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卡奇诞辰|卢卡奇是怎样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

思庐哲学 2022-12-11

来源:“实践与文本”网站
作者:赵一凡


编者按:

137年前的今天,“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奠基人格奥尔格·卢卡奇出生在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和那个时代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青年一样,他在探索着世界和社会的真理。是什么样的经历和契机使他投身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呢?


金粉往事

欧美学者目中,卢卡奇学富五车、英气逼人,不愧“最有才华的思想家”;其理论精湛程度,堪称西马极高之品位。(阿雷托,1979:104)英国学者安德森说:卢氏代表那一代革命家本色,他以书生双肩,担负学术与政治重任。投身革命之际,还保持了"与资产阶级文化的双边关系"。(安德森,1984:16)


1885年4月13日,卢卡奇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富商家庭,乳名Gyorgy。[2]他祖父原是维也纳工厂主。父亲则从银行家变成奥匈帝国的册封贵族。母亲出身德国犹太名门。她下嫁卢家后,素以德语管教子女。礼仪之争,导致母子冲突不断。卢卡奇《自传》称:"我出生在布达佩斯富人区,来自一个资本家家庭。通过父亲,我们频繁接触达官显贵。所以我很自然地产生拒斥心理,并将反抗情绪从政治向文学诸领域扩展开去。"(卢卡奇,1986:18)

1902年卢卡奇入读布达佩斯大学。攻读法律经济之余,他却喜欢上戏剧和美学。当时欧洲戏剧富含社会批判,其中尤以柏林和巴黎自由剧场最受民众欢迎。于是小卢创立剧团,与同学排练易卜生、高尔基、斯特林堡等人作品,公演达百余场。1906年他获法学学位,不久又写出《现代戏剧发展史》,荣膺哲学博士。一连串的成功,令小卢发现自家学术天分。于是他不断前往柏林,去旁听席美尔、韦伯、狄尔泰的讲座。

师从席美尔

1906年冬,小卢前往席家,加入他和韦伯领导的社会学社团。此时德国社会学尚无合法地位。席美尔提出: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其主攻方向当为社会化过程。[3]他在《金钱哲学》中,将自己信奉的生命哲学与唯利是图的金钱哲学并置一处,对后者痛加挞伐。

 席氏称:文化当令生命富足。譬如一棵野梨树,天生结酸果。可在人工培育下,它会结出甜美果实。故此,文化类似培植,即将人从自然提升至完美。他又说:启蒙时期的欧洲市民社会,尊重个性、提倡自由,堪称主观文化。19世纪后,人际关系受金钱支配,日益变作一种冷酷无情的客观文化:它倒行逆施,榨取人的单一潜能,导致其他资质荒废。

 此一客观化(Obejktion)过程,竟将欧洲人亲手打造的现代文化变作一种异己之物:它违背其意愿,封闭其心灵出路。这文化愈是繁荣,人的精神就愈加贫乏。如此人与文化的严酷对峙,便酿成"文化悲剧"。[4]

悲剧何在?席氏称:“客观文化由人类活动专门化造成。其手段区分得越细,劳动者所表现的人格就越少”。请注意:此说明显呼应马克思异化论。但席氏并未说明异化的根源,反将人类精神自由寄托于文艺创新。在他看来,社会功能化角色剥夺个性。但也有例外,譬如歌德、伦勃朗等艺术家,仍可发挥个人创造力。总之,惟有在精神王国中,个人方可抗衡社会。(席美尔,2004:459)

一段爱情悲剧 

谁承想,席老师口中的悲剧文化,竟在小卢身上应验如神。1908年冬,他和女画家伊尔玛一见钟情。第二年夏天,他俩结伴去意大利旅行。关系亲近至此,小卢却像个哈姆雷特王子:一来他自小缺乏亲情,害怕家庭生活;二来他认定自己负有学术使命,所以爱情和工作只能取一。伊尔玛劝说无效,只好另嫁。可她婚后痛苦不堪,一日跳进多瑙河,以身殉情。

 小卢受此震撼,诅咒自己要像迈达斯王那样悲惨终生:希腊神话中那个呆王,自从酒神处获得点金术,日日得意忘形。当他爱上一位美女后,他的拥抱却将那姑娘化作一尊金像。[5]


痛苦中,小卢将其随笔编成《心灵与形式》,献给初恋情人。……

说白了,小卢的悲剧英雄,乃一挥舞独孤九剑的浪漫文人:仅那一瞬间迸发的强光,足令他抛弃碌碌,走向搏杀。戈德曼称此文是《存在与时间》先兆。卢氏生存观与海德格尔暗通。“在那世纪末的绝望中,他俩为否定荒谬日常生活,双双发起一次朝向绝对者的跳跃”。(戈德曼,1992:160)

华丽家族

伊尔玛死后,小卢1912年移居海德堡。此地为何吸引他?原来20世纪初,新康德主义分别在马堡、海德堡形成中心。所谓"新康德",无非是批精神苦闷的德国哲学家,为了抗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手围剿,不得不试以康德反思精神,重新研判黑格尔,从中寻求出路。


在海大,小卢旁听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文氏呼吁“正确理解康德”、注重精神价值。他病逝后,李氏沿用其说,区分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8]对比柏林大学,小卢发现一个张力场:其中传统与新学竞争,哲学与社会学对话。所以他来海大,等于加入德国学界华丽家族,进而获得资格,评判欧洲前沿思想。其中重大一案,便是狄尔泰挑战康德。[9]

狄尔泰VS康德

18世纪启蒙学者维柯,曾在《新科学》中表示:与科学真理不同,人文历史属于"人类自己造就的世界",因而当有一项关注"人类心灵"的研究方案:它既非数理公式,亦非笛卡尔的自明标准。它是什么?狄尔泰亢声答曰:生命哲学!生命(Leben)包容人类生活,其中有社会组织、文化形式,也有人类心灵的各式外化(形式化)表现。

20世纪初,欧洲实证主义排斥情感,蔑视历史。狄尔泰遂向康德发难:"该用历史理性批判,代替纯粹理性批判。"(狄尔泰,1989:21)在他看来,生命虽与时间相关,可它并非机械单位,而是人生喜怒哀乐。为此他强调:人类生命活跃在历史进程中,彰显于黑格尔的时代精神(Zeitgeist)。

 《历史理性批判》未果,却引出狄氏对康德本体论的凶猛改造:[1]他抛弃先验假设,视人为一种历史存在;[2]他称生命世界并非纯粹知识之再现,而是一种在思想与感觉互动中赋予我们的现实。一旦突出生命历史性,狄尔泰便激活了康德哲学中的两大范畴,即人生有限性、偶然性,二者均指向西方思想争议焦点。

 20世纪初欧洲人重新发现黑格尔,主要归功于狄尔泰。1905年他发表《青年黑格尔》,引起小卢兴趣。他循此考察马克思,后写出一本同名著作。[10]阅读狄尔泰,亦令小卢痛感哲学与现实脱节。他后来承认:他迷信先验、崇尚精神,故而"在永恒价值与历史运动间,留下了致命伤口"。[11]

与韦伯交往

1908年韦伯因病辍教,改在海大家中设坛。1911年他召集胡塞尔、席美尔、文德尔班诸公,发起《逻各斯》杂志。[12]尾随席美尔,小卢来到韦家,与一干新秀往来酬酢,其中有哲学家拉斯克、美学家鲍姆加登、社会学家滕尼斯、精神病学家雅斯贝斯。当年景象难以再现。打开《逻各斯》,却可读到席美尔《文化概念与悲剧》、李凯尔特《生命价值与文化价值》,其中还有小卢的《悲剧形而上学》,及其追念狄尔泰的华丽悼词。

 短短六年,经由席韦二师耳提面命,小卢从一介贵公子,俨然成为德国学界冉冉上升的一颗新星。早期成果有:1914年将博士论文两章改名《现代戏剧社会学》,刊发在韦伯主导的《社会科学》上;同年撰写《艺术哲学》,后因世界大战服兵役,被迫中断;1916年为申请海大教席,小卢重写《海德堡美学》,继于1916年发表副产品《小说理论》。

 二人交往中,韦伯先是赞赏小卢才华,助其显身扬名,继而殷殷关切他的前程。小卢转向革命前夕,韦伯与之频繁对话,形同忘年。对于小卢,韦伯学问深邃,处世老道,仿佛黑暗波涛中的灯塔。这一对老少对话,可惜未见专题研究。根据文献中的散乱线索,我谨提示如下:

 一、面对西方理性化趋势,韦伯由精神入手,提倡中立客观的社会学方法。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称:理性化源自17世纪加尔文教徒,即一批吃苦耐劳的上帝选民。其成功发财经验,倡发一种精于计算的工具理性,后者于不期中演变为资本主义合法精神。

 韦伯称此精神为一种斯多葛式的工作伦理,即把工作当天职、借此摒弃精神诉求。从此,西方人迎来一种机械刻板的生活。对比马克思《资本论》,韦老师的“文化决定论”,一度令小卢困顿:只因它无视阶级斗争,亦无法解释席卷欧洲的战争与革命。[13]

 二、韦伯另一贡献,是他在《社会与经济组织原理》中开创的官僚制研究。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组织,依次以神权、王权、法权为基础。作为现代理性产物,官僚制(Bureaucracy)起自法文Bureau,即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通过文牍传递实现合法治理。其理想社会学模式是:科层组织、森严等级、非人化管理、长期聘用专家、建立薪金制。

 对此韦伯冷嘲曰:普鲁士官僚自称社会公仆,可谁又能阻止这帮“小马基雅维利”从中攫取权势?结论:官僚制好比一个囚禁精神、窒息生命的铁笼子。而它自身蕴含的潜力,将决定现代社会的走向。任何革命或改良,都阻挡不了“官僚的进军”。[14]

韦伯关于现代性的阴暗诊断,因其价值中立(Value Free),反带有一种令人绝望的深刻性。小卢在理智上被迫接受,可在情感上郁闷不已:韦老师此说是否现代人的终审判决?难道世上一无任何变革希望?

布达佩斯烽火

 1914年,小卢转向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说中发现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这便是《罪与罚》中的索妮娅、《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他们告别悲剧人生观,竞相以果敢行动,追求生命之丰盈。

 同年,小卢结识俄国女子叶莲娜:该女16岁参加革命党,一度怀抱婴儿与炸弹,行刺沙皇重臣。事败后她流亡巴黎,幸得小卢接济,两人闪电结婚。婚后叶莲娜移情别恋,小卢继续资助她,并将《小说理论》题献给这个"炸弹女郎"。

 韦伯夫妇与小卢家人一齐劝阻这桩婚姻。1918年,韦伯讲演《作为职业的学术》,勉励小卢专心治学。不料小卢刚同叶莲娜离婚,又同她一道加入共产党。1919年1月,德共领袖卢森堡在柏林起义中牺牲。韦伯闻讯大惊,发表《作为职业的政治》。小卢此刻身在疆场,偶见此文,难免悲从中来。1920年韦伯去世,小卢仍在其政治著述中没完没了地与之争论。


 针对此案,西马哲学家布洛赫说:通过结婚,小卢“拥抱了陀氏的俄国”。美国女学者格拉克称:与叶莲娜邂逅,标志小卢挣脱韦伯铁笼,转向激进主义。[15]而我以为,小卢投身革命,与中国李大钊、周恩来如出一辙:他们满腹经纶,衣食无忧,偏能于乱世中心系天下,继而从书本走向革命。说到韦伯与小卢关系,想想巴金笔下的觉新与觉民,也就大致是了。

《小说理论》

小卢思想转折,反映在《小说理论》中。专家将此书与本雅明《德国悲剧起源》并列为现代文艺批评典范。卢氏现实主义文论,国人耳熟能详,殊不知他早已玩腻了现代派,且是此中顶级高手。小卢称该书动机是"背离康德、走向黑格尔"。(卢卡奇,2004:7)

 为何背离?“康德的星空犹如纯粹知识的黑夜”,它迫使小卢摈弃永恒形式,走向黑格尔“美学范畴的历史化”。(卢卡奇,2004:11)根据黑格尔,精神在历史中显露自身。各时期的艺术,从史诗、悲剧,直到现代派小说,均为精神之不同外化形式。

 其中小卢首推希腊:“在那幸福年代,世界广阔无垠,却是人的家园”。(卢卡奇,2004:3)荷马史诗提供了最丰盈的生命形式:在那万物和谐的天地里,一无历史,二无个体,三无主客分离。可惜那个美好的总体境界,已被资本主义残酷粉碎了:"生活错乱,一切均被破坏无遗"。(卢卡奇,1974:151)为了弥合裂变,现代戏剧竭力保留一个完整内心世界,小卢称之为内涵总体性。

 小说代表外延总体性。小卢称:在这“绝对罪孽的时代”,惟有小说赋予主角一种精神探索使命。这个乱世英雄,先以唐吉诃德面目出现:他外出游荡,追寻真谛,却发现世界陌生、人心不古。随后他进入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托梦给一个现代庸人:此人仅靠回忆与幻想,寻觅久违之光。那光芒最终在陀氏小说里,粲然照亮了索尼娅、阿廖沙的人生。

红军政委卢卡奇

 读懂小卢心曲,此后变化顺理成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次年奥匈帝国瓦解。

 同年底,小卢申请海大教授失败。可他蓦然发现:以孔贝拉为首的一批战俘从俄国返回,火速建立匈共。小卢12月入党,2月当选中央委员。

 原因是:一、他对资本主义"憎恶至极"。二、他经由缜密学理,接受马克思学说。三、他出于道德考虑,仰慕党的使命。[16]

 1919年3月,匈共组建苏维埃政府,小卢出任教育副人民委员。上任不久,西方列强唆使反动军队进攻匈牙利。小卢亲赴前线,带兵作战。为了阻止一次战场溃退,这位红军第五师政委面不改色,下令枪决7名逃兵。

 战至8月,红色政权失败,共产党人大批撤离布达佩斯。小卢奉命坚持地下斗争。直到战友被杀、组织遭破坏,他才开始流亡生涯。

马克思主义学徒期 

 小卢逃至维也纳,遭当局逮捕。朋友请愿,韦伯斡旋,免其一死。此后他创办《共产主义》杂志,发表《论议会制》,号召决死抵抗。此文受列宁批评,斥为左派幼稚病。1921年小卢去苏联出席共产国际大会,受到列宁接见。从此他对马列经典愈发精研细读、渐入佳境。[17]

 1923年小卢出版《历史与阶级意识》。次年列宁病逝,他与柯尔施前往莫斯科,参加国际五大,竟遭季诺维也夫打压。小柯不服,被开除党籍。[18]小卢回家检讨,复推出《列宁:总体思想研究》。1929年他化名勃鲁姆,为匈共起草政治报告。根据他对列宁策略的理解,《勃鲁姆纲领》力主匈共联合社民党,实施工农民主专政。不料又被上级打成"取消派"。

小卢从此转向学术研究。1930年他前往莫斯科,参与辨认马克思手稿。后以专家身份,进入梁赞诺夫主持的马列编译局。1931年他返回德国,以左翼批评家身份,在《左曲线》大量撰文。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受奥地利政府驱逐,返回莫斯科,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哲学所研究员。


注释:

 [1]《方法问题》是《辩证理性批判》的导论,引文见Hazel&Barnes英译本,The Question of Method,纽约:兰登书屋,1963:21-29。安德森认为:萨特是受卢氏影响,转向马克思主义。《辩证》试图合并结构与主体,并不成功,转而研究福楼拜。详见安德森,《历史唯物主义之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4:36-37。

 [2]匈文中,卢氏姓名作卢卡奇?捷尔基。因其著作多以德文发表,德国人称他为格奥尔格?卢卡奇。译成英文后,却被广泛读作乔治?卢卡奇。虽不准确,倒也入乡随俗。

 [3]席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德国现代社会学奠基人。西方社会学起源于孔德实证主义、斯宾塞进化论、狄尔凯姆劳动分工说。这套杂合理论,曾驱使19世纪学者大举阐释社会机制,并引起其他学科嫉妒,20世纪初,德国大学均无社会学系。席氏努力一生,却因犹太血统,总也当不上柏大教授。1914年他含恨离开柏林,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学教书,1918年辞世。这一悲惨结局,促使小卢1918年申请海大教职失败后,毅然投身革命。

 [4]引文见席氏论文《论文化的悲剧》,载其文集《现代文化冲突》,Etzkorn Peter英译本,The Conflict in Modern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1968:42。

 [5]见卢氏1908年11月18日给朋友的书信,载《卢卡奇书信选》,Judith Marcus英译本,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6。

 [6]克尔凯戈尔(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哲学家,驼背跛足。早年入哥本哈根大学修神学,结识一女友。可他坚信上帝与婚姻只能择一,于是解除婚约。参阅《非此即彼》(1843),Howard Hong英译本,Either-Or,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8。

 [7]康德笃信善性,即"应当如此"的绝对律。可惜人类处处受利益驱动,故而做到。康德实践理性,令克尔凯戈尔寸步难行。请留意:康德终生无女友。参阅《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1788,邓晓芒中译本,人民出版社,2003。

 [8]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著有《历史哲学》。1915年文氏病逝,教职由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继承。后者援引文氏精神价值说,称自然是物质总和,文化是因其价值传承的人为体系。据此,他确认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范畴对立。李氏《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参阅涂纪亮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

 [9]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德国哲学家,早年就读海德堡,后在巴塞尔大学、柏林大学任教。1883年在柏大发表《精神科学纲领》,为人文学术提出一套理解与阐释方法。此举反映新康德主义发展势头,但也暴露其内在矛盾。

 [10]狄尔泰书名为Die jugendgeschichte Hegels,卢卡奇书名为Der junge Hegel。后者参阅王玖兴中译本,《青年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964。

 [11]见卢氏《小说理论》英译本,序言:16,1971。关于卢氏与狄尔泰关系,参阅帕金森,《卢卡奇》,1979;或翁绍军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4。

 [12]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早年在海德堡攻读经济与哲学,后执教于弗莱堡、海德堡、慕尼黑诸大学。1908年他创办《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1910年与席美尔、滕尼斯发起德国社会学会。作为一份"旨在建立文化哲学的国际杂志”,《逻各斯》超出社会学,成为20世纪初叶德国的首要思想论坛。

 [13]见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Talcott Parsons英译本,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2001;关于韦伯与小卢的交往,参阅Michel L?觟wy著《卢卡奇:从浪漫主义到布尔什维克主义》,Patrick Camiller英译本,Georg Lukács: From Romanticism to Bolshevism,伦敦:新左派书店,1979。

 [14]参阅韦伯,《社会与经济组织原理》,Henderson英译本,Max We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1947;及David Beetham,《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Max Weber and the Theory of Modern Politics,伦敦:政治出版社,1985。

 [15]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卢卡奇在海德堡时期的老友,后为德国左派文艺批评家,著有《希望哲学》,《艺术的乌托邦功能》。参阅其《美学与政治》,Taylor英译本,Aesthetics and Politics,伦敦:新左派出版社,1980;及格拉克(Mary Gluck),《卢卡奇那一代》,Georg Lukács and His Generation, 哈佛大学出版社,1985。

 [16]参阅卢氏论文《共产党的道德使命》(1920),载《卢卡奇1919-1929年政治著作》英译本。又见卡达凯(Arpad Kadarkay),《卢卡奇的生活、思想与政治》,Georg Lukács: Life, Thought, and Politics,牛津:布莱克威尔,1991:202。

 [17]见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文本,人民出版社,1960。列宁的批评,令小卢心悦诚服。参阅他的《列宁:思想总体性研究》英译本,1973。

 [18]柯尔施(Karl Korsch,1886-1961),法学博士,1919年加入德共,一度出任图林根工人政府司法部长。1925年被开除出党,1933年流亡英国,1961年在美国去世。参阅其《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英译本,Marxism and Philosophy,纽约:每月评论,1970。

采编:小也
排版:莫一
审核:永方
美工/VI:小周
配图:电影《唐顿庄园》




● 这些哲学家活在现在都是优秀的程序员

● 追求完整幸福,为何可能是错的?● 刘擎:优绩制造成了一种“暴政”?

● 存在主义是哲学还是情绪?

 项飙 × 迈克尔·桑德尔:越努力越幸运是一种假象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哲学前沿philontier”!

读了好文,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