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试读丨《法国哲学(第三辑)》

冷门文史哲


萨特(Jean-Paul Sartre)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和评论家。




想象与虚无——虚无概念在萨特现象学文本中的出现及其基本内涵


贾江鸿(南开大学哲学院)



萨特在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可以被称为现象学或现象学心理学。


我们可以粗略地把他这个时期的哲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他在1936年发表的两部哲学著作《自我的超越性》和《想象》为代表的阶段。二是以他在1939年发表的《想象物:对想象的现象学心理学考察》《情绪理论纲要》和《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为代表的另一个阶段。


前者更多地显示了萨特对胡塞尔现象学的遵从和继承(当然,从一开始,萨特的现象学就和胡塞尔的现象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关于这一点,萨特自己显然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后者则或多或少显示了萨特向海德格尔哲学靠拢的理论意图(这个时期在萨特的心目中,海德格尔的哲学就是一种关于存在的解释学或人类学,并且在他看来,这种人类学正是他所探讨的现象学心理学的基础)。 


但是,无论是第一个阶段,还是第二个阶段,萨特基本上都是在现象学的理论框架下来展开其哲学思考的,他所使用的理论术语仍然主要是现象学的,比如意识(无论是想象性意识还是情感性意识)、意向性、现象学直观等等。在这个大的框架之下,我们看到,稍许的不同主要出现在萨特在1939年发表的三部著作中,一方面从表面上来说,在这三部著作中,我们开始更多地发现了海德格尔的字眼,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萨特开始使用一些在后来的存在主义阶段将十分重要的概念,比如“在世界之中“、虚无、 否定等。其中,有些概念可以说在更大程度上是萨特现象学概念的改头换面,比如 “在世界之中”(l'être dans le monde) , 毫无疑问,这个概念是海德格尔的概念,但是,早在《自我的超越性》中,萨特也曾经使用过类似的概念——在世界内部(intramondaine),萨特用它来形容意识的半透明性。


在他看来,意识一方面不是不透明的(意识没有任何本质性的、具体的规定性,比如不能说意识是有人称的,有我的),另一方面,意识也不是完全透明的(完全的空无),而应该是说意识就是关于某一个世界中的对象的意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总是处于世界内部的。


很显然,这样的思想和海德格尔的 “在世界之中”的概念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有些概念则可以说完全是萨特对自身理论的一种新的扩展,比如虚无。


虚无这个概念主要出现在萨特的《想象物:对想象的现象学心理学考察》这部著作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章和第五部分结论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萨特在这个时期是把虚无作为想象概念的应有之意提出来的,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切入我们的主题,我们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萨特在这部著作中的想象理论。


在这部著作中,萨特首先延续了他在《想象》中的基本结论,“影像是某种类型的意识,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物,它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我们知道,萨特现象学的理论出发点是胡塞尔的意识的意向性理论,即在他看来,所有的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影像意识,它作为一种意识,显然也不例外。


依据这样的定义,萨特指出,传统的学者经常会从反思哲学的角度而有一种内在性的幻觉, 即他们认为影像是处于意识之中的,也就是说,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遍布着许多影像或者别的表象的场所。 


比如,休谟就认为,关于一把椅子的观念和处于观念中的椅子是一回事,拥有一个椅子的观念,这就是在意识中拥有一把椅子。影像是类似千它所表达的物质对象的,它们都有质和量等。 


但是,萨特认为,关于一把椅子的想象,就如同关于一把椅子的知觉一样,椅子都不在意识之中。”这里涉及的是一种确定的意识, 即一种综合的组织意识,它直接相关于外在的椅子,而且其根本的本质就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而关联于外在的椅子。”这意味着,影像并不是椅子,影像的对象并不是其自身,而是说,影像仅仅意味着一种意识与对象的关联,或者更确切地说,意识在此是以想象的方式设定着一个对象。


如果说所有的意识都是一种与相关对象的关联的话,萨特面临着一个基本的难题,就是如何区分知觉意识和影像意识。这个问题,萨特在《想象》中在追随胡塞尔的现象学想象理论时就已经提了出来,并且在那时他也表达了胡塞尔的想象理论因不能彻底地区分知觉意识和影像意识而带来的遗憾。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暂且不论,在这里我们想要指出的是,虚无概念正是萨特在尝试着区分知觉意识和影像意识时提出来的。萨特指出,虽然影像意识和知觉意识都是关于某个对象的设定,但是它们的设定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把对象设定为在场的,存在的,而后者则把对象设定为一个虚无, “所有的意识都设定其对象,但是,每一种意识对其对象的设定方式是不同的,比如,知觉把其对象设定为存在的,在场的,想象也包含着一种信仰的活动或设定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有且只有四种方式:把对象设定为非存在的(inexistant),或者设定为不在场的(absent),或者设定为存在于别处的(existant ailleurs), 或者中性化地并不把其对象设定为存在的(neutraliser, ne pas poser son objet comme existant)。


其中前两种活动是否定,第四种活动相当于把论点悬置了起来或中立化了,第三种活动是积极的,它假定了一种对某个对象之当下的和自然的存在的否定”。


简单来说影像意识就是对一个虚无的对象的设定,就是指向一个虚无的、不真实的、不在场的对象,就是与某个虚无的对象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的虚无,显然可以被看作是影像意识的一个相关对象。


在对影像意识的诸问题(影像意识的特征、影像家族、影像意识的诸要素等)给予了系统的研究之后,在《想象物》这部著作的结论部分,萨特提出了一个他称之为形而上学的问题:基于意识可以想象这样的事实,那么意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进一步来说,问题就是,想象的功能只是一种对意识之本质的偶然性的说明,还是相反,想象完全可以被看作是意识之本质的构成性结构?换言之,问题就是,我们是否可以设想一个从不进行想象的意识,这种意识完全沉浸在对真实存在的直观中,或者相反,只要我们设定一个意识,那么就必然把它看作是能进行想象的?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在此有所停顿,我们不得不承认,上述的问题对萨特来说的确很关键,原因就在于,这实际上显示了萨特的一个新的理论方向或尝试:萨特不再满足于仅仅讨论意识的结构(意识的意向性)、意识的无人称性、具体的意识类型(影像意识和情绪意识)等现象学问题,而是开始对千意识的存在提出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跨越,这说明,萨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脱离他原来所坚持的胡塞尔式的纯粹描述的现象学路径,而向一种海德格尔式的解释学方法的转化。


当然,萨特从想象问题入手来探讨意识的特性,来实现这样的转化,这本身是一个极为大胆的理论尝试,这样的理论思路到底能否具有合法性呢?萨特采取了一种迂回的方法,一种批判性分析的方法,或者说回溯的方法, 来探讨上述间题,他现在的问题是, 要想可以想象,意识应该是怎样的?在萨特看来,影像的存在类型在本质上并不同千现实对象的存在。因为要想形成一个影像性的意识,比如如果我要拥有一个关于彼得的影像,我的想象性意识就会锁定一个彼得的存在位置,如在这个时候,他正在柏林,而一旦我形成了一个关于彼得的影像,或者说, 彼得显现在我的面前,在这个时候,那个真实的在柏林的彼得对我来说就是不在现场的,萨特把这种不在现场称为被影像对象的本质性的虚无。


由此,萨特认为,想象的活动同时是构成性的(constituant)、孤立性的(isolant)和乌有性的(anéantissant)。想象活动在拥有一个影像时,会形成一个当下在场的对象(构成性),同时这种对象是从某个真实的、现实的场景中孤立出来的(孤立性),此外,这种在场也就是对真实在场的对象的虚无(乌有性)。


由此,萨特认为,如果意识要去进行想象,这需要有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它能在世界的综合性整体当中来设定世界;另一方面,它必须能设定这个想象的对象超出了那个综合性整体的范围,也就是假定世界是一个虚无。


实际上,在萨特看来,设定一个世界与虚无一个世界其实是同一个行动。萨特把对真实世界之不同的、当下直接的理解样式称为处境(la situation)。


萨特认为,意识能够进行想象的本质条件就是,意识是处于世界之处境中的,或者简单地说,意识是在世界当中的。这种处境,实际上就是意识之具体和个别的现实性,它同时也就是非现实的对象之构成的动因。在这里,非现实的东西就是一种双重的虚无:相对于世界来说,它是对其自身的虚无;相对于自身来说,它又是对世界的虚无,它必然总是在它所否定的世界的基础上才被构造起来的。


由此,萨特进一步认为,我们所认识到的意识特性恰恰就是意识的本性所在,因为,根据他一直以来的观点,说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本身就需要意识在现实面前,在世界当中构成并超越自身,需要意识在处境中拥有某种自由。


至此,萨特通过对想象的分析,完成了对意识特性的迂回探索。他得出结论:想象并不是意识的偶然属性,它就是整个意识,因为正是想象实现了意识的自由。同时,正是意识之具体、现实的处境孕育着想象,因为意识总是作为一种对真实世界的超越才显现出来的。“意识的虚无化功能——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只能表现在想象意识的活动中。”如果我们假设说在某一时刻意识并不进行想象的话,那么这种意识就必然完全被现实的存在所淹没,就根本不可能去把握别的东西。但是,无论是现在或将来,这都是不可能的。所有现实的存在,一且它被设定,那么在同时它就必然是被超越的。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萨特的思路和可能的成果:首先,萨特坚持了自己的理论出发点 ——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一基本的现象学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影像意识的深入分析;其次,萨特意识到了影像意识的一个基本的特性,即它是对某个对象的虚无性设定,或者说,影像意识是关于某个虚无性对象的意识;第三,萨特比较了通过对想象活动的分析而推导出的意识特性和之前他一直坚持的意识的一般性本性,从而得出了想象是意识的本质属性的结论。在笔者看来,萨特通过上述步骤,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自己理论的一个初步的转化,即从对意识的静态结构的纯粹描述向对意识形而上学说明的转化,简单来说,就是从探讨 “是什么” 开始转向对 “如何可能”问题的思考。这个转化的进一步推进正是《存在与虚无》的任务。



新书推荐


冯俊 主编

ISBN:978-7-100-18263-8

开本:16开

定价:60.00元



《法国哲学》第三辑以“自然与自由”为主题,设置“现象学与形而上学”“自然与历史”和“比较与对话”三个栏目,收入13篇优秀论文。围绕着法国哲学中对自然与自由的思考,以注明法国哲学为典型,做了深入精辟的剖析、研究,为研究、学习、法国哲学、法国当代文化开启了一条通往其思想内核的门径。



延伸阅读

罗素丨我为何喜欢哲学


我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