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试读丨《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1978—1992》

冷门文史哲


本文节选自《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1978—1992》,

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出版。




 什么是“艺术底现代性”?


所谓“诗中的现代性”,即“审美现代性”的概括。审美主义论述是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坚核,文章将“现代性”的解释划定在了艺术领域之内,这标志着在中国学界“审美现代性”内涵的明确提出。


文章标注作者史班特Stepher Spender,即英国诗人、评论家、文化政治家斯蒂芬·斯彭德爵士(1909-1995年)。斯彭德23岁的时候,在艾略特的引荐下由费伯出版社出版他的《1933年诗集》后成名。他与艾略特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个“与艾略特一起吃午饭,与弗吉尼亚·伍尔芙一起度周末”,“与艾伦·金斯伯格相交甚善的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戴·刘易斯、威斯坦·休·奥登和路易斯·麦克尼斯等同属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诗人。其早期作品倾向关注社会问题,在诗中喜欢使用反映现代文明机械化性质的意象,而在《释现代诗中底现代性》一文中,斯彭德对“诗中的现代性”问题的研讨也主要围绕此议题展开。


斯彭德在文章的一开始就交代,他的“目的是要讨论现代性在某一特殊艺术——诗——中的含义”,但同时他也说:“我所将分析的诗中底现代性在绘画与音乐中也正有平行的例子可循。”因此,可以说斯彭德概括的是关于“艺术底现代性”,只不过在文中以“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为例而已。何为“艺术底现代性”?文中有明确的定义:


那些支持现代作品的人们把现代性看作一种清楚的的。他们所谓现代并非仅是当代的意思。他们是指一种特殊的写作方法,写特殊的题材,摒弃写诗的古老的形式而采用自由体;或者发现所谓“新形式”,或以完全新的手法来运用旧形式。


从此定义入手,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讨论:


首先,我们要明确,斯彭德在文中所说的“艺术”,或“现代作品”,或“诗”指的是现代主义或现代派文学。因此在此文中,所谓“现代性”“现代化运动”“现代主义”是同义转换的词,这一点需要注意。以此为前提,可从斯彭德这段对“现代性”的分析中总结出两点内容:


第一,“现代性并不仅仅指时尚的或当前的”,因此,“作为目的的现代性是会逐渐过时的”,所以作为会“过时”的“现代性”就有了被批判的可能。


第二,当现代性作为目的时,它指的是在题材和手法上与传统文学形成一道分水岭的新的文学流派,即肇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以法国象征主义为开端的现代主义运动。它在艺术方法上开拓创新,运用“特殊的写作方法”,“摒弃写诗的古老的形式而采用自由体;或者发现所谓‘新形式’,或以完全新的手法来运用旧形式”;它“写特殊的题材”,转向大都市的丑恶和人性的阴暗面,打破了浪漫派的“真善美”观念;在手法上,“主张用物象来暗示内心世界,打破了直抒心情、白描景物的老方法”,总之,以上这种“导向内心和主观世界的倾向和反陈述、重联想的手法”即是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所以此文中的“现代性”实际上与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一种文化嬗变有关,即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称之为“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其追求的是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状况,而在此文发表之际,它有了“过时的”趋势。


其次,斯彭德在文中还从“批评艺术底现代性”的方法上证明了此文中的“现代性”针对的仅是现代派文学与现代主义思潮。他认为有两种方法是必要的:


第一是心理分析。要求现代化的欲望存在于我们底脑际,它是众多艺术家的强烈的推动力。它具有错综(Complex)底巨力,有时甚至相当于一种神经病。它可能是一个盲目而具有强迫性的力量,而还没有带入批评的意识圈里。……第二个去了解现代性的方法是提出一解释当代诗人与当代世界间关系的理论。这样,我们就得研讨现代性,把它作为以想像来解释当代现象的诗的方法。


袁可嘉曾经在其《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一书中总结说现代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对人类的心理机制做了深入的探索。斯彭德所说的这种“盲目而具有强迫性的力量”,甚至是一种“神经病”,指的就是象征主义诗人和现代意识流小说家们对神秘与复杂的梦幻和无意识的探索。如果要“研讨现代性”,只能运用“想象力”来解释“当代现象的诗”。这种说法的指向性非常鲜明,斯彭德针对的就是从爱伦·坡、波德莱尔到马拉美、艾略特的象征主义,甚至后来的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这一系列的现代主义流派。


最后,斯彭德认为现代主义的“蛟龙时代”已经要过去了,因此他主张要想继续发展“现代主义”,必须要“击破诗的正常形式的自由诗体。接着是新形式,新模式,新韵法的创造”。他毫不讳言他“急欲以完全新的形式表现完全新的内容”。“同时要求新奇的观念先以形式的改革出现”,他为现代诗提出的改进运动的三个阶段,最先就是“诗形式的革命”,“其次是诗中现代主题的引入”,“第三是对于包含于现代诗中诸经验的态度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国际反法西斯运动的开展,欧美出现“左倾”文学,于是现代主义阵营分化,标志着现代主义衰退期的开始。而被称为“左翼诗人”的斯彭德,在他的文章中强调新形式、新模式、革命,重视作品的现代主题,进而要求对经验论的态度进行判定,这些倾向不但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一脉相承,也与袁可嘉为代表的“九叶诗派”的文学观念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袁可嘉于1948年选择斯彭德而不是其他现代派评论家的文章进行翻译的原因之一。袁可嘉在1947年天津《大公报· 星期文艺》发表的《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及《新诗现代化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两篇文章中就曾提到过与斯彭德相似的诗论,他说:“一种文体,一种节奏,要想有意义,必须同时包含一种有意义的心智活动,而且必须产生一种新内容对于新形式的需求。”“新形式既产生自新内容的要求,我们对于技术诸平面的分析自必以其来源为出发点。”袁可嘉还说:“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作用全在它对人生经验的推广加深,及最大可能量意识活动的获致,而不在对舍此以外的任何虚幻的(如艺术为艺术的学说)或具体的(如以艺术为政争工具的说法)目的的服役”;新诗现代化尝试者的诗作,“应反映人生现实性”,“诗篇优劣鉴别纯粹以它所能引致的经验价值的高度、深度、广度而定,而无所求于任何迹近虚构的外加意义”。这种几近相同的观点证明,袁可嘉包括“九叶诗派”是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而斯彭德“左翼诗人”的背景又恰恰与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时局相契合,因此斯彭德的现代诗论进入中国得以畅行无阻。



新书推荐



赵禹冰 著

ISBN:978-7-100-16183-1

开本:16开

定价:98.00元



内容简介


“现代性”问题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学术思想界众说纷纭的热点话题。本书意在重返新时期西方美学汉译的历史情境,从跨文化的视角考察“现代性”概念的本义,及其在离开原产地传播到中国文化场域中所遭遇的种种变形、调适、重组与再造的过程;进而探讨“现代性”概念在新时期中国美学理论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起承转合”的关键作用。对“现代性”问题之所以最先为文学、艺术领域所关注,最集中地反映到美学译文中进行了讨论和反思。


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早期现代性理论经由鲁迅、周作人、卢勋、袁可嘉等人的译介,就已进入中国学界。新时期以后,伴随着海德格尔、弗洛伊德、法国“新浪潮”观念以及贡布里希、波德莱尔、本雅明等的著作陆续被译至国内并引起广泛讨论,以及贝尔、詹姆逊、韦伯、哈贝马斯和利奥塔等人的后现代理论的大规模译介与传播,“现代性”命题重返中国学术思想界,随后,人们对于“现代性”的认识逐步历史化、多元化,而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声音也逐渐出现。中国学界有关“现代性”之认识的深化过程,是新时期中国美学理论之建构过程的一个重要侧面。


作者简介


赵禹冰,女,1981年生,吉林舒兰人,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学术兼职有吉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际美学学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和艺术史研究。



延伸阅读
内外兼美:你要的美学书单在这里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