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春天有点“冷”|《读经》第39期·卷首

读经杂志2569 读经杂志 2021-07-04

《读经》2018年第6期专题封面


文|子正

英国诗人雪莱有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君大概不知道,有一种天气名叫“倒春寒”。春天来到后,气温回升,已经“暖风熏得游人醉”之时,却突然气温骤降,来了个“春寒料峭”。


今年的天气就是如此,春意朦胧了一时,转脸天气还是有些冷。要知道人的心理是这样:冬天长一些,倒也没关系,咬牙多熬一会儿就是了,就怕明明春天都已经来了,却一个降温让人猝不及防。


对于读经学堂,这个春天的寒意更加明显。


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一个文件,明确提到“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孙楠事件”之后,私塾问题从社会热点问题转为国家关注对象,在“两会”上也被讨论。教育部的这一纸文件,更是将父母送学龄儿童进学堂接受私塾教育的行为上升到“追究法律责任”的层次。


其实,自从读经学堂诞生之日起,其法律地位就一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鉴于国家对办学条件的各类要求,学堂想真正办成一个学校的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2006年的“孟母堂事件”,第一次将私塾合法化议题摆在台面上进行社会大讨论,最终评定松江教育局撤回其处罚决定的结果,曾给予大量的民间办学者们以信心,但是此后一直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私塾合法化的问题。


十多年来,学堂的生存一直处于一个灰色地带之中。不可否认,在读经学堂发展的过程中,正是得到了当地政府部分政策上的支持,才有今天全国学堂遍地开花的局面。

在这种情形之下,也要看到,确实有部分机构打着“国学”“传统文化”名义群魔乱舞,泥沙俱下。即便读经学堂自身,因为大都出于对读经理念的认可,现实中又要因地制宜,并没有可以因循的经验或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个事物从新生到发展壮大,都要经历一段野蛮生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想长久持续地发展,必然要走规范的道路。读经学堂也是如此,要想持续发展,必然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之下。如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就应该耐心地等待,积极地配合政府。而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也是学堂深耕教学活动,寻求自我规范,在各个层面上切合教育之道的好机会。


此外,在现有的政策空间下,读经事业其实有很多的面向尚未展开,从胎早教到学龄前,从义务教育结束后的青少年到成人培训,相应的读经体系都还远未成熟。我们不妨回到初心,无论是办学,抑或是宣导,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能拥有这一念之明,保有心中的一团火,无论外界是暖阳还是寒流,心中总是春光明媚的。而毕竟,无论这“倒春寒”是长是短,我们相信,春天终归是会到来的。


(本文刊载于《读经》2019年第2期“卷首”)



附:2019年第2期(总第39期)《读经》目录


2019年第2期已经出刊,使用中通和邮政快递,请大家保持手机畅通。查询单号可以联系杂志掌柜博文(微信/电话18968975937)。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购买《读经》套餐


推荐阅读:

最后5天|《读经》“学堂向何去”专题,即将出刊!

还在为育儿头疼?哲萱老师为您在线答疑!

吴梅:坚定的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我们的准备、实践和积累



读经教育的纪实者与见证者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19年《读经》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