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性的一刻,还是来了

你们的中产先生 红莲观潮 2023-09-19
来源:中产先生(部分内容来源晖诚勿思)
这是2021年的。

这是2022年度的。

影响有那么大吗。

- 1 -

今天,农历新年前最后一次经济和社会数据集中发布,其中一个数据引发关注:

新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此外,我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

说实话这个数据并不意外,大家在去年中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了。

看个数据:

不但人口跌破千万,还出现了所谓的人口死亡交叉,就是死亡人口超过新生人口。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数据并非是自然的,疫情的因素也占一部分,疫情期间看病难、住院难,让很多人推迟了生育计划。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80后最后一波出生高峰的育龄妇女已经过了最佳生育期,出生率也会下滑,高龄产妇的二胎三胎也拉不回来。

但是,根本的原因其实图表已经一目了然了:

从2017年之后就一路下坠,什么原因大家都知道,房价翻番,年轻人结不起婚了,跟着下降的是初婚和头胎数据


有其他网友做出了这二十年来的人口变化走势图,这是98年的。


这是99年的。


这是2000年的。


01年的。


02年的。


03年的。


04年的。


05年的。


06年的。


07年的。


08年的。


09年的。


10年的。


11年的。


12年的,这时候辽宁成为第一个被标黄的省份了。


13年的。


14年的。


15年的。


16年的,黑龙江成为第二个被标为黄颜色的省份。


17年的。


18年的。


19年的。


20年的,东北三省都被标为黄颜色了。


21年的,标为黄颜色的省份越来越多了。


相信22年的数据,人口标黄的省份只会进一步增加,这才有了今天减少85万这个数据的出现。

总结一下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

育龄妇女减少+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疫情影响。

三个原因叠加,造成出生人口急速下降,这种下降速度在和平时期内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但是我觉得人口死亡交叉其实有点失真了,乐观一点估计:

如果2023年疫情可以结束,阳康推迟半年怀孕的话,那么2024年下半年的出生数据应该就能回暖了,甚至也可能形成一个出生小高峰,毕竟三年中推迟备孕的人太多了,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整体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我更想让社会管理者和普通网友们看到的是,这个局面并非一天两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是如何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慢慢发酵,最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 2 -
既然无可避免,就要未雨绸缪,提前考虑人口下滑对经济和产业的影响。

人口下滑的影响有多大呢?

宏大的话题比如代际平衡就不谈了,谈点实际的影响。

1、经济发展模式

从制造业的人口红利到负债式投资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逻辑,庞大的人口基数,不但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动力,还有巨大的政策腾挪空间,但是现在人口下滑的趋势难以逆转,居民的杠杆也处在高位,经济模式要调整而且已经在调整了。

从外贸投资到内需消费,从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到高价值的科技制造,必须有紧迫性了。

2、产业的影响

母婴不用说了,前些年都跌成狗了,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但是其实不止是母婴行业,一切建立在人口增长逻辑上的产业都将受到冲击

比如现在最火的教师,变化会从县乡开始,逐渐蔓延到城市,去年考教资的人数达到了1144万,而新生人口才956万,即使小班化教学,也不需要这么多老师。

蓝领产业会迎来利好劳动价格会上涨,类似发达国家,装修工、水电工、卡车司机都会成为中等收入行列,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学校不能再等了,不能把职业学校再当成差生集散地了,另外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白领,未来的职业之路恐怕会更难了。

养老产业就不说了,不要被当成人傻钱多的行业收割就好了。

其他行业,大家都可以发散思维一下。

3、房地产

还要说吗,学区房首当其冲,然后死亡人数上升之后,带来巨量二手房入市,可以说房地产的黄金和白银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边是国家和房地产商会力推新房,为了回笼资金填银行的坑;一边是巨量二手房连年入市,不管承不承认,市场逻辑早就变了。

除了人口净流入、经济发达或者有特殊禀赋的城市,大部分地区的二手房都会越来越难卖。

4、养老金

中国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的,也就是年轻人交老年人领,人口增长还不错的时候就开始喊空账了,未来恐怕更难。

几种办法:

国资划转一部分资产充实养老金,然后以国家队的身份进入股市,你敢让它亏钱吗?据说最赚钱的战绩是打新,去年已经轻松拿下零风险1.85倍收益,秒杀绝大部分人了吧。

还是那句话:

股市不但要给企业融资,还要给房企还债,当然还包括给全国人民发养老金,绝对的国之大者。

内部腾挪,社保改革、医保改革,个人部分归个人,企业部分归统筹,然后个人社保全家通用,未来可能还会打通地域限制,让你父母也可以用你的社保看病,能缓解一下。

最后就是个人养老金了,商业保险之类的,靠谁不如靠自己。

- 3 -
结语

关于影响,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大家有新想法可以留言。

感觉要系统看一下日本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书籍了,提前感受下人口下滑过程中,经济、产业、社会等多个层面的状况和变化

点击阅读购买:对“最熟悉的日本”,其实我们误解最深

往期精彩


方舟子痛心疾首,昔日好友司马南从反伪斗士沦为与中医骗子为伍
司马南,为什么会走向攻击名人的不归路?
鹤岗要停供暖,公务员南下打工,立个尊重人才的牌牌何用?
举手就打?方舟子痛斥司马南造谣辉瑞新冠药
泽连斯基,一个真男人!
2022 ,活着就好!2023 ,还活着!
新冠特效药如果有用,美国为什么还死那么多人?
不怕与病毒共存,就怕和愚蠢共存
有网友发现了饶毅的九个秘密
我和红莲阳性记
过去嘲笑印度人喝恒河水治新冠,现在发现我们才是神啊!
死亡的魔咒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公众号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
🌹阅读原文 支持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