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139期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世界文化之窗”第139

投稿信箱:755792341@qq.com


诗 歌

静语诗选

静语(加拿大)

 

 

冬眠

 

阳光太刺眼

一切太清晰

我却落在宿命里

屏蔽一切的声音

冬眠

 

远处的桥上

有雾气里淡淡的绿

和春天的暖

 

你在河的对岸

在无声的海的那边

弹指将火山的灰烬

轻易地抛进南极的冰窖

然后说

我想和你聊聊

春天

 

我还试图

微笑然后说

好吧聊聊春天

 

却发现

自己已经定格成

一座冰雕

透明而璀璨

却没有语言

 

你无法听到回应

就像你永远无法了解

春天的暖

已经在冰雪里

冬眠

 

 

树的一生

 

冬至黑暗中

即便蜷缩着抵御

寒冷依旧在死亡的边缘

丑陋地向我呼啸喘息

 

立春复苏着希望

绿色在雨夜里生长

你说汲取了大地的养分

我终会成舟扬帆远行

星星的夜晚是你单纯快乐的眼睛

 

芒种根脉深深扎进泥土

繁盛妖娆间  孕育了丰满的身体

骄阳里枝叶在你的呵护中

默默生长了年轮

也自由摇曳着渴望的热情

 

立秋本是收获的季节

你却在温柔坚定的矗立里

默默放手好让我

即便是斧凿的伤痛

也拥有离开的决心

 

你说我注定是

一棵会远行的树

无论有怎样曾经的曾经

 

就这样在一路的叮咛和抚慰里

我摇摇晃晃

终于一无牵挂地起航

向大海里前行

 

 

莲的心事

 

你是她水里的鱼

悠然而不靠近

 

她垂下脸庞

好似流连自己的倒影

余光里却透露着

不语的心事

 

你游来游去

没有回应

她在百转千回里

静等时光的流逝

 

岁月不长莲说

真的不长

这一世

 

 

结局

 

雨滴下坠的声音

秋叶飘落的光影

只映在

这惨淡的时刻

 

水落石出

我还站在原地

困在四周的漂泊

无处逃离

 

我见到

一切的真

在颤巍巍的眼前

冷酷地

不留痕迹

 

作者简介:静语,本名刘欣。医学专业背景,免疫学硕士。曾获全国青年诗歌大赛奖,人民文学作家班毕业。现定居加拿大,为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多伦多诗友会副会长及五洲诗轩副社长。其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诗殿堂》、《侨报》等多种报刊、诗集及网络平台。


诗 歌

佩英诗选

佩英(新西兰)

 

汉俳  吊兰咏

 

百花逐艳香

我自疏离倚院墙

米花浅浅黄

 

秋风飒飒凉

千山叶落百花殇

根深独傲霜

 

星月流年淌

新花褪尽旧花样

万叶葆流芳

 

 

净土

 

是否,烛光能替代月亮?

是否,萤火能替代星星的隐没?

是否,没有玫瑰夜莺,罗曼蒂克如昨?

是否,你一如既往地山高水长

没有我?

 

我的固执无可救药

心灵已开光,有暗物纷沓,中有衔书青鸟:

去吧,有块乐土,简单奇妙

白是白,红是红,牛饮水羊吃草

人是人的模样

 

那里,玫瑰不是多余

萤火不是星光,烛火不能取代月亮

水不能替代佳酿

黑不是白,是成不了非

华美包装不能取代人类初始的模样

真实的你,是无可替代的

惟一

 

作者简介:佩英,新西兰国学诗词艺术协会总编,新西兰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传播技术学士。热爱中英诗词创作与翻译。热爱徒步、游泳、园艺。作品散见新西兰《先驱报》、新西兰《华页》、《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旧体诗

新格律诗四首

周厚春(中国·岳阳)

 

七律 与同事划船游南湖

 

惊惊颤颤上船舷,

步履蹒跚手互牵。

地动天浮如酒醉,

波翻浪滚似天旋。

欢声掠起湖面雪,

桂桨划开水底天。

脚踏歌声手击节,

清风伴我到天边。

 

 

五绝 无题

 

一双小恋人,

漫步荷塘边。

昨日晴初始,

今宵月满圆。

 

 

七绝 无题

 

已是深秋热难留,

花开叶落任由秋。

贞江武水虽韶汇,

只是同程三角洲。

 

 

七绝 湖鸥

 

村边一片大森林,

但见白鸥满天飞。

一早双双向外去,

黄昏对对望巢回。

 

:新格律诗即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格律代替古汉语格律。



散 文

在巴黎看见雨果

陈瑞琳(美国)

 

那年乘着古老的小火车驶进巴黎,心里充满了“外省人”的兴奋。窗外风景如梭,司汤达《红与黑》中那英俊的小伙子于连曾为了铺就征服巴黎的路付出了生命和爱情,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正为着自己“巴黎梦”的破碎在鲁昂的村庄里伤心地饮泣。这通向巴黎的路,曾经承载过多少历史的沉浮,就是巴尔扎克、雨果,也把自己心爱的人物推向了这条沉醉与幻灭之路。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巴黎,香榭丽舍的浮华笙歌,是多少“外省人”胸中永远的痛。此刻,我感觉自己也仿佛是那漫漫长途上的“外省人”,越过了生命里多少的藩篱,终于走近了梦想中的巴黎。

天空亦如十八世纪的蓝,风里面依旧浮游着那说不清、道不白的香。伏在窗上遥望秋光里的巴黎,竟是满目灰色的衰败,巴黎就好像一个衰老的贵妇,脖颈里衬的依旧是上好的绸缎,那丝丝缕缕的灰白发间还是镶嵌着永不褪色的玉簪。

漫游在巴黎的街巷,蓦然就会撞见罗丹雕塑园的群体彪悍或是比加索画坊的深藏诡秘。然而在我的巴黎梦里,最深层的记忆却是那飘着胡须在风雨中永远疾走的伟大雨果。我仿佛看见那1885年,法国人以英雄之礼盛葬83岁的雨果,凯旋门下,送殡者竟达八十万之众。

巴黎的黄昏,街上忽然斜风细雨。随意走进路边的一个玻璃窗环绕的小馆,学着巴黎人的样子享受一顿生蚝海鲜的大餐。儒雅的侍者将白葡萄酒用白布巾细心地包了,栽放进冰盆里,再端来高脚盘上堆砌得色泽鲜亮的各式虾贝蜗牛,桌面上是配好的各样佐餐的酱汁。正吃出好味道,目光怡然地摇向窗外,忽然一个惊呆,那街口的牌子上竟赫然地写着“维克多-雨果”,一问,果然门前的这条小街就通向雨果在巴黎的家。

甩下未尽的酒菜,在细雨里顾盼寻觅。雨果家真的不远,就在一处街心花园的角上。那是一排镶着拱形门廊的石壁房子,古旧却结实,雨果住的是其中一个拐角上的吉祥六号。因为天色已晚,故居闭锁,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那个小小的刻着雨果名字的木牌。站在空荡冷寂的门廊里,清秋的寒风佛面,细雨的黯哑无声,我心里涌出无法言说的满足和怅然。怀想自己少年时捧读雨果的《九三年》、《悲惨世界》,感叹那个时代的雨果出身贵族豪门,却动情描写下层社会,他的激怀壮烈比起巴尔扎克的还债度日完全是两重境界。如今,跨过了多少人世间的万水千山,真的就走到了雨果的门前。多么想敲一下门,轻轻地问一声:“雨果,你在家吗?”

暮色降下来,我却不忍离去,就静静地在那阴沉沉的长廊里张望徘徊,努力想象着当年那个面色冷峻的雨果如何夹着书稿从这里匆匆出入。这个1802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将军之子,牵着母亲笃信宗教的温暖之手,一步步地走近巴黎,走向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的峰顶。就是在这阴冷幽深的长廊里,富足的雨果看见了皇室的丑恶,更看见了下层劳工的苦难。眼前的潮湿抑郁,正吻合着雨果当年无尽的忧患和愤激。

那个夜晚,巴黎一直飘着蒙蒙的细雨,地上浸润着亮亮的水色,仿佛尽是雨果生前的斑驳旧影。我在想,雨果也会有属于他自己的快乐时光,春日暖阳的午后,他或许到这附近的某个酒馆,约那个同时代的将军之女、同样喜欢用文字来讴歌自由的乔治-桑姑娘来喝上一杯。正想着,就真的在隔邻的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年代久远的咖啡馆。馆子距雨果的家仅有百米,小得只能容纳一对情侣,但门外设有两张小桌,供路人歇息。刚刚坐下,身旁的一位慈祥的长者,会讲英文,看我来探访雨果,很有些感动。他问我知道多少雨果的作品,惭愧的是我当年读的都是中文译本,法文的书名竟说不出。老人却兴奋地如数家珍,仿佛雨果是他多年的旧友。我们一起回忆那“九三年”巴黎的风暴,怀想“冉-阿让”的“悲惨世界”,最后说到“钟楼怪人”加西莫多,大家亲昵地拍肩而笑。

邂逅雨果的家,挥别那位守候着雨果的街头老人,我觉得自己才真正走进了巴黎,回到了久别的精神原乡。其实,巴黎就是献给人类最壮烈也是最深远的一个梦,她的万种风情,绝不是华丽的皇宫和名胜,而是这座城市真正的灵魂——熔铸在文学艺术里对自由理想的执着。倘佯在巴黎的土地,我的感动是看见今天的巴黎人依旧那么爱读书。摇荡在早晨的地铁车厢里,无论年老年少,地道的巴黎人总是个个手中有书,汲取着文字里的给养,依托着自己的精神梦想。巴黎人从来没有忘记,文化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骄傲。这让我又想起了雨果,想起了文学留给巴黎的真正尊严。


作者简介:陈瑞琳,美国著名散文家,海外文学评论家。曾任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出版《他乡望月》《海外星星数不清》等多部散文集及评论专著。


散 文

水饺

马彦(韩国)

     

很久没包水饺了,今天正好有空,便去超市买来新鲜猪肉、虾仁和韭菜。俗话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的确,三鲜水饺一直是我的最爱,感觉比吃任何大餐都可口。虽然包饺子很费时间,洗菜、剁馅、和面,最麻烦的是擀面皮,需要用力一个一个地擀,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填进馅儿包起来。超市虽然也卖饺子皮,哪有亲手擀的面皮儿劲道好吃啊!如果不是特别喜欢,我这个懒人绝不会花几个小时包饺子吃。

自从十几年前来韩国定居,感觉最受委屈的是肚子。从前在中国生活的时候,从没因为饮食方面犯过愁,包子店、饺子店、混沌店多的是;早餐最熟悉的是油条、豆浆、馅饼;馒头、花卷、千层饼大街巷尾几乎没有买不到的。在以米饭和泡菜为主食的韩国,几乎见不到这些熟悉的面食,除非在中国人生活集中的地区才能买到。冰箱里那一盒盒火红的泡菜,老公每餐必吃,饭不离口,吃的非常香甜,而我却总是没滋没味,不香不臭,每顿饭都像吃不饱似的,心情非常纠结。忽然有一天想起了家乡的水饺,恨不得立刻吃进嘴里……

有几次,我自己动手包水饺,煮出来后越吃越难吃,饺子里有股难闻的腥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郑重其事地向身边韩国朋友咨询,她们告诉我说,包饺子要用香油和馅,不能用食用油。当我把豆油换成香油,饺子还是一样难吃。一气之下,一连几年我干脆不包饺子吃,心里却一直疑惑:相同方法,为什么在韩国包的饺子就那么难吃!离家不远处的超市也卖饺子,是韩国当地制作的速冻饺子,大约有六七个种类,其中一种叫做“故乡”牌水饺,有长型和圆形两种。韩国人把饺子称为“馒头”(韩语发音),包子称做“王馒头”。老公见我喜欢吃饺子,曾把“故乡”饺子买回家,并亲自用蒸锅加上水,坐上箅联蒸,只需几分钟便好。饺子馅是用泡菜、粉条、少许碎豆腐和韭菜等制成;面皮非常薄,能清晰看到饺子皮里透出的隐约韭菜绿。但是,吃完这“馒头”后,我不再想吃第二回,因为它不是我心里一直惦记的家乡水饺的味道。很长一段时间,寻找正宗家乡水饺成为我一大心愿,生活在异国他乡怎么就这么难?

几年前暑假时,和老公一起去他的故乡——全罗北道,看望那里的亲戚和朋友,正好,我认识的一个中国朋友家也住那里。在去时路上,便给她打电话,没想到真打通了,很欣喜,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准确地说,是我老公和她老公通过我俩的电话约好的,因为那时来韩国时间短,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对周围环境迷茫得很,如果不是两个老公带路,我们俩很难见面。

朋友叫苏晓丽是我老乡,来韩国之前我们是在韩语培训班认识的,当时她除了学韩语外还在学习中医按摩技术,她听说韩国按摩行业很挣钱。

炎炎烈日下,汽车在山间高速路上飞奔着前行……

我们准时达到约定现场。那天我恰好没带阳伞,正值中午,地面热得烫脚,站在火烤似的太阳下等苏晓丽到来。不一会儿,远远看见身穿淡黄色坎袖背心,白色八分裤,脚穿凉鞋的苏晓丽急匆匆向我走来,好像刚洗过澡的样子,头发湿漉漉的,仍是从前的长发,披散在肩。

“走,去我们家吧,这里太热了!我老公在那边车里等你们呢!”苏晓丽热情而爽快地指着停靠在不远处路边的一辆黑色小汽车说道。她老公是国家公务员,在市民政局工作,并承包了他们家住宅区内收废品的工作。只比苏晓丽高出半头的老公,年龄虽不大,额头却印着宽而深的皱纹,给人无限沧桑之感。黑红色的脸庞,浓眉大眼,精神显得很疲惫的样子。

走进她们房间,屋里摆设显得很凌乱,电风扇在一侧不停地吹风,屋里还是很闷热。大家盘腿坐在地板上,两个老公亲热地聊着,好像一见如故,却不知道他们在聊啥,只感觉他们情绪都很高涨,那时我的韩语听力非常有限。

喝过两杯冰水后,苏晓丽说:“走!我领你们去现场看看,我们俩的家在那边……”

大约十分钟后,车把我们带到一处荒野近郊,四周都是庄稼地,玉米、大豆、地瓜等,庄稼长势非常茂盛。远处有几座蘑菇大棚,附近站着几个人,隐约听到他们说着什么。

车停靠在一大堆废墟旁,有的已经分好类:金属类、纸箱类、玻璃瓶、塑料等等,重重叠叠,七长八短,错落无序。空中飞舞的苍蝇、蚊子、蜻蜓、小飞虫在我们面前肆无忌惮,得意忘形地张狂,赶也赶不走。

原来,苏晓丽来韩国后,每天跟老公一起回收废品。将从居民区回收来的废品运到这里后,经过分类处理再运往各处废品回收站换钱。眼前仍旧潇洒的苏晓丽一脸无奈的表情,她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我不禁问:“你不想做按摩了?你的按摩技术白学了……”

“唉!谁也没想到我来韩国收破烂来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因为老公对我太好了,几乎百依百顺,人又老实忠厚,他前妻死得早,两个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

废品堆旁有两间简易房,那是她们临时的家,有卫生间、厨房、客厅、彩电、冰箱等,与普通住房几乎一样。在这与庄稼地为邻寂静而偏僻的简易房里,话音随风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很快到了午餐时间,苏晓丽在厨房麻利地准备着午饭,并从冰箱里取出一袋速冻饺子扔进滚开的锅里。

我们边吃边聊,漫不经心。吃着吃着,一股久违了的回味慢慢滋润着我心田,飘进记忆深处,好像灵魂回归到了故里。

“你这饺子是怎么包的?味道这么鲜美!和我家乡的水饺味道一样!”我用手指着面前的一盘盘水饺问道。

“我是去商店买来肉,回家用刀剁碎后包馅的——你千万别买市场里搅好的碎肉馅儿,那种肉馅可难吃了……”

我终于明白饺子不好吃的原因了。嗨……

每当包饺子,不免想起把家安在废墟上的苏晓丽,一种苦涩滋味久久萦绕心头。衷心祝愿她——一切过得比我好!


作者简介:马彦,笔名枫叶(竹林),韩籍华人。图书出版发行人。凤凰诗社副秘书长。诗文刊发国内外报刊,著有长篇小说《跨国婚姻》。曾获得国内“全国首届沂蒙精神兰田文学奖”、“全国首届运河散文金帆奖”、《云岩“阳明文化杯”世界华语诗歌大赛》优秀奖、《第二届“紫荆花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铜奖、韩国“雪原文学奖”。



报纸版面


今日头版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卡拉:印尼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

2万议员席位24.5万人角逐 败选者多患抑郁症

累死人太多 下届总统和立法选举或仍分开举行

卢虎奉命与普拉波沃接触 不排除两大阵营合作

成功举办史上最复杂选举 民众向选委会献花牌

印尼军警总动员 为社区提供安全保障

印尼选总统 民调快算显示 佐科维领先10%

印尼打造经济航母——“超级国企控股公司”

印尼大选昨最后冲刺 今起进入三天安静期

印尼正副总统候选人资产公布 原来都这么有钱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世界文化之窗”第138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37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36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35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34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33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32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31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29期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