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礼宾礼仪与国际交流(三)跨文化及非语言交流

路易·迪索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非语言交流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可见方式,是外交人员在礼仪场合要面对的挑战。由于工作性质和职责,外交人员经常要面临一项挑战:有效解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所作出的非语言行为。负责国际活动礼仪事项的每个人都要培养一种对不同文化中存在巨大差异习俗的敏感性,这些习俗在实践中就是众多需要注意的行为特征。

正如我们在接下来的例子中将要看到的,各文化中的欢迎动作或是其他举止是十分微妙的,需要恰当运用。一个表面上无足轻重的动作可能在另一文化背景中会被更复杂地解读。

所以对这些动作予以关注,在动作出现时能够精准解读,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失误,对于本就复杂的外交谈判更是如此。

人际距离

在不同文化中,人际间需要保持的距离并不相同。在加拿大、美国、大不列颠或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一距离差不多是75厘米,也就是半臂的长度。在亚洲,距离差不多是90厘米,也就是一只手臂的距离。在非洲、阿拉伯国家、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及拉丁美洲,这一距离只有约30厘米。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相对值。

例如,阿拉伯国家的部长或者塞内加尔的大学校长下飞机上前打招呼会靠近一点距离,建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礼宾员在迎接时不要后退,不要被这种场面动摇。如果没有事先提过,就还要将访客可能出现的行为举止告知陪同的当地要员。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要向访客说明东道主方面的举止,因为访客有时可能感到疏离,有时可能感到太过亲近,要让他们安心。

鞠躬礼——日本致意礼节

弯腰迎接一个日本人是冒失的,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鞠躬的三种程度,其根据行礼对象的级别有所不同。

除非本身就是日本人或者对日本礼仪习俗十分了解的外国人,不然谁知道要对谁,在何种场合,用哪一种方式行礼呢?


这种情况在2009年奥巴马对日本进行官方访问时,在向日本天皇弯腰近90度鞠躬,还同时握手。因为国家元首间是平等的,这三个动作显然是不应该做的,尤其不应该同时做。

法兰西共合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2013年也访问了日本,他在伸出手的时候微微低头15度,没有到45卑躬屈膝的程度,更没有到90度。

合十礼——泰国致意礼节

同样地,我们也不要用两掌相合的方式迎接一个泰国人。合掌的高度要与行礼对象的地位相符。

1.向比自己年轻的人行礼:双手合十放在肺的高度。

2.向年纪相仿的人行礼:双手合十拇指在下颌的高度。

3.向比自己年长或者地位高的人行礼:双手合十拇指在鼻子的高度。

4.向泰国王室成员行礼:双手合十拇指在额头的高度。

就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我们很难临场做出合适的致意礼节。泰国人从小就学习这些动作的区别。我们为了避免出现失误,最好在迎接泰国来访者的时候,向迎接其他访客一样,用自己的礼节。

握手

西方握手一般有力,伸手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软绵绵的握手会让人不舒服,很多时候也被理解为侮辱。

在中东,轻轻一握就足够了,用力地握手具有侵犯性,并且很显然,在这里人们不会和女性握手。

在亚洲,握手一般力度较轻,不用看着对方眼睛,因为那样会让对方有威吓感且不受尊重。

在西非,握手会握到指节咔咔作响才告终。

在拉美和中欧,握手要有力,持续时间比其他地方更长。男性之间的握手经常伴随着左手放在对方右肩的动作。

意义相反的身体语言

同样应该熟悉身体语言的微妙之处,身体语言根据行为者来自的地理位置,会有极大的区别。

其他手指收拢,竖起大拇指,这个动作在北美表示喝彩,但在尼日利亚意思是“见鬼去吧”,而在德国表示数字“一”。

北美“OK”手势的做法是拇指和食指相连,表示的是满意。在欧洲,这个手势表示零、没什么价值的东西。在拉美,这是一个我们能做出来的最糟糕的侮辱性手势,这是一位美国政治人物在这片广大区域内的几个国家出访时得到的教训。

历史记载是这样的。时任美国总理理查德·尼克松在结束某一站的行程登上飞机的时,他向飞机下聚集的公众做出了“OK”这个手势。不难猜到,他立刻被喝了倒彩。他的这个手势第二天登上了拉丁美洲各大报纸的头版。这个例子表明,一个动作在一种文化里承载的意义在另一种文化里完全不同。这次官方访问本来希望能发展友好关系,结果却事与愿违。

姓和名:可能造成混淆

在国际活动注意准备的事项中,询问姓和名的顺序占一项,这一顺序在不同语言里不一样。尽管这个问题不属于非语言交流的部分,但是有纳入考量的价值。在印欧语系的语言里,一个人的名在姓的前面。在汉语、柬埔寨语、越南语、匈牙利语等语言里正好相反:姓在名的前面。

不必说,不要呼喊一个不认识或不太熟悉的人的“名”,因为应该称呼那个人的“姓”。这条在个人生活中就被遵守的礼仪规则在外交领域是必须要遵守的,说实话,这是外交领域的一条基本原则。请看下面的例子:

如果把第一个人称作“路易先生”,就好像把第二个人称作“正先生”是一样。

为了帮助外国人区分姓和名,惯例是在名片上把“姓”的全部字母大写

这样做之后,就能帮助对话人了解应该怎么称呼我们。不只在名片上,在信件、出访计划、活动的宾客名单等处也推荐采用这种做法。为什么某一活动的宾客名单也算在内?这样可以让接待人员正确、有礼地称呼客人们,礼宾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做到这一点。

负责交接

用于指导集体关系的风俗习惯是很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条礼仪规则就是:按照东道国的习俗接待外国人。我们经常认为,这样就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了。但这条被普遍接受的原则,却并没有为所有人知晓。有时候,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来访者并不完全清楚这条惯例,这就离外交事故不远了。这时候如果礼宾员能明确地进行解释,那么访客就算不了解当地习俗也不会造成事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来访者的生活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并不是为了用他们的方式办事,而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作出解释,来访者国度通用的礼仪可能在到访国是不合时宜的。作为首要的中间人,负责外国要员逗留期间事宜的礼宾员就要承担起主客之间适当交接的任务。

在初始气氛良好的交流中,礼宾员要平息那些可能会无意义干扰交流的事件;而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这就更有必要了。

可以肯定的是,掌握跨文化交流,尤其是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对任何参与到国际环境中的人都是绝对有用的,无论国际场合的规模多大,是简单的礼节性会谈,还是当代政治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性质的外交会议和峰会,都是如此。

《从理论到实践》

外交礼宾礼仪研究

识别图中二维码可进入“外交官说事儿”微店自行选购

- end -

文章摘自《从理论到实践》

作者 |【加】路易·迪索   翻译 | 郑书尧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老江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