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握数字治理新形势 决胜数字时代

任轲正 人民中科研究院 2024-01-09


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新资源和新资产,与此同时,数字化生存带来的各种无序和混乱则使得“数字治理”应运而生。数字治理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紧迫议题。
















把握数字治理新形势














截至2022年6月,我国拥有超过10.51亿网民及其产生的海量数据资源,数据挖掘和开发潜力巨大。在如此庞大的数字社会中的数字服务与支持将直接深刻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治理是随着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而产生的新型治理。

一是数字生态下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和风险,如数字霸权、数字垄断、数字鸿沟、智能化带来的情感、暴力甚至仇恨等。

二是数字技术及其运用产生的问题和风险,比如数据的泄露篡改、信息污染、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等网络安全问题、平台自身的生态系统问题等。

因此,把握好当下数字治理新形势,已然成为发展数字经济需要重视的议题之一。


数据资源管理模式不断改进



数据成为数字时代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生产要素。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流动的数据成为保证网络空间平衡、稳定的关键点。能否实现数字治理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数据的治理水平。数字治理可以厘清数据的生成、流动、利用和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各方权责,强化正向建设、创新数字治理流程及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出台很好填补了有关政策体系的空白。数据三权分置、数据反垄断等政策规划,对于数据要素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信息内容治理开启有益探索



当下需要投入更大资源开展数字技能和素养培训,通过政企合作提升利用数字技术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推动数字知识和资源共享。

例如依托于“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温州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海量数据和监督需求连接起来,用“算力”协助“人力”发现潜在问题,通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共处置红色预警11543条,发现问题线索3730条,挽回损失金额达506万余元。可见,数字技术的充分运用对数字治理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人工智能治理探索持续深入



人工智能(AI)治理国际协调是全球数字治理的重点方向。多边机制下人工智能治理共识持续推进。联合国将人工智能治理列为正在酝酿中的数字契约九大议题之一。

各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规则规范。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出台《迈向识别和管理人工智能偏见的标准》;欧盟发布了《人工智能责任指令(提案)》。

我国持续完善国内人工智能治理,先后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规范特定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未来在全球数字治理领域,人工智能治理将向精细化监管发展。

一是持续完善技术风险评估与管理

2022年10月17日,Gartner 发布2023年技术趋势预测报告,将“人工智能信任、安全和风险管理”列为明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


二是分级分类监管继续推进

美、欧及我国的监管治理实践表明,监管分级分类是 AI 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国际广泛共识的分级分类标准体系建设是可行有效实质化 AI 监管的关键。


三是应用治理典型场景进一步聚焦

在智慧医疗方面,医疗器械准入机制是规则建设核心。在自动驾驶方面,中、英、德都已开展初步的技术监管原则讨论,正积极发展体系化监管框架。在人脸识别方面,隐私保护和信息数据安全强监管已成为趋势,需加快明确相关主张、推进立法和评估监管细则。上述场景下的治理监管经验,或将构成未来国际人工智能治理创新的突破点。















构建数字治理新秩序














数字治理要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

例如,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区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通过算力枢纽间的联通、融合,实现了其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的跨区域协调发展;

杭州、成都、长春等城市利用道路交通的一体化数字治理系统,对交通流的潮汐特征和易拥堵的通勤路段及关键节点进行感知、分析、识别,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公交线路优化、班次调整和可变车道设置,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上班族日常通勤时间;

北京、雄安、广州、厦门等地作为最早的一批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设试点,通过对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资产”进行深度整合,搭建了跨行业、跨应用的一体化数字底座,为城市的协调规划、科学建设和精细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则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了智慧能源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电力“源网荷储”的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可视化交互,实现了能源的多源协同、动态供给和清洁利用。

数字治理充分发挥了虚拟环境对现实世界的支撑作用。


数字治理不能忽视现实社会对虚拟世界的约束。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虚拟世界中的信息内容和行为活动也日益丰富。在数据、算法、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用户能够在其中自由地沟通交流、生产经营、休闲娱乐、工作消费,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超越虚拟世界本身的权益争端、外部影响和责任认定。

虚拟世界中的数据分析、计算和传播,不仅仅涉及到虚拟应用本身,也涉及到现实世界中各相关主体的权力和利益;虚拟世界中的各种行为言论,其功能效应不光反映在特定的虚拟场景中,也会对现实世界的个人和社会生活产生作用。

虚拟世界的利益侵害和秩序破坏,可能源于数据的错误、算法的疏漏、系统的失灵,但其监管和维护职能却必须回归到现实世界的功能组织和行为个体。虚拟世界可以有其独特的经济、货币、资产,也可以有区别于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则,但它并非完全独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绝不能忽视现实社会对虚拟世界的约束作用。


未来要加强数字安全合作,持续汇聚安全可信共识。

安全可信将长期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各国数字治理的首要关切问题。汇聚安全可信共识、加强数字安全合作是未来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先后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中方关于网络主权的立场》《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围绕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新兴技术伦理提出明确主张。

在治理理念上

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厘清国家主权与全球治理、主观与客观等数字安全基本概念和主要矛盾,将成为数字安全合作的重大课题。


在治理工具上

建立在广泛共识基础上的客观评估标准和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将成为合理有效数字安全保障政策的关键。在关键议题上,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保障、人工智能监管、虚假信息治理、产业链保障仍将是最迫切的数字安全合作问题。


在治理机制上

建立在国际秩序民主化和数字大国间协调双重基础上的集体数字安全机制,将是合理数字安全机制建设的有力保障和主要努力方向。




结语


在数字社会快速发展转型、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大促进作用的背景下,数字治理在为数字经济提供服务、支持与保障的过程中已成为显学,对数字治理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恰逢其时。数字治理把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以数据化方式动态关联起来,进一步形成各方多元互动、协同演化的数字时代共同体,促进数字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数字治理在面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被寄予众多期许,时代需要数字治理为数字经济赋能,需要牢牢把握数字治理新形势,方能建构更为理想的数字治理发展态势。


责编:方钰洁
监制:李红梅


文章参考:

1.《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2022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全球数字治理:特征、实践与突破》中国社会科学报3.《数字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善治逻辑》光明网4.《面向未来的数字治理》中国社会科学网
往期回顾

 

 脱虚向实|元宇宙该如何规避炒作泡沫?

  聚焦政策落地 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加“数”前行

  算力新进阶:智能算力 “算”出数字生活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