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读会案例 | 整本书阅读交流:《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梅天垚 点灯人教育 2024-01-09


梅天垚

亲读会四年级整本书课程导师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阅读专家组核心成员

积极探索实践整本书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

曾获香洲区小学生习作技法指导微文评选一等奖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是一个“狼版”的三只小猪的故事,题材新颖,别具匠心,除了可以引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还可以有什么启发?来亲读会第三课,听听梅老师怎么说——


三只小猪的故事你一定听过。

 

三只小猪长大后,猪妈妈叫三只小猪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小猪们听了妈妈的话便离开了家。一只小猪用稻草盖了一所房子。狼来了,把他的房子吹倒,小猪被狼吃掉了。第二只小猪用树枝盖了一所房子。狼来了,把第二只小猪的房子推倒,把第二只小猪也吃掉了。第三只小猪用砖头盖了一所房子。狼来了推砖头房子,可是砖头房子一动不动。狼就用头去撞砖头房子,可砖头房子仍然没动,狼的头上却撞出一个大包。狼就气急败坏地说要从烟囱里爬进来吃了小猪。小猪一听,马上在火炉里点了火。狼从烟囱掉下来被燃烧的炉火烧跑了。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本图画书叫《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看到题目,你一定会有疑问:难道我们熟悉的那个《三只小猪》的故事是假的吗?是真是假我们拿起书去读一读就自有判断了。

 


一.文字有趣味

 

会拆书的老付说:应该把图画书当做艺术品来看。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是一本读来妙趣横生的图画书。作者乔恩·谢斯卡将《三只小猪》这样一个传统的经典故事以狼的口吻进行了一次重新改写,把故事做了一次大反转。


在以狼为主角的口述中,他自身的形象也与《三只小猪》截然不同,变得孝顺有礼、温文尔雅。


故事巧妙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头就向读者表明狼是穿着囚服在监狱里为自己辩护,这样的改写让新故事在一种反讽幽默中变得充满趣味和活力。也让读者在阅读新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建立起与原故事的对比。书中图文的巧妙配合,也打开了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品尝思辨的趣味。

 

这本书已经出版等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和追捧,获得了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美国童书书商协会推荐好书、美国《养育》杂志阅读魔力奖等等。

 

二.图画有秘密


狼口中的这个“真实故事”里,狼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原因有三:

 

第一,狼喜欢吃小猪是天生的,小孩子不也吃汉堡吗?


第二,感冒了打喷嚏很正常,是小猪的房子不结实。


第三,一切都是源于借一杯糖给奶奶做蛋糕,这是多么孝顺的举动啊,简直应该表扬。

 

乍一看,书中文字所讲的这个所谓“真实故事”似乎还挺有道理。那会不会是大家都误会了狼,我们熟悉的那个故事会不会真的讲错了?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一本图画书我们不能只看文字而忽略图画。


台湾的林美琴老师在她《绘本有什么了不起》这本书中讲到:图文在绘本中的关系如同二重奏,互相搭配,以传递出完整的信息,演奏出美妙的心灵旋律。单看文字会忽略蕴藏在图像里的感知线索;只看图也往往会遗漏文字诠释的故事信息,或是错失了延展思维与感受深度的可能。


因此,读者必须从图文信息进一步推论,在“图感”与“语感”的相辅相成中,深刻感受每个页面表现的情绪、感受、思维,以达到一种完整性。

 

所以我们还得继续在阅读中寻找图画里的秘密!

 

1.形象里的欺瞒



翻过版权页我们看到一只狼,瘦长的脸上戴着眼镜,白衬衫配上斯文的毛衣还打着领结,文质彬彬,非常绅士。跟原来故事里凶狠狡猾的恶狼形象完全不一样。


看到这个形象,是不是一下子对狼有了一种好感呢?可是,小心哦,绅士的外表下也可能隐藏着一颗凶险的内心。



第四个跨页里,狼在做蛋糕的时候挤眉弄眼,口水四溢,全然没有了绅士风度,俨然一副贪婪的模样。


注意右上角上的照片,是谁啊?狼奶奶,看她那锋利的牙齿,尖尖的爪子和耳朵,看着一点也不和蔼可亲。


书本后面《小猪日报》左下角有一个标题:RED RIDING HOOD SETTLES DISPUTE OUT OF COURT(小红帽决定庭外和解)。


《小猪日报》为什么会有小红帽呢?这个狼奶奶跟小红帽会不会有关系?看到这里,你会越来越觉得这俩人可真不简单。



书中,我们三次看到狼身上穿着囚服,这说明狼此时是在监狱里回忆事情发生的过程,为自己伸冤。


翻到最后一页我们发现狼已经变得很老了,说明他已经被关了很多年。假如他真没犯罪,能被关那么多年吗?


即便他把理由说得如此充分,把故事讲得再真实,旁边严肃冷峻地猪警官也不会认可他的,丢给他的,是一个蔑视的眼神。


图画里狼的形象似乎并不像文字故事里那般孝顺、善良哦。


2.食物里的谎言



贸然给糖这事儿,我可不干,来看看狼的食物里有什么秘密。狼把自己说地那么孝顺,那么无辜,可是咱们看第二个跨页,巨大厚实的汉堡里夹了兔耳朵、猪尾巴,还有一些小动物的嘴巴和腿。



同样,第四个跨页里,狼做蛋糕的原料盆里除了鸡蛋面粉,也有长长的兔耳朵。看到这里,你觉得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狼呢?

 

3.行为里的狡猾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狼的行为也很可疑。


一般我们去别人家借东西都是大大方方,在第六个跨页里,看看狼在小猪门口是什么举动:双手扒着门边,只露个头出来,外着脸用迷离的小眼神斜视着小猪的屋子。都不拿正脸面对主人,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这样的行为像是做什么的呢?

 

像这样的可疑之处还有很多,翻开书找找吧。

 

三.图文要联手


我们发现,一本图画书中至少包含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文字故事,一个是图画故事。其实,每个读者最终读到的是图画书中的第三个故事,也就是图文结合的故事。


就这本书而言,文字所讲的故事似乎和图画所讲的故事不一样,那么这样的文字故事和图画故事放在一起,你明白哪个是作者想讲的故事了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吧。



读图画书时,首先应该理清图文的关系:相互补充,还是各说各话。这样才能想清楚作者用意,读明白三个故事。


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文字与图画各说各话,彼此所讲的故事是不一样的,即“图文相悖”。这样的图画书还有不少,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莎莉,离水远一点》等等。

 

四.故事要对比


通过图文对比,我们发现书中的图画细节所表现的狼和文字故事所描写的狼是不一样的。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说起对比,自然会想到——对比阅读

 

◆ 新老两个故事作对比,就能更直观的看出两种不同的立场:


 

◆ 利用“T型图”,把主人公在不同故事里的形象作对比,比如:


 

可以利用“T型图”分别为狼和小猪做辩护。



还可以从故事结构上作对比,比如“三”的结构。这个故事里的小猪有三只,狼吃小猪吃三次,小壁虎借尾巴借三次,孙悟空打白骨精打三次,去年的树中小鸟找好朋友找三次等等,那么可不可以借助这种故事结构创编一个故事呢?

 

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我们会从一本书里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内容。

 

五.读完学思辨


作者谢斯卡强调,童话改写不能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反讽幽默,而要让孩子有会心一笑的乐趣。


对于成年人来讲,站在不同立场产生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小孩子在有限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中或许无法辨别到底谁是“真实”。


因此,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孩子要能在明晰文字故事、观察图画细节后,发现“真实”,辨别是非,读懂图文故事,得出自己的思考和推理判断,那真是锦上添花。不但能读到了故事本身的乐趣,还获得了思辨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这个改写的故事还有现实意义可以挖掘。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各类媒体、自媒体都给大众提供了发声的渠道,但有时在口口相传的“事实”中,我们却看不到真相,究竟相信谁?在接触吸收到各式各样信息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从事实依据出发,从细节入手,沉着冷静思考,在合理推测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千万不能盲目听信一家之言。

 

读完《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你发现真实了吗?



亲读会的报名渠道仍在开放中

想要报名的老师,要抓紧时间行动

让我们一起为让孩子学好语文,爱上阅读而努力


点这里了解亲读会


这里,马上加入亲读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