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3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鸿楠:父亲的“大汤小面”

园地作者 一枚园地lll 2021-03-10


 大汤小面

鸿楠(海森) | 文

父亲说:“下面条,要大汤小面”。粮站的水面筋道,现吃现买。下面条,用敞口锅,水要多,水开把面条放进去,一次最多下两碗面。水再开,面条翻滚,一勺冷水下锅起面。

盛面的碗也要大,汤要多,滋味才足。面直直放下去,最后要折一下放下,看起来,面条要很舒坦的躺在汤里。

一碗好面,三分靠下,七分靠汤。

面条的汤有很多种,我家请客喜欢用鸡汤下面。

记忆里那年的中秋节,舅舅带着孩子一起来我家。大人大桌,孩子小桌。酒过三巡,父亲拿手的鸡汤面就会上桌,一大盆金色的鸡汤,面整整齐齐躺在里面,鸡丝和葱花盖在面条身上,一人两筷子就没了,要吃再等第二锅。

大舅妈是不吃鸡的,所以父亲要给她单做一碗。她的面汤是透明的,没有葱花,也没有鸡丝。吃完后她赞叹道:我在家就下不出这味道。

父亲笑着说,鸡汤面,你家当然没有。舅妈不信,再次询问,见大家都在点头确认。

这一下大舅妈呆了,厚厚的镜片里透出来气愤,大舅在旁边讪笑。其他舅舅们都笑开了,舅妈们个个侧身掩面偷笑。

为了这个恶作剧,父亲撇干净那碗鸡汤面上的油。那年父亲四十来岁,看来也有些不靠谱。

鸡汤面总没有蟹油面来的好吃,我盼着数九天,北风呼呼时,母亲买点小螃蟹,一个下午能剥一小碗蟹黄蟹肉出来。

父亲熬蟹油时我喜欢看,更喜欢闻那个味道。用荤油,小火,把蟹黄放进去搅拌,复合的香味在厨房慢慢弥漫。

做好的蟹油倒到罐子里要搅拌冷却,这能不让蟹肉沉淀,混在油层里。冷后油面白的肤如凝脂,用筷子一挑,黄黄的油和蟹肉都挑出来。

蟹油费钱也很费工夫,腊月里不舍得吃。除夕春晚看的晚,母亲会请父亲做个宵夜,于是一人一碗蟹油拌面,半勺蟹油啊,那个味道在嘴巴里香透了。

母亲说,吃完了正好过年,这年过的好有滋味。

好东西从不独享,正月里烧汤、炒蔬菜都会放一点蟹油,正月里亲戚来拜年,父亲单独给孩子们做蟹油汤面,每次碗都被舔干净。

春天来了,万物苏醒,病菌也流行也起来。母亲体质弱常感冒。父亲说,感冒吃碗醋汤面就好。说完就跑到厨房。过一会父亲捧着一大盆汤面出来,好多醋,好多大蒜叶子,和胡椒粉。

从厨房小心端到卧房的床边,父亲把面放在床头柜,双手立刻捏耳朵,俯下身子对母亲说,滚烫的,趁热吃,面能吃多少算多少,多喝汤,吃好接着睡。母亲听话的坐起来,吃完面的母亲,脸红红的,眼圈也红红的。

母亲是知青下放,在农村和父亲结婚,父亲知道母亲的个性要强,也懂得她有很多的不甘心,所以父亲一直很护着母亲,一护就护了40年。

最后一次吃父亲下的面是2010年夏天,父亲老了,照顾生病母亲六年了,做不动了,中午炒个青菜,加水烧开,再放面条,加点虾米。煮开了放点麻油,调好味道就放锅里。

时间长了面是糊糊的,透着麻油香,这面是用喝的,晚饭喝个两碗。菜都不需要。父亲说,这叫菜糊糊面。我走了那么多地方从没有听说过这个做法。

自从母亲生病后,父亲就没睡过整觉,就这样扛着,扛着。那几年父亲最盼着礼拜天,他能和他的孙女一起玩一个下午,这让他稍微放松。

我看到母亲身体在慢慢恢复,同时发现父亲瘦得厉害,精神也差了很多,说话也少了些中气。好不容易说服他去医院。

路上,父亲颓唐地说:“我懂我的身子,只是不敢看,万一……”

父亲嗓子哽咽起来,他接着说:“万一我倒下,担心你妈脾气大,没人能照顾的了她。”

说完父亲肩膀抖了起来,父亲默默抬起头侧靠在椅背上,用手捂着眼睛。泪水流过消瘦的脸颊,挂在花白的胡茬上落下。

我开着车,本想安慰流泪的父亲,还没开口,我泪流满面。

就在那年秋天,父亲耗尽一生,完成了对母亲的一生的承诺。

那个秋天,我给自己下碗面,把面夹起来,头刚低下,眼泪就流下来。用父亲一样的方法,却再不是那个味道,汤是苦的。

父亲说,下面条要大汤小面,汤多,面才有滋味。你有家了也有了自己公司,你要顾着他们,你顾着了,他们过的才有滋味。

男人成熟是能懂得理解父亲,只是别懂得太晚。

【作者简介】鸿楠(海森):七零后。平生没有追求,最多为好吃懒做摇旗正名。

(本文编辑:呼斯楞豫锟)
“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诗意以谋爱。”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安然以待的茶店。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所诉观点与平台无关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一枚新园地      一枚园地ll       一枚园地lll 
请全部关注,不再失联
征稿:
一枚园地,我手写我心。欢迎您投稿。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编辑微信:mei94539(请注明“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

重庆唐云:爱她们
王斌:消失的咖啡厅
梁艳萍教授:墓园
胡发云:我们七十年代的“异端”爱情
我从未如此长久地陪伴过一座山坡
胡发云:《追捕》和我的1978
民声Ⅲ系列      说事儿系列
一枚: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远”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 民声III系列文章汇总(共183篇)
丁东:我对一枚园地的期待之一,是成为有良知的文学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