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时4年,TA们在这里有新家了!

福殷、福萌 幸福福田 2023-11-28

“他们说

与小鸟对视的时候

大自然正向你敞开”


在搭地铁漫长的时间里

我总是习惯性低头看手机

却在某一天换乘时

因为看到墙上的巨型海报

而驻足停留



 “深圳是我们的家 

 也是它们的家” 

海报上的主角

正是深圳动物届的“顶流”



随着候鸟季的到来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

也迎来越来越多的

观鸟爱好者


当公园的路灯渐次亮起

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

有些路灯不太一样



这是国内首批

生物多样性友好型路灯

经过改造设计以后

不仅能减少光环境污染

且对昆虫低影响

对鸟类友好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

乍一看平平无奇的路灯

有啥特殊?

其实这是工作人员

为公园里的大山雀

量身定制的新房子



公园里这一重点“新楼盘”

项目的主要执行人

是一名90后小伙

大家都叫他“小火山“


他对自然的热爱

从其社交媒体的自我介绍

可窥见一二

“我是一名湿地保育工作者,徜徉于一片小小的荒野。这里有一只豹猫、一只小灵猫、一只水獭和一些水鸟。”



随身背着一副望远镜的火山,因为常年在户外工作而被晒得有些黝黑。


翻看他的日常观察手记,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自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正是多年的工作习惯养成的“千里眼+顺风耳+玲珑心”,持续捕捉着园区生物的动静变化。


2020年的春天,例行巡园观察的火山发现,有一只大山雀衔着干草,飞进了路灯通风口。他迅速意识到,这个小精灵有可能在路灯内筑巢。

大山雀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鸟类,作为次级洞巢鸟,它并不能直接在树上筑巢繁殖,而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天然树洞或者石洞。


当这类巢洞缺乏的时候,人工设施就成为它们的另一个选择。


就像人类在适应

快速城市化的发展

其他自然生物也在其中

寻找各自的栖息繁衍之道


(受访者供图)


这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火山的好奇心,随即他与实习生对全公园190个路灯进行了检查,共发现了14巢大山雀。


此后在每年大山雀繁殖季到来之际,公园都会开展路灯调查,并记录一系列的繁殖参数。


经持续观察和分析发现,和其他地区的大山雀相比,生态公园的大山雀孵化率和繁殖率均比较低,路灯内部中空结构导致巢掉落是主要原因。


而且,在灯柱中筑巢也会影响公园的用电安全。



发现问题以后,工作人员从2021年起,尝试通过悬挂人工巢箱进行鸟类招引。


然而,前两年大山雀对巢箱毫不心动,这在火山的观察手记里被称为“深圳地产界最大的滑铁卢事件”。直到第三年才有3个巢箱迎来“贵宾”。


人工巢箱受访者供图)


既然大山雀对

路灯巢址更加“忠诚”

那就重新设计一个

能改善其繁殖环境的新路灯


火山告诉我们

 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设施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

成为一种共识



那柱巢一体的新路灯

设计有何奥秘?

● 入口从路灯两侧调整到背面,与灯光朝向相反,既减少路人关注,又尽可能避开夜间进光。


● 灯柱内部安装了能够进行动态拍摄的星光级摄像头,通过手机可以实现一键查巢功能。


● 按照国际暗夜社区规定的户外照明不高于3000k的指标设置路灯的色温,以590nm设置路灯波长,不仅可以降低对萤火虫夜间通讯的影响,而且能减少城市光污染。


在今年9月份

生物多样性友好路灯

首期试点20个

已经完成布设

有些路灯旁还立起了科普牌



 “这个是124号灯柱,连续三年都有繁殖发现……那边的148号,也有两年”,火山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说一个路灯编号,我马上就能告诉你它所在位置”


至此,这项观察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目前该路灯已经申请两项专利。相关调查结果也写成学术论文,在《动物学杂志》上正式发表,为更多人提供研究参考。


与大山雀的见面可谓是一期一会,这个新房“入住率”与“满意度”的考察需等到下一年的繁殖季才可揭晓。



火山特别提到,为了更系统地了解大山雀的繁殖情况,公园招募了一群志愿者协助调查。


这也是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保育模式的环节之一——公众参与。通过“公众科学”的方式(即市民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科研),既能聚合力量,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鸟类在城市化进程下的生存现状。


据了解,志愿者需依次完成基础、通识和专项培训以及实践考核,才能正式上岗服务。


志愿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如何参加鸟类调查?


2015年就加入红树林基金会当志愿者的小齐,今年刚来到大山雀研究项目的团队。


她向我们介绍道:“志愿者需要操纵自拍杆,伸到路灯里拍摄筑巢情况。”


听起来简单,可是公园里有190个路灯,要不断重复这个动作也是一种考验。而且有些位于茂密草丛中的路灯难以探测,还会遇到自拍杆不够长等各种情况。


为何能够坚持下来?


鸟妈妈与幼鸟(受访者供图)


小齐回忆起第一次收获惊喜的画面:


“有一天刚把自拍杆伸过去,手机屏幕里突然出现一只鸟,从巢内回头看了我们一眼!这是第一次跟大山雀对视,那种感觉很奇妙!”


她后知后觉,原来大山雀在孵蛋受到外界惊扰时,会模拟蛇的“呲呲声”去恐吓天敌。


“后面也拍到过一窝孵出来但没有长出羽毛的幼鸟,成就感就更强了。估计它们把洞口处的自拍杆镜头当成了鸟妈妈,把嘴张开叽叽喳喳地叫喊,真让人印象深刻。”


有筑巢的

灯柱内部

没有筑巢的

灯柱内部


从好奇到入迷,再到深度行动


在与小齐的谈话中,她几番提到好奇心这个关键词。“需要对自然、对生物有好奇心才会愿意做后面的事情。”


初筛时常常一无所获,而且夏天很闷热,常被蚊虫小螨叮咬。


“这过程中的痛苦远远小于观察带来的快乐,它抵消掉身体上的这种小煎熬,我们才有可能坚持下来。”


在她看来,技能和理论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都可以培养习得。对自然生物的热情,以及对调查结果的期待,才是志愿者愿意参加项目的内核



自然观察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志愿者来说,常年参加环境保护与教育活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观察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也随之变得更为丰富。


比如,在路口等待过马路时,小齐会更倾向于留意周边环境的植被或飞过的小鸟。


“以前说看野生动物,大家都倾向于到国外或者外地,起码要去郊野。其实在地动物跟你的生活才最密切相关……而且这样一来,参加志愿活动或辅助科研人员做调查也更可持续,比起每周2次去偏远郊区,到家附近的公园更容易坚持。”



与其他市区公园的

功能定位不同

“生态”这一前缀意味着

园方需要肩负更多

守护与科普责任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航拍图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它的西边紧临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南边一河之隔的对岸,是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两个保护区均为国际重要湿地,共同依傍着广阔的深圳湾区域。


作为生态保护区与城市之间的缓冲带,这里正好是城市居民离“野外”最近的地方,因而有“深圳湾小钥匙”之称。



园区特别重视鸟类友好设施的建设


当前公园共记录鸟类2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3种。


早在2020年,工作人员就对园内办公室的外墙玻璃进行改造,贴上了点状贴纸和动物动漫形象贴纸,成功将原有每年高达11只鸟类撞击的情况降低80%。(鸟撞建筑是城市导致鸟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城市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上文提到的

新型路灯的设计

是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

和红树林基金会(MCF)在

创建福田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

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设施

迈出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福田区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

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 为保护途经福田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通道,2021年5月,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发布鸟类保护生态影响研究报告。


  • 2022年4月,进一步在深圳湾生态圈范围内开展鸟类友好城区建设研究。


  • 2023年,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共同揭牌全国首个“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创新试点基地”。


  • 在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的背景下,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在深圳湾的鸟群


不仅红树林保护区

候鸟群备受关注

还有越来越多的

像大山雀等留鸟走进

自然研究工作者的视野


生态公园里的

生物多样性友好路灯

是从“衣食住行”

考虑动物的生态环境

充分研究其习性的探索

既是对现有环境问题的创新解决

也是践行人类与小生灵

和谐共处的美好承诺



读到这里

或许你已经按捺不住

想要与这些“野性邻居”

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近,深圳湾公园

与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

定点观鸟活动已开启

(点击文字可跳转了解详情)

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啦!

也期待更多热爱自然的市民

加入志愿者项目

(点击文字可跳转了解详情)

一起守护共同的家园


- END -


信息来源 | 福田融媒

编辑整理 | 劳子殷、蒋蒙、吴书楷(摄影)、吕凯欣(排版)

责任主编 | 李霞、董芳君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

❶ 第25届高交会今天开幕!快来体验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福田展馆

❷ 水电燃气加价举报专线上线!

❸ 罗威纳纳入禁养名单!深圳拟新增19种烈性犬品种!

❹ 已进入高发期!国家卫健委提醒→

❺ 超燃现场!万人狂欢!莲花山草地音乐节圆满闭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