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都:“衣”鸣惊人

钟雅欢 当代江西 2024-05-12

从革命老区到时尚前沿,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到设计研发生产一体化,经过多年的培育,于都在全国服装产业版图中隆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提起于都,你能想到什么?多数人脱口而出的,必定是中央红军集结出发地这个最大的标签。但如今于都还有另一个更时尚的标签,那就是“时尚之都”。
每月一场的时装秀,就是于都“时尚之都”最直观的诠释。
近年来,于都把握产业转移与升级的时代机遇,将纺织服装作为首位产业系统打造,实现了从“三锤三匠”老手艺到“品牌服装”新产业的华丽蜕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于都模式’已成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范本之一。”

在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举办的华锦天章--GUANJU关雎记国风礼服趋势发布上,带有国风古典元素的各式服装亮相服博会。于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珍藏着一台特殊的手摇缝纫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出发,有裁缝手艺的葛接调挑着这台缝纫机,跟随红军踏上了漫漫征途,途中休整时,他一有机会就转动缝纫机给战士们缝补衣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北工作的葛接调常和家人提起:“真想回老家开裁缝铺去,老乡们现在穿得还暖和不?”让老乡穿暖和,是葛接调当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初心。
20世纪90年代初,时代催生30万“于都裁缝”涌入沿海服装业。
后来,敢求突破的一批于都师傅,怀揣在沿海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纷纷返乡兴业,纺织服装产业在于都渐成气候。
看到于都拥有的“裁缝”优势,时任于都县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的丁有胜向深圳赢家服饰有限公司抛出“橄榄枝”。
2012年,赢家服饰来到于都考察,看到于都有大量从事服装行业的员工,毫不犹豫选定于都。
2014年初项目投产时,仅用了3天时间招录员工1000余人,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灵梅感慨地说:“这是深圳90年代招工的模样。” 投产当年即创造税收1000余万元。
引进一个,带来一群。因为赢家服饰的示范带动,很多沿海服装企业跟随赢家的脚步选择投资于都。
从2017年于都确立纺织服装首位产业起,每年均有几十家服装企业落户于都。
“于都有30多万人从事服装行业,当地还规划建设了智造基地、服装学院、检测中心等十大公共平台,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多项政策叠加更是‘锦上添花’。”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丁有胜分析于都纺织服装产业优势。
企业所得税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减按15%征收;30个省直单位出台了支持于都高质量发展的“一对一”专项支持政策;于都“服装二十条”政策,从厂房租金减免、基础设施建设奖励、人才引进、上市奖励等方面,给予落户的纺织服装企业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政策红利和熟练产业工人的双重优势,吸引服装龙头企业向于都集聚。
截至2023年底,于都有纺织服装企业3800余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140家,当年的裁缝变身技术工人、时尚达人。
在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工人正在赶制订单。于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记者走进坐落于于都县上欧工业区的赣州兴雪莱服装有限公司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布料、成品悬挂在上空“自行运转”。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智能车间实现了从裁片、车缝、专机、整烫、分拣包装、运输、打包全线贯通到成品仓库“一挂到底”,衣服不落地、无需人工搬运,均由智能系统进行计算和完成,企业的制造成本节约30%以上。
距离兴雪莱不远的江西翡俪文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采用全程吊挂传送方式,裁片上线,成衣下线,一层智能车间一年的产量就可以达到200万件,产值5亿元以上。
“我们引进智能系统,实现了所有设备一键联通,全线上可视化、集中化管理,做到高品高效的配合,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该公司行政副总裁李健说。
江西卫棉纺织集团作为上游企业,也一改传统纺织模式,在智能化车间里各种机器飞速运转,一袋袋棉花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络筒等程序,变成一筒筒优质棉纱,偌大的车间只有几名工人辅助操作,同比传统纺织节约用工70%,降低能耗30%,提高效率30%,2023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50%。
科技赋能生产端,同样也适应了消费者多样化、差异化的个性定制需求。
在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展厅店长旷维介绍说:“你只要往智能量体间里一站,3秒钟就可获取28个详细身材数据;出来后在装扮灵App上就可以选择个性定制专属款式,有关你的量体数据就直接传送到制衣车间,7个工作日后,一件量身定制的时装就能穿到你身上。”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加装“数字引擎”,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于都服装产业正焕发出新生机。
2023年,于都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产值达850亿元,获评“全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进产业园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称号,“时尚之都”品牌越打越响。
在江西卫棉纺织集团“5G+”智慧工厂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巡视检查机器运转情况。于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犹如‘U’字母,智能制造在中间,两端是销售和设计,是目前于都正在走的路。服装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用机器替代部分劳动力,而是让智能化融入企业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智能制造的手段,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丁有胜说。
为此,于都打造FDC时尚产业综合体,这里有国际标准化秀场,面料图书馆、数字订单中心、直播电商中心,时尚潮牌随处可见,在这里可以找到1700万种线上面料素材,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只要带着创意来到于都,便能一站式实现选料、样衣制作和量产。
伴随着音乐节拍响起,模特们在T台上展示着各类品牌服饰,2023江西纺织服装周暨第四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于都举办。
服博会以“新长征 新智尚”为主题,集展、秀、赛、会于一体,包括供应链展、高峰论坛、时尚走秀、设计比赛、技能竞赛、采购对接等11项活动。
服博会期间,累计达成线上线下交易额1亿余元,签约项目37个,签约金额达114.6亿元;企业订单项目7个,签约金额达10.9亿元。
借展宣传、借会出海,于都先后组织31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海)、第26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香港时装节、第27届深圳国际服装供应链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联合拼多多跨境TEMU平台在于都举办拼多多跨境出海招商会,推动当地54家企业入驻拼多多TEMU平台。
2023年,于都实现服装外贸进出口总额22.29亿元,同比增长12.84%。
从革命老区到时尚前沿,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到设计研发生产一体化,经过多年的培育,于都在全国服装产业版图中隆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眼下于都正奋力向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冲刺。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问道狗牯脑
武宁网球何以让人一“网”情深
“暴脾气”强对流天气来袭,如何防范
“小车轮”如何滚出大产业
跨越90年的“重逢”

高自立的传奇一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