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光就是命令——我在驻新西兰大使馆亲历的一场灭火战斗

黄河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在一般人眼中,外交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又神秘的职业,外交官头上总闪烁着耀眼的光环。然而,外交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往往是一般人难以体验到的。

外交工作看似轻松却充满挑战,没有硝烟却胜似战场。特别是在应对一些紧急事件时,不但需要过人的心理素质,而且需要较强的应急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1997年4月底,我在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就亲身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全馆投入灭火战斗

1997年4月29日凌晨2时,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上空星斗闪烁,夜色沉沉。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在坐落于Glenmore大街、距新西兰总理官邸和议会大厦不远处的我驻新西兰大使馆里,大使馆研究室主任祖振扣正在机要室加班赶写关于中国与库克群岛建交谈判纪要的电报,夫人祖惠琴前来叫他回房休息。

突然,二人闻到一阵阵呛人的烟火味。他们立即叫醒机要员小王,并下楼初步查明火源,之后迅速跑到大使馆8层,分别向我和办公室主任李光明报告。

我马上起床跑到机要室,要求小王同志坚守岗位,并让祖振扣同志暂时放下手头正在整理的材料,马上准备就使馆着火一事起草上报外交部的报告。

这场不期而遇的大火,严重地威胁着在这座十层大楼中工作和生活的馆员及家属的生命,威胁着使馆文件、财产的安全……当时,大使馆党委成员中政务参赞在国内休假,经商参赞住在馆外(经商处不在大使馆本部办公),作为馆长,我急忙调动馆员和家属们投入“战斗”。




在机要室交代好工作后,我迅速跑到楼下察看火源,李光明同志几乎同时到达。只见从传达室前门门缝窜进的股股浓烟正在迅速扩散。凭着直觉和经验,我判断火险就在使馆大门外。

我立即在传达室拨起火警电话,但电话线已被烧断,无法拨通。于是,我一面让已在身边的教育处一等秘书杨亲德教授通过单线直拨电话,向新方报告火警,尽快同消防队和使馆卫队取得联系,一面吩咐祖惠琴同志赶快唤醒沉睡中的其他馆员,让大家穿好衣服,带着灭火工具迅速赶到传达室集合。

小王同志凭着敏锐的职业警觉和强烈的责任心,迅速收拾好机要文件,自始至终寸步不离屏蔽室,以确保安全和应付更紧急的情况。



火灾后的我驻新西兰使馆大门


我和李光明同志绕道从旁门走出大楼来到台阶前,只见使馆的正门还在大面积着火,火焰夹着浓烟疯狂肆虐,将使馆大门烧得噼啪作响,为劳动节修建顶棚而搭的脚手架也已燃烧起来。

火势迅速蔓延,封住了脚手架下通向大门口的台阶。李光明同志问我有何指示,我只说了一句:“火光就是命令!”他马上疾步返回楼内,取来干粉灭火器,不顾烟熏火燎,对准火势最猛的燃烧点喷射。

此时,我的夫人张莲英以及祖振扣等使馆其他同志都迅速赶到门口,大家有的光着脚,有的只穿着单薄的睡衣,奋勇投入到紧张的灭火战斗中。一罐罐灭火剂向烈火喷去,一盆盆水向燃烧着的木门泼去……

各部门的负责人、工勤人员以及家属们个个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经过大家连续半个小时的奋战,在新方四部消防车到达时,使馆前门的明火已经扑灭。然而,大楼内仍是烟雾腾腾,浓烟已升腾弥漫到了十层,火险并未完全排除。




消防队员经我同意后进入馆内,他们隆隆开动排烟机,但一时也只能消除部分烟雾。馆员们不顾令人窒息的浓烟,奔走于各层楼道,陪同带有面罩的消防队员到机要室以外的各层楼察看火险。我要求除传达室留人外,其他同志立即返回办公室、宿舍,把所有门窗通通打开,让烟雾逐渐排放出去。

馆员们有的衣服湿透了,有的双眼熏红了,当火险完全排除后,一颗颗紧张的心这才平静下来。我抽时间向住在馆外的经商参赞、党委委员尹辉璧通报了有关情况,要求商务处务必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注意人员及房舍的安全。

使馆卫队的警察得到我馆报警后当即赶到现场察看,初步认定这是一起纵火事件——有人在使馆门前泼油后点火,导致木门完全烧焦,铝合金门框烧塌,门口棚罩的涂料砂浆大片脱落,顶棚被熏得一片漆黑。看着这一切,馆员们无不感到痛心和义愤。所幸在这场火灾中无人伤亡。




4月29日下午2时,使馆召开全馆大会,由我和办公室主任李光明通报有关情况,对同志们不怕危险、全力投入灭火的勇敢精神进行表扬,接下来部署使馆近日工作。

为了使馆的安全,大家不顾疲劳,争相报名,连续三天昼夜值班。劳动节那天,工作、生活在使馆的外交馆、工勤人员和家属无一例外,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值班、清扫等工作中来。那几天,大家的生活规律彻底被打乱了,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但却没有一句怨言……

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4月29日下午,我约见时任新西兰外长麦金农,就使馆发生纵火事件进行交涉。

他对这起事件表示“悲伤和不可理解,这可能是愚蠢的年轻人干的傻事,相信没有政治动机”。我指出,按照国际法和中新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新西兰政府有责任保护中国大使馆的安全以及妥善处理危及我馆安全的事件。




我们严正要求新方查出并严惩肇事者,赔偿中方的损失,确保大使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麦金农外长说,新西兰政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驻新西兰大使馆、高专署的安全责无旁贷,“我们愿赔偿中国大使馆因我国公民干了蠢事所造成的损失,今后使馆卫队要加强对大使馆周围的巡逻和警戒”。

他表示,新西兰愿同中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我告辞时说:“我希望你们严肃认真、妥善处理这一时间,贵我双方也为我国领导人访问新西兰创造良好的气氛!”




劳动节过后,大使馆各部门陆续恢复上班。办公室是大使馆最繁忙的部门,腿脚不便(曾在别的使馆受过伤)的李光明主任更是忙碌,近期要安排干勤在传达室继续值班,尤其是两周内要为来馆修复大门和接待大厅的当地修缮队当监工,还要为即将到访的我国领导人一行做好后勤接待准备。人员不足,就由其他部门抽调。从奥克兰出差返馆的科技一秘贺钦、研究室的一些同志都临时调到一线工作。

修缮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半个多月后,我同使馆各部门负责人驱车800公里前往奥克兰市,配合总领事馆的同志们接待访新的我国领导人一行。

访问结束后,我国领导人在惠灵顿接见了使馆全体工作人员,并动情地说:“这次我来新西兰访问,正好使馆大门被烧,大厅正在装修,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使馆全体人员在接待上搞得这样好,如果我们还挑剔,那我就是世界上最不讲道理的人了!”这一席话,让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深为感动。

事件背后的警示

这场惊心动魄的灭火战斗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每当我凝重回溯这一事件时,总是心情激荡、难以忘怀。回顾事件的全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要长存忧患意识。无论工作环境如何,都要力戒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平时要警钟长鸣,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做好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纵火事件前,我馆平时就已针对房舍特点,配备了消防器材、应急灯、手电等物品,并组织馆员练习灭火器的实际操作。这是此次灭火战斗中大家没有盲目慌乱的重要原因。

二是遇事沉着冷静。平日里要任劳任怨,勇挑重担;遇到突发事件时头脑冷静、沉着应对,忙而不乱乃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三要灵活处理问题。既要据理力争,又要掌握分寸,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如在上述事件中,新西兰外长表示要赔偿我馆损失,等于承认了新方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我们的交涉也按国内指示,适可而止。




- end -

文字 | 《秘书工作》 作者 | 黄河

图片 | 网络  编辑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