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172期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散 文

临终

树婉 (美国·旧金山)

 

同性婚姻合法化了。这个法案对今后人类的长远影响将拭目以待。同性恋不是新生事物。相信有人类就有同性恋行为,只是以前是被人不齿的行为,今天完全合法化了。

想起二十年前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位同性恋者John。那时我刚刚获得护理学士学位,在南方著名大学医学中心当注册护士。

John 仅仅三十岁,患晚期爱滋病,间质性肺炎,併发皮肤肉瘤,呼吸困难,极其衰弱,情绪十分不稳定。他常常莫名其妙地愤怒,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比如按时翻身或吃药。他的伴侣是一个比他年龄大许多的中年男性,很有耐心。当John拒绝吃药或治疗时,他总是细声细语地劝John。护士常常把药拿给他,让他劝John吃药。他一手拿着透明药杯,里面盛着一大堆大小不一彩色药粒;另一手拿着半满的水杯,站在床头无语地,耐心地等着John。直到他吃下药才走开。这一大把药有时候需要个把小时才能完全吞下。

他告诉我,他与John认识和一起生活了近十余年。

John生命的最后一天,John的父母来了。他们先在门口站着,伸出半个头裹足不前。我看到John母亲眼里的泪花。两夫妻搀扶着,倚着病房门框,站立无语,脸色十分苍白而沉重。

护工搬了二张椅子,放在门旁,请他们两位坐下。他们坐下,背靠门外,斜面对着John的双脚。夫妻俩各自十指相扣,无言以对。

我向他们问候。在介绍我自己的同时作常规换班护理,测量生命体征和简要式体检,然后查看下面八小时的药物和护理计划。他们说已经多年未见到儿子。上次见到儿子时是送他进大学。然后儿子就杳无音信了,直到前几天收到他病危消息。

医生来看John,他似醒似睡。医生呼唤着他的名字,他眼皮略有张开。医生用听诊器听John的心肺。重度痰鸣音随着John的一呼一吸,混合着氧气滤水的水泡声,在寂静中显得特别清晰而节律。

医生一边问候John父母,一边脱掉紫色手套,再用肥皂和流水认真细致地洗手。擦干两手后,他热忱地伸出双手握紧John父亲的双手。John母亲从椅子站立起来,顿时嚎啕大哭。我赶紧递上纸巾给她。John的伴侣这时也泪水涟涟。

大家都站在洗漱池旁,台镜里是John 苍白,骨瘦如柴的脸庞和一起一伏的胸肌颈肌,混合着痰鸣音和氧气滤水音。大家都无语,空气凝固住了。

医生终于开口了。他的低沉但坚实的声音对大家说John时间不多了。他已进入临终阶段,保持他的舒适无痛是最重要的目标。许多与舒适无关的药物可以停止了,比如抗爱滋病毒的药,所有的抗菌素等等。停止所有的口服药。帮助他舒适的药物象吗啡芬太尼改用静脉注射。他也不必翻身了。John的伴侣松了一大口气。显然John吃药对他是个巨大负担!

John父母问医生到底他还有多长时间,来得及叫他的兄弟来探访?医生说随时他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

John父母听完后,离开病房去家属休息室。社工人员Julie帮忙他们用医院的长途电话联络亲人。

最后剩下的是John,他的伴侣,和我。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无语,眼睛注视着门口。

我说:“你也十分辛苦,休息一会儿吧。”

他说:“谢谢,我知道要休息。”

隔了一会儿,他问我:“怎么会这么快?一直吃药都很好。怎么感冒一下,就变成病重,现在就要死了?”

我无语。此时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John伴侣看着我又自言自语说:“我也不知道我的时间有多长?”

我有些吃惊地说:“你也有……”

他说:“是,我们同时发现的。”

我问他是否看专科医生,是否吃药。他说是的。

这时他转向John, 缓缓地说“他就是自己害自己,不肯按时吃药,不肯听医生的话!”

在我们交谈中,我看到John的呼吸状态改变,快快慢慢,深深浅浅,胸肌和颈部肌肉越来越显著地但越来越慢地抽搐着。脉搏也强弱不匀,血压开始降低了。他的生命如游絲一般马上就要断掉了。

我告诉John的伴侣,你呆在这里,我去叫John父母进来。

出了病房,看到社工Julie在与医生谈话。说John父母已经离开了,弟弟也不要来看他了。该怎么办后事就怎么办后事。

再回病房里,John呼吸已经是时有时无。面如土灰色。静脉输液中的吗啡点滴不急不缓地掉入输液管。我缓缓地对John伴侣说,他父母走了,他们不要看他离世。

John 伴侣平静地说:“我十分谢谢他们来看John!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们的。”

我无语。泪水湿润我的眼角。

John最后一口气呼出了。静静的,心跳也停止了。

我按了红色紧急救援的床头键。医生和Julie都进来了。医生说他父母已经说了不要抢救。我示意John伴侣是否有什么不同意见,他也揺头示意不必抢救。

医生再次把听诊器放在John不再起伏的左胸前,最后确定John心跳确实停止了。

我问John伴侣是否要自己单独在房间里呆一会儿,还是要我们陪着他。他说他累了,马上要囬旅馆休息。可以通知殡仪馆来把John接走。

John 伴侣在洗漱池里十分认真地洗手,擦完手,伸出手来握住我仍带着紫色手套的手。深情地对我说:“谢谢你,谢谢医院这几天的照顾,我会再来的。”

很快,医院太平间工人来了。John被放进一个白色的带拉链的大塑料袋里。两位工人把他运走了。

人生如梦,不知John是否后悔过?抑或幸福过?但我知道他是愤怒过……

 

作者简介:笔名树婉,出生于中囯,来美国三十年。获得本科、硕士、博士护理学位。目前在加州旧金山湾区医院工作。





散 文

吃在多伦多

姜尼(加拿大·多伦多)

 

多伦多是个移民城市,据说多城百分之四十的居民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量的移民流入,带来了各地五光十色的饮食文化。这里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个国家的美食,以至于多伦多本地到底是怎样的美食特色却让人说不清楚,其实“世界各地大杂烩”就是这里的本地特色。

先说这里的中餐,由于北约客、士嘉堡、万锦等地区都是华人聚居地,这里的中餐馆可谓星罗棋布,到处都是。笔者比较喜欢的还是自助餐,这里比较有名的自助餐譬如Mandrain、龙珠汇、帝王、四海等,都非常不错。自助餐的最大特点就是品种多样,而且不限量,是一些大胃食客的绝佳选择。经常在自助餐厅见到大腹便便的中外食客,有些没出息的人在用餐前还特意把自己饿一顿,有人调侃所谓“扶着墙进(饿的),扶着墙出(撑的)”的说法,自助餐为大家所推崇喜爱的程度可见一斑。

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餐厅就是“粥店”系列,包括皇后、帝王、强记等等都是连锁店。多伦多说粤语的广东人很多,广东人都有喝早茶的习惯,比较有名的譬如雅景、香格里拉、皇家御宴等。所谓早茶其实就是饮茶同时配各种小吃,以篜炒热食为主。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这些店铺总是熙熙攘攘,人满为患。给大家一个小提示,一旦去这些店,假如门前大排长龙,等座的食客散落一片,一般就是选对了餐馆。千万不要去没有人光顾的餐厅,多伦多的人都挺精的,大家都不去一定有其道理。

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聚餐方式就是所谓的“pot luck”,就是每家都精心准备好自家的拿手菜,然后聚在某个大宅子里聚餐。这主要是年节的庆祝方式,譬如在圣诞节、感恩节或是春节的聚餐。这种形式笔者认为沟通交流比较合适,吃的一点都不舒服。尽管大家都用心做了美食,由于大家烹饪的时间不同,开饭时间也不定,往往最后饭菜都凉了。热菜一旦凉了就失了原有的意境,多好的菜也都没意思了。

吃的玩的都比较痛快的应该是夏日的烧烤,在公园或是谁家的大宅子,烟熏火燎,或唱或聊,相当地有情趣。不过这个适合比较熟悉的朋友间,太多的人或者大家都不太熟悉,聚会就没什么意思,吃喝也就放不开,很煞风景。

再说说多伦多的异国美食。真是中国人的习惯,无论身在何处所有的事物都分成两类,中国的和老外的。这些年和犹太同事共事多年,于是经常去kosher餐馆。这些kosher餐馆菜做的都很考究,应是西餐中的上品。犹太人吃的一种死面饼,非常好吃,据说是犹太人逃亡时来不及把面发起来,所以才有了吃死面饼的习俗。有时候发现犹太人也吃中餐,就好奇他们怎么知道食物是符合标准的。不想他们说带你去吃特殊的中餐,原来是“莲花素食”,挺有意思。

法国大餐在中国人心目中颇具浪漫的异国情调,吃过几回法国饭觉得有些名不副实。有一年外甥女从美国回来庆贺一下新工作,于是请全家在市中心CN塔不远处的一间非常古老的法国餐厅吃饭。餐厅都是木制结构,古色古香,所有服务人员都是讲法语的鬼佬,可是饭菜还真不太对胃口,饭前汤,开胃菜,主菜都不是很可口,以至于还剩了饭。有一年在魁北克开会,在魁北克市的老城城堡里吃了一顿法国餐,尤其那道鸭腿感觉不错。这里要说一下魁北克市并不是蒙特利尔,而是更北部的一座老城,非常有法国情调。

西人里比较喜欢做饭的应该是意大利人,当然意大利人并不是光会做披萨饼和红红黄黄的空心粉,市中心伊顿中心登打士广场那儿有一家意大利餐厅西餐就很不错。当然吃多了就会发现西餐其实都差不多,就那几道程序,也吃不出太大的区别。

多伦多的日式餐馆很多,生鱼片裹米团子蘸芥末是很多人的最爱,也许是比较清淡的缘故,颇受青睐。日餐也推出了类似自助餐似的任食餐谱,比较适合能吃的年轻人或是公司聚餐。有一年我们在央街和布洛那里吃日餐,吃的挺好,出来后发现街上的人看我们的眼神怪怪的,让人挺费解。后来才知道那个餐馆座落的位置是多伦多著名的同性恋大街,若是有人给使眼色,大家千万不要领会错了。

多伦多的朝鲜餐不错,笔者比较喜欢,尤其是自助的朝鲜烧烤吃的挺过瘾。皇后大街那儿有一间很不错,是下班后几个好友不错的聚餐地方。不过现在已不年轻了,肉已经不像从前那么能吃了,觉得朝鲜的砂锅套餐挺好,配上泡菜挺享受。

跟大家说一声千万别吃印度阿三的餐馆,先不说咖喱味有多重,吃完了你就知道和川菜似的都是辣味,胃口真受不了。

多伦多的各地美食太多,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说完的,拉里拉撒地先说这么多吧,总结一下给国内那些想来多伦多看看的乡亲。假如你是个老婆孩子热炕头,没什么大理想,挺没出息的人,就挺适合来这里,因为多伦多就是个不思进取的平民城市。假如你是个“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小富即安的天津人,那更适合来多伦多,因为多伦多根本就是个吃货的都市。

 

作者简介:笔名:姜尼,天津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1990年国内医学院八年制毕业,199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内科心血管病专业),在附属医院心脏科工作。1997年留学比利时鲁文大学,2000年底移民加拿大。先后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著名医学机构从事心脏病基础研究,现居多伦多。





诗 歌

海伦诗选

海伦(美国·滨州)

 

Ricketts Glen 瀑布公园

 

你是

跳动的精灵

奔跑着

穿越一峰又一峰

一山又一山

你浩浩荡荡又纤细缠绵

 

远眺层峦叠嶂

一簇簇枫林尽染

泥泞盘山小路

野果飘香,醉人心弦

 

崎岖路上

忘却摩擦的疼痛艰难

你用白云的柔情

水的蜜意

伴秋风奔跑向前

你细水长流洗尽铅华

又低眉尘世

一路跋涉深深浅浅

 

深秋握住暖

 

季节更迭遇见你

即是缘

你从遥远的地方來

转山转水,一路修行

拨动欢快的琴弦

 

这世间的一份情

山高水也长

在旅途,在心田

 

深秋了

我虽不能握住风

在岁月尘埃里

却能握住暖

 

九月的海边

 

卸下束缚

轻装

奔向大海

 

无论是快乐

还是悲伤

只要来自灵魂

一起打包

 

海浪,蓝天,白云

貌似

不相关的游人

芳草天涯

 

小雨

 

你不讲话

却浸入心扉

风吹拂

你的柔软

随岁月起伏跌宕

 

夜幕中

雷电也撞击

你的耐力

你却以柔化刚

默默陪伴

洗涤疲惫迷茫

 

杯中茶叶

 

尽管时间

被忙碌分割

阳光依旧

温暖着花朵

 

泡一杯绿茶

再添加

小玫瑰一朵

往日记忆的美好

渐行渐近

像杯中

舒展的茶叶

淡中有情

 

植物与爱情

 

月儿圆了

它的余辉

让黑夜中的万物

睁开眼睛

 

夏夜的风

吹拂着森林

萤火虫点灯

 

误以为

激情已经远去

一曲轻音乐

灵魂依偎着灵魂

满天星辰

遥忆桃花万顷

 

作者简介:海伦,静慧燕,美国常青藤大学任职。凤凰美东诗社社长,中国青少年作家文集选首席顾问,全球情诗网络文化传媒集团荣誉顾问,影视签约作家。诗歌散文小说数十次获海内外文学大奖。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国际日报》《西南当代作家》《汉新月刊》《美塑》等近百家杂志报纸。出版小说《天使的翅膀》等。小说《天使的翅膀》等获2019 3项海外华文著述奖。





诗 词

自在飞花诗词选

自在飞花 (美国·宾州)

 

七律·获奖感怀

在大费城华夏中文学校,获“十年育人奖”感怀,嵌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流光过眼快如驹,忆昔黌门九月初。

欣以华文传稚幼,闲将绮梦寄诗书。

晶牌字里十年刻,爆竹声中一岁除。

检点行来无所悔,适逢天际紫云舒。

 

卜算子·冬日情怀

 

户外雪花飞,

窗上冰花巧。

一捧闲书拥暖衾,

不被寒冬恼。

 

相聚友朋欢,

笑语炉前绕。

弹指衔杯岁月流,

莫负年华老。

 

定风波·旗袍秀

 

金凤栖枝枝绽红,

祺袍款款悦青瞳。

立领斜襟梅雪韵,清润。

楚腰莲步柳随风。

身影玲珑姿绰约,如昨。

沧桑不掩旧颜容。

次第花开春与共,追梦。

喧声笑语意融融。

 

作者简介:本名刘芸,网名自在飞花、飘飘柳絮。大学毕业后于89年赴美留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生活、就业,居住美国宾州。目前就职于一全球制药企业,从事科研工作。





报纸版面





征 稿
国际日报的“国际副刊”
海外华人写 写海外生活

印尼雅加达《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与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同属一家。

“世界文化之窗”(B7版)面向海外华人征集纯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纪实、小说、杂文、文学评论等。

作品除署名外,还要标注国别和城市名,作者自我介绍,近照(头像)。

由于国际日报稿费是印尼盾且不高,希望投稿者放弃稿费。

作者限于印尼、中国、东盟国家之外的其他非华语为母语的国家。

投稿请寄

755792341@qq.com





今日头版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普拉波沃自担任印尼防长以来已访问7个国家

佐科:当心2024年,此人可能成为印尼总统

雅加达省政府承认逐年削减防洪预算遭批评

日本专家:日本将帮助印尼提高海上警戒能力

印尼交通部再度派遣巡逻艇前往纳土纳海域

佐科会见日本外相 邀日本投资纳土纳群岛

佐科总统:现在已不是出口原料的时代

佐科昨访纳土纳 希望渔业中心让渔民受益

印尼投资机构主任:纳土纳问题以良好外交关系解决

卢虎:中国和日本专家将参与印尼新首都设计

卢虎:不可闹大中国渔船事件 普拉波沃:中国是友好国家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世界文化之窗”第170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69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68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67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66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65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64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63期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