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当时!中移动专家详解6G研发路径

高超 通信产业网 2023-10-19

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

6G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业界普遍认为,6G是通感算智深度融合、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移动信息网络,将以算网基础设施为底座,提供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等一体融合的多维网络能力,以及平台化、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启星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采访时表示,6G的目标是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及,智能无所不在”。6G技术具备全域立体覆盖、能力极致融合、网络分布至简、智慧内生泛在、安全内生可信、运营孪生自治、生态绿色低碳七大技术特征和趋势。
为实现上述技术特征,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正围绕新型全服务化网络架构、通感算智一体化、智简网络、网络数字孪生、超大规模MIMO、智能超表面、无线可重构平台、面向海量连接的新型物联、内生安全等技术开展重点布局和攻关。
王启星指出,6G将支持更多全新的应用场景。如数字孪生世界、通感互联网、交互式全息、智能交互等,推动整个社会走向数字孪生和深度的智慧化,带动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
显然,与5G相比,6G将拓展更多场景、融合更多领域、赋能更多行业,实现“智慧泛在、数字孪生”的新世界,但是在基础理论突破、融合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王启星指出,在技术路径上,一是要加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从根本上提升6G网络能力。二是要注重跨界融合技术的创新。通信与感知一体化、电磁超材料、光子学太赫兹等学科交叉融合既是6G产生原创技术的重要机会,又为6G创造新的应用、新商业模式以及新业态。三是要构建开放6G产业和生态。6G将不仅提供连接服务,还将提供“连接+算力+能力”综合服务。如果网络还是一个封闭的网络,将难以适应未来多样性场景、多样性能力、灵活定制网络的需要。而这种开放的产业生态,包括开放的技术架构、开放的众包共享模式、开放合作的平台,以及开放的商用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按照“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通信产业发展普遍规律,在5G网络逐步完善的当下,6G研发正当时,并正在驶入深水区。
王启星表示,从国内来看,中国自2018年开始布局6G研发,研究进展总体与全球发达国家保持同步。一方面,中国在5G的标准、产品、网络部署规模和应用方面取得全球领先的优势,5G的经验为6G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用的协同,中国在大规模天线、网络架构、智能化网络、通信与感知一体化、电磁超材料等技术方向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为巩固中国在5G时代奠定的领先优势,促进在6G时代继续保持技术、标准和产业的主导权,王启星建议6G工作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做好6G频谱资源储备。未来6G网络仍会以低、中频段覆盖为主,毫米波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太赫兹、可见光等甚高频段通信将在局部场景按需开启,需提前布局面向6G的低、中、高频段协同组网技术。Sub-7GHz以下的中频段仍然是5G-A演进和6G网络的黄金频谱,需加快推动Sub-7GHz频段作为IMT频段的研究与产业构建。二是强化原创技术引领性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环境,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牵引技术创新,着力打造6G标志性技术。三是加快6G系统性研究。面向未来商业需求,结合与5G、算力网络等协同需要,做好6G网络发展顶层设计和概念系统研发,及时通过试验验证遴选出创新性强、有产业化前景技术形成系统化的6G技术方案;四是致力形成全球6G统一标准及合作共赢全球生态。注重开放合作,努力形成全球统一标准。积极开展云化、虚拟化的开放网络平台布局,培育6G产业和应用生态。
采写:高超
编辑、校对:晓燕
指导:新文

延伸阅读:

赛迪院长张立谈5G商用现状与6G发展前景

赛迪院长张立:全球6G最新进展与思考

6G终端:变局与重构

重磅:6G纲领性文件有什么?怎么读?

迎接6G:从雾里看花到目标场景与关键技术

6G谈 | OPPO:AI与通信无界

一张图看全球6G布局进展

专家:识别6G专利潜在诉讼风险难度加大

专家:警惕6G专利标准潜在分裂风险

疾走技术窗口,弥合标准鸿沟:6G布局的快与慢

备战6G:智能超表面技术颠覆什么?

陈山枝论6G:两大标志及6个核心技术引擎



推荐阅读
下一代主流光纤如何走?长飞专家这样解读
诺基亚贝尔白瑞:未来五年是中国5G专网发展之年
72亿!中国移动云化核心网集采
如何破解5G专网商业兑现?爱立信专家这样解读
韦乐平:开启T比特时代
从PUE到TCO:"液冷"成算力网标配还有多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