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雷池半步

一致通过的陈老师 传达室 2023-11-12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好像每个城市都出过一位老市长。他们敢说敢做,有能力有个性,即便退下来很久,也常被人怀念。

比如,广州的老市长黎子流。他的文化程度不高,普通话也讲不明白,却流传下不少金句。他主张要改革就不能守旧,“不是越雷池一步,但要越雷池半步”。还有,那句老广州人都耳熟能详的话: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一个广州市长,干嘛要回顺德呢?

图为黎子流与广州市民。


01

顺德也不是绝对就安全啊。

当时间来到1979年,黎子流还在顺德当县委书记,总要担心自己的党籍保不保得住。

恐让他党籍不保的,还不是什么雷池,而是鱼池。

这就要说到有一天,五个公社的书记集体上门“逼宫”,他们强烈要求将公社的鱼塘实行包产到户,“不包,我们就宁可不当书记”。

他们这么有底气,显然是已经进行了“静悄悄的探索”。其中一个公社的探索结果证明,按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鱼”的做法,每亩鱼塘最多打300公斤的鱼,而包产到户后,鱼的重量就到达了一两千公斤。

看来,鱼的成长性,与人的积极性也有莫大的关系。

面对下属的集体“逼宫”,领导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分化,一种是打压。黎子流在这两种办法中,采取了第三种办法:打掩护。

他巧妙地将“包产到户”说成了“联产到户”。

黎子流虽然只上过一点私塾,上过两年小学,但对文字的运用也是活灵活现。没办法,只敢越雷池半步嘛:包就是一步,联就是半步。

可没多久,这半步还是被上级领导知道了。领导也是好言相劝,对黎子流说:再搞下去,你黎子流连党籍都保不住。

黎子流听后,当时就说了一句话:

群众的力量不可阻挡。

02

群众不光要包鱼塘,他们还要划龙舟。他们的要求,好像都跟水离不开关系。

顺德自古乃是龙舟之乡,每逢节庆,村村都要搞龙舟赛,赛赢了还要请客吃饭。在“文革”期间,龙舟活动扣上了“封建糟粕” “破坏生产”“大吃大喝”的这三顶大帽子,被叫停了。

黎子流治下的顺德,在珠三角地区最早恢复了划龙舟。群众的龙舟划得太好了,也带来新的难题。

他们接到邀请,要去香港划。

这事黎子流说了不算,得请上级领导酌定。上级领导担心农民组成的龙舟队去了香港,会滞留不回。如果他们不回来,那黎子流,你就要担心自己的党籍不保。

这边,黎子流刚用党籍担保了龙舟队;那边,群众又冒出来新的要求。

这次好歹跟水没有关系,但是更让人头疼,跟天有关系。

顺德离香港近,群众要看香港的电视节目,就私自搭起了像鱼骨一样的天线。他们知道这事不合规,所以也只好“走半步”:晚上偷偷把天线伸出去,白天又默默收起来。

图为当年鱼骨天线“盛况”。


在上级领导看来,这不是一般的天线,这是伸向资本主义的天线,放任不管,无异于是让群众被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所污染。

领导再次严肃指出,鱼骨天线不拆,你黎子流连党籍都保不住。

那么,群众到底会不会被香港电视污染呢?

黎子流认真看了好几天,他发现香港电视一不反革命,二不反党,三不是黄色,最多穿游泳衣。要说坏处,就是广告太多,看个《上海滩》不到十分钟就进广告。

这样看下来,香港电视还是讲尺度的。咱群众爱看,机关干部爱看,连警察都爱看,这天线怎么拆得了呢?

所以,要不要再用党籍担保一次?

恰在此时,耀邦同志来到了顺德。大概是鱼骨天线出了名,耀邦同志专门提出了这个问题。黎子流大胆说出了自己的观感,他还加了一条,香港电视的市场信息来得快,看了对抓经济有好处。

耀邦同志听后说,我在深圳也看了,确实没有啥。

这虽然不是正式的表态。但还有比这更明确的表态?

黎子流的党籍又保住了。

03

不光党籍保住了,黎子流还逐渐进步了。等到九十年代,组织还让他再进一步,去广州当市长。

那年,黎子流超过了57岁,已接近退休年龄,不曾想年纪越大任务越重。他想说另请高明吧,可组织已经研究决定了。

在广州,还没来得及干三件事,黎子流就感觉省城跟顺德很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呢?

在顺德,是群众推着书记下雷池,而广州的干部却有点局限在条条框框里,雷池的边边都挨不到,还谈什么半步嘛。

他发现,省城里的机关作风重,办事效率低,权力过于集中,连摩托车上个牌,在区县都办不了,必须上市里来。凡此种种,使得广州当时的经济发展势头还不如顺德。

黎子流看到这些,慷慨激昂地提出一个口号:再造广州新优势。

然而,口号声还没落地,一位老同志就找黎子流投诉,你是怎么当市长的,电都没法供应。

原来,当时的广州非常缺电,市民意见很大;老同志被热得睡不着,意见更大。这个刚需问题不解决,再漂亮的口号也不吃香,广州也没什么新优势。

这有点像周秉义来到了兵工厂,作报告是没人听的,群众要的是过冬的煤球。

这个局面要怎么破?

给群众提大口号没用的话,就只能先给自己立军令状。黎子流立的军令状是,一年之内不解决用电问题,不用你们罢免我,我自己罢免我自己,回顺德当老百姓。

这句话,就是“得就得,唔得返顺德”的由来。

图为1990年代初的广州街景


04

广州这么大一个地盘,要点亮它不容易,要点燃它更不容易。

黎子流也是运气不好,他上任时,正好赶上三年治理整顿。治理整顿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砍项目”,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没有项目,当然事情就少,摸鱼就好。

黎子流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广州的局面还是很沉闷。其实,这时的广州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不仅广州沉闷,全国都很沉闷。

在沉闷的局面里,还是需要一个响亮的吼声。

显然,黎子流的广东话是吼不动的,这时候,需要用四川话来吼。

1992年春天,说四川话的总设计师来到广东,他也不是吼,就是一路都在说: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黎子流没有见到总设计师,但他感到思想枷锁一下被打开了。

思想解放就是好。思想一解放,雷池就变成了热土,还走什么半步,必须要跑步啊。总设计师讲话两个月后,广州就不提什么“再造新优势”了,要跑步“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这就是一种对标,意思就是,国际大都市有的,广州也要有。比如,地铁不能少。

1993年底,广州地铁正式开工。广州要修地铁并不容易,下挖一米就是水,而且拆迁量巨大。这都需要钱。

市长不会搞技术,但必须会搞钱。

搞钱,有时候也要越一点点雷池。地铁修建时,一度面临资金周转不灵,一旦停工损失会很大。这时,地铁公司的干部也上门“逼宫”,而且黎子流正在住院,他们逼到了医院里。

黎子流提出暂借房管局管理的住房公积金一用,众所周知,公积金一般情况是不允许被借用的。

这个风险,当然是黎子流来抗。好在这时候,没人再让他再用党籍来担保了。

图为黎子流在广州电台接听市民热线。


05

最初,黎子流来广州时,大家并不看好他。

群众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卜佬市长”。“卜佬”在广州方言里,有点嘲讽外地乡下人的意思。

外地来的“卜佬”要争取本地人的认可,就尤其需要为他们说话,照顾他们的利益。

我也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有一年,省里要找全省几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分摊高等教育经费。省领导估计这些市的市长不会痛痛快快把钱拿出来,就在开会前,先来“公关”黎子流。

黎子流一听,就跟领导诉苦,办教育我赞成,但广州拿得太多,我们受不了啊。

省领导见“公关”不成,就换了个思路说,钱你照拿,但你的钱全部用在广州市好不好。黎子流一听,马上就不叫苦了,开会时还带头发言支持。其他市长见黎子流都没意见,也只好同意了。

渐渐地,广州人感到这位“卜佬市长”,做事有够胆,作风也贴地,他极其普通的普通话,还能给人提供笑料。

比如,他去做报告说“市政府要拒绝执行人大的决定”,听众一片哗然。原来,市长念的不是“拒绝”,而是“自觉”。

再比如,他去看望革命老同志,脱口而出“你们老人渣就是老人渣”。老人家差点没晕过去。

他在任时,这些笑料就广为传播;在他离任之后,这些段子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笑谈之中,满是对这位老市长的怀念。

或许,他们还是在怀念黎子流的“敢越雷池半步”的精神。正如这位老市长的另一条金句:

干了不说,干完再说,多干少说。

你们说,这句话说得吼不吼啊?



参考资料:

广东改革开放口述史,中共党史出版社

胡耀邦与广东改革开放纪事,党史文苑

见证佛山三十年,佛山电视台

顺德40年: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县域样板


‍‍关注这个传达室
添加联络员微信:cds00301
一起谈笑风生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