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丨导演高希希:《破晓东方》有独特性,更有挑战性

圆子 广电时评 2023-03-28

编者按:挖掘创作故事,倾听人物心声。《广电时评》推出《访谈》栏目。本篇专访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破晓东方》导演高希希,听他分享创作经验,讲述如何用影视呈现中国共产党“战上海”到“建上海”的历史进程。



作者:圆子


“相比我以往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破晓东方》有独特性,更有挑战性。”


接受采访时,导演高希希正在吉林长白山下紧张拍摄《冬与狮》,与刚刚收官的《破晓东方》一样,也是革命历史题材剧。



高希希作品涉猎广泛、风格多元,《三国》《楚汉传奇》《山河月明》《幸福像花儿一样》《奔腾年代》《大决战》……谈及《破晓东方》对一个导演的“强吸引力”,他说,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接管政权、巩固政权,如何管理好一座中心城市,将上海从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局面一步步转好,这些呈现跟以往的历史作品是不太一样的,也是最吸引我的。”


        

导演高希希


           

“从三层架构往下铺”

《破晓东方》改编自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作家刘统的纪实文学《战上海》。该剧将丹阳集结、月浦血战、银元之战、米棉煤“两白一黑”之战、打击盗匪、清除敌特等历史事件进行故事化、艺术化创作,用影像还原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大考”。



“与此前《大决战》等作品创作不同,它不仅是一个战斗结构,同时还是一个管理结构,几乎没有前例可参考,需要新模式来解决叙事结构和人物线两大部分。”高希希说。


“我们希望将这段历史表现好、表现透、表现细。”为此,主创有针对性地进行影视结构改编,将结构重新进行定位,分为三层——一为战略层,主要是讲述党中央如何面对即将跨过长江,解放全国的局面;二为战术层,讲述以陈毅为代表的革命同志,如何按中央指示完成艰巨任务;三为战事层,展现战斗和奋斗在上海的同志如何不怕牺牲,忘我工作。



“从三层架构往下铺,我们解决了全剧的逻辑关系。”高希希表示,剧中的银元之战、粮棉之战、清除敌特、战台风等成为剧情叙事关键点,既兼顾历史厚度,又建构了一个崭新的上海建设过程。


拍好“将军”之外的“市长陈毅”

“大上海这张考卷,还得陈毅一道题一道题地慢慢解。”


戎马半生的陈毅担任上海市长后,革命工作重心从武斗转到文治。《破晓东方》中,高希希决定着重挖掘“将军”之外的“市长陈毅”。


《破晓东方》张嘉益 饰 陈毅


剧集播出后,陈毅带有“武将”气质的“儒将”风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整顿上海经济秩序过程中,陈毅先后组织实施“银元战”“米棉战”两场大规模的经济仗,“于是我们设计了类似‘双管齐下,才有战场的样子’等台词,将战争策略沿用到经济战中,表现陈毅同志身上的武将特质”;而陈毅与煤店老板下棋赢煤、带着粮食去看望烈士母亲、骑三轮车带孩子逛上海等细节,则侧写陈毅性格中细腻的一面。



在《破晓东方》中,陈毅是关键角色,“但不能把《破晓东方》拍成‘陈毅传’”。构思角色设计时,高希希与创作团队首先达成共识,“建设上海的过程,是由一支共产党的团队站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缔造了让上海旧貌换新颜的奇迹”。


于是,《破晓东方》呈现了一个群像故事。


“群像有着多重意义和功能”

《破晓东方》人物众多,不仅有陈云等革命先辈,黄炎培等民主人士,夏衍、梅兰芳等文艺界人士,荣毅仁等民族资本家,还有自信沉稳的经济学家纪南音、市政府秘书陆修远等虚构角色,用虚实相生的叙事丰富故事表达。



“剧中群像有着多重意义和功能”,高希希认为,书写各个层面的人物,视角更加精细,既阐述内外交困下我党迈出治理大型城市的第一步,也展现我党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进行解放上海、安定上海,建设上海的每一环。



写上海的故事,一定要深扎到弄堂里。剧中对米知礼一家、小裁缝等上海市民的描写,勾勒出解放前后上海普通群众的生活变化,剧情推进,一个崭新的大上海与弄堂人家渐渐“合拢”。



“细节中有历史的影子”

2月8日,《破晓东方》研讨会召开,与会嘉宾们对“李白烈士舍生取义”“入沪不入户”等呈现反复提及。


“李白烈士的段落象征着黎明前的黑暗,我党地下战线的同志为上海解放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高希希提到,这些片段式的表达,服务于宏大主体结构,所指向的是革命者为上海解放做出的巨大牺牲。


《破晓东方》曹磊 饰 李白


剧中还有不少生动的细节展现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敬仰。其中,解放军“入沪不入户”成为剧中的名场面,而这场戏至今让高希希印象深刻。


拍摄正值初春,800多名群众演员需要穿着单薄的衣服,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一动不动地在马路上躺着。“当时还是很冷的,我看着很心疼,更会联想到70多年前真实发生的那一幕。”



这段历史在电影作品中曾有过展现,此次的电视剧如何呈现备受关注。高希希介绍,他在真实故事基础上加入一些艺术化细节,比如,在铅笔厂工作的小姑娘,早上看到街上困顿带伤的解放军睡在大街上,一个长镜头跟着她,将人民解放军“入沪不入户”的故事震撼、细腻地呈现。


“细节中有历史的影子”,高希希说,“一个个历史细节会告诉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赢了、是怎么赢的”。


 (受访者图片由本人提供)


>>春节荧屏,这些火出圈的“神仙节目”有滋有味

丨节目

>>春节荧屏,这些火出圈的“神仙节目”有滋有味

丨纪录

>>文化的律动丨《聆听二十四节气之声》立春日全球首发

丨短片

>>《中国奇谭》,不止意蕴美

丨动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