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付拆书:《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上)

付雪莲 点灯人教育 2024-01-09


付雪莲

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2018“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

近年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

提出“拆书十件套”“情节可视化”“书册课程包”等理念


亲读会9月的老付拆书课程中,付老师大显身手,拆了彭懿老师的《图画书应该这样读》。干货满满,精彩多多,今天特与大家分享。



大家好,我是老付,会拆书的老付!


今天拆的这本书是彭懿老师的《图画书应该这样读》。

 

一、封底的秘密——儿童阅读的整体性

 

通过拆封底,我们会发现这本书原来是“这样读”系列里的一本,其他还有《童话应该这样读》《散文应该这样读》《科幻应该这样读》。


 

儿童阅读就只有童话、散文、科幻和图画书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阅了《中国儿童大系》丛书,发现里面还有诗歌、小说、儿童剧、科学文艺。



儿童阅读的范围肯定不会只有这些吧?



老付询问了国内外所有能问到的人,儿童文学大咖、作者、绘者、编辑、校长、教师、家长、教研员等40多人。问到后面,老付都觉得答案并不那么重要了,在不断拓展儿童阅读边界的过程中,老付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永远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看待儿童阅读。别小看这句话,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眼光,我们的儿童阅读才能不断地完善,创新和发展。




这张图是改了二十多版才完成的。虚构类(fiction)和非虚构类(nonfiction)参考了美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分类。由于小学阶段虚构类文本的阅读占大部分,所以绿色曲线内的面积要大于紫色曲线的面积。可是这样的划分又会让人觉得非虚构类包含了虚构类。同时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也并非泾渭分明。很多虚构类文本也有非虚构类的内容,非虚构类的文本也有虚构的情况。

 

即使不纠结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互相延展的问题,在虚构类的类项中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台湾林文宝先生比较推崇的“韵文类”和“散文类”的划分。在王荣生先生的《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非常清楚地阐释了“散文”这一概念。既古人的“散文”概念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凡是不押韵或不重视骗偶的文章都可以说是散文”。但在现代的文体观中,散文是处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过渡性文体,反映的是一定生活中的某些时空、情绪或者思考的片段过程。那用散文代替非韵文类就会造成歧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画类又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个类项,为了避免图画类与图画书的混淆,故把图画书写成了大家都熟悉的绘本。在多媒体类中,互动软件作为儿童未来阅读的新潮流,同样不可忽视。可是相对于童话、小说、寓言等文本内容的分类,在多媒体类中,电影、电视、互动软件又变成了媒材的分类。实在是混乱不已,无法直视。

 

非虚构类文本里,非连续性文本的处境也非常尴尬,放在历史、科学、哲学中间,颇有些不伦不类。传记也有同样的问题,明显在类别上更下位,却也一时找不出更合适的上位分类。

 


后来,老付干脆心一横,做了大胆地删改,直指儿童整本书阅读的分类,并注明“非学术派整本书复合型分类”。有点无赖,却也实属无奈。儿童阅读分类吵吵嚷嚷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所谓公认的分类标准。最主要的原因无外乎两点:1.概念的界定不同 2.儿童阅读的不断发展。

 


既然儿童阅读分类是这么复杂又费力不讨好的一件事,老付为什么还是要执意去探究呢?如果你看过鲁道夫·斯坦纳的《童年的王国》和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你一定会理解为什么老付一直在强调儿童阅读的整体性。

 

如果我们不能从一个整体去看待儿童阅读这件事,那无异于盲人摸象,你会永远陷在大象是绳子的思维监牢中。图画书很重要,童话很重要、童诗很重要,小说很重要,历史很重要,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儿童阅读的一小部分。我们一定要牢记:儿童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明确三点:


1.儿童阅读材料要丰富,不能因为老师的偏好而让儿童阅读挑食。

2.每一种儿童阅读文本都有其特点,书太多了,我们教不完,我们只能授之以“渔”。

3.教育有它的节奏,不能贪多贪快,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都应该有所侧重。


有了这样的儿童阅读整体观,我们再来看《图画书应该这样读》就有了不同的感觉。图画书只是儿童阅读的一个类项,我们最迫切需要从书中知道的是:究竟什么是图画书(概念),读图画书有什么用(作用),究竟怎么解读图画书(方法)。


翻到目录,我们发现彭懿老师真的是懂我们的心。



目录

“图画书:图文合奏的艺术”就是在讲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为什么值得反复阅读”就是在讲图画书有什么用。

“七步读懂图画书”讲的就是解读图画书的方法。

“附录”是彭老师送的彩蛋,也是相当令人惊喜。


二、图画书的界定




图画书也叫绘本。是否有图有文字就叫图画书呢?那可不是。松居直先生用“图×文”的公式来表达图画书中的图也是要讲故事的,可绝对不是简单的“图+文”。

 

那有插图的文字书和连环画、动漫书为什么不是图画书呢?为了丰富这篇文章的内容,我用其他的例子来继续讲彭老师的观点。

 

有插图的文字书≠图画书

 


例如罗尔德·达尔著,昆汀·布莱克绘的这本《查理和大玻璃升降级》,仅一页就有四幅图,它算不算绘本呢?不算。布莱克的绘图丰富了罗尔德的文字,但如果去掉图,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表述。所以这只能算作插图很多的文字书,而不能算作图画书。

 

连环画≠图画书

 


我们非常熟悉的“小人书”也可以称作连环画。这幅画展示的是《红楼梦》中贾政升职宴请官员的情景,去掉画面,整个故事也并不会受到影响,这就属于“文+图”的情况。所以,连环画也不是图画书。

 

动漫书≠图画书

 


下面可是70、80后的回忆杀。怎么样?看到这一大套《灌篮高手》有没有想起当年那些热血时光?动漫书这种成套的形式就和绘本的单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不能作为区别动漫书和图画书的唯一标准,还是有特例的。



我们再翻开看看动漫书的内页,漫画用多格的形式推动故事发展,特别像看动画片,而绘本是文字讲一个故事,图讲一个故事,文字和图合奏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故事。虽然绘本也有多格形式来加快讲故事的速度,但我们还是会一眼就辨别出来漫画与绘本的不同。


绘本=图画书


 


动漫书大多是正常开本,绘本却有异型开本。例如这本《月光男孩》,男孩落啊落啊,从天上落了下来,先是穿云而过,然后是飞机、一大群候鸟、风筝、气球、站在梯子上采苹果的小女孩、打扫烟囱的黑脸男人、红砖房、街道,最后"扑通"一声落到了水里……整个故事就是一个下落的过程。

 

如果将这一幅幅长长的画面连接起来,就是月光男孩从天而降的全过程。左边的版本是大陆的,右边是日本的。台湾格林文化1996年曾经出版过这本书,现在在格林文化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了。窄长的竖开本是最适合表现这种由上往下降落的过程,日本的版本更窄更长也更震撼,他国对于童书的用心和不遗余力,应该是我国出版人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月光男孩》的绘者依卜·斯邦·奥尔森在1972年获得安徒生插画家奖。他自编自绘的怪诞故事《沼泽婆婆酿酒的传说》非常吸引人,高大丑陋的老婆婆在大锅中放入月光、夕阳余晖、鸡啼声、夜露、狐狸耳朵、蚂蝗的黏液……沼泽地的男孩女孩也都过来帮忙。



奥尔森2012年辞世,丹麦媒体以“这一天,图画死了”致哀。奥尔森画的《哈夫丹的ABC》是丹麦人学习字母的教材,丹麦人用“你为我的童年画上色彩”为奥尔森做人生注脚。丹麦人对孩子教材的用心同样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奥尔森一生中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画画透过他的作品我们能看到那颗执着而又狂热的心。除了死亡,还有什么能阻挡信仰。所以,请不要轻视图画书,优秀的图画书绝对是艺术品。

 

 

彭懿老师的这本书里,把图画书粗略的分为了认知类、科学类和故事类,很明显,由于本书篇幅有限,他主要讲述的是故事类。这也就在提醒我们,科学类和认知类的图画书,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因为是拆《图画书应该这样读》,所以对于其他类别的图画书阅读策略不多做讨论。

 三、图画书的价值


图画书的价值非常大,在这里我只想讲一讲“想象力”。在《观赏图画书中的图画》一书中,介绍了“出血”这种绘图手法。



例如安东尼布朗的这本《捉迷藏》,未显示的树冠留给了儿童无限的遐想,非常有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那想象力有什么用呢?

 

在林良先生《浅语的艺术》一书中曾经提到过“想象力是知识之母”。猛然看到这句话会觉得难以理解,下面我用几个例子来讲为什么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教《詹天佑》这篇课文一定会讲到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可是什么是杰出呢?



我们一定会讲到“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可是和詹天佑有着同样知识的建筑工程师一定大有人在,为什么就詹天佑会如此出色呢?

 

想象力。是的,想象力。所有这些绝妙点子,都是在拥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非凡想象力的结果。“人字形线路”在建造前,就已经在詹天佑的脑中建好了。这有点像成语中的“胸有成竹”。



只有建筑工程师需要想象力吗?

 

我们非常熟悉电视连续剧《大长今》,为什么长今就能在从小一起学习的宫女中脱颖而出?她的知识在最开始的时候绝不会超出其他的宫女,究竟是什么让她如此出色?

 

疼爱她的韩尚宫娘娘曾经说过,长今有画出食物味道的能力。什么叫画出食物味道的能力?就是想象力。长今通过想象力就可以知道什么样的水配什么样的面会最好吃,知道炭的吸附能力可以去掉米中的异味。韩尚宫娘娘对长今的教育方式,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老付有位微信好友叫陈琼,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是这样写的:【车展】别人看美女,看豪车,我就喜欢看轮胎。她究竟在看什么呢?

 

她在看想象力,看在一个固定的圆内,可以有宽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知识之母。干枯知识永远也造不出“人字形线路”,也永远不会做出更好吃的“山泉水凉面”,也不会在轮胎的“方寸间”创造出美和艺术。

 

想象力如何教?绘本是个好途径。

 

未完待续……


关于《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的悬念暂时先留这,后续,付老师会补上下一集的。现在,我们要火速搬上自己的小板凳去赶下一场了。



10月20日晚八点

老付为你拆英国儿童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的

儿童阅读教育经典之作《说来听听》

咱们在亲读会,不见不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