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慢阅读,尝试书写 | 二月已读

杨三十 朋友家 OurHome 2022-11-16




经常有朋友问我们:“你们在家都会做些什么?”

 

“看书。”

 

虽说不是全部的时间都在看书,还是要接一些活工作,但看书和聊天几乎也可以贯穿我们的每一天。所以就试着标记一下我们每个月的已读,如果也有你感兴趣的书,下次可以来和我们聊聊。


八月已读     九月已读     十月已读 

十一月已读     十二月已读

一月已读




Echo
已读
 


首先抛开这个不吸引人的书名,这本书真的很棒,阅读的过程就像跟随作者跨越时空,一起去看他的生活、和他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习得的智慧。
 
一共有八个主题,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是我很有感触的,之前总是不知不觉把自己放在了自然的对立面去审视和观察,但其实在生活中,想和大家共享客厅、一起探讨某个话题、认识不同年龄层的朋友,这不就是大自然的共生智慧吗?
 
与自然链接,自感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会让人有一种安定感。如果用眼睛看,大脑会不自觉开始计算、评价,那就闭上眼睛,用嗅觉、触觉、听觉来感受周围的一切,评价系统也仿佛会被一起关闭。
 
 


这版的翻译真是一言难尽,总是重复使用同一个成语,一些地方甚至用上了诗句,还有大量的口话表达,要想象一个英国人说出“你干啥”真的很让人出戏,内容很好,建议换个版本,少的一星怪翻译。
 
看的过程中,时常会想到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一个出生在基督教家庭,从小被当做牧师培养,最后成了怀疑这一切的人;一个出生便是跛脚,因为这一终身伴随的隐疾,远离人群,却也得以深刻地观察。
 
毛姆对于人性的观察和见解,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相近的,只是他选择了用幽默游戏的态度来讽刺。这就是长篇吧,长到可以把人生不同阶段的共性都放进去。
 
 

 
“在悲剧中,你由个体毁灭的痛苦,体验到了融入原始存在的快乐。”没错,又是因为尼采的一句话,让我想要向着戏剧迈进。阅读过程中记忆里的戏剧场景都高光了出来,辅助我更好地感受关于剧本、演员、导演、舞台设计的部分。
 
结合《现代艺术150年》会更容易理解后面几章所说的,戏剧在西方的发展脉络。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所有文学、艺术绕不来的转折点。
 
“悲剧的作用在于主角的醒悟及命运的突转,这一切将唤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并最终使这些情感得到宣泄与净化。”之前看《麦克白》真的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现在感受下来会发现自己太着急了,完全是奔着故事情节去的。从这个视角回看,麦克白取舍不定的两难境地,让他在冲突中更加丰满,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与自己、与他人斗争,以及如何处理所面临的矛盾的。
 
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戏剧种类的丰富,而且它们大都根植于它们所处的时代,讽刺揭露了很多彼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很酷!
 
 


“她因摆脱了一切人间的羁绊而深深感到自由,觉得妙不可言,而同这种极大的快感相比,一切都成为微不足道。”
 
 


阅读的过程让我丢掉了没有想象力的包袱,本来也不在意那些天马行空,说有多迷人嘛,至少对我不是这样的,也就不用勉强了。
 
喜欢前半部分对于生活的描述,对中间关于写作构思的部分没什么感觉,也是因为这种没感觉,才意识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学会如何写出好故事的能力。
 
 


属于一口气看完的书。
 
想到了好多好多小时候的事情:鸭毛是可以卖钱的、孩子养不活要送给别人、自带工具去学校打扫卫生、不友好的邻居……补上了看的上一本写作书留下的窟窿,这会是我想要靠近的方向——自然的故事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不需要再附加复杂的人世变化感慨。
 
 



 
看了《秋园》后,意识到自己童年的乡村生活是怎样在生命里扎了根,就想起了朋友之前推荐过的这本书。
 
书中的那些故事让我很有共鸣,她的表达很自然,甚至有些口语化,也让我萌生的写作之心有了方向——自然而然也是可以很美的,会想要这样来描述自己记忆里的事情。
 
看书的时候也发现,自己的记忆是碎片式的,如果不是看到那篇摩托车的文章,就根本不记得自己过去也是一直坐在父亲摩托车后的,在寒冷的冬天,把手塞进他的口袋里,紧紧抱住不给风留一点机会,明明那样过了很多很多年;看到关于她外婆的内容会有些不知所措,隔辈亲这个东西在我这是不存在的,不隔辈都没啥记忆,或许会感觉有些遗憾,但也带来了更多自由!
 


 


很早就买回来了,因为最近想要写一些关于广州的生活,就又重新打开。不算精品贵在齐全,看完确实会对广州现存的街道、建筑、习俗能有不少了解。
 
 



 
萧红和迅哥不一样,她没有支棱起眼睛来骂我体内延续着的愚昧,只是把呼兰河的生活画卷展开:时间是怎样在人们的衣服和日升月落中流逝、人们怎样在操不完的心里唧唧哇哇地过日子。
 
怎么也没想到,我会在最最愚昧的团圆的媳妇婆婆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这多可怕啊!自己过去的这一套想法不就是承袭自父母辈,而父母辈又承袭自再上一辈,在那个不会大范围流动的时期,思想的更迭慢到大家都忘了,原来想法还能变。人是基因用来自我延续的保护体,至此我才明白这句话。
 
如果说跳大神、出马、抽贴、找替身是封建迷信,那么那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类被天天挂在嘴上的老话,就是封建迷信的阴影,不走出这阴影是无法改变的,一边延误这一切,一遍想他们也是受害者,那么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拉回阴影之中。
 
 


“所有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事情,我都想写出来,都想弄明白它们为什么非要占据我的记忆不可。写作的过程像是挖掘的过程,甚至是探险的过程。很多次,写着写着就「噢——」地有所发现,曾经一直坚信的东西,往往写着写着就动摇了,以为已经完全忘记的,写到最后突然完整地涌出笔端。”
 
看李娟的书就是这样,会很想动笔写东西,让我去回忆里挖掘一下。
 
 


最近看萧红的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她对于生活、感受的体察十分细腻,用钱理群先生的话说:“她打开了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壁垒,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她的作品是诗话小说的精品。”
 
萧红的洞察也好、表述也好,都不是在审视、在判断,而更像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同行者,混在大家中间,把她看到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了下来。《生死场》描述的都是关于家乡人物的记忆,使用的语言是当地人的日常用语,我惊讶地发现,和我出生地苏北农村使用的方言之间有一种联系,以前一直以为没有普通话对应的土话,却在萧红的书里找到了源头。
 
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意识到,后来求学、工作都在南方,自己其实无意识地在用一种更加“文明”的标尺对标过去。这一直有困扰我,但通过萧红的书,反而可以把这些看似粗鲁的表达方式,当作地区间的客观差异接受了下来,很多挣扎和不适也都慢慢地缥缈着不见了,因为这些经历,可以对那个时代有更多的感同身受。困扰不再是困扰,而成了一份礼物。
 
 



 
杨三十
已读
 


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写看完的感受,首先就是出生为男性,不论我是否了解、支持女权主义,都好像已经属于她所论述的阶级敌人了,很明显这里面有一种暴力性在,就像她论述的作为阶级的女性所面对的随着出生而来的压迫一样,有太多地方采用了全局性的描述,这种反压迫的压迫、反暴力的暴力让我困惑。
 
虽然整本书作为文章的合集前后重复的地方很多、加上我很怀疑翻译有问题(有很多处前后文明显意思相矛盾的地方)论述不是很连贯,但确实让我对女权主义本身的发展历史有了相关了解,更加可以理解女权、劳工、环保为什么更容易演变成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它们讨论的都并非简单的「公正」或「正义」,而是作为常态的社会机制本身。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正在尝试辨明这意识形态下的物质基础,但我想它理论的复杂、甚至有时自相矛盾,也正是因为当下社会的物质基础本身便是复杂而矛盾的。
 
 


好多年前送给过别人一本,但自己也没看过,最近在看《艺术的故事》,看到陈老师家有就拿起来看了一下,当做是对中世纪艺术的补充:
 
“在一些艺术史中,中世纪往往被古典艺术与文艺复兴夹杀,黑暗时代可谈的只剩下罗曼式到哥特式的教堂建筑和其中的圣象画及雕刻,不会对这些怪诞形象的缘由和现象有所交代。”
 
但在书文字的细节里,其实还可以窥探到基督教在当时是如何想办法统合那些异教的,它并不是一个像潜意识里那样,世界诞生之初就存在的宗教,相反包括圣经在内,基督教吸收了很多当时已经存在的其他宗教或者泛灵的影响。
 
而这一点——我的宗教与异教、我的民族与异族——通过那些多个的相似怪物,可以给中国很多神话故事里的怪物赋予另一种解释。
 
 


或许就像前面的代译序所写,景观,以及相关的这些概念,在现在看来并不新奇或独特,甚至或许可以成为无需多言的默认常识——我们都知道我们生活在景观中,我们都知道我们已经成为景观,我们都知道我们在生产并被所生产的景观支配。
 
但对我而言,这种现在看来理论上的无聊,不也表明着学术和艺术的景观性质吗?故而对情境主义更加好奇,但也更加怀疑艺术作为革命的双面性,说到底或许又是一种精英的视角,我更好奇那些实验者不加阐释的日常生活本身能否成为革命的可能,也或许可能早已不存在了。
 
 


内容其实想给4星,加1星给编辑和设计。
 
因为书里有很多内容需要前后照应看来(作者有标注页码),但显然中英文的页数是不同的,所以这一部分的工作量感觉不小。另外文字内容和图片位置的编排也做得很好,基本与文字对应的图片就在当页或者前后页,这部分设计也很需要花心思来处理。去年自己也开始排书,所以能够感受到这本书真的做得很用心。
 
说回内容,有一些觉得没有那么那么好的原因在《怪物考》里说了一些。我自己看下来也确实对中间漫长的中世纪和中世纪刚结束那部分有点无感,比较喜欢开头原始艺术到希腊、罗马艺术的部分和结尾印象派前后的部分。
 
我会比较怀疑,艺术和历史相容吗?某种程度上,我会觉得「艺术史」是一种非常精英化的视角,所有主义风格的流转、所有的大师都是被定义出来的。在这样的视角里平民的存在和创作,是被忽视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怪物考》从那些怪诞的形象联系到的中世纪反而更加吸引我的原因,因为那里面有平民的需求,有为了迎合平民的泛灵论而做出的变化。
 
但除此之外,作者真的算是比较客观在讨论艺术这件事情,包括对于现当代一些新转变的视角态度。上面的无感也仅仅是出于我个人的喜好。




朋友家
Our Home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东路594号
福仁东街89号对面

预约微信:Onion-z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