa便利店买上一杯黑咖啡,然后前往诊所开始一天的工作。

大约下午2点半左右,她会利用与老板商定好推迟的午休时间驱车回到赫德的学校,将她送到位于纽瓦克的体操馆,再返回诊所继续工作。直到晚上7点,她需要带上两人的晚餐,再一次前往30公里外的体操馆接上女儿,一起回家。

“咖啡洒一身,三明治的馅料掉一身,非常狼狈。”雪莉笑着说,“现在要我说,那时候真的很累很苦,每天不是工作就是在接送赫德的路上,回到家常常是不想动弹,懒得准备明天的食物,就只能饿着不吃了。但当时,就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你身在其中,察觉不到那种苦。”
 
3年前,雪莉决心改变生活节奏,找到了一份信用卡公司客服代表的工作,不用坐班,时间安排相对自由。赫德两年前首次入选美国国家青年队后,开始享受部分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

然而,雪莉并没有将曾经“吃过的苦”转换成对女儿成绩的苛求,或是期望。相反,她对于赫德在体操上的成败似乎毫不敏感。她们在家“不谈体操”,不刻意追问训练进展,也从不深究状态好坏。

她真诚地说,如果某天赫德表示自己对体操已经失去热情,即便她的竞技状态正值巅峰,即便教练和国家队全力挽留,即便“再多迈一步就能成为奥运冠军”,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女儿的决定。


“苦是她在吃,伤是她在受。如果她决心放弃,我又有什么资格逼她坚持下去?”2017年10月6日,当赫德接过世锦赛金牌时,她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她说自己“从未想过这一刻会真实发生……”


上面讲的是两个普通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弃婴的故事,我们也知道有些美国名人也收养了中国孩子。

例如,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收养了中国女儿杨乐意。
例如,美国前国务卿克里的妹妹也收养了一个中国孩子。
例如,美国著名演员梅格瑞恩有中国养女Daisy。

……


谈到美国人或者西方人收养中国弃婴的历史,要追溯到100多年前。

有一张来自《旧影潮州》的照片拍摄于100多年前。当时,这里的人们重男轻女,生了女孩,常常会扔到池塘里淹死。

看到这种情景,来潮州宣教的传教士贝尔夫人便把一只篮子挂在池塘边,在一块牌子上写着:“请将你的婴儿放在这里,不要把她们扔到池塘里。”

贝尔夫人每天来篮子这里查看,把篮子里的婴儿抱回去。这些婴儿被送到教会办的育婴堂,或者被基督徒家庭收养。

这些被扔掉的婴孩被当成宝贝,她们得到细心抚养,被送进学堂读书,最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个篮子,就是中国最早的弃婴岛。它提醒人们,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人,还有一种爱,愿意接纳每一个被抛弃的生命。

有一个美国妈妈说得好:对我来说,爱是多一个人相处和多一份给予;而对那些被遗弃的孩子来说,爱是唯一和生命。

或许,国与国之间,会有纷争;
宗教与宗教之间,会有敌对;
种族与种族之间,也可能无法相容。但一定有一种东西,会超越国界宗教种族,把百里千里万里之外的生命紧紧连接在一起,它,就是爱。


【作者简介】于无声,一个喜欢文学的小企业主,一个永远有梦的老男人。一枚园地耕耘者。
(编辑:呼斯楞豫锟)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所诉观点与平台无关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微信号:anranyodai(请注明“投稿”)


致敬读者朋友们:

感谢大家与一枚园地风雨同行,不离不弃。园地几经波折,重新起航,夜空越黑暗,星星越闪亮,转发并点击在看,帮助更多读者回家。

一枚园地编辑组



点击阅读更多

水滴筹工作人员:我用我的善意为自己“洗白”,我不是“骗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