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大成:以无接触物流抗疫

文章来源 | 物流时代周刊

文/刘大成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

防疫的隔离需求直接促进了“无接触物流”的普及,但无接触物流是否能就此成为主流则取决于疫情的时间长短,规模化才能促成路径依赖、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的市场竞争力。


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引发了武汉和湖北的封城,以及全国各省市不同程度的隔离,防疫应急、生活及生产的物流保障都面临这种物理空间隔离或者不接触、少接触的装运、转运和交付等衔接方式变革的挑战,“无接触配送”、“无接触物流”和“无接触供应链”等概念以不同形式获得了行业关注和迅速普及。

“无接触”物流并不是创新技术

从狭义上来看,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分拣、自动化装卸、(物流)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库、社区共享/智能快递柜等都属于无接触物流装备,甚至仓库的货物单元SKU、带板(带盘)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等都也可以成为无接触物流的装备;

从广义上来看,在物流供应链上可以减少对接人员直接接触次数和时间的技术、装备和运营模式的都属于无接触物流,如电子仓单、电子回单、线上/移动支付等。


事实上这些无接触物流装备和技术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落地实施了,只是过去的智能快递柜等是为了减少配送人员时间成本,自动化分拣及机器人等是提高分拣环节的效率,无人机、无人车则是降低劳动力成本或短缺等;而今则是严重疫情下无奈的选择,美团外卖、天猫超市等在重点疫区完全改为无接触配送,宝供物流等构建一站式物流商城倡导无接触物流。

当下的防疫隔离政策导致在城市落地配送方面几乎废弃了小区内的共享/智能快递柜,快递员与客户交接的地点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居民小区的门口;城市间公路物流只有个别公路货运企业才能拿到临时的特别通行证,解决方式或采用城市间的甩挂运输实现司机的本地使用,或利用航空货运和铁路货运方式实现城市间的干线应急物流和平时物流需求,中铁特货已经组织了几次运往已经封城的武汉市的生活必需品物流。

可见,本次疫情需要的无接触物流与疫后正常市场需要的无接触物流本质上并不完全相同,但却能引发包括经营者、投资者和制度制定者的关注、思考和系统规划而无接触物流在疫后能否固化成为物流新业态或新主流则取决于此次疫情的周期长短,如果疫情周期较短,则大概率是疫后一切如故;如果疫情周期很长,则会因为规模化而使得客户习惯产生路径依赖,经营者和投资者增加投资和优化新流程,而包括软硬件的技术、装备和平台得以完善和成熟,整个无接触物流体系通过规模化得以大幅降低成本而成为新常态。

以往无接触物流只是在物流供应链的局部环节得以实施,其主要原因既包括成本高企和效率低下,也包括许多技术、装备和平台尚未成熟,特别是最为核心支撑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尚未达到期望或构想的程度,但整个物流体系的无人接触式则可以提前进行布局以推进发展进程。

首先推出可“门到门”的第二代多式联运“百搭箱”体系,替代传统集装箱体系适合水运的传统集装箱体系在体积、载重比和容积比上并不适用于铁路货运、公路货运、航空货运和城市末端配送。而当下全球货运的 75% 货物已经是零部件,且其中超过60%的零部件最长尺寸低于 1.2 米,“百搭箱”匹配该尺寸。

其次在干线货运站与城市末端配送(快递柜)设立街区缓冲站,将盛装“百搭箱”的传统集装箱在缓冲站进行自动化分拣分拆,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无接触支线物流

最后在末端配送的毛细物流中设置无人配送车与可移动智能快递柜进行有人/无人对接,形成无接触毛细物流


/ 往期推荐 /
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
专访朱岩院长:复工潮下的建筑业应对策略
重大疫情下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
疫情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王晓辉:新冠疫情助推教育体系的快速变革
朱岩:抓住机遇破立结合,创造适应数字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疫情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影响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冠疫情与数字文娱之一:电影产业向何处去?
新冠肺炎疫情与文旅产业转型
疫情下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