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城市:强化整合 分类打造 以“强”师资做“优”党员教育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及省委实施意见,聊城市围绕重点工作,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分类打造过硬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努力提升师资针对性,满足多样化党员需求,以“强”师资做“优”党员教育。


一、以“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红色阵地为依托,打造“红色师资”队伍


一是挖掘新时代孔繁森精神内涵。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领导举办孔繁森精神研讨会,在市委党校开设“弘扬孔繁森精神”教学课程。通过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设置“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等措施,深入挖掘孔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内涵,开发了一批高质量党员教育资源,储备了一批研究“孔繁森精神”的专家教师。开通孔繁森爱国主义红色文化旅游线路,配置党员讲解员,将五里墩村孔繁森故居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两地及沿途有关的红色资源有机整合,打造红色教育路线。
二是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党员教育网红打卡地。挖掘聊城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通过层层推选,储备优秀师资讲解员,通过他们将鲁西第一党支部、刘邓大军渡黄河处等红色资源做成视频课件,方便党员随时学习观看。今年“七一”期间,依托“聊城党员教育·现场云”举办“同上一堂课,共温繁森情”七一特别党课,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走进孔繁森纪念馆,全市党员共同收看,当天累计播放16万次,评论3600余条,效果良好。
三是丰富载体传承红色基因。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和鲁西革命老区精神,聊城市委组织部会同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举办聊城市“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四史’故事”讲解大赛,为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点储备一批专兼职宣教师资。开展“五老”志愿者选拔活动,将一批了解聊城革命史、熟悉本地红色资源的优秀退休干部、乡土人才等纳入当地红色讲解员师资队伍。有的红色讲解员志愿者(侯营镇“王忠祥工作室”)建立了流动大课堂,开设党史课、国史课,到机关、村(居)、学校、企业巡回宣讲200余场次,受益者达万人。开展“寻找老英雄”活动,以视频记录的形式,寻找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老党员现身说法,从他们的故事里寻找忠诚坚守的源泉,找寻催人奋进的力量,抢救性挖掘一批红色教育资源。

二、以党校、高校(单位)为主体,打造“理论师资”队伍


一是强化校地合作。推动与聊城大学等高校的沟通联系,邀请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过硬的专家教授为基层党组织授课。市委组织部与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储备党员教育内容资源建设师资人才,强化党员教育制片力量、提升党员教育制片水平。


二是整合党校理论师资队伍。依托市委党校、各县(市区)委党校优秀教师,发挥理论优势,强化理论学习,建立党校理论师资队伍。推动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党校全覆盖,为基层党校推送市县党校优秀教师,全市师资实现共享共建,上下联动。


三是构建“志愿者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聊城大学等驻地高校大学生的理论及学术优势,组建暑期大学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乡镇(街道)、乡村开展政治理论、科技知识等的讲授活动,有效弥补基层理论师资储备不足难题。


三、以常态化“发现榜样”的先模人物为基础,打造“榜样师资”队伍


一是聚焦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组织各级党组织推荐“抗疫榜样”人选(党组织)498人(个),入选省级“抗疫榜样”人选(党组织)5人(个),确定市级“抗疫榜样”人选(党组织)11人(个),纳入师资队伍,宣讲榜样事迹,多渠道发布先进事迹,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二是聚焦党员干部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党员。精选榜样人物、提炼榜样故事,深入挖掘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大棚书记”耿遵珠、火场英雄梁佃军等事迹,把能讲会讲的党员纳入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向各级党组织进行推荐,榜样人物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优良品德和处事理念影响更多的党员干部。
三是聚焦党员干部需求分类发挥先模人物作用。针对党组织的不同需求,分类配置榜样师资开展党课宣讲。在社区、乡村党组织活动场所结合“我来讲党课”活动,开展“榜样与力量”情景互动式党课,讲述无私奉献、孝老爱亲的事迹,为居民(村民)传递爱党、爱国、爱家的正能量。在机关,围绕“亮剑精神”闯劲足、“工匠精神”钻劲深、“老黄牛精神”韧劲强,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把敬业奉献作为价值取向,把严以律己作为自觉追求,持续提升自身素质,争做合格党员。

四、以基层干部和乡土人才为来源,打造“实践师资”队伍


一是聚焦“我来讲党课”活动,重点发现优秀师资。广泛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分类整合党课,对党课和讲师人选进行综合评比,将宣讲水平高、社会反响好的主讲人纳入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构建“以课选师,以师推课”的党员教育师资建设模式。
二是创新“以课换课”新模式,让学员变师资。市级示范培训班结束后,指导优秀学员制作“微作业”,即利用手机等便捷方式,结合所学内容和本村实际,制作工作Vlog、微视频等,既学以致用,又现身说法,以“互换式授课”模式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避免“一交心得就摘抄、一谈体会就念稿”的老局面,将培训“大课题”变成人人参与的“小载体”,使学员变老师、听课变讲课,丰富教学内容资源,提升教育培训实效。
三是整合人才资源,推动师资队伍多元化。整合基层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企业人才、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行业领军人物,纳入师资队伍,做到“发现一批、储备一批”,构建“领导干部+理论教员+各类专家+乡土人才”的多元化师资结构,组建起一支既有较高教学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专兼结合、“土”“洋”结合的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打通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为您推荐来源: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编辑:李妍璐    责任编辑:刘贤慧

校对:邱若楠


一起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