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返校复课,这位校长说:我既欢欣鼓舞,又看到了基础教育面临的这“三个挑战”丨关注

陈姗 人民教育 2020-11-14

民小编说


五月,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将迎来有序返校复课,这对饱经疫灾考验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而言,既令人欢欣鼓舞,更令人充满期待。而在返校后,如何吸取线上教学经验,调整常态教学课程结构?当再次回到教室,我们会如何重新审视“教室”?家长还会付出多大精力在孩子身上,家校社共育的纽带如何强化?一起来看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校长陈珊的思考。


就在昨天,北京市初三年级学生迎来返校。这个5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学校将陆续告别历时三个多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回归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对饱经疫灾考验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而言,既令人欢欣鼓舞,更令人充满期待。然而静心沉思,作为一名校长,我觉得未来“返校”,我们还将不得不面对“三个挑战”。

01

挑战之一:如何破译课程密码,调整常态教学课程结构?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基础教育阶段课程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多元性、丰富性、自主性等方面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所取得的成效,我们有目共睹。然而全教会以后,从国家层面提出“五育并举”,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强调要加大劳动教育的力度。这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要如何进一步解析课程密码,推进课程改革,满足未来育人需求?
笔者以为,在现有课程已经基本处于一种“饱和”的状态下,又受限于学生有限的时空,防疫期间老师们为适应在线教学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的有益实践,或许会为接下来的课程变革开启一种新的可能。
北京市小学阶段线上学科教学正式开始于4月15日,为确保线上教学能够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基本达成教学目标,各学科教师依据学科教学大纲,结合市区各级教学资源,都对学科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梳理甄别与结构化重组。表面上看,虽然这种做法是因为正常教学时间被极大压缩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但本质上却不能否认,这确实是对传统学科内容的一次“破茧式探索”。
在对学科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科内容有了更宏观、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哪些内容基础性强,哪些内容更有开放性;哪些内容益于在探究中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能力,哪些内容与学生自身基础或相关知识关联度更高;哪些内容相对具备独立性、条块儿化,哪些内容具有逻辑性、互相联系,等等。线上教学帮助老师们摆脱了教学内容“逐课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束缚,为他们回归常态后持续进行这种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不难推测,未来这种学科自身的变革,必然会对课程的变革产生链式影响:课程内容的压缩,课程资源的增加,新课程的补充,等等,这些工作虽然有着巨大的挑战,但却极具现实意义。

02

挑战之二:如何理解未来课堂,推进教与学方式深度变革?
防疫期间,为了满足在线教学需要,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开发了大量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客观讲,虽然这些资源目前可能还不算尽善尽美,但对习惯于在“传统课堂”上面对面进行教学的我们而言,特别是小学,未来回归常态,这些资源要如何使用,会在多大程度上被使用,尚待我们深入思考、仔细规划。
近些年对于“未来学校”“未来课堂”的探讨始终热度不减,但事实上对于课堂的理解,很多人可能并没能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真正跳出教师与几十个孩子一起让课的教室这一物理空间。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老师、学生常态下都是在学校里、在教室里上课,大家都习惯于这种方式,并且觉得这样才是真正在上课,才是真正在学习,不仅方便管理,更重要的是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即使有一些在线教学,当然可能多数在中学,但无论如何都没有成为教学的主要渠道。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是,我们会在潜意识中将物理环境下的“教室”与“课堂”画上等号,并产生较强的心理依赖。包括家长。所以防疫期间,无论是延期开学阶段,还是在线学科教学阶段,当被迫展开“全面的在线教学”时,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产生焦虑情绪,其实原因,大抵来源于此。
当然,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常态教学中合理安排在线教学,目前我们还没有特别典型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推广,而且在时间分配、课时设计、内容选择等诸多方面也确实存在很多现实困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展开研究。不过不管怎样,“教室”不应当成为我们窄化对“课堂”理解的理由,相反,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重新理解什么是“课堂”,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哪些“课堂”,这些“课堂”除了教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等等。而这,也将是我们结束疫情回归常态后的又一巨大挑战。不过幸好,因为疫情我们快速拥有了比以往更丰富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广泛地拥有了一些摆脱“教室”这种“课堂”的实践经验,只要我们进行持续探索,那些防疫期间开发的优质资源就会继续为学生成长服务,我们面向未来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就会有新的突破。

03

挑战之三:如何强化共育纽带,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之所以把疫后如何强化共育也看作是一个巨大挑战,是因为在防疫期间,我们看到为了共同应对疫情考验,为了帮助孩子们在居家状态下仍然能够有效学习、健康成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包括社会上与教育相关的产业,特别是那些有能力为在线学习提供技术、资源的产业,短时间内便结成了一条强大的“共育”纽带。可以说,各方面的投入都是空前的,效果也是空前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校协作。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没有过全程陪伴孩子学习连续三个多月的经历,我也相信,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也一定没想有过会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与家庭和孩子有如此海量的信息沟通。以我校为例,为保证防疫期间在线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畅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我们在家校间建立起了“校、班、组、个人”四级交流平台,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达、分享,而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线上教学的个性化指导和小组式的“小班化”教学。老师们全天在线,随时与家长沟通,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效增进了家校间共育的默契,增强了彼此在共育上的主体责任感。
不过,伴随疫情的结束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回归,家长们复工后还会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留给孩子,孩子们返校后老师还会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与家长进行频繁沟通,我们还会不会继续使用、维护疫情期间辛苦建立起来的各种沟通平台、学习资源平台,怎么使用,这些平台将以何种状态存在,等等,这些都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因此我想,抗“疫”虽然让教育领域拥有了更坚实的共育基础,但如何巩固已有的成果,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相关行业,彼此间要进一步推进哪些共育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怎样进一步协作共同承担应有的育人责任,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潜在性挑战。


作者 | 陈姗,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 董筱婷微信编辑 | 孙粉林

推荐阅读


重磅!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需佩戴口罩 | 特别关注
北京实验二小校长芦咏莉:孩子阅读“有读没懂”有这三种表现,老师家长一定注意!| 干货

致敬青春!这才是中国青年该有的模样!

5月将集中迎来返校复课!这位校长说:教书和育人永远都不能大于言传身教的可实施距离丨关注

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对手机和网络游戏的依赖?∣每周一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