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恐惧和勇敢,其实并不是对立的

caoz caoz的梦呓 2023-03-23

前文回顾 关于南极旅游 - 王叔特别篇

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引申一下。

创业圈之前经常有句话,叫做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才能成功。后来我改写了一条,悲观者未必正确,乐观者总在踩坑。

所谓悲观,其实对应的是恐惧,那么看到的是风险。

所谓乐观,其实对应的是勇敢,那么看到的是机会。

如果用驾驶来形容,悲观是刹车,而乐观是油门。

路况好,视野好的时候,市场会奖励乐观者,悲观的人就会不断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别人不断前进,超越自己。

路况糟糕,视野受限的时候,乐观的人容易出现危险,而悲观的人更容易生存下来。

但这二者并不是对立的,我们不能说,一个人要勇敢,就不存在恐惧,这是不对的。举个例子,比如很多极限运动,比如谷爱玲的高台滑雪,比如赛车运动,我们极端一点,假设一个极端勇敢,极端乐观,无视恐惧,无视风险的人,走上高台,开上赛道,来练习这个项目,只有一种可能,残疾甚至死亡,没有别的可能。恰恰是恐惧,让人们注意安全要领,注意自我保护,然后不断的提升技术,再跨越恐惧,用勇气成就自己。

用恐惧保护自己,用勇敢成就自己,既要有利刃,也要有铠甲。

前几天看到新闻,黑石也出现了赎回困难,结合更早的一些金融行业的重磅事件,那么我就在我的星球里大概讲了讲,作为金融产品,无论背景多么耀眼,资源多么雄厚,历史记录多么健康,那么其实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更早的如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再比如雷曼兄弟等等。任何投资行为都会面临风险,哪怕是非常正规,口碑非常好的金融管理公司,也都存在不同程度暴雷的风险,这是你必须认识到的。

但风险的认知是一回事,难道说,就不要投资了,就不要参与金融活动了?这就是今天要说的,正确认识风险,但还是要有勇气去追逐机会。做好安全边界,但不能说为了安全,而不敢承担任何风险,如果这样,你永远没有赚到大钱,或者成就事业的机会。

我说一个可能极端的结论,也许没什么科学依据,我认为,一个从来没有投资失败,没有投资损失的人,基本上不可能是一个可以赚取高额收益的人。过于谨慎,过于追求安全,是不可取的,我今年年初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过去文章强调风险,风控确实强调的非常多,以至于很多我的老读者过于保守,缺乏勇气,所以今年我多次强调,年轻人要勇敢,敢于面对未知的挑战,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当然,保留必要的恐惧,建立必要的安全边界,但在这个基础上,真的要勇敢。

我们有时候说,很多成功者的经历无法复制,特别是早期互联网的那些创业传奇,其实我用个比喻形容,早期互联网的很多创业者,相当于是大雾中开车踩油门,踩到底的那种。为什么那么说,当时互联网其实是非常不明朗的,而且很多政策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我讲过,按照今天的一些法规执行力度来说,可能早期所有互联网创业者都是有原罪的,勇敢是真勇敢,但是再想复制,就很难说,迷雾背后,是不是还是一条坦途。

要勇敢,但不要莽撞,恐惧是你的铠甲,勇敢是你的利刃;恐惧保护你的安全,勇敢去追逐机会。

乐观与悲观,从来不应该是对立的,保持对风险和危机的警醒,然后也要相信自己,大胆和勇敢的追逐成就。

在这之上,就是视野。

好的视野,让你更好的看清前路,更好的识别风险和机会,所以机会来临的时候,别人还在迷茫,你已经加速。而风险来临的时候,别人还在兴奋,你已经刹车,这就是视野的意义。

视野需要什么,需要更多的信息源,信息采集和整理的能力;需要底层逻辑,对所看到的信息能够有正确的解读和理解;需要有有价值的社交圈,能够帮助你不断修正认知,更新情报;需要有不断总结反思的能力,能让自己不断从教训,学费中得到提升,这是另一个话题。

有人留言,翻出来我2015年的文章,凛冬将至,那么当然,对于读者来说,会觉得我是不是一直过于悲观,2015年就喊寒冬,岂不是每年都在喊,有点像狼来了的感觉。实际上我那篇文章里提到了很明确的一点,就是那一年,各大巨头的财务投资开始缩紧,只保留战略投资,请注意这是当时的现象。而那篇文章里我还对市场后续保持相当的期望,也提到是准备人才的时机,是港股抄底的时机。所以如果你说我是不是一直悲观,我承认确实有一些,但当时我还是对后市有信心的。然而最近两年的情况和2015年是不是又有很大区别,我前两年开始再提市场风险的时候,你们也看到了,巨头连战略投资都在撤出有没有;最近两年我没再讲过鼓励抄底有没有。

然后我刚查了一下港股指数的走势,我的文章是2015年10月发的,当时港股确实很低迷对不对,2016年2月香港指数跌破19000点,然后开始缓慢回弹。是不是和我文章的内容开始印证了,当时我说游戏领域团队过热,后来是不是也印证了。

有人想通过我的旧文打脸,其实我是欢迎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我认识到不足,提高认知,对不对,但是每一次,总是让我不自觉的发现,原来我的判断一直这么准。如果读者不提醒,我还真不记得这回事了。

最后,肯定会有人问我,后市如何,能不能再给点预测,这次我真的做不到了,我觉得现在真的是大雾中的路,完全看不清前面路况,我直播的时候解释过了,以前我们会通过一些经济学的原理,用户需求,体验迭代等基本逻辑来进行市场预测,但现在的问题是,最近几年市场受到政策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这个情况完全无法用之前的判断逻辑来进行预判。当然,我只能说我的水平有限,真的不敢在这种话题上班门弄斧,特别是公开场合,更是谨言慎行。

大雾的后面,也许是坦途,真的,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下,我确实是不敢猛踩油门的。

不过在我的知识星球里,我的年终福利课确实试图做过一些阐述,不过读者不要期望过高,我给不出明确的答案,只能提供一些分析的思路,和判断的视角 -> caoz的知识星球(Update)加入星球后,置顶帖有福利课的链接,星球用户免费进入课程。

那么年终福利课是今年1月初发布的,备课是去年11月开始的,12月底完成的,很有意思的事情,备课的时候,国内接触chatgpt的朋友还寥寥无几,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产品意味着什么,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很多自媒体还只是热衷于去找bug来刷存在感。但我的福利课已经明确给出了一些潜在的应用方向和年轻人应该着手准备的事情,今年这个领域开始爆火,大家开始讲这个未来是什么,相关讨论越来越多,不好意思,我发现,我去年底的备课内容,基本上一个字都不用改。

caoz的知识星球(Update) 我们星球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