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交集团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交建 中咨集团 2022-10-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交集团各级子企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航局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二航局2021年度科技创新大会

二航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引领企业向高品质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积极变革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标准、技术知识、技术人才“五位一体”的大技术管理体系,将科技体系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覆盖全公司三方面延伸。二是着力强化平台建设。建设形成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平台为重要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二航局累计2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获得认定,受评交通运输行业优秀“创新平台”等多项荣誉称号。所属技术中心在2021年全国174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中位列第三名。三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持续完善研发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实验基地等科技管理制度,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主要过程、重点要素的制度体系。实行重大贡献奖励机制,设立重大贡献奖和突出贡献奖,激发创新活力。发布实施科研技术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科技创新质效得到有效保障和进一步提升。

一航院以数字化手段

赋能港口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一航院自主研发码头(响水港码头)智能化监测平台

一航院聚焦港口数字化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化、数字化资源配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提出了“智慧港未来城”双核驱动的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数字化、信息化企业管理体系,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云等一批智能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培育“数字化转型生态圈”。二是调整组织架构。成立中北数科事业部,作为公司智能化、物联网、BIM等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引领单位,统筹推动“智慧港未来城”、港口及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监测平台研究与建设。三是抓实项目推进。人员方面,加大智能化、数字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资金方面,强化数字化、信息化科技研发、软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的预算投入;技术方面,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研发模式,数字化、智能化专利、软件著作权取得了较好推广应用。

公规院构建富有活力的科技生态,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公规院2021年度创新(云)论坛

公规院深入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全面构建富有活力的科技生态圈。一是搭建科技创新“金点子”征集平台。面向全体员工长期征集关于“卡脖子”技术、效率提升与标准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新业务布局技术等技术创新内容,组织专家评审,对获得优胜奖的“金点子”,进行科研立项并开展研发。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公司共评选出15项优秀“金点子”。二是组织内部科技众筹项目。公规院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应征众筹项目,通过内部技术资源解决跨专业技术需求。研发成果经鉴定后移交需求部门,同时给予研发团队相应奖励。三是建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库。基于业务分类,提出了含总结提升类、生产问题类、技术赶超类和前瞻储备类四个层次的数十项业务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课题,构建形成公司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方向数据库,为长期科技创新攻关提供依据。四是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成果转化管理办法,鼓励员工将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目前,公规院3个科技成果转化试点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应用,立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体公司已投产运作。

振华重工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

科技创新战略方向

振华重工研制的世界首创双40英尺岸桥

振华重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巩固装备制造科技领先优势,将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市场需求与发挥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企业科研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打造自主创新产品,持续发挥大国重器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二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前瞻性地应用智能及低碳零碳技术,自主研发安全、环保、高效、智能化的全自动化码头,优化操作体验,降低操作强度。三是面向科技前沿。稳主业,开展绿色智能化新型港机产品的研发。加大科技与数字化的统筹融合力度,提升港机产品数字化水平;补短板,聚焦关键性制约与“卡脖子”技术,持续开展海工等领域的重大装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开发,把进口件清单转为公司研发清单,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四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大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持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改善用户体验,不断巩固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城乡强化“四力”水平,

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中国城乡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发布会

中国城乡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和动力。一是提升规划执行能力。健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重点“强”污水处理技术链、“补”海水淡化技术链、“延”清洁能源技术链,分解五年规划,增强科技规划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二是提升创新资源合力。统筹科技成果研发和经济转化“双通道”,聚集内外部资源筹建创新联合体,建设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低碳能源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产业创新基地,积极融入区域创新布局,增强创新联盟的协作力和凝聚力。三是提升科技创新动力。坚持“一企一策”量化考核,打造创新先锋军。通过揭榜挂帅、创新英才奖励等多种途径,加快创新团队的培养。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研发投入专项治理行动,建立资金“三级匹配”机制,实现了研发投入连续2年翻番的跨越式增长。四是提升技术攻关实力。开展专利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和“绿色运营示范”活动,建成我国首条PENF高效选择性纳滤膜生产线,攻克纳滤膜关键原材料无纺布和聚砜材料国产化难题,自主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被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

中咨集团数据公司创新引领钻科研,

匠心攻坚创成果

中咨集团数据高分交通一张图平台

数据公司作为“科改示范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践行科技自立自强和交通强国战略,潜心打造国内首个交通基础地理信息平台——“高分交通一张图平台”。科研团队以“科研敢攻坚、匠心出成果”为己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营造出“党员冲锋在前、群众紧随其后、全员支持参与”的科研创新生态。2021年,科研团队积极响应交通行业内对大范围、高精度、大比例尺地图数据的急切需求,独立自主研发基于国产高分卫星的“高分交通一张图”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一张图”平台已为海外30余个国家和国内31个省市的57家行业重点单位和150余个项目提供400余万平方公里的数据,建立了交通行业“千里眼”,服务于“一带一路”“乡村振兴”“交通强国”建设。2021年4月,平台入选国资委国有企业“十大数字技术成果”,基于该项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约7000万元。

CHECC

稿件来源:中国交建

点击图片,回顾精彩内容

中咨集团主要领导拜会中交投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蔡奉祥


点击图片,回顾精彩内容

中咨集团主要领导会见来访的天津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玎一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