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没法教你怎样成为一个男子汉

[瑞典]巴克曼 少数派悦读 2022-12-28


我没办法教你怎样成为一个男子汉。我等着你教我。这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方法。他们说大部分男人早晚都会变成自己爸爸那样。我希望这不是真的。

因为我希望你能比我做得更好。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人们说教儿子当个男子汉是做爸爸的责任。但我自己都没搞明白呢。人们还说大部分男人早晚都会变成自己爸爸那样,我希望这不是真的。

你爷爷那辈人和我不一样,他们是另一种男人,更骄傲,更强悍,还有各种各样的技能。比如他们只要抬脚一踹,就能判断出轮胎和台阶的质量如何。随便给他们一件家电,不管是什么,他们只要在手里掂三秒,就立刻知道值不值那个价钱。(然后说你每次都花冤枉钱。)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们在辩论中就从来没输过。(再早些日子,也不能说他们输了,他们只是承认其他人在特定时刻或许也有那么一丁点儿道理。)

他们永远不会停下来找路,永远不会请别人帮忙。他们不会为钱发生争执,只会为原则发生争执。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花钱雇人做你自己会做的事。(而他们的儿子们则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能付钱找人做,为什么非要自找麻烦干那些屁事。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就是这么开始的……)他们是另一个物种——真正的男人。他们知道延长电缆的方法。如果半夜被你叫醒问今天的贷款利息,他们能准确无误地报出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不管你买了什么,他们都会用失望的眼神无声地谴责你,问你这玩意儿花了多少钱。就算你把实际价格打个八折告诉他们,他们照样会说什么:“30美元?!真是专坑傻子啊!我知道有个地方这东西只卖……”

每次去他们家,他们都会逼你详细说明你走的是哪条路。只要你承认这次依旧没走他们的“捷径”——因为你没信心在铁轨上开车,并且发誓那些山洞里肯定有蝙蝠——他们就会用《勇敢的心》结局里华莱士看叛徒的眼光看着你。

他们就是这种男人。


天刚亮,他们赤手空拳地走到空荡荡的草坪上。回来的时候,草坪上就已经立起了一座崭新的门廊。我的意思是……什么?!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侠盗猎车4》游戏通关(而且我还用了作弊器)

谷歌还不存在的时候,你爷爷那辈人就已经自己徒手建房子了。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他们根本就不是人!他们简直是长着胡子的瑞士军刀!他们骄傲、强悍,有时候会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他们当父亲那会儿男人还没有超长陪产假,他们也搞不太懂那些不能用脚踹也不能用手掂的东西。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自力更生。他们能算清复杂的税表,会修微波炉,徒手支帐篷,自己给福特汽车换机油。在这种男人面前,大自然俯首称臣。他们在鸟不拉屎的荒原上开天辟地,而且活下来了。想想吧,那个时代可没有Wi-Fi。他们的童年简直就是《幸存者》真人秀。

真见鬼。

你知道徒手打开啤酒瓶盖的那个小技巧吗?不瞒你说,我直到十几岁,都一直相信这个技巧是我老爸发明的。当我看到其他人的爸爸使用这招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天哪,原来这招不是我爸想出来的!”,而是“靠!他们也学会了!”。

我不知道这件事会让你更了解你爷爷,还是更了解我。但是从某一刻起,我不再仰视他了。从某一刻起,我们这一代开始无视他们那一代。这年头我们有专业技能,有健身年卡,有设计师打理胡须造型,有Facebook更新状态。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铺木地板,不知道发动机的同步带连着哪儿,也不知道怎么赤手空拳建起一座门廊。

老实说,我们搞砸了。进化的目的本应是让每一代比上一代更聪明、更强壮、更敏捷。的确,我们这代人擅长很多事,现代的事。只要是跟触屏有关的事,任何一个三十岁的人都能完胜六十岁的人,用屁股想想都知道,组队打《超级马里奥赛车》的话,我们也一定能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

可要是到了世界末日呢?假设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核武器摧毁了整个世界,仅存的人类从地下防御基地里探出头,只看到荒无人烟的严酷废墟。幸存者们决定找到他们之中最聪明、最强悍、最有能力的人领导人类的重建。那完了,没人会来找我们这一代人。


呃,这么说也不太公平。他们当然会来找我们。


找我们是为了问,你爸在哪儿呢?

不是因为我们这代人的能力在那种境况中完全用不上,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等爸爸们修好了供电设施,我们才有用武之地嘛。

我想让你明白,讲清楚男人意味着什么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会尽力的。我会向你介绍这个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全球信息网络、民主革命和医学进步的奇妙世界,但只有我的上一代才能告诉你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在你眼中,祖父倾注在你身上的深厚情感是理所应当的。他们笑着在你耳边说“我爱你”的时候,你完全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你不知道的是,这三个字是你教会他们的。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他们变了。

或许因为你祖父那一代人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犯过一些错误,所以他们现在才会矫枉过正,在你们这一代身上弥补。


教你“男人意味着什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代人对男子气概的定义不同。

和其他成年人探讨这个命题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社会总在强调我们不应当对两性区别对待,于是我们花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来定义究竟什么是两性之间的差异。这类讨论真是让人困惑。我说“令人困惑”并不是指类似于7-11便利店的所有东西又挪位了造成的那种困惑(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我指的困惑就好比《迷失》的第一集里北极熊出现的那个场面,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什么鬼?那真的是北极熊吗?!”(我知道你没看过《迷失》。反正我的意思就是这太奇怪了!)

我每天都在学习“不平等”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西欧白人异性恋男性,并且有工作,听上去把所有好处都占全了。世界上每个人对于“不平等”这个词的亲身体会都比我多得多。但我在努力去了解。我希望你比我懂得更多。

我希望你懂得,“公正”是值得追寻的。永远不要把“追求平等”这件事错误地理解为两性之间的硝烟战争。我希望你懂得,女性值得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自由和机遇。我希望你懂得,大部分人想要的并不是被特殊对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我希望你能够比我更早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因为女性享有和你一样的机会,你就不为她们开门。有些人觉得追求平等和举止绅士自相矛盾,这时候你祖母会告诉你,这种想法是瞎扯淡。你祖父那一代人有太多讲不完的丰功伟绩,但若不是祖母们把一切照料得井井有条,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世界。

至于我呢,我正在身体力行地教给你,面对彪悍的女人也不要退缩——我娶了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彪悍的女人。


社会一厢情愿地灌输给你,所有人格特质都可以简单粗暴地划分成“男性”和“女性”这两类。但我不这么觉得。举个例子,如果我和你妈打一架,我肯定会赢。因为这场架的性质并不是“大猩猩对战棕熊”而是“大猩猩对战小考拉”,武力值悬殊。但如果我和你妈比赛竞走,不管多远她都会轻松取得胜利。而且她比我更有趣,更有亲和力,所有人都百分百地信任她。如果你妈带兵打仗的话,我能想到至少一百个人不问原因就愿意为她冲锋陷阵;而我呢,连Twitter上都没人关注我。


至于智商嘛,这就很难衡量了。一方面,所有人都知道你妈比我聪明得多;但另一方面,我成功地让一个聪明人嫁给了我。所以这一局我赢了,哈哈哈。

你已经发现了,搞砸事情之后能不能逃之夭夭完全取决于能不能逗笑你妈。这个技能一定要保持!这可是保命的方法,我能活到今天全是靠它。

而当你妈笑出声的那一刻,就是我觉得自己最男人的时刻。


所以说,我很难告诉你男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不同人对这件事的理解不一样。

我年轻的时候,人们在各种场合说“像男人那样站起来”。直到二十来岁,我才意识到真男人也可以坐下、闭嘴并倾听,并且在犯错的时候低头承认错误。你可别跟我学。看比赛的时候永远不要对运动员大吼“你踢得像个女人一样!”,就好像女人意味着软弱似的。总有一天你会在你心爱的女人生育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面对她的伟大,心中充满从未有过的羞愧。语言的分寸很重要。希望你做得比我更好。

有人觉得男子气概和性别是一回事,别听他们的。如果你想知道“真男人”意味着什么,你可以问问加雷斯·托马斯先生。他在更衣室里向威尔士国家橄榄球队的队友们公开出柜。虽然我对怎么当个男子汉没那么了解,但我无比确定,在更衣室里的那一刻,没人比托马斯先生更男人了。

我希望你永远记得,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但更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我不是个好榜样,希望你能亲自证明我有多蠢。

我没办法教你怎样成为一个男子汉。我等着你教我。这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方法。

他们说大部分男人早晚都会变成自己爸爸那样。我希望这不是真的。

因为我希望你能比我做得更好。

我希望你永远像现在这样,咯咯笑着跑向幼儿园门口接你的祖父祖母。我希望你永远像现在这样,让祖父祖母笑得墙都快塌了。对于祖父这样已经征服世界的男人,你唯一能给他的就是改变的机会。你就是他们的机会。每一天都是。

他们彪悍、骄傲,会有缺点,也会犯错。是他教给我怎样成为一个男子汉。而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他们变了。

变成了更好的男人。

我们都变成了更好的男人。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Fredrik Backman,1981—),瑞典专栏作家、博客作者、作家。代表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焦虑的人》等。



做父母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修炼;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为此,先知书店诚意推荐两套口碑好书:《科学教养三部曲》+《爸爸与小孩》做更好的父母,培养更好的子女,这两套书是不错的参考。


在书中,作者将探讨自我认知会如何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在这方面,这两部作品是帮助孩子发展情商、培养独立思考的实用性指南,也可以指导父母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导师”。


这些书不是关于“我们该怎么办”的书,而是“我们要怎样做”的书。正因为书里讲的都是具有可行性的干货,没有通常教育类书籍的那种泛泛而谈,才收货了无数赞誉。书里既有科学,也有故事,还有实用的技巧,重点关注0~18岁的青少年。父母们与未来的父母们,皆可收藏阅读。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文字 均选自《不要和你妈争辩》,[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著,陶曚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

图片 |选自《菊次郎的夏天》剧照

转自 |楚尘文化


▍延伸阅读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给孩子的大师绘本,献给孩子的阅读盛宴

刘道玉谈教育:要爱一切生命,要爱不完美的孩子

风靡美国的亲子教育经典:“科学教养”三部曲

刘道玉:教育的三个关键问题

傅国涌:什么是好的教育?

打开儿童的心灵之窗,找回成人被遗忘的时光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儿童看见故事,成人读懂人生

感恩孩子是父亲的美德,改善社会是父亲的天职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观来自父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