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文字吻醒“萨哈拉”

2016-07-25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故事汇]


用文字吻醒“萨哈拉”

作者|齐加全

(新教育2016年度榜样教师)

 

我希望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做“不一样”,我希望有一种眼神叫做“很明亮”。我希望孩子们被照亮的同时,自己也不断汲取营养,丰盈而润泽,为生命留下一些痕迹,和孩子们相互编织一张光彩照人的“夏洛的网”。


2006年秋季开学,由于工作需要,校长安排我担任学校五(1)班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从未教过语文,也未当过班主任的我一下子感到肩头压上了千斤重担--我能教好语文吗?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我能否扮演好班主任这个角色?


恰逢教育局推广“教育日记”工作,于是我暗下决心,除了日常的随堂反思之外,我也要尝试着撰写教育日记,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将学校统一发放的精装笔记本收起,选择了孩子们最常用的16开笔记本,并将这个笔记本放在我的纸袋中,无论是去学校还是回家,我总是拎着这个纸袋,里面除了放着我读的书,就是这本普通的教育日记本。


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展卷提笔,整理一天来的教学经历,得与失、对与错,随着笔尖的流淌。我一次次尽享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的教育精神之旅。这一坚持,就是8年多。


千余篇百万余字的教育日记,成为我教育人生的无价之宝,也为自己铸就了一个个专业成长的台阶。成为“市新教育讲师团”成员后,我多次受邀在焦作各地做专业写作成长、缔造完美教室的报告和讲座,这样的“反刍”让我进一步厘清了成长的方向,脚下的路走得越发坚实有力。

 

让生命在教室里“开花”

 

没有生命绽放的教室,不可能是润泽的教室。在这里,师生的生命得以舒展,精神得以丰盈,师生的生命叙事一点点写就。“打造一间润泽的教室,拥有一种阳光的生活。”这是我和孩子们的成长愿景,也是我们“朝着嘴巴的方向往前飞”的坚定信念……“课堂最佳发言奖”帮助上课不爱发言的孩子找回自信;“每周期语”用期许静待花开;期末的“成长颁奖仪式”是孩子们最为期盼的庆典,因为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放飞自己的梦想,而且可以得到我精心为他们量身撰写的“成长颁奖词”。“举止高贵奖”“羲之习字奖”“护花使者奖”……一张张奖状记录下的不仅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小小自豪,更将自信、快乐、成就感植入孩子的生命之中。


我们都是提灯的人。“布克节”里,我们用书香熏染七彩童年;“想象节”里,我们为思维插上多彩的翅膀;“摄影节”里,我们发现生活之美,捕捉精彩瞬间;“战寒节”里,我们用真情暖热冰冷的心……教室是河道,课程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涌现教育精彩。我要通过课程点亮一个个平淡的日子,让一间普通的教室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特质,并因此而充满魅力。自2009的冬至开始,我毅然引领着孩子们走入新教育实验,先后经历了《在农历的天空下》《“三十六计”的智慧之旅》《在“论语”的大地上》等精彩课程。


“蚕桑课程”,孩子们收获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感悟;“电影课程”,孩子们收获的是“努力使自己的生命真正光彩照人”的成长;“观察课程”,孩子们收获的是“一次思维的训练,更是一次情感编织”的烛照;“雅客课程”,孩子们收获着“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的承诺;“挑战课程”,孩子们收获着“让唐诗与自己如影随形”的儒雅……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而我,愿意扁担在肩,和孩子们一路芬芳一路歌。

 

从原点再出发

 

教育的意义究竟何在?生命的价值如何彰显?如何在教室里写下师生生命的传奇?带着这些思考,我努力让自己站在教育的原点向外望,于是,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孩子。 


与问题学生“遭遇”是每一位教师心中隐隐的痛。可是,当我读到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时,当我品味着《礼记·学记》中的“教学相长”时,当我明白了师生本应一同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时……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它们在等待,等待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于是,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让理性的笔帮助我“拨云见日”。我开始尝试为他们撰写生命成长的故事。大凡这样的孩子,因为爱的缺失,生命缺少温度。我愿通过这样的尝试,记录经历的教育生活,窥探孩子的幼稚心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静思中,质疑并纠正自己的教育策略,从而选择最佳的姿态行走……于是,每天千字以上的记录便成了一种习惯。写给雨萱的《奇奇上学记》,十万余字;写给佩孚的《想看到你眼中的光亮》,八万余字;写给峰玮的《时间都到哪儿去了》,九万余字;写给敬淇的《认识一个真实的孩子》十万余字……在这样的记录中,我吻醒了岁月,触摸着生命,更为自己积淀了些许教育的智慧与思考,享受着教育应有的尊严与温度!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在生命故事的记录里,有孩子的成长,也有我的成长。我学会了反思、质疑、选择与拷问--这个过程是纠结的、曲折的,也注定是漫长的。我深深知道,故事不仅仅是用来记录的,更需要我们去创造。如果一个孩子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自己,那么,和他一起同行的我,是不是应该为他感到骄傲、自豪,对他多一份暖暖的叮咛,抑或可以对他真心地说一句“谢谢”……“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很喜欢英国作家维克多·费兰克的这句话,因为每当我在心中念起这句话的时候,我便会对自己所作出的决定有一种敬畏之感。雷夫说:“我并不相信我们最好的日子就在前头,但只要我还站着,我就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向我的学生展示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我的失败多于我的成功,但我从来不放弃。”


   “小径无人驻足听,悄放粟菊绕足盈。不憾默中无人赞,只为心中向日倾。”



         人物档案:齐加全,焦作市解放区王褚乡中心小学,学科语文,教龄15年,荣誉: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卓越课程”提名奖,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个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齐加全:行走读写间》)


张硕果点评:齐老师的“发家”始于记录,用文字记录自己经历的平凡的教育生活,用文字反思自己身处的教育情境,用文字吻醒与他“遭遇”的一个个“萨哈拉”。从教育日记到班级故事,再到生命叙事,齐老师在教育写作中不断转身,而在这样的转身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朴素的教育念想,扎根教室,立足“原点”,勤勉躬耕。教育需要坚守,教师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内心负责;对孩子负责,对孩子的明天负责。他的成长始终与孩子在一起,因此,这样的成长更接地气,注定蕴含着不竭的潜力和能量。


(文章来源于《树人网》。齐加全,新教育实验2016年度榜样教师,第六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候选人物。)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行走读写间

    教师成长之路如何走?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如果没有遇见你

    从一粒“种子”到一树“硕果”

    新教育之光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与美好相约同行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