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别“两万户”:亲历者讲述,辽源新村的50年

龚伯荣 档案春秋 2021-04-28

去年全年,上海完成旧区改造7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5万户。2021年元旦后开工第一天,位于上海城市东北角的辽源新村又在新年迎来了好消息:杨浦区江浦路街道162街坊旧区改造的居民,迎来集中搬场。早上9点,江浦162街坊里一溜搬场车齐齐发动,这片"两万户"老房子的居民们,终于要告别煤卫合用的日子了!


搬家的车开向新生活,过去的记忆留在原地。本文作者和家人曾在辽源新村生活多年,让我们跟随着他回望的目光,一起去“看看”这里曾经的模样——


俯瞰辽源新村(解放日报 蒋迪雯摄)

走进辽源新村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夏夜,我沿着许昌路一侧,第一次走进辽源新村。那一年,我的女友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农村务农,第二天就要远行,我去辽源新村是为女友送行。
辽源新村地处杨浦区西部,原来是一片农田,阡陌交叉、河道纵横、村落遥望。1958年,政府为了改善工人群众的居住困难,拆迁了庙东张家宅、朱家弄、钱家宅等十几个自然村落,在这块郊野之地上建成了工人新村。此后几年,政府又在周边建造了新华医院、工人体育场、新华卫校、大连中学和上海电表厂,还建造了商场、菜场、幼儿园等一大批关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当年,在辽源新村的东北约500米处的控江路口,还建造了一所“少年跳伞塔”。有一年暑假,我到“少年跳伞塔”去,蓝天白云下,看着降落伞脱离伞圈,跳伞员缓缓降落,好不潇洒。真是令人神往!
辽源新村往昔

走进辽源新村,感觉新村的规模不是很大,道路也不是很宽敞,一排排二层楼的居民住宅,都是白墙灰瓦,全是砖木结构。家家户户在前门都用竹篱笆隔出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院子,整齐、整洁、实惠、实用、安静、安宁。一路走过,透过竹篱笆,看到底楼人家在小院子里种了一些花草,飘过一团团弥漫的芳香气;有些人家在窗台边养了几只蝈蝈,传来一阵阵高亢的鸣叫声;有的人家在前门上贴了一张“囍”字,留下一声声喜庆的祝福语……
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辽源新村中央有一个街心小花园,花草艳丽,四周还配置了几个石条凳。小花园东边的一棵大杉树,随风摇曳,发出“哗哗哗”的声响。夏日的夜幕下,小花园路灯明亮,绿树掩映,蝉鸣阵阵。那个年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居民们三三两两在小花园乘凉;一群老年人,坐在躺椅上,手持蒲扇,不停地驱散蚊蝇,以图清凉;几个小伙子,摆开棋局,分成两队,来一场“四角大战”,难定胜负。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谈天说地,说到高兴事,总会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人们曾在这里洗衣晒被、乘凉聊天

搭建小阁楼


过了几年,我成了辽源新村的女婿。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到岳父母家里去。我的岳父母家在辽源新村257号楼下,底层前后分割成两间,南间稍大些,北间略小点。说实话,虽说有南间、北间,其实两间合起来也只有二十四平方米。南间外侧,有一个小院子;北间外侧,是一个厨房间。厨房间不算大,已经安装了煤气灶,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一天晚餐后,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闲聊,老丈人高兴地告诉我:1958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蓬勃高涨,附近建了好多工厂。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居住困难,政府在这里建成了工人新村。虽说是自建公助,每个月要从工资里扣除一些钱,但大多是安排给了工厂的劳动模范居住。说到这里,老人家开怀大笑,好不得意,显得十分自豪。我知道,他当年是工厂的技术骨干、先进生产者。老丈人又告诉我:1958年,刚搬家到辽源新村时,门前的小院栽了一些花花草草,房间的底层还都是铺地板的,脚踏地板,踢踏作响,住着很舒适。老丈人又得意地说:“在当年,辽源新村和曹杨新村一样,这可是高档的‘两万户’住宅哦。”
不少居民在自家房前屋后搭了一些简易房
实际上,老丈人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是够挤的。那个年代,国家十多年没有建造居民住宅,家家户户的住房都很困难。老人家心里明白,要想再等厂里造房子、分房子,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好在底层房间的层高有三米多,看来只有自己动手,把地板拆了,地面做成水泥地;还可以利用拆下的地板做铺板,搭建一个小阁楼,稍许解决一点居住困难。再说了,隔壁家的邻居们也都搭建了小阁楼,多多少少增加了一点使用面积。
老人家说干就干。我的老丈人是个老工人,动手能力很强。他亲自动手,在北间里蹲下、站起,丈量尺寸,在方桌上涂涂改改,画出草图。利用休息日,跑木行、买木料,锯木头,刨木材,劈木柱,搭木桩,铺木板。整整花了一个月,在北间搭建起了一个小阁楼。阁楼只有一米高,大约十来个平方米。靠墙一侧,置放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到了晚上,在小阁楼上搭个睡铺,就能做个美梦。
在那住房困难的年代,一大家子的生活并不宽裕,但日子还是过得实实在在。

狭窄的小巷,迎面走来一个邻居,大家打个照面、打声招呼,只能侧身而过

小家庭的“后勤根据地”


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那些年,正赶上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生活对我们有着沉重的压力:学业上要不断进取,工作上要获得成功,事业上要努力前行。
我从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单位派我到英国进修。能够作为访问学者,到英国进修,圆了我的“留学梦”,自然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大好事。可是,妻子在单位里承担了重要业务,日常事务也不少;而孩子又小,需要有人照料,家里怎么办?小家庭实在是走不开,令我放心不下。两位老人家看出了我们俩的心思。丈母娘识字不多,却是深明事理,在我拿到英国Sussex大学邀请函的那天晚上,丈母娘对我说:“能到英国去学习,是个好机会,你放心去学习吧。孩子的事、家里的事,交给我们就可以了。”那一年的金秋十月,我踏上了赴英国进修的远途。
我身在英国进修,心中却有着对小家庭、对辽源新村的不尽思念。那个年代,家里没有电话,唯有写信寄托念想。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写一封信,寄往“中国上海·辽源新村257号”。
曾经的辽源新村
一年半以后,我从英国学成归来,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上海浦东开发的大好时光。我在单位里的工作更加繁忙,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顾不上小家庭,也顾不上孩子的上学、读书。那些日子里,我的老丈人、丈母娘全身心地承担了我们小家庭的全部家务琐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刮风下雨,无论夏日严冬,我的岳父岳母接送孩子上新村幼儿园、陪伴孩子到学校读书、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而我,只是星期天到辽源新村去看看,来去匆匆,一个月也去不了几次,小家庭的杂事琐事全部交给了两位老人家。
辽源新村,整整十多年,我的岳父母家成为我们 “小家庭”的“后勤根据地”。

欢乐除夕夜


有一年除夕,我妻子的兄弟姐妹,各自带着小家庭回到辽源新村,向老人家拜年。
那一天,我早早就到了辽源新村。走过新村道路,不少居民在自家房前屋后搭了一些简易房,有些二楼的居民还在楼上加层,搭了三层阁,开了“老虎窗”。各家各户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没有规划,随意搭建,有的用碎砖瓦堆砌,有的用瓦楞板间隔。走进小巷,迎面走来一个邻居,大家打个照面、打声招呼,只能侧身而过。一路走过,只觉得辽源新村已经无序、杂乱、破旧。我的岳父母家在底层,不能占用新村小道,无法向外扩展面积,不可搭建违章建筑,只是把原先的小院子重新改建了一番,和南间合在一起,房间看起来稍许大了一些。
略显狭窄的小巷

大年三十,家庭团聚,这是中国人的好传统。
那天晚上,在辽源新村257号狭小的空间里,老丈人在八仙桌上铺开一张圆台面,团团圆圆,围着十几个方凳。丈母娘看到我们四个小家庭齐聚辽源新村,在小小的厨房间里,摆开架势,施展厨艺,两个女儿也在一边帮厨。不一会儿,冷盆、热炒,一盘又一盘、一盆又一盆、一碗又一碗,在圆台面摆了满满一大桌。我们十几个晚辈高兴地围着老丈人坐在一起,老丈人满脸皱纹,却是满面笑容。我从不喝酒,也端起酒杯,斟满红酒,不时向他敬酒,祝老人家健康长寿。老丈人也很高兴,喝得满面红光,脸上堆满了笑容。我们的孩子也纷纷起立,围着外公外婆,前一声“外公新年快乐”,后一句“外婆长命百岁”,满口甜言蜜语,向外公外婆双手作揖、鞠躬拜年。自然,两位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掏出大红包,塞进孩子们的衣兜里。
除夕之夜,辽源新村到处是鞭炮声声、焰火闪闪,257号充满了欢声笑语,亲情洋溢。
一户居民的厨房兼客厅

难忘辽源新村


后来,我的岳父岳母年纪大了。到了七十岁,过了八十岁……无情的岁月磨去了老人家生命的年轮。两位老人家逐渐行动迟缓、走路哆嗦、神情衰弱。这时候,老人需要子女的照顾,子女有责任承担赡养义务,这是做儿女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的妻姐毅然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自己家中,尽心服侍,精心照料。她对弟弟妹妹说:“父母养育了我们,现在爸爸妈妈老了,赡养父母是我们做子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十年前,老岳父在辽源新村家中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后来,我把丈母娘接到自己家里。我的妻子在家里腾出一间房,搭个新床铺,铺上新被子,让母亲安心住下。这时候,我们自己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家里的住房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白天,我们陪着老人家在阳光房里晒太阳,说着陈年旧事;晚上,我们陪着老人家在客厅里看电视,聊些社会新闻。在那些短暂的日子里,我们陪伴老人家,让丈母娘过得舒心安心。
摄于人去屋空之时
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我们陪着老人家,缓缓的过日子。
然而,丈母娘身体衰老了,生病、急诊、就医,住院、治疗、出院,身体越来越差,躺在床上,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们都希望老人家平安健康。也许,老人家是神灵在心,始终惦念着辽源新村。现在辽源新村周边已经造了不少新的居民住宅楼,高大宽敞,而辽源新村的环境则逼仄拥挤,房子破败不堪,257号楼下也是狭小昏暗,老人家希望辽源新村也能早日得到改善,住上新楼房。我丈母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执意要回到辽源新村家中,对我的妻子说:“我要回到辽源新村去,送我回家吧。”我们都知道,和老丈人一样,丈母娘的心一直是留在辽源新村家里的。我的丈母娘是一个传统的老人,回家前一天晚上,她对我们做了一番交代,把随身携带的辽源新村257号“房屋所有权证”交给我的妻子,郑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好好保管。”我明白,这是母亲对女儿最后的托付。
我的岳母有一个很好的名字:锦云。她离世那一天,天空飘过朵朵云彩。我写下一首诗,记录了我当时的心情:锦云远上九重颠,万里飞扬天地连。洒向人间滋润我,春风秋雨尽缠绵。今天,我们一家人又到辽源新村去了。明天就要封门,也许还会写上一个大大的“拆”字。突然间,我似乎感到两位老人家在天国,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我站在老房子里,时间虽然短暂,心情却难平静。离开前,我拿着卸下的“辽源新村257号下”这块门牌,擦拭干净,带回家珍藏。那一年夏夜,我就是寻着这块门牌走进辽源新村的。
今后,辽源新村的地块上将“旧貌换新颜”,展现一片新天地。到那时,我也一定会重返旧地,再回来看一看辽源新村这块土地。





(部分图片源自解放日报)


杂志编辑:王良镭
新媒体编辑:一茶、小瀛洲



政务

速递

一座未来档案馆,一张城市记忆“明信片”:上海市档案馆新馆长什么样?一起先睹为快!

如何以创新促融合、化挑战为机遇?这堂“互联网+档案”融合课,作深度解答→


让你的身心都温暖起来:听,这里有个有“温度”的声音剧场


好文

推荐


电视剧《隐秘而伟大》背后的真实:上海旧警察机构被摧毁前后的“暗战”


回看早期世界博览会上的中国身影,我们才会更理解这发展之路走得多么不易


DANGAN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微信平台。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